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学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_第1页
物权法学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_第2页
物权法学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_第3页
物权法学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_第4页
物权法学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物权的类型一、物权法定原则(一)物权法定原则的含义1、含义: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统一确定,不允许依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创设。即除民法或其他法律有明文规定的物权外,当事人不得任意创设物权。(1)类型强制(2)内容固定

1.“法”的范围: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及司法解释、政策等。2.“定”的内容:类型、内容、效力、公示方式,或有关物权的所有方面。(二)物权法定主义的内容关于物权的创设,有两种做法:一是放任原则,即物权的创设依当事人的意思,法律上不予限制;二是法定原则,即法律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不允许当事人依其意思设定与法律规定不同的物权。现代各国民法,大都采法定原则而排斥放任原则。(三)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理由我国《物权法》第五条也明确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有法律规定”。同样采取了物权法定原则,理由如下:1.物权作为支配性财产权,具有绝对性2.整理物权类型,适应社会发展3.物尽其用4.有助于物权体系的统一5.保障完全的合同自由6.有利于物权的公示,确保交易的安全与便捷(三)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理由(四)违反物权法定的后果法律有特别规定时,从其规定;法律无规定时,认定设定行为无效;设定物权内容一部无效,如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仍可有效;物权设定虽然无效,但其行为若具备其他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时,在当事人之间仍产生该法律行为的效力。法律(物权法定原则)

————————社会生活相对稳定不断变动适应之物权法定原则之缓和(五)物权法定主义的局限性及其缓和物权法定原则之缓和:有不同学说,通说为物权法定缓和说,认为社会惯行上的物权,如不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立法旨趣,又有一定的公示方法时,可从宽解释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容。1.物权法所规定的物权为概括式、择要式物权,物权法的物权体系不封闭,允许其他法律、法规乃至政策规定不与物权法相冲突的具体物权。

2.物权的支配范围不限于物权法所列举的权能,只要不违反法律的明确规定和物权法的基本原理,当事人所约定的具体物权权能应当得到认可。

3.物权取得须有合法根据,但这个合法依据应当理解为:只要物权的取得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物权取得便有合法根据。物权所有权他物权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质押留置权二、物权法上的物权类型三、物权在学理上的分类物权,物之支配权支配自己之物支配他人之物——自物权(所有权)——他物权——完全物权——定限物权(一)自物权与他物权自物权:可得支配自己之物的物权,即所有权他物权:可得支配他人所有之物的物权(二)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完全物权:可得就物进行全面支配的物权,即所有权定限物权:仅可得就物的部分方面进行支配的物权,即他物权(三)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他物权(定限物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以物之使用、收益为目的的、支配他人之物的使用价值的他物权担保物权:以债权担保为目的的、支配他人财产交换价值的他物权(四)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权利物权动产物权:以动产为可得支配的客体的物权不动产物权:以不动产为可得支配的客体的物权这是按物权的客体而作的分类。这种分类既有实质意义上的考虑,如不动产特别是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社会对它重视程度较高,也有单纯技术上的考虑,如公示方式的不同。这是以对于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的不同对物权所作的区分。权利物权:以权利为客体的物权(五)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意定物权: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而设立的物权法定物权: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设立的物权(六)有期限物权与无期限物权有期限物权:会因期限之届满而消灭的物权无期限物权:不会因期限的届满而消灭的物权(七)主物权与从物权主物权:能够独立存在、不以其他权利的存在为条件的物权从物权:以其他权利的存在为其存在的条件的物权(八)普通法上的物权与特别法上的物权普通法上的物权:规定于民法当中的物权特别法上的物权:规定于民法之外的其他法律当中的物权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物权的效力,主要是指物权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法律为保障物权的实现而赋予物权的强制性力量。根据物权效力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物权的共有效力和物权的特有效力,此处为物权的共有效力。几种观点的争论:1.二效力说2.三效力说3.四效力说

一、物权的排他效力概念:同一物上不得成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权或在内容上互相矛盾的物权。支配权物他人支配权排他“时空唯一性”人物权排他性:一物之上的若干物权的排他性存在“强”、“弱”之争为“强”者——绝对排除与其同性质的物权的存在为“弱”者——仅排除对其支配性造成影响的物权

