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李修改_第1页
杜甫诗五首-李修改_第2页
杜甫诗五首-李修改_第3页
杜甫诗五首-李修改_第4页
杜甫诗五首-李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寂寞的情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廿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五、以月象征高洁的品质。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杜甫草堂模拟原貌图杜甫诗五首——走近忧国忧民的杜甫

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其诗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其诗风格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

)与李白合称“李杜”。是我国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一生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漫游(712—746年)即诞生到35岁,。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岁至44岁。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三年。4、飘泊西南时期(760—770)49岁至59岁去世。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

20岁起,杜甫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长期的壮游,为他早期的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困守长安十载(35-44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看管兵器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兵车行

三、为官与陷贼时期(45-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漂泊西南的时期(48—58岁)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迫于生计,弃官携家西行,去投靠亲友,辗转流落到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杜甫的思想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当其理想累受挫折,又遭到战争和生活的折磨之后,他逐渐认识了封建社会的严酷现实,忧国忧民的思想与年俱增。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诗中始终贯穿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这也就是杜甫诗歌中表现出的鲜明强烈的人民性特征,并达到了以前作家不曾有的高度。

1、面对现实、讽喻时事。

2、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疾苦。

3、描写日常生活,反映复杂感情。

杜诗的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是并世而立的两位诗歌伟人,合称“李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的地位与影响我们曾经学过和杜甫诗有:

1、《望岳》2、《春望》3、《登高》4、《江南春绝句》5、《春夜喜雨》

月夜一读: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huánfūhuǎng1.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2.闺中:内室。3.怜:想。4.未解:尚不懂得。5.云鬟(huán):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6.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7.云,形容鬟的稠密蓬松。8.虚幌(huǎng):透明的窗帷。

9.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註解【注释】①鄜州:现陕西省富县。②云鬟:妇女的鬓发。③清辉:指月光。④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二读:参看注释,读懂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今天夜里鄜洲的月亮,在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看见。远远想起家中可怜的小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冷的月光照在手臂一定会觉得寒冷。什么时候才能一同倚着轻薄透明的帷幔,月光一同照着我们两个人,把泪痕拭干。

知人论世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这年5月,杜甫携家避难鄜州,8月只身前去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送于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解说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题,抒写夫妻怀念的至情,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全诗语浅情深,曲折含蓄,章法紧密,而不失流畅清丽,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

相思的情感是抽象的,因而多缘景物而发,或睹物思人,或触景生情。望月怀人,自古皆然,但以此法写相思,用多了往往有失僵滞。一代诗圣,落笔见奇,因情造象,不写自己望月怀妻,而将相思之情幻化为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子的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思考·探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1、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闺中的妻子。这种手法叫对写法(换位思考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属于曲笔的一种。“对写法”,就是明明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并不直接描述,而是从对方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对妻子担心、思念之情,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问: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只独看”:更显“闺中人”孤独、冷清、无助一是说儿女年幼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二是说儿女年幼不理解母亲看月思念父亲的心事。“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思考·探究: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2、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湿”写云鬟沾湿,“寒”写玉臂寒冷,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明确: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这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想到以上情景,特别是妻子深夜难眠,为自己的处境而忧心时,诗人不免伤心落泪。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独看——双照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诗眼:独看、双照1、“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表达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2、“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表达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独看——双照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诗眼:独看、双照1、“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表达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2、“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时,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主旨

3、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吗?

提示:不对。诗中写个人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夫妇之情父子之爱忧国伤民

悯时伤乱(个人)(国家)

杜甫哀江头哀江头一读:明题意。

“哀”,悲痛、悲伤之意。。“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江头,点明了悲伤的地点,更是点出了述写的所在地。二读: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pújiáoniè

二读: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qū)江曲(qū)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ní)旌(jīng)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niǎn)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jué)啮(niè)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hào)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yì),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jì)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三读:读懂诗意,韵译全诗。少陵老人忍气吞声地抽泣不停,春日里偷偷地到曲江深处漫行。江头许多宫门都紧锁着,杨柳轻柔蒲草娇嫩苍绿为谁生?想当年銮驾游猎来到了芙蓉苑,苑中的花树似乎焕发异样光彩。昭阳殿杨太真是最受皇宠的人,与皇上同车出入陪伴好比形影。御车前矫捷女官人人背带弓箭,白马嘴里衔嚼全部是黄金做成。有个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一箭发射出去坠落了两只飞禽。明眸皓齿的杨贵妃而今在何处?满脸污血的游魂不能回归宫廷。清清渭水向东流剑阁峥嵘林深,君去妃留生死间彼此消息不灵。人生有情,死别有谁不泪落沾襟?江水流啊江花飘,悲伤岂有终境?黄昏时尘埃满天胡骑又来劫城,想往南逃却往北方向无法辨清!1、哪些诗句表现了“哀”?请找出来加以分析。2、诗人在“哀”什么?哀杨贵妃、哀唐玄宗、哀国破之痛也。

