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2课件_第1页
财政与税收2课件_第2页
财政与税收2课件_第3页
财政与税收2课件_第4页
财政与税收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原则第三节财政支出规模第四节财政支出效益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一、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类别: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简易建筑费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支援农业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价格补贴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抚恤与社会福利费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事业费支出、债务支出意义:便于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并对资金进行及时的管理和监督,是进行其他各种分类的基础二、按费用类别分类类别: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意义:可以将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直接联系起来,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明确,也便于公众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它支出1950—1952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5—19901991—19951996--199934.750.866.653.856.157.759.956.148.441.539.211.614.513.515.211.110.914.419.723.225.727.038.323.812.219.121.819.216.411.99.19.58.612.78.56.06.45.45.05.37.911.813.815.02.72.41.75.15.67.24.04.47.59.510.2三、按最终用途分类补偿性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等积累性支出:用以增加固定资产的支出消费性支出:文教科卫支出、抚恤与社会福利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意义:便于分析、研究和正确的安排国民经济中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年份财政支出总额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1950-1952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1998366.61345.72288.71205.02518.53919.45311.07712.513334.926791.435357.02.023.783.684.761.751.246.4224.2334.7824.4824.9697.9896.2296.3295.2498.2598.7693.5875.7765.2275.5275.04年份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债务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费1950-1952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1999------------208.11009.11623.31674.11718.0--------------507.02325.42060.51039.44.425.250.519.27.91.528.6229.3469.22403.95626.33.025.633.838.136.247.0104.2123.5219.4419.6441.42、公平原则通过对社会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社会分配的状况趋于公平3、稳定原则通过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社会商品供需关系的调节,使社会经济保持均衡稳定的发展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二、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1、量出为入原则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侧重点我国目前坚持量出为入原则的原因:2、优化支出结构原则含义: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各种比例,使之实现结构的最优组合,以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判定标准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经济目标财政支出各项目之间的相对增长速度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它支出1950—1952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5—19901991—19951996--199934.750.866.653.856.157.759.956.148.441.539.211.614.513.515.211.110.914.419.723.225.727.038.323.812.219.121.819.216.411.99.19.58.612.78.56.06.45.45.05.37.911.813.815.02.72.41.75.15.67.24.04.47.59.510.23、公平与效率原则1)一般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效率:与配置资源相联系的概念 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经济运行方式,把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借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联系:公平分配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分配的基础二者矛盾:表现解决方法:兼顾公平与效率,寻求统一性2)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基本内容 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以求得个人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能够实现机会均等体现:转移性支出作用的发挥标准:转移支付量的确定取决于收入分配差别的程度取决于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第三节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绝对量: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量相对量: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GNP的比重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实证分析1、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绝对量:逐年增加相对量:先降后升原因:2、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变化表现:不断增长原因:三、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一)理论成果 1、瓦格纳法则表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原因政治因素:对经济法律和契约的需要经济因素:解决拥挤等外部效应问题需求的收入弹性: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用于教育、娱乐、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快于GDP的增长2、马斯格雷夫、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发展早期:政府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发展中期: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弥补市场失灵成熟阶段教育、保健和福利服务的支出3、皮科克、怀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假定: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交税内在因素: 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上升,政府支出上升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外在因素 发生外部冲突,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之后,支出不会退回到从前的水平(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因素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经济干预政策等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社会性因素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第四节财政支出效益一、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1、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微观经济主体:直接、有形的政府:还要考虑间接的、长期的、无形的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3、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货币形式多种表现形式(1)归纳成本效益:实际成本和效益由于建设该项目而直接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以及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实际损失金融成本和效益由于该工程的建设,使得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致使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收入或减少收入例:建水电站的成本效益类型成本效益实际的成本和效益直接的有形投入的人力、物力、维护费用农产品产量、水力发电无形未开发土地的损失美化环境,增强人民的健康间接的有形水流转向的损失减少了土壤的侵蚀无形野生资源的破坏对农业生产的保护中间的兴建旅游投资项目增加旅游收入最终的工程投入的费用和未开发土地的损失增加农业产量、减少土壤侵蚀、水力发电内部的建设、管理、维护支出直接福利(以上全部)外部的下游地区对它的支持帮下游控制洪水金融地价升高土地所有者增加收入项目A项目B项目C投资额103801038010380预期年限51525年预期净效益239710007363%598153824365%0008%-809-1821-25233)确定优先选择的次序当比较的是两个规模投资相同的项目时:考虑B/C的比值,大于等于1;考虑(B-C)/C的比值,大于0规模不同时,参考支出规模和净效益:当选定的支出项目的成本和支出规模相符合时,同时满足净收益值最大,即为最佳方案(二)最低费用法1、适用范围成本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衡量,而且通过这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劳务不可能以任何形式进入市场交换2、步骤确定备选方案计算有形成本按费用高低排序选择3、局限各备选方案必须无差别的实现同一目标很多情况下,要综合考虑各支出项目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三)公共定价法1、适用范围成本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衡量,但通过这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劳务可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2、原因存在市场失灵,市场价格不能保证资源配置的自动高效,需要政府定价矫正资源配置结构3、内容平均成本定价法:AC=AR二部定价法:产品价格由弥补固定成本的基本费用和弥补变动成本的从量费用共同组成的定价方法负荷定价法:对于不同时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标准三、政府采购制度1、含义 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竞争性公开招标采购为主要方式,对物品或服务的购买2、性质:公开、公正、竞争3、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因以前:对资金使用单位直接拨款,由其自行采购缺点:财政部门对资金的分配和具体使用脱节支出单位自主使用资金,不公开、不透明、易诱发腐败分散采购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采购成本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优点有利于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