第7章自然环境(5)ppt_第1页
第7章自然环境(5)ppt_第2页
第7章自然环境(5)ppt_第3页
第7章自然环境(5)ppt_第4页
第7章自然环境(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空气环境

2/80

主要内容

7.5.1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7.5.2几种现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7.5.3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相关标准7.5.4粉尘7.5.5空气中的二氧化碳7.5.6工作场所通风与空气调节3/80空气中污染物种类很多,已知的能够产生危害的或受到人们重视的污染物大约有近百种,主要可以分为有害气体、固体尘粒、可溶性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7.5.1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有害气体固体尘粒可溶性重金属放射性物质4/801空气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空气环境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等。主要有害气体种类

主要种类主要来源硫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硫酸等钢铁厂、发电厂等各种类型的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以及北方冬天家庭取暖用煤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卤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过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碳氢化合物等氯气、氯化氢、氟化氢等煤气管道泄漏及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清洁燃料燃烧、动物的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交通尾气排放、垃圾发酵、农家肥料自来水、水稻田,工业生产等室内污染气体甲醛、苯等家具(使用过酚醛树脂),装修饰物的材料、汽车内污染气体苯、甲醛、丙酮、二甲苯;一氧化碳、汽油气味胺、烟碱、细菌等胶水、纺织品、塑料配件等各种车内装饰材料;汽车发动机产生;车用空调蒸发器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5/802固体尘粒固体尘粒又称粉尘,包括有碳粒、悬浮颗粒物、飞尘、碳酸钙、氧化锌、二氧化铝等。其中的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环境中粒度在15μm以下的颗粒,是衡量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指标之一,其危害程度与其粒度大小有关,颗粒越小,其危害越大。大气悬浮物(atmosphericsuspendedmatter)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和液态小滴等物质。

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因粒小体轻,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漂浮范围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可在大气中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可吸入颗粒物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如可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可吸入颗粒物随人们呼吸空气而进入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6/80大气悬浮物(atmosphericsuspendedmatter)

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或造成角膜损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降低大气透明度,减少紫外线对地面的辐射强度。总之,悬浮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7/80飘尘

飘尘,通常称为“可吸入微粒”,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它们因其粒小体轻,故而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漂浮范围可达几十公里,可在大气中造成不断蓄积,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气接触时,二氧化硫会部分转化为三氧化硫,使空气酸度增加,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飘尘能长驱直入人体,侵蚀人体肺泡,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联合作用,损伤粘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飘尘的作用可达数年之久,大量飘尘在肺泡上沉积下来,可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使肺泡的切换机能下降,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

8/809/802固体尘粒飘尘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建筑工地等。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爆炸性,其危害极大。煤面和面粉为什么会在空气中爆炸?这是因为粉尘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具有一定能量。由于粉尘的粒径小,表面积大,从而其表面能也增大。一块1g重的煤其表面积只有5~6cm2,而1g的煤粉飘尘,其表面积可达2m2。粉尘与空气混合,能形成可燃的混合气体,若遇明火或高温物体,极易着火,倾刻间完成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热能,使燃烧气体骤然升高,体积猛烈膨胀,形成很高的膨胀压力。燃烧后的粉尘,氧化反应十分迅速,它产生的热量能很快传递给相邻粉尘,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10/8011/803金属粉尘工业化发展常常导致各种重金属如铅、汞、铬、镉以及诸如锌、钒、锰、钡等粉尘混入大气,随时可能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内。12/803金属粉尘

铅污染铅是大气的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全世界现在每年铅消费量的40%用于制造蓄电池,20%以烷基铅的形式加入汽油中作防爆剂,12%用作建筑材料,6%用作电缆外套,5%用于制造弹药,17%作其他用途。据有关部门抽样检测,23种国产玩具中,7种玩具表面油漆中所含可溶性铅超过国家允许值(250mg/kg)(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另据有关部门检测,部分学校课桌椅黑色油漆层中铅含量超过国际标准36.7倍,有的教科书彩色封面超标达12倍。13/803金属粉尘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铅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地区近半数的儿童出现铅中毒现象。14/804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主要是由房基土壤里和天然气中释放出来的氡和建筑物中的天然石材里释放出来的镭、钍、钾三种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都会给人类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最常见的六大放射性污染15/8016/80

