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生字中,“漪”字稍难,要提示学生:不要读成qí。三点水是形旁,“漪”指水中的波纹,可结合词语“涟漪”理解字义。多音字“供”可列举词语分辨字音:“供”在“供奉”“供养”“供职”等词语中读四声ɡònɡ,在“供给”“提供”“供应”等词语中读一声ɡōnɡ。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按结构归类指导,“耘、晓”是左右结构,“昼、桑”是上下结构,“晓”字不要多点少撇。阅读理解这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古代乡村儿童的生活,可以将三首古诗整合起来,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这样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其中的趣味。教学时,可用“童年”话题导入,首先让学生朗读这三首古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根据诗句想象描绘的画面,借助插图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积累运用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古诗改写成短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准备描写乡村儿童的古诗。学生准备:搜集三位诗人的资料,搜集一两首与儿童有关的其他古诗。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活动1导入解题1.四季美景皆可入诗,宋朝有位诗人就写了一组田园诗,描绘了一年四季的乡村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1)指名朗读诗题,读准“兴”的读音。“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2)出示注释,借助注释理解诗题。四时:一年四季。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题目意思:(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产生了许多的感想。活动2介绍诗人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诗人信息。2.教师出示诗人的相关资料。课件出示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热爱劳动人民的士大夫。其诗一贯忧国恤民,尤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这首诗是组诗中第三十一首。3.齐读古诗。操作指导教师在导入环节要言简意赅,对诗题的理解和诗人的介绍要以学生为主体,继续培养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题的能力,从而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板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活动1初读理解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1)同桌交流读,互相纠正对方读音。(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①读准“昼”“耘”这两个字的音。②学习多音字“供”,列举词语帮助学生分辨字音。课件出示供eq\b\lc\{(\a\vs4\al\co1(ɡònɡ(供职),ɡōnɡ(供应)))“供奉”“供养”“供职”等词语中的“供”读四声,“供给”“提供”“供应”等词语中的“供”读一声。③朗读古诗。3.教师范读古诗,读出节奏。课件出示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4.学生模仿教师的样子,读古诗,读出节奏。活动2识写生字1.识记生字:昼、耘、桑。(1)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生字的。如,通过编字歌认识“昼”:旦字头上一把尺。(2)形近字组词。(3)交流书写注意点。昼:上下结构,注意“旦”在“尺”的下面,书写时“旦”不要过大,“尺”一撇一捺要舒展。耘:左右结构,要注意左窄右宽。桑:上下结构,上面三个“又”写得要小,捺都变成点。2.学生临写生字各一遍。操作指导教师要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写生字,仔细观察,牢记生字特点,掌握书写要点,把字写规范,写正确。板块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老师朗读时的语音、语调,一边听一边想,古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圈出关键字词。2.引导学生借助下面的填空题感知古诗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______时节的情景。(初夏)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来。(也傍桑阴学种瓜)3.看教材中的插图,结合图画进一步感知古诗内容。(1)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初夏。)从哪儿看出来的?(“桑阴”表示桑树的叶子已经长出了很多,说明这是夏天。)(2)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村庄儿女、童孙。)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村庄儿女白天“耘田”,夜晚“绩麻”;“童孙”在“桑阴”下“学种瓜”。从第一、四句诗中可以看出来。)操作指导整体感知诗文大意,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出示填空题,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入手,也可借助插图,从诗句的字面意思着眼,抓住关键字词充分感知这首诗的情趣。板块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活动1引导理解第一、二句诗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课件出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2.指名尝试归纳诗意。诗意:初夏,农人白天到田里除草,晚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3.诗的第一、二句写了什么?(村庄儿女辛勤繁忙的情景。)4.说一说:村庄儿女平时除了诗中提到的劳动,还会忙些什么?(犁田、插秧、施肥、收割……)5.这些村庄儿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劳、质朴。)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诗,读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与敬重。活动2小组学习第三、四句诗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课件出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解:理解,懂得。供:从事。傍:靠近。诗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2.自由读诗句。3.想象画面,说说孩子们在学种瓜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说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机灵、勤劳。)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操作指导针对这首诗的学习,教师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古诗理解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为后两首诗的学习做铺垫。理解诗句意思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再通过想象,使古诗中的画面重现,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要借助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难理解的字词,只要学生能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板块五总结全诗,布置作业1.总结: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农家夏日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还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3.课外延伸:阅读范成大田园组诗中的其他诗。课件出示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宋]范成大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操作指导《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推荐给学生阅读时教师要选取其中便于学生理解的篇目,不宜过多。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本诗的理解。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稚、漪”2个生字,会写“晓”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稚子弄冰》《村晚》。3.理解古诗《稚子弄冰》《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齐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找资料,知诗人。读古诗,晓节奏。读注释,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3.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运用这样的方法了解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诗意,感受到乡村儿童的勤劳质朴。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稚子弄冰》和《村晚》。看看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乡村儿童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稚子弄冰。)操作指导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先回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学习过程,再引导他们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学习方法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板块二自主学习,理解古诗活动1学习《稚子弄冰》1.介绍作者。课件出示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家”。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查查字典,或者和同学讨论。4.读准“稚”“钲”“磬”“璃”等字的音。