排斥(1)所有权所有权(3)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排斥(2)以占有为要件的他物权以占有为要件的他物权排斥物权排他效力的表现物权的排他效力1、在同一物上,已有所有权存在的,不能另有其他所有权成立。2、在一个特定物上存在法律上的所有权,如他人由于取得时效或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该物的所有权时,先前的所有权因而消灭,并不得对抗后一所有权;3、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原则上可以并存,例外的是以占有为要件的质权、留置权与用益物权不能并存;4、用益物权与用益物权。不管其种类是否相同,一般都难以并存。但地役权有时可以并存;5、担保物权与担保物权一般都能够并存,例外的是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时不能并存。所有权与所有权(一)含义两种错误观点二、物权的优先效力“优”、“劣”的确定方法——物权对抗规则1、法定物权最优2、以合意设立的物权,在合意的双方之间,后者为优甲(所有权)抵押乙(抵押权)质押丙(质权)3、以合意设立的物权,在非合意的双方之间——(1)具备公示的物权为优(2)均具备公示的,先公示者为优甲(所有权)抵押乙(抵押权)抵押丙(抵押权)登记孰优孰劣?抵押权登记抵押权未登记(二)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3)均不具备公示的,先成立者为优4、无偿取得的物权最劣甲(所有权)抵押乙(抵押权)赠予丙(所有权)登记孰优孰劣?抵押权登记(三)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1、物权破除债权(1)一物二卖(2)在具有给付内容的物上设定的定限物权甲(债权人)乙(债务人)20万元丙(定限物权人)抵押权丁(债权人)21万元乙(所有权)动产20万元交付未交付设定定限物权物权破除债权之例外(1)买卖不破租赁。承租人之租赁权优先于后设定的物权,也就是说,承租人之租赁权优先于受让人之租赁物所有权。(2)基于公益或社会政策的理由,法律规定某些物权不得有优先次序。如先设定的抵押权不得优先于船员的工资、社会保险等费用的给付请求权。2、物权优先于债权受偿甲乙(债务人)10万元丙(债权人)15万元丁(债权人)5万元15万元债权抵押权10万元3、留置权人、质权人可基于物权的优先效力,排除物之所有者的其他债权人对标的物的强制执行三、

物权的追及效力

【实例】张强在刘敏在偷得一台彩电,用一个月后,以1500元的市价卖与李华,后张强在作案时被公安机关抓获,交待了偷彩电一事,刘敏得知彩电消息,向李华索要,李华拒绝返还。问:刘敏是否有权要回彩电?由此可知,物权的追及效力是指物权成立后,其标的物不论辗转至何人之手,物权的权利人均得追及物之所在,而直接支配其物。物权的追及效力使真正物权人之权利获得充分的保障。例外:1、善意第三人对动产的占有受即时取得制度和时效取得制度的保护。2、物权未按法定方式公示者,不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3、不动产物权登记错误,与登记名义人交易的善意第三人的受登记公信力的法律保护,真权利人对善意第三人无追索力。第五节物权的保护

物权的实现受到妨碍或者有妨害之危险时,物权人得基于其物权,请求妨害人消除其妨害,以恢复物之支配的圆满现实状态。权利支配事实支配物权请求权人物他人

物权的保护,是指通过法律规定的方法和程序,保障所有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其所有的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的制度。物权保护的价值取向:物权保护应当平等保护所有权和其他物权,不应偏向任何一种物权。传统民法的物权保护以所有权为核心,对其他物权较少顾及。物权的平等保护要求在处理所有人和其他物权人的纠纷中应当一视同仁、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一、物权的保护的意义和形式

物权的民法保护,可分为两种,一是物权的自我保护;二是诉讼保护,物权的民法保护

诉讼保护

自我保护

确认物权返还原物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返还原物赔偿损失所有权之诉占有权之诉债权的保护方法我国物权法对物权的保护有以下的方法

自力救济公力救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主行为

物权的民法保护物权的自我保护,是指物权人在其物权受到侵害以后,直接请求侵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例如,请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恢复原状等。物权人采取这种方法,必须享有法律规定的请求权(包括物权请求权和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同时,权利人必须以正当的、法律许可的方式行使这些权利,不得滥用权利而加害他人。自助行为为了保护物和物权,在来不及或无法请求公权力机关保护的情况下,物权人对他人财产或人身自由采取的扣押、拘束或其他适当措施。•自助行为应当符合以下要件:

•1.是为了保护物和物权;

