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1页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2页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3页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4页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围绕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日甲午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睁眼看世界维新变法民主共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睁眼看世界背景①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②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③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知识分子惊醒了,开始关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代表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编译《四洲志》和《华事夷言》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

著作,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知识整理【例1】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

A.使中国人了世界的形势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实力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题组一鸦片战争后的思想历程C条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思想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②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评价: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主张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和外患。(内:有太平天国等农

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外:有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以封建伦理纲常作为

治国之根本,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挽救统治危机)评价: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例2】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B.洪仁歼

C.李鸿章D.严复

本店售书目录①《共产党宣言》②《庶民有胜利》③《列国陆军制》④《儒门医学》⑤《汽机新制》……

开明书店

1921年12月20日【例3】右面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A.①⑤B.②④

C.③⑤D.①③CC【例4】“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例5】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A.根本目的之争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D.政治体制之争CB①康有为:1898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②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③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④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翻译《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维新思想背景①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③思想上: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意义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③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例6】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例7】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民权C.西学D.科学CB【例8】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

C.洪仁玕D.严复疑难突破D一、19世纪中期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所属阶级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主要作用特点结果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器物层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资产阶级郑观应、薛福成、王韬是康、梁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过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革命思想传播制度层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救亡图存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一个方向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历程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例9】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①魏源②光绪帝③赵三多④陈独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例10】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A.魏源B.张之洞C.王韬D.梁启超BC【例8】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不包括()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D.“与外国人进行商战”A【例11】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D【例11】阅读材料: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编号①②③④⑤人物速写著有《海国图志》一书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著有《新学伪经考》书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新青年》的创办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五个派别。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所代表的派别。(3分)编号②

;编号③

;编号④

。(2)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4分)

(3)编号②、③、④、⑤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4分)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3分)

二、对康梁维新思想的认识

1、产生原因:(1)政治: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特点(1)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康有为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2)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学堂、报纸,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政治团体。上书光绪帝,与顽固派展开论战等,使维新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3、评价(1)进步性: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局限性: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梁启超把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但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三、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1、相同点:两者的背景与主张相同。(1)背景:①政治: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不断壮大。(2)主张: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不同点:两者方式、政体区别。(1)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2)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

1、相同:(1)从内容上看,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上兴民权,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2)从背景看,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2、不同:(1)从作用上看,法国启蒙思想为l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维新思想则促进了戊戌变法的兴起,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

(2)从社会基础上看,l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3)从发展过程来看: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思想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课标要求】1、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包括要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口号、前期和后期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局限性,探讨其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考点二新文化运动知识整理①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②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③是一次全面的思想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学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①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③思想方面: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兴起①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③前期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④主要阵地:《新青年》⑤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内容评价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意义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片面性背景【例1】《青年》(《新青年》前身)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Jeunesse”来称呼它。这个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因为()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C.上海是法租界,在杂志出版时必须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深受法国思想的影响※题组二新文化运动D【例2】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ABCDB【例3】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例4】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BC【例5】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A【例6】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例7】欧洲的启蒙运动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反映了思想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基本关系和规律,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例8】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当时提倡“这两位先生”的进步意义,体现在()①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③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④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②③B.②③④C.①④D.

①②③④B【例9】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孺家思想的统治地位A【例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日作夜思,比为政体虽革旧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1914年袁世凯《祭孔会》

材料二“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1)材料一中,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真实目的何在?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陈独秀是如何看待孔教的?有何进步意义?(3)针对材料一引起的社会影响,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反对的?其实质是什么?以礼教为核心的儒学是中国立国的根本,应大力提倡儒学。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反对复辟帝制,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后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儒学是社会进步的阻力。对反对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有进步意义。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实质是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

答案:(1)以礼教为核心的儒学是中国立国的根本,应大力提倡儒学。真实目的: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影响: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陈独秀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反对复辟帝制,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后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儒学是社会进步的阻力。意义:对反对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国,有进步意义。

(3)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实质是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疑难突破

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像新文化运动那样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的进步。

1、如果说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还是披着孔学的外衣去干那“离经背道”之事,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没有从正面去触动孔学的思想统治,那么这时的思想家都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勇士。新文化运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广大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这一运动的发展,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3、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文化的平民化,更加促进了先进思想与文化的传播。特别提示: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有名无实,封建专制主义卷土重来,面对国家形势每况愈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深刻地反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认识到它的弱点,发动了新文化运动,进行资产阶级民主启蒙,从而使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层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二、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1、相同:(1)背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思想文化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内容:两者都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为共同的内容。(3)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4)作用:都极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都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之无愧地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不同:(1)所处时代:前者,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立时;后者,发生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时。

(2)主要任务:前者,主要是为了反对封建压迫;后者,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3)理论体系:前者,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后者,只是借西方之矛攻中国之盾,未来得及消化。(4)具体影响:前者,召唤了法国大革命;后者,召唤了五四运动。前者,导致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后者,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5)局限方面:前者,思想家的思想中掺杂有一定的唯心成分;后者,没有对工农群众的痛苦表示真切的同情,没有同劳动人民相结合;在思想方法方面存在形式上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例11】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C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课标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包括原因、传播的方式、手段、代表人物等),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①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1918年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③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条件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②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③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十月革命前①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②朱执信(资产阶级革命派):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③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十月革命后原因①国内:新文化运动正在进行②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知识整理【例1】《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B.《共产党宣言》诞生

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题组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从l918年李大钊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之后,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他们通过创办报刊、成立社团以及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向民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五四运动中,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主动接近工人阶级,向工人阶级宣传社会主义,这样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一开始就带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3)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五四运动以后,国内出现了一股宣传和介绍社会主义的热潮,但内容极其庞杂,有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先进知识分子取各家之长,弃各家之短,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以其无限的生命力开拓着自己的前程,逐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2、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这不仅促使中国工人阶级迅速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加速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纪元。【例2】五四运动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人物得票相近。陈独秀蔡元培胡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