7.5.2几种现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1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其危害中国室内环境中心2002年4月公布一项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因建筑涂料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约400起,中毒人数达1.5万余人,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电磁场等。17/80

1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1)放射性物质专家研究发现,放射性及一次大剂量及多次小剂量的放射线照射都有致白血病作用。特别是一些高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会对人体造成体内和体外伤害。18/80

1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2)化学物质建筑装修用的人造板材、木家具及其它各类装饰材料(如:贴壁布、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涂料等)中含有苯和甲醛等有害物质。研究证明,慢性苯中毒主要使骨髓造血机能发生障碍,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长期接触低度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引起鼻咽癌,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19/80

(3)电磁场

家用电器、电线等产生的电磁场,正在威胁人们的健康。意大利医学专家统计,全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中2至7岁儿童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到过强的磁辐射。1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其危害20/802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及危害新车内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这些有害物质在不知不觉中使人中毒,渐渐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汽车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汽油挥发成分等会使车厢内的空气质量下降。车用空调蒸发器若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就会在其内部附着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弥漫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甚至缺氧。人体自身的污染。由于车内开窗不多,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乘客较多时就更容易造成污染。21/802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及危害有关新车内污染的调查结果

据深圳计量质量监测研究所随机对半年以内新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0%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最高的车超过国家标准10倍以上;而广州中科环境检测研究中心曾对2000辆汽车进行过一项检测,结果显示,车内空气质量存在问题(甲醛、苯超标)的占到了92.5%。22/80国外一项研究测试则发现,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挥发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从而使在此间开车的驾驶员身体不适,甚至酿成车祸。另外,车厢内存在大量的细菌以及胺、烟碱等有害物质,会致乘车人头晕、恶心、打喷嚏,甚至引起更严重的疾病,如容易导致男性不育等。特别是由于开空调的时候车窗紧闭、空气内循环开启,大约有65%的司机驾车时会出现头晕、困倦、咳嗽的现象,致使司机感到压抑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专家们把这种症状统称为驾车综合症。这不仅会危害驾乘者健康,同样也会危及路人安全。有关新车内污染的调查结果2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及危害23/803铅污染的危害铅是一种对神经系统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铅会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带来严重危害,导致智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生长发育迟缓。儿童对铅尤为敏感,吸收率高达50%。国际上公认,当儿童体内铅含量超过每升100微克时,儿童的脑发育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就称为铅中毒。铅中毒对儿童危害主要体现在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心理行为、生长发育等方面。儿童铅含量过高的反应是面色发黄,生长迟缓,便秘,腹泻,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24/807.5.3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相关标准1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1)标准状态下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2)体积表示法2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标准(1)工业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空气污染物防治(1)生产车间空气污染的防治(2)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3)车内空气污染的防治25/801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1)标准状态下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用标准状态下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害物质的毫克数表示,单位为mg/m3。由于气体体积随温度、压力不同而变化,我国空气质量标准是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状态(0℃,1.013×105Pa)时的气体体积为依据)的。因此,检测时的采样体积应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26/80其换算公式为式中,为标准状态下的采气体积(L);为作业现场实际采气体积(L);为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温度(=273K);为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强(P0=1.013×105Pa);为作业环境温度(℃);为作业环境大气压(Pa)。1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27/80

1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2)体积表示法用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污染物的毫升数表示。因为,故常用百万分数表示,单位是ppm。该表示法只限于气态和蒸汽状态的污染物。两种浓度表示方法的换算公式如下式中,为气体质量浓度(mg/m3);为气体体积百万分数浓度(ml/m3);为被测有害气体的分子量;22.4为1个标准状态(0℃,1.013×105Pa)气体的摩尔体积。28/802(1)工业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允许浓度标准

工作场所空气中部分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见表7-2)包括车间含有两种以上有害物质时的浓度标准评价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该标准适用于生产、使用或产生有害因素的各类用人单位。

