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ok_第1页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ok_第2页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ok_第3页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ok_第4页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ok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致蒋经国先生的信ok一般书信的格式1.称谓构成:完整的称谓由姓名、称呼和修饰语三部分组成,如“尊敬的王芳老师”。往往是关系越亲密称呼越简化,如“哥哥”、“王老师”等。称呼对方要注意礼貌,给长辈写信应该按照亲属关系来称呼,一般不宜直呼其名,给平辈或晚辈写信,可以随便些。位置:称谓写在第一行的顶格位置上,后面加冒号。第1页/共48页范例第2页/共48页2.问候问候语应在称谓的下一行空两格的位置起笔,可以单独成段。一般说来,问候语的位置在正文前和称谓后。

第3页/共48页范例第4页/共48页3.正文

正文部分在书信中有相对的独立性。正文的格式与一般文章相同。内容多的信可分段写。每段开头要另起一行,在空两格的位置起笔。第5页/共48页范例第6页/共48页4.结尾语

结尾语的书写有特殊规定:如“祝你健康”,“祝你”可写在正文后,也可写在正文下一行空两格位置书写,“健康”在“祝你”下一行顶格书写,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第7页/共48页范例第8页/共48页5.署名

在结尾语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身份和姓名。注意:署名书写要工整,易于让对方辨认。第9页/共48页范例第10页/共48页6.日期在具名的下一行应写上完整的日期,一般包括年、月、日。注意:具名在前,日期在后,均在信的右下方。

第11页/共48页范例第12页/共48页书信格式某某:

你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此致敬礼某某x年x月x日问候语祝颂语署名日期称谓第13页/共48页致蒋经国先生的信廖承志第14页/共48页1949年蒋介石逃亡台湾第15页/共48页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方针。第16页/共48页

“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蒋经国第17页/共48页蒋经国第18页/共48页蒋经国一家第19页/共48页蒋经国一家(中为蒋母和儿子蒋孝文)第20页/共48页廖承志第21页/共48页蒋介石廖仲恺第22页/共48页廖仲恺(1877~1925年),字恩煦,广东惠阳人,同盟会的骨干,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故友。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后,他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第23页/共48页第24页/共48页廖承志(1908—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5种外语,擅长书法、诗词、戏剧。早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第25页/共48页第26页/共48页蒋经国(1910-1988)蒋介石长子,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层领导人物,1978年—1984年连任台湾当局“总统”。第27页/共48页浏览课文:1.解题:“致”是什么意思?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3、文中表达哪些情感?致:礼貌的给予。写作目的:本文是廖承志给自己的旧友蒋经国先生的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从历史的高度,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做出决断和贡献。私交之谊和政治情感。(设想周到)第28页/共48页

这封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写作目的:第29页/共48页把晤wù咫尺zhǐ悖谬bèimiù

东隅yú苟同gǒu珍摄shè毋庸赘言wúyōngzhuì不必说多余的话。未雨绸缪chóumóu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难辞其咎jiū难以推卸罪责。同捐前嫌xián一起抛弃从前的怨恨。词语第30页/共48页咎()咫尺()赘()诠察()厝()东隅()晤()绸缪()逾()毋庸()盍()悖谬()jiùzhǐzhuìquáncuòyúwùchóumóuyúwùyōnghébeìmiù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下面生词的读音和写法,并思考:廖承志先生的这封信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第31页/共48页匆匆一晤:晤,见面。历历在目:形容某种情景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此诚憾事:诚,实在、的确。悬念:挂念。各得其所:各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局促东隅:局促,狭隘;东隅,东南角落。意指居住在狭隘的台湾。迁延不绝:拖延时日,拿不定主意。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也作推委。当断不断:到了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徒生困扰:徒,空、白白的。焉能自保:焉,怎么。不胜:非常;十分。面聆:当面听取。祺:吉祥。

了吾弟孝心:了,了结、结束。第32页/共48页除书下注释外,还需要掌握的字词匆匆一晤:见面历历在目:形容某种事情清清楚 楚的展现在眼前此诚憾事:实在的确悬念:挂念各得其所:各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排局促东隅:局促,狭隘;东隅,东南角落。意指居住在狭隘的台湾。迁延不决:拖延时日,拿不定主意推委:把责任推给别人,也做推诿。当断不断:到了应该做出决断 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徒生困扰:空,白白地。焉能自保:怎么了吾弟孝心:了结,结束不胜:非常,十分面聆:当面听取祺:吉祥第33页/共48页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1、局促东隅,终非大计。含义:处在狭小的台湾岛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希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杯酒释前嫌,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含义:如果再拖延时间,犹豫不决,或者推倒其他日子,这样不仅空生烦恼,您也难以推卸责任,希望蒋经国先生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第34页/共48页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含义:时间不会停留,人生短促。时间拖长了,事情会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遥望蓝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遥望南方的天空,不禁一心向往,思念着你们,短信写不完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专诚等候回音。表达深切怀念,亲切关怀之意。第35页/共48页合作探究,讨论回答:1廖承志先生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目的是什么?(4分)2当时台湾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5分),作者的态度如何?(4分)3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6分)4第三段中,祖国和平统一台湾回归祖国有何意义?(3分)5从全文看,如果祖国不统一,会产生怎样的危害?(3分)6第四段,作者回顾两次国共合作的作用是什么?(2分)第36页/共48页1、当时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对此作者表明了怎样的态度?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讨论:第37页/共48页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不利于统一的言论第38页/共48页2、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第39页/共48页作者态度:“余期期以为不可”“实相悖谬”“实难苟同”“未免自欺欺人”自己“于公于私理当进言”第40页/共48页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讨论:第41页/共48页思考:这篇文章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劝说:1、第3段从民族利益的角度,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贡献,并批驳了“罪人”之说。2、第4段从历史责任的角度,劝说蒋经国进行国共第三次合作,摒弃党私之争,实现国家统一,共同振兴中华之大计。3、第5段从个人尽孝的角度,劝说蒋经国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最大的孝心,也是对历史有个交代。第42页/共48页说理慎思再思三思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不统一的危害(反面假设)(正面劝说)劝说角度:第43页/共48页作者认为实现祖国统一,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而且关系到世界和平。和平统一台湾纯属内政,切不可被外人的花言巧语与伪善所迷惑,以致损害民族利益。信中从孙中山先生创建国民党,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谈到两次国共合作,以此劝说在台主政的蒋经国实现第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应顺乎形势,负起历史责任,引用其自勉之言,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将收到“世人推崇、名垂青史”指出若实现祖国统一,则能“忠孝两全”。第44页/共48页思考: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反驳语言有何特点?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作者在反驳时做到批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第45页/共48页文中“愿弟慎思”“望弟再思”“渴望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第三段:作者认为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大业,如果顺历史潮流而动,将受世人推崇,名垂青史,如果逆历史潮流历史而动将难辞其咎。第四段:作者认为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都给国家民族作出过巨大贡献,希望蒋经国先生负起第三次国共合作的重在责任,这也关系国民党的兴亡绝续,希望蒋经国先生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选择。第五段:作者肯定蒋经国先生的一片孝心,希望能扩大为民族,实践于统一大业,做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