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实践作业_第1页
军事理论实践作业_第2页
军事理论实践作业_第3页
军事理论实践作业_第4页
军事理论实践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事理论实践作业

河海大学2013年军事理论实践作业题目:论空城计的战策意义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论空城计的战策意义内容提要: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及发生空城计的原因,空城计的主要人物,深入讨论人物之间的心理,以角色转换分析空城计的成功原因。研究空城计这种虚虚实实的方法的战策意义以及空城计使用对象。关键词:战策心理角色转换虚实对象一、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及发生原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杨慎)三国时期是英雄会聚,争锋天下的时期。无数的伟大人物,无数的经典战役,无数的战略计谋都涌现出来。空城计就是其中之一。空城计来源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既然是小说,那它可能并不存在,因为小说是可以想象的。也有很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对这个问题做过很多的探讨研究,在此我不讨论“空城计”的历史存在性,就当它是存在的,来讨论它的战策意义。诸葛亮误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军士,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在城中。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杀来。孔明传令众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军各收城铺。打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而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自飞马上远远望之,见诸葛亮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司马懿顿然怀疑其中有诈,立即叫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急速退去。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它使诸葛亮不战而胜。空城计发生在战乱的三国时期,战争手段和武器较现在单一。二、空城计的历史局限性空城计堪称是罗先生的《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大智若妖”的巅峰杰作,以往孔明随神,但也有神的资本,至少有点兵呀。这次更牛了,无兵退敌。空城计也让民间老百姓津津乐道,茶余饭后的又一谈资。可事实上,空城计真的能行吗?对此,许多人提出了疑惑。其中,易中天,易老师在《品三国》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疑惑:司马懿退兵退得太容易了。易中天先生对空城计下过这样的评论:“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空城计在我们现在的高科技时代是不会成功的,它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易中天先生的话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是它在三国时期却偏偏成功了,这就是时期的不同带来的。三、敌对双方主帅的军事心理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问:“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孔明见魏军退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诸葛亮说:“司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我兵只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去,必为之所擒。”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其实易中天先生说司马懿退兵不合逻辑我并不是很赞同。司马懿当时只有两种选择。进攻或撤退。这时候需要分析下司马懿的内心。首先,司马懿之所以站在这座空城前,是因为马谡失街亭。我们看一下马谡是什么人。“谡(190-228)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但马谡却于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诸葛亮所斩。”那么马谡真的是一个庸才吗?“攻心为上,攻兵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服其心足矣。”这一句话堪称经典,眼熟吗?这是诸葛亮南征时,马谡的策略。另外,“魏明帝即位后,命令司马懿率军进攻蜀国,当时诸葛亮正在全力治蜀,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这时马谡向诸葛亮献“离间计”,利用魏明帝怀疑司马懿的心理,派人到魏国到处宣扬司马懿拥兵造反,最终使司马懿失去兵权,使蜀国盈得了宝贵准备战争的准备。”由此看来,马谡是一个将才,至少不是庸才。司马懿如此轻易夺取街亭,你说他心里有没有一丝疑惑?要知道,司马懿攻打街亭也是决定偷袭。然而当他到达街亭时却发现已经有驻兵了。既然诸葛亮已经猜到他要打街亭了,肯定会布置严密的防线。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地突破过去呢?这会不会又是诸葛孔明的又一阴招呢?到了这里,看到淡定的诸葛亮,究竟是他真的如此淡定呢?还是虚张声势呢?还是让司马懿觉得他虚张声势呢?而真正让司马懿退兵,还是因为他了解孔明的用兵谨慎。他根本不会想到,此时城中无兵,至少,在街亭失败了的兵会退回来的吧。而且,以他对孔明的了解,恐怕如果他知道此时城中无兵,他会更害怕,撤兵更快吧。因为,“疑有伏”。伏兵,不一定在城内,城外也可以有。城内的伏兵只能灭掉进城的兵,城外的伏兵恐怕可以把全军吃光吧。就算进了城,天晓得城内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况且,若城中无兵,那么,兵去哪了?埋伏起来?或者是,长驱直入,攻向中原。司马懿怕了,所以他退了。当然,司马懿也可能是有一下的几点心理思想,而不是害怕。第一,若是此时杀了诸葛亮,那么曹魏从此无忧,那么他司马懿也就无用武之地;第二,曹魏政权一直担忧他得势,害怕他拥有军权,不如保留性命最重要,暗中培养势力;第三,蜀国已无大将,兵力虽多,但是每次出兵粮草供应困难,只要守住要塞,对魏国并无多大影响,同时通过对峙蜀国,慢慢取得兵权。当然我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摆下空城计,心中也早已计算明白:只要他诸葛亮不死,司马懿就会慢慢得势,所以司马懿不会杀死自己。而对于诸葛亮而言,显然局面是比较被动的,当时有三个选择:逃跑、坚守与虚张声势。当时司马的大军已经很近,诸葛亮兵力远远小于司马,而且诸葛不能骑马,只能坐车推着走,速度慢,逃跑与坚守的结果被擒的概率很高,九死一生,然而虚张声势的策略不管是否能成功,司马是否上当,所导致的最差结果——被擒的结果并不比逃跑与坚守失败的结果更差,然而,虚张声势如果成功,则可能令司马退兵,而且成功的概率比逃跑或坚守成功的概率相对更高,八死二生。显然,虚张声势是诸葛亮的上策。双方主帅通过角色互换的思考及对对手的了解而产生的军事心理都向着“诸葛亮胜”的这一方向,当然诸葛亮必胜啊。四、空城计的使用对象分析如果司马懿只是个山头大王、或是一个土匪强盗的话,那诸葛亮是绝对不会去用《空城计》的。正因为司马懿是个有着雄才大略并且是非常的了解诸葛亮,诸葛孔明才敢用这个计谋。因为如果司马懿只是个山头大王,当他看到诸葛的空城,第一个反映不会是诸葛设计谋让他入套,而是想,“好一座空城啊,快点进去强个爽,生擒诸葛村夫!”。司马懿毕竟是司马懿,把原本简单的问题想的太复杂,中了诸葛亮的计。从这个例子里,我看到诸葛亮的厉害之处,不是他在诚上的坦然从容,而是他明白:不同的战策,应该用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就因为对手是司马懿,诸葛亮才敢用《空城计》;如果对手是别人,诸葛亮是绝对不会用这样的计谋。《空城计》在军事战策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那就是:“战策应该因人而异”。简单点说:就是战策计谋不能搞一刀切,什么萝卜白菜一把捏,而是应该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同样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