29/80表7-2工作场所空气中部分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表30/80工作场所存在两种以上有毒物质时,应考虑其联合作用,可用下式进行分析

式中为各物质的实测浓度;为各物质实测浓度的最高允许浓度。如计算结果小于1,说明现场有毒物质的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计算结果大于1,说明现场有毒物质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多种有害物共存时评价标准31/80

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我国于1996-12-06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如表7-3所示。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该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32/80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空气环境质量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共限定了以下几种污染物的浓度值:SO2、TSP、PM10、NO2、CO、O3、、Pb、B[a]P、F。(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3/80表7-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④34/80空气污染指数(1)空气污染指数(AIRPOLLUTIONINDEX,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原则: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35/80空气污染指数(2)

目前我国所用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空气污染指数(API)50点所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API100点所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API200点所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API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值,API500点则对应于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时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如表7-4所示。36/80表7-4污染指数API分级限值37/802(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主要控制指标见表7-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2003年7月1日实施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共同构成了我国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和评价体系。该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包括物理性、化学性、总挥发性、生物性和放射性五大类20个指标。

38/80表7-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主要控制指标39/8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主要适用于已使用一段时间的室内空间,而之前实施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适用于新装修好的房屋。在这些标准中一般都规定了: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各项污染物的具体分析方法;以及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0/80

3空气污染物防治(1)生产车间空气污染的防治

1)制定法规和严格管理

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施行。与此同时,卫生部也出台实施了与之配套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41/80(1)生产车间空气污染的防治2)降低燃料对空气的污染

首先要选择低硫及低有害物质含量的燃料。当选择有困难时,应采取预处理方法降低燃料的有害物质含量;其次,要改进燃烧方法,通过改进燃烧设备、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其三:除尘和排烟净化,要从排出烟气中除去烟灰、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42/80

(1)生产车间空气污染的防治

3)加强对生产车间空气的检测与控制①工厂、车间通过合理布局、排放和绿化,减少污染物危害。②换气设备。设置换气、排气设备,并进行经常的保养、检查或改进。此外,设置必要的排出物收集、集尘装置。③环境测定:从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开始,对作业的特性以及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发生量随时间、空间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进行测定。对那些看似不重要的环境因素也不能轻视。④采用封闭系统,探讨自动化或代替物品的使用。⑤建立休息室、配置卫生设施等;同时,通过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休息制度和轮班方式,以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确保职工健康。43/80(2)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

①常开窗、通风换气。②减少在室内吸烟的机会。在香烟烟气成分中,含有一氧化碳、丙烯醛、氰氢酸、氨等刺激性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的肝脏及支气管粘膜有严重损害作用。③合理使用空调,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室内湿度太大,易滋生细菌,经常清洗过滤器,采取换风功能好的空调。④选择适当装修、装饰材料及装修方式。选择释放有害气体较少的装修材料、胶水、涂料、油漆等;装修后,开窗换气。⑤用生物学的方法。有关实验证明,某些室内观叶植物对甲醛有较好的吸收效果。采用植物来净化室内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甲醛污染,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44/80(3)车内空气污染的防治为保持车内空气洁净:首先是要经常开窗通风;其次是选择适当的空气净化产品去除空气污染和定期清洗空调蒸发器;此外有条件的话,应定期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目前,净化车内空气的主要方法有光触媒、光化净化器和太阳能汽车氧吧等几种。“光触媒”是一种先进的车内空气净化技术,当光线照射在涂膜表面时,光触媒便可进行光合作用,解决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45/80光净化器是利用光触媒技术研制的最新空气净化产品。在净化器表面镀上一层光净化复合材料,主要成分是TI02,这种元素通过日光照射的光线后,产生元素可催化氧化车内的污染物。太阳能汽车氧吧则能集太阳能光聚变技术、五层净化系统于一体,能催化分解90%以上的夹杂异味和有害气体;杀灭97.3%有害病菌;分解95%的甲醛。(3)车内空气污染的防治46/80