注意前两个字都是翘舌音,“磬”是后鼻音,“璃”在“玻璃”中读轻声。5.理解诗题:幼小的孩子玩冰。6.自读古诗,思考:诗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十分有趣?这首诗中的儿童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7.理解诗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1)“脱”“穿取”两个词语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一早,小孩子正忙着把金属盆里的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把它当成钲来敲。听到:小孩子闹嚷嚷的声音。)(2)出示“钲”的图片,认识“钲”这种金属打击乐器。(3)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子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8.理解诗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读了这两句诗,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小孩子正拿着冰敲打,就像在奏乐一样。听到:小孩子的笑声;冰忽然掉地、破碎,就像玉石摔碎的声音;小孩子的惊呼声……)(2)出示“磬”的图片。了解“磬”是一种用玉或石制作成的打击乐器。(3)说说小孩子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一开始的高兴——玩耍时的兴奋——冰碎后的沮丧、失望)(4)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诗意: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9.有感情地朗读古诗。10.背诵全诗。11.练一练。课件出示《稚子弄冰》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的__________描写,刻画出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形象。其中,__________等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孩子弄冰时的__________。12.总结学习方法。课件出示(1)找资料,知诗人。(2)读古诗,晓节奏。(3)读注释,明诗意。活动2学习《村晚》1.交流对诗题的理解。(农村晚景。)2.交流对诗人的了解。课件出示雷震,南宋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3.想画面,悟诗情。4.读读诗句,画出描写景色的诗句,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5.交流理解诗句。(1)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①读准“陂”的字音。陂:池岸。漪:水中的波纹。②理解“浸”的意思。图文对照,感受水面呈暗绿色,水面隐隐约约出现“山衔落日”的倒影。这就是“浸”。③结合课文插图说说这两句诗描述的情景。课件出示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④说说乡村的傍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仿佛一幅恬静疏淡的山水画。)(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想象一下:牧童还会怎么坐着?(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信口吹:随口吹。想象一下:牧童会吹什么呢?(想吹什么就吹什么,不成曲调。)①这两句诗中描写的牧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联系诗句具体谈一谈。②读诗句,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调皮天真、自由自在、怡然自得、悠闲自在……)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述的画面。课件出示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着没有曲调的乐曲。7.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乡村晚景的恬淡及牧童的活泼。8.总结回顾。课件出示《村晚》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向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的山村晚景图,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的山村牧童的形象。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富有情趣。操作指导学习这两首诗,教师要按照课前复习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可以一首一首分别布置任务展开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组成临时学习小组进行学习。集体交流、展示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追问,帮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深入理解诗句意思。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以“讲”来替代学生的“说”,要让学生大胆交流。教师在学生寻求帮助时进行教学、讲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板块三重点指导,识字写字1.引导观察生字“稚、漪”,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2.指导书写“晓”,强调注意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学生描红临写。4.师生反馈点评。操作指导认认真真写字是小学课堂中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在课上要给予学生观察、描红、临写的时间,让学生识准字,写好字。板块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活动1对比交流1.指名朗读三首古诗。2.小组交流本课的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几种儿童形象。3.完成活动卡内容。活动内容:复习背诵三首古诗,小组讨论,完成以下练习。朗读三首古诗,你会读到不同的儿童形象,摘抄诗中关键字词填一填。《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稚子弄冰》中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晚》中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古诗中,描写儿童的诗句有许多。除了课文中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总结拓展1.指导学生背诵三首古诗。2.集体交流、拓展其他与儿童有关的古诗词。3.布置作业:读诗句,想画面,根据诗句内容,展开想象,选择一首改写成短文。操作指导总结环节教师要利用活动卡组织学生将三首诗中的儿童形象进行对比,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找出共同点。小学阶段关于儿童的古诗词已经学过一些,可以让学生充分搜集交流,形成一次诗词交流会,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这三首古诗的时候,我努力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每首古诗的过程,就是愉悦的文化之旅。1.读中有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会情感。古诗需要通过朗读来感知节奏、理解大意、感悟情感。我引导学生从读正确、读流利,到读出感情。在朗读中想象画面,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儿童忙着学种瓜的勤劳,想象《稚子弄冰》中小孩子玩冰时的调皮,想象《村晚》中那水墨画一般的乡村晚景及牧童的自由自在、活泼可爱。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热爱乡村、喜爱儿童的情感。2.读中有思,图文对照,品味意境。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字眼,如《稚子弄冰》中的“脱”来感悟儿童形象。我指点学生结合古诗内容,想象诗中的情趣,体会儿童的天真可爱。学生课堂活动卡课题古诗三首用时5~6分钟活动内容自主阅读三首古诗,小组讨论,完成以下练习。朗读三首古诗,你会读到不同的儿童形象,摘抄诗中关键字词填一填。《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儿童:________《稚子弄冰》中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晚》中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建议1.默读三首古诗,思考: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几种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电子显微镜电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玉米脐子油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技能培训-防火防爆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 江苏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2025至2030年橡塑双色强力柄螺丝批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安全课件-不和别人打架
- 2025至2030年无毒钙锌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沥青膨胀珍珠岩制品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胶木芯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100篇及答案经典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九 设备与管线部品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
- 2024年焊工(高级)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3-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钢轨超声波探伤70°探头详解
- 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安装与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
- 2021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2022聚脲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2024年四川成都金牛天府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