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元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元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元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元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元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元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诗句,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商海参考答案:D2.2012年的《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丞相制度

D.世官制度参考答案:C3.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A.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D.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参考答案:D4.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的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支持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他的看法

A.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

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D.反映了抗日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参考答案:C5.制作年代尺探究主要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为下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的空白处选一合适的内容()A.开天辟地

B.携手合作

C.伟大转折

D.分道扬镳参考答案:B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活动,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指开国大典,C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D项是中苏关系破裂,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时间,均排除。故选B。6.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参考答案:C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广州在战前的唯一通商口岸的地位受到冲击,故“闽省并无赴粤之商”,五口通商体现了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故C正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并不是通商口岸变化的原因,故A错误;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错误;通商口岸变化是清政府的被迫行为,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后“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现象背后的原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的原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解析】7.程天相说到,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考生知识局限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不可能承担起改朝换代的任务,故答案为D。A、B、C三项均与科举制度的史实不符,排除。8.《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到:“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A.工商皆本

B.海禁和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

D.断绝中西贸易参考答案:B9.俄国和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蓝,但没有人能够永远留在摇蓝里。”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历程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成就起步于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参考答案:A略10.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参考答案:C【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分析】A.材料没有体现出计划的特点。

B.材料看不出生产关系的改变。

C.从材料可以看出重工业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的增多,这体现了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策略。

D.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是在1961年开始的1965年基本完成。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属于表格式材料分析型选择题,侧重考查了一五计划相关知识。根据表格中所给年份及农轻重比重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1.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B.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C.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B12.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参考答案:A13.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参考答案:C法国共和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目的关键信息是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是1877年的当前政体,而不是1789年,法国在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所以答案选C。1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参考答案:D15.“过去被认为是卑贱的、可以任意生杀予夺的“愚民”、“草民”,被宣布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一个根本颠覆”。这个根本颠覆发生在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抗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后参考答案:B16.以下历史名词中,表达时间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甲午战争

B.辛亥革命

C.清末新政

D.戊戌变法参考答案:C17.1878年,轮船招商局总办朱启昂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以蒸汽为动力磨面粉,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下列各项属于该企业创办的有利条件的是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洋务运动的诱导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有一个就是洋务运动的诱导,C项符合题意。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A选项排除。甲午战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选项排除。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一战期间,D选项排除。18.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参考答案:D19.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0.改革初期,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93年,邓小平则明确警示:“收入差距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据此,邓小平对社会贫富问题的准确认识是(

)

A.“由贫到富”

B.“鼓励先富”

C.“均贫富”

D.“共同富裕”参考答案:D21.宋代有人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

B.市民阶层崛起C.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城市化程度加深

参考答案:C22.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佃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参考答案:A材料“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可以完全自主经营”反映了当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故农业生产发展,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的问题,故B错误;“不抑兼并”政策与农业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可以完全自主经营”,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租佃关系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结论。23.罗马法规定,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2)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3)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4)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宣述。由此推断,此时期的罗马法应是A.习惯法

B.自然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参考答案:A3古代世界·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C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材料详细描述了物品交易的过程及其条件,对物品交易的规定极为详细,由此可以看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形式和程序,并结合材料“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判断出此时期的罗马法应是公民法。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24.分权制衡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分权思想可以溯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B.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参考答案:A25.据统计,在1831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约占成年人口的4.4%,英国符合选举资格的农村选民约占农民总数的4%,城镇选民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1%多一点。这说明英国A.君主仍然掌握实权 B.议会下院掌握实权C.民主改革势在必行 D.工业革命受到阻碍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反映的有选举权的人占成年人口太少,以及城镇选民占城市居民总数比例更少等信息可以看出,英国民主改革势在必行,工业资产阶级应当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利,选民的城乡分布应当更为合理,故答案为C项;这一时期责任内阁制早已形成,君主不再掌握实权,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工业革命即将结束,没有受到阻碍,排除D项。26.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A.“另起炉灶”政策 B.“一边倒”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参考答案:C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参考答案: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第2分册第15课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在课文中有。选项中的日本、新罗是不能通过陆路通道过去的,必须走海路,故选A。28.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是因为“散伙”的做法A.违背了共同致富的愿望

B.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C.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脱离了当时农村的实际参考答案:B29.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以下对这部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任期四年但连任不得超过两届B.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大法官C.众议员每州两名,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D.对美国以外的国际事务严守中立政策参考答案:B30.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参考答案:D考点:罗马法。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契约关系,讲求在交易过程中的诚心意识,这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的,同时又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朝也曾铸造铜钱,……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以银为本,以钱为末”。大额交易使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导致白银普遍使用的国内外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广泛使用白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19世纪中叶,清政府面临向列强赔款的巨大压力,加上海关税收人员与当地官员营私舞弊,国库空虚,国家收入日益减少。外商对清政府不规范的贸易秩序,非常不满。赫德在这种形势下,在清政府总理衙门授予他必要的权力后,在其它通商口岸设立由外国税务司管理的新型海关。赫德任总税务司期间,突出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事务:一是有效保证了洋务企业的经费供给;二是主办同文馆;三是创办邮政;四是成立海务部门。在对付中国国内农民起义运动时,他充当曾国藩的政治顾问,为绞杀太平天国革命出谋划策。清政府先后授予赫德“按察使”、“布政司”衔,并赏“花翎双龙二等第一宝星”、“三代一品封典”、“太子少保”等,英国政府也由于赫德维护了其在华侵占的利益而授于他男爵爵位。——摘编自周熊《赫德与中国海关关系新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时代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期间的举措。(8分)

参考答案: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自主权逐步丧失;清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洋务运动的兴起;工业革命后,英国国际影响力增强。(2)简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王朝的财政困难;保障了洋务运动的经费,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顺应了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帮助清政府镇压中国农民起义;维护英国在华既得利益。解析:本题考查对赫德的评价。第(1)问,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时代背景结合19世纪中叶的国内外相关大事件即工业革命、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分析作答。第(2)问,对赫德措施的评价主要从其对当时清政府面临的财政危机、洋务运动等具体问题分析其对近代化的积极影响;另外,从镇压中国农民起义、维护英国侵华利益方面评价。33.古代罗马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未成年人也不得参与公务。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一一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二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之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

一一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问题:(10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罗马法中所体现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观念。(6分)(2)根据材料二,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西塞罗自然法观念?(4分)参考答案:(1)原则或观念:无罪推定原则;注重证据的原则;追求公正合理的原则;尊重传统的观念:轻视妇女的观念: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