7.5.4粉尘

1粉尘及其来源(1)定义:指能够较长时间在空气中保持悬浮状态的固体微粒。粉尘分为降尘和飘尘。降尘颗粒大,粒径在10μm以上,能较快降落地面。飘尘颗粒较小,粒径在10μm以下,可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飘动。飘尘是一种气溶胶体,其分散介质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颗粒。粉尘:可以分为生产性粉尘、交通性粉尘和沙尘暴粉尘。粉尘不仅影响环境质量、生产产品质量,也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与安全。

47/801粉尘及其来源

(2)粉尘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固体物质的机械粉碎和研磨。例如选矿、耐火材料车间中的破碎机、球磨机等散发的粉尘。②生产过程使用的粉状原料或辅助材料。③粉状物料的混合、过筛、运输以及包装。④物质不完全燃烧。如汽车尾气、木材、煤炭等燃烧的烟气中会夹杂大量烟尘。⑤某些物质在被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例如铸铜时形成的氧化锌。⑥系统性沙尘天气或局地性沙尘天气(甘肃省部分地方出现因热对流引起的局地性沙尘暴天气)扬起的沙尘。48/802粉尘的物化特征(1)粉尘的化学成分各种粉尘的基础物质不同,其化学组成也不一样,其中以游离二氧化硅的致纤维化作用最强。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危害性越大,病变发展的速度也越快。(2)粉尘的物理性质①粉尘的粒径。尘粒愈小,沉降速度愈慢,其稳定性越高,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越长,被吸入的机会就愈多。

49/80

②粉尘的溶解度不同的粉尘有不同的溶解度,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各不相同。毒物粉末如铅、砷的溶解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对人体主要起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其溶解度越大则危害越小,面粉、糖以及金属的粉末的溶解度比较高,其对人体的危害就下降;而矿物质的粉末如石英的溶解度尽管比较小,则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有机性粉尘能长期滞留在呼吸道内,易引起病变。粉尘对人体起化学毒物作用的,则溶解度越大,危害也越大。2粉尘的物化特征50/80③粉尘的荷电性相同电荷的粉尘粒子,因互相排斥而提高了粒子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而具有不同电荷的粒子,则因相互吸引、撞击而丧失电荷,粒子变大,加速了沉降。带电的粉尘容易被阻留在呼吸道上,而且不易被人体吞噬细胞所吞噬,因此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④粉尘的形状形状影响粉尘在空气中的运动。尘粒越接近球形,在空气中降沉越快;纤维状或薄片状的尘粒,降沉速度较慢。2粉尘的物化特征51/803粉尘的危害(1)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尘肺是最严重的危害。由于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某些粉尘,特别是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粉尘后,使肺内粉尘阻留并有肺组织反应,因此丧失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损害健康。长期吸入含游离的SiO2粉尘所引起的尘肺为矽肺。此外,还有硅酸盐肺、煤肺和混合性尘肺等。部分粉尘能够进入肺泡周围组织,沉积于局部或血管、淋巴管,引起病变。另外,粉尘的刺激作用可使上呼吸道炎症的发病率增加,也可因粉尘的机械或化学性刺激造成皮肤或粘膜的损害。52/803(2)粉尘对人的心理影响空气中的粉尘还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粉尘明显污染环境、衣服和身体,使人产生不舒适、厌恶的感觉,还会使人产生急躁。缺乏耐心的情绪,成为情绪和动作不稳定的一个因素,甚至讨厌工作。另外,粉尘妨碍照明效果,使环境变得灰暗,人们完成同样的工作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对工作质量和效率都产生不利的影响。53/80