•2.时间紧迫来不及请求保护,或者侵权行为轻微难以请求公权力机关保护,不实施自助行为将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3.手段尽量温和,不得过激,更不能违反法律法规。•自助时应当注意:•能采取扣押财产方式的,不能扣留人身,非扣留人身不可的也必须立即报告公安机关。自助行为必须采取毁损侵害人财产的,应当将破坏限制在最小范围。物权保护的标准传统物权保护认为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是物权保护,在同种商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的市场经济时的第一选择方式,赔偿损失是候补的保护方式,这传递着一种思想——原物保护是物权保护的核心。实际上,实物和原物的重要性被过分夸大代,原物不可替代的可能性极小,赔偿了等值的金钱之后不能买到相同商品的情况实属罕见。1.物权保护以财产利益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为标准。2.原物和实物保护在少数场合仍然应当坚持。如当物除了金钱价值之外,还具有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等其他价值时。3.物权保护应坚持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避免浪费和造成新的损失。物权的民法保护物权的诉讼保护,是指物权人在其物权受到侵害后,依法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物权的存在,责令侵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物权人在采取自我保护方法不能保护其权利时,也需要依法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不法侵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恢复原状、返还原物和赔偿损失。当然,物权人也可以不采取自我保护的方法,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物权请求权(一)概念及特征看教材(二)物权请求权的性质1、债权说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请求权2、物权作用说物权存在,物权请求权存在;物权消灭,物权请求权消灭5、物权派生的请求权说我们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不同于债权,以物权存在为前提;不同于物权,以请求为方式(三)物权请求权的类型1、返还原物2、排除妨害3、消除危险3、准债权说4、物权所生请求权说物权请求权是以物权为基础的一种独立的请求权。对此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1)物权请求权是请求权(2)物权请求权是物权的效用(3)物权请求权附属于物权物权请求权的行使,不必非得依诉讼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依意思表示的方式为之,即物权人在其物权受到妨害后,可以直接请求侵害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人物权利支配事实支配物权请求权他人债权请求权债权人债务人给付“此物是我的,请走开”“请把你的东西给我”物(四)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1.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发生条件: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实际上是建立于损害赔偿基础之上的(包括损害事实、行为的违法性、行为人的过错及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鉴于损害赔偿以发生财产损失为前提,而一旦财产损失,财产利益即已不存在,故损害赔偿实为利益之填补,而承担赔偿义务的加害人自己一般并未直接获利,因此,损害赔偿请求权就加害人而言,是一种惩罚,故一般侵权责任的成立必须强调行为人道德上之可非难性,即须以其过错为责任条件。但以回复物权圆满状态为目的的请求权则不同:返还原物以原物存在为前提,而原物存在即财产利益存在,法律令原物非法占有人放弃不当利益,此对其并非为一种惩罚,故不必以行为人道德上之可非难性(过错)为条件;排除妨害也如此:无论对实际存在妨害之排除,或者对可能发生之妨害(妨害危险)的排除,其本身并不与损失的分配相联系,甚至根本不必考虑损害事实是否实际发生,所以,也无须以妨害人的过错为条件。相反,如果不将物权请求权与损害赔偿(侵权责任)相区别,则于物权人不公平。2.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请求权物权返还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请求权的性质不同。前者属于物权请求权,后者属于债权请求权;第二,构成要件不同。前者的构成要件是一方无权占有另一方的所有物或标的物,而且该所有物或标的物仍然存在,后者的构成要件是一方无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致另一方受到损失;第三,请求权的内容不同。前者是返还原物及其所生孳息,后者是请求返还不当利益;第四,举证责任不同。在前者,请求权人须证明自己是物权人,而对方为无权占有人;在后者,请求权人须证明对方的受益与自己的受损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五,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不同。前者不适用诉讼时效或者适用长期诉讼时效,后者适用短期诉讼时效2.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请求权在发生请求权竞合的情形下,物权人行使任何一种请求权都能实现对其物权的保护,但比较而言,行使物权返还请求权更有利于实现物权人的愿望,也更有利于对物权的保护。一则因为物权返还请求权的效力不仅及于原物,而且及于孳息;二则因为证明对方的无权占有总比证明对方获得利益要简单;三则因为物权返还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要受到短期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是,在标的物灭失或者标的物被第三人善意取得而相对人受有利益的情况下,物权返还请求权将因构成要件不具备而无法行使,此时,物权人只能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以保护其利益。(五)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1、肯定说2、否定说3、折中说

物权的民法保护1.请求确认物权

:当物的权属和内容发生争议时,物权人可以请求确认物权。(1)须有所有权争执;(2)须经由诉讼程序;行政程序仅提供异议登记的保护,无法最终解决所有权争执。

请求确认物权的争议一是权属争议;二是内容争议。确认物权往往是适用其他物权保护方式的逻辑前提。2.请求排除妨碍妨碍是指以占有以外方法阻碍或侵害所有权的支配可能性。

第六节

物权的民法保护妨碍形态:实体侵害(不法于他人土地建房);可量物侵入(丢弃垃圾于他人庭园);无权使用他人之物(于他人墙壁悬挂招牌);妨碍所有权行使(停车于他人车库);否认他人之所有权(有争议);登记错误、遗漏或不实(冒名登记)。

(1)妨害所有权:妨害指以占有以外方法阻碍或侵害所有权的支配可能性。(2)请求权当事人A、请求权主体:所有人;B、义务人:行为妨害人(依自己行为妨害他人所有权之人)与状态妨害人(持有或经营某种妨害他人所有权之物或设施的所有权人或占有人);排除妨害的适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a.物权人占有着物;

b.物仍然存在;

c.物的占有和使用受到妨害,不能实现物权的应有功能。(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