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

不出声的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偷偷地走到这里江头宫殿锁千门,

表达今日之萧条细柳新蒲为谁绿?国破家亡,失去主人一、曲江所见

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

不出声的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偷偷地走到这里江头宫殿锁千门,

表达今日之萧条细柳新蒲为谁绿?国破家亡,失去主人一、曲江所见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统领下文万物生辉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得宠的人

指贵妃之受宠超出常规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啃咬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抬头射云中的飞鸟二、1.昔:唐玄宗与杨贵妃游苑的乐景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苑的快乐情景有什么作用?以乐景衬哀景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指杨贵妃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渭水清澄阴阳相隔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胸膛穷尽(人生总有情,触景伤情,然而

花草无知,年年依旧,岂有穷尽)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指叛军的骑兵

①懵懂走错方向

②唐肃宗此时在灵武(长安以北),翘首盼望官军的到来二、今昔对比2.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三、抒发哀思表达技巧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指杨贵妃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渭水清澄阴阳相隔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胸膛穷尽(人生总有情,触景伤情,然而

花草无知,年年依旧,岂有穷尽)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指叛军的骑兵

①懵懂走错方向

②唐肃宗此时在灵武(长安以北),翘首盼望官军的到来二、今昔对比2.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三、抒发哀思主旨: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表达技巧思考:本诗采用什么方法表现今昔情景?请找出有关诗句并略加分析。对比手法。今:写今日叛军占领的长安景象:“江头宫殿锁千门”“黄昏胡骑尘满城”。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一城干戈未息的乌云,让人惆怅让人哀。

昔:写昔日长安南苑繁华的景象:“忆昔霓旌下南苑……一笑正坠双飞翼”。芙蓉苑里,春光融融,花草生辉,霓旌迎风招展;“白马黄金勒”的才人,粲然一笑的杨贵妃,其景其乐何极。

诗人将这“今”之凄凉之景与“昔”之欢乐之景加以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以乐景衬哀景,让哀景更哀。让人倍感“今”之更萧瑟、更凄凉。在今昔对比中,蕴含了诗人无尽的哀愁。这里既有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也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哀江头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眼前从前现实四读:全诗写作思路。全诗写作思路:

先是写哀,触景伤情,有物是人非之感(眼前)——极度之乐,回忆李杨二人荒淫无度的豪奢生活(从前)——乐极生悲,写出时代变幻的深哀巨痛。

(现实)探究:全诗主要使用了哪一种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江头宫殿锁千门”一句中“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萧条冷落摆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同辇随君侍君侧”与“去住彼此无消息”、“一笑正坠双飞翼”与“血污游魂归不得”的今昔对比,揭示李杨的荒淫无度与大祸临头之间的因果关系。诗中乐与哀因果转换,对比效果强烈,在今昔对比中,蕴含了诗人无尽的哀愁。这里既有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也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咏史怀古诗: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内容: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思想情感: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具体为: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统治者——昏庸腐朽,骄奢淫逸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古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艺术手法: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语言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蜀相

杜甫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ǎilí一读:读准字音、节奏。cháng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春天的景色,树上的黄鹂隔枝徒然婉转鸣唱。先主曾三顾茅庐屡屡谋求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未捷就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二读:理解诗意,累积诗歌知识。三读:吟咏的思路。

前四句由思人而谒祠(临古地),后四句由谒祠而及人(思古人)。第五句写先主问计,第六句写诸葛亮丰功伟绩和忠心,(忆其事)第七句写诸葛亮出师未捷,第八句写英雄泪满襟。(抒己志)结构思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探究: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抱负难展的深沉感慨。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用得妙,为什么?(4分)“自”、“空”。(1分)“自”,是空之意,即是说青草自绿,无人光顾;“空”是徒然之意,意思是说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1分)景中更含有诗人对知音少的感慨。(1分)这是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1分)又呈吴郎杜甫一读:读懂诗意,并且把它改写成一篇短文。

西邻的妇女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过去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这个寡妇常来打枣,我从不干涉。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应当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怕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倒真让人以为你要禁止她打枣呢!

那寡妇诉说她一贫如洗是因为苛捐杂税实在太多,我又想到现在的兵荒马乱不由得眼泪纵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