3(3)粉尘爆炸某些物质的微小颗粒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当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这种微小颗粒可以是糖、面粉,也可以是纺织纤维(如亚麻纤维)等。粉尘爆炸机理非常复杂,一般认为,首先是一部分粉尘被加热,产生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高温或具有火种或电火花时引起燃烧,由于产生的热量又将周围的粉尘加热,产生新可燃性气体,这样就会产生爆炸的连锁反应。因此,粉尘爆炸的难易和爆炸状况,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大气的条件有很大关系。它要求粉尘有一定的浓度,这一浓度界限称为爆炸的下限,它与火种的强度,粒子的种类、大小,所处环境的湿度、通风情况、氧气的浓度等条件有关。54/804工作环境粉尘允许浓度工作环境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是以保障工人健康为目的,即在粉尘环境中长期工作,不致产生任何病理改变的浓度。表7-6是工作场所空气中主要粉尘容许浓度标准。国家制定了保证工作环境安全的粉尘浓度标准,具体可参见“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的国家标准GB15577-1995”;“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199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等国家标准。其中,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中给出了多种物质的闪点(℃),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比和最小点燃能量及其分类和级别。55/80序号中文名英文名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min)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h)1白云石粉尘总尘呼尘DolomitedustTotaldustRespirabledust

108

842玻璃钢粉尘(总尘)Fiberglassreinforcedplasticdust(total)633茶尘(总尘)Teadust(total)324大理石粉尘(1317-65-3)

总尘呼尘MarbledustTotaldustRespirabledust

108

845谷物粉尘(游离SiO2

含量<10%)(总尘)Graindust(freeSiO2<10%)(total)846滑石粉尘(游离SiO2

含量<10%)14807-96-6

总尘呼尘Talcdust(freeSiO2<10%)

TotaldustRespirabledust

42

31表7-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56/807活性炭粉尘

(64365-11-3)(总尘)Activecarbondust(total)1058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7429-90-5铝、铝合金(总尘)氧化铝(总尘)Dustofaluminium,aluminiumoxideandaluminiumalloys

Aluminium,aluminiumalloys(total)

Aluminiumoxide(total)

46

349麻尘(亚麻、黄麻和苎麻)(游离SiO2含量<10%)(总尘)

亚麻黄麻

苎麻Flax,juteandreminedusts(freeSiO2<10%)(total)Flax

Jute

Ramie

346

1.523续表7-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57/8010煤尘(游离SiO2

含量<10%)总尘

呼尘Coaldust(freeSiO2<10%)

Totaldust

Respirabledust

63.5

42.511棉尘(总尘)Cottondust(total)3112石墨粉尘(7782-42-5)

总尘

呼尘Graphitedust

Totaldust

Respirabledust

63

4213水泥粉尘(游离SiO2

含量<10%)

总尘

呼尘Cementdust(freeSiO2<10%)

Totaldust

Respirabledust

62

41.514炭黑粉尘(1333-86-4)(总尘)Carbonblackdust(total)84续表7-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58/8015矽尘(14808-60-7)

总尘含10%~50%游离SiO2的粉尘含10%~80%游离SiO2粉尘含80%以上游离SiO2粉尘呼尘含10%~50%游离SiO2含50%~80%游离SiO2

含80%以上游离SiO2SilicadustTotaldustContaining10%~50%freeSiO2Containing50%~80%freeSiO2Containing>80%freeSiO2RespirabledustContaining10%~50%freeSiO2Containing50%~80%freeSiO2Containing>80%freeSiO2

21.51.0

1.00.50.3

10.70.5

0.70.30.216稀土粉尘(游离SiO2含量<10%)(总尘)Rare-earthdust(freeSiO2<10%)(total)52.517洗衣粉混合尘Detergentmixeddust2118烟草尘(总尘)Tobaccodust(total)32续表7-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59/80注:1)总粉尘(Totaldust)简称“总尘”,指用直径为40mm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到的粉尘;

2)呼吸性粉尘(Respirabledust)简称“呼尘”。指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表7-6注释60/805粉尘的防治(1)控制尘源。粉尘的产生与工艺和设备有直接关系。在工艺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密闭产尘设备与地点,尽量缩小扬尘口面积,并辅以抽风除尘,减少车间气流干扰或设备震动等影响粉尘扩散。风力输送是解决粉状物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的一项重要措施。(2)除尘。当通风排气中粉尘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必须进行除尘处理。采用新型高效吸尘、除尘装置,实现密闭化、自动化遥控作业。61/80(3)个人防护。一般要在基本上消除工作环境粉尘危害的前提下,再辅以个人防护用具。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粉尘浓度较高,个人防护用具也可作为一种暂时的主要防尘措施。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各种防尘口罩、面具和防尘衣等。(4)改善劳动管理。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和减轻作业强度;确定恰当的作业位置和作业姿势等。5粉尘的防治62/807.5.5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清洁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动物(包括人)的呼吸过程,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且,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约有80%是来自呼吸,只有20%来自燃料的燃烧。正常的空气和人呼气中的氧及二氧化碳等组成如下表所示。化学成分/%N2O2CO2空气79.0420.930.03呼气79.6016.024.3863/801氧气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会影响人的呼吸。氧气含量稍低20%时,不会有很明显的不利影响,氧气含量为15%时,灯焰就会熄灭;降到15%以下时,人将嗜睡,动作迟钝,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因此,灯焰熄灭是氧气含量降到危害程度的信号。氧气含量降到10%以下时,人会发生休克,以致死亡。在一些通风不良的工作环境,例如矿井中,如果发生易氧化物质的氧化反应,氧气含量就是减少,就会发生缺氧现象。劳动或通行的场所,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得低于19%。64/80作业情况所需空气量/(L/min)所需氧气量/(L/min)休息6~150.2~0.4轻作业20~250.6~1.0中等作业30~401.2~1.6重作业40~601.8~2.4极重作业40~802.5~3.0作业越繁重,所需氧气量越多,如下表所示。1氧气不同作业情况下所需氧气和空气量65/80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常见的一种有毒气体。人呼出的CO2会造成工作环境空气污染。

CO2具有刺激呼吸中枢的作用,如果完全没有CO2,人就不能保持正常呼吸。

CO2浓度太高,就会产生毒性作用,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空气中CO2含量增加到5%-6%时,人的呼吸就感到困难;增加到10%时,即使不活动的人也只能忍耐几分钟。

66/80(1)工作场所换气不好,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空气不新鲜,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据纽约换气委员会换气对体力作业的影响实验,其结果如下表:温度/OC20202424空气新鲜停滞新鲜停滞作业效率%10091.185.276.22二氧化碳67/802二氧化碳(2)一般新鲜空气中CO2含量为0.03%。由人引起的CO2污染应控制在0.1%以下。下表为CO2含量对疲劳的影响。CO2浓度/%0.07以下0.07~0.10.1~0.20.2~0.40.4~0.7评定良好一般不好很不好非常不好68/802二氧化碳(3)劳动强度不同,呼出的CO2量也不同,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男工人数据),因此要求工作场所的换气量也不同

能量代谢率RMR工作性质CO2呼出量/(m3/h)0睡觉0.0110~1极轻作业0.013~0.0231~2轻作业0.023~0.0332~4中作业0.033~0.0544~7重作业0.054~0.08469/80下图表示每人10m3的空气体积,平均每人每小时呼出18L(RMR为0.4)CO2的情况下的换气量和室内CO2浓度的关系。2二氧化碳70/802二氧化碳

工作空间劳动强度极轻轻中重工作空间/(m3/h·人)最少12121518

建议15182327工作空间/(m3/h·人)最少30355060

建议45537590(4)推荐的工作空间(空气体积)、换气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71/807.5.6工作场所通风与空气调节1通风和空气调节

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区别通风是把局部地点或整个房间内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把新鲜(或经过处理)的空气进人室内,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及洁净程度。空气调节则是要求更高的一种通风。它不仅要保证送进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速度。通风的目的是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辐射热的危害。空气调节的目的则主要是创造一定的温度、湿度和舒适度的洁净的空气环境,并考虑消声问题,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72/802工作场所通风方法(1)按空气流动的动力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①自然通风。它是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差所造成的热压,或者室外风力作用所形成的压差,使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②机械通风。它是指借助于通风设备所产生的动力而使空气流动的方法。73/80

(2)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①全面通风它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其目的是稀释房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消除余热、余湿,使之达到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作业要求。②局部通风可分为局部排风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