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卫星导航系统第五章卫星导航系统(Satellitenavigation)
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1964年)NNSS→(1973~1995年)GPS俄罗斯(前苏联):(1968年)Tsikada→(1978~1995年)GLONASS第五章卫星导航系统第一节卫星导航系统概述星基导航系统优点导航范围从地面、水面、近地空间延伸到外层空间可实现高精度(从几十米级到厘米级)、全天候、连续和近于实时的导航功能全面(定位、导航、通信、识别、授时)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二、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
不足地面工程及卫星设备投入巨大,维护费用高,卫星寿命有限有些卫星导航系统不能提供连续、实时导航定位或只能实现区域导航定位卫星轨道有漂移,需要增加扰动补偿系统卫星导航系统还不能为水下导航卫星导航系统仍然受少数国家的垄断和控制二、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三、当前全球各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简介(一)GPS卫星导航系统(NAVigationSatellite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二)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三、当前全球各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简介(四)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五)其它:日本QZSS(准天顶卫星系统)印度IRNSS(印度无线电导航卫星系统)欧洲EGNOS(欧洲静地导航重迭系统)增强系统美国WAAS广域增强系统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的概念四、卫星导航系统的分类
卫星导航系统的分类分类方法具体分类1.测量的导航定位参量测角、测距、测速和测量多种参量系统2.工作原理多普勒型、距离型、多普勒和距离混合型3.卫星运行轨道的高度低(900~2700km)、中(13000~20000km)和高(20000~48000km)轨系统4.用户获得导航定位数据的情况间断、连续、实时和非实时卫星导航系统5.工作区域全球覆盖、区域覆盖、连续性全球覆盖、连续性地带覆盖和连续性区域覆盖系统6.工作方式无源系统和有源系统五、卫星轨道参数1、开普勒定律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卫星的向径(太阳/地球和
行星/卫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卫星绕太阳/地球周期的二次方和其椭圆轨道长半轴的三次方成正比()。PS真近点角vA第一定律(轨道定律):行星/卫星在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
太阳/地球运动,太阳/地球是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真近点角v:变化率(角速度)是变量平近点角M:假想卫星以平均角速度运行的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变化率=2π/TMM2、卫星无摄动轨道参数N'ΩVSiw近地点P卫星升交点及其投影赤道春分点投影O卫星轨道参数轨道投影x远地点AN卫星轨道N:升交点 i:轨道倾角 Ω:升交点赤径M:平近点角w:近地点幅角 a:长半径e:轨道偏心率0<c/a<1其中:a,e——确定椭圆Ω,i——确定轨道平面w——确定椭圆长轴取向M——确定卫星在轨位置N——确定卫星轨道方向极轨道赤道轨道任意轨道=0圆0~1椭圆=1抛物线>1双曲线3.卫星的地心直角坐标系:OXYZO:取地球质点OX:指向格林经线零度OY:OX轴以东90度OZ:垂直于OXYZ平面S(x,y,z)GPS定位计算采用的WGS84坐标系GPS输出定位结果时要将WGS84坐标系转换成地理坐标系4.卫星覆盖区:卫星覆盖区是指卫星可见的地球表面ORRBAHPS一、GPS定位原理第二节GPS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原理(一)GPS球面测距定位卫星的位置通过地面站计算得到,为已知量;(xs,ys,zs)用户连续测到3颗卫星的距离,即可得到三个球面,其交点即为用户的位置;(x,y,z)卫星用户地面站(二)伪测距用户利用GPS接收机测得的距离不是用户到卫星的真距离,称为“伪距离”,测量伪距离称为伪测距。产生伪距的原因:1.卫星及用户的时钟偏差2.信号传播延迟【点击看图】太空电波折射电离层对流层结论:由于卫星及用户的时钟偏差、信号传播延迟,故GPS测量的并非是卫星到用户真实距离。用户测得的到第i颗卫星的伪距离:用户测得的到第i颗卫星的真实距离:X、Y、Z及Xsi、Ysi、Zsi分别是用户和卫星在空间三维坐标。代入则有:为求解用户的三维位置(X、Y、Z):1.卫星的三维位置坐标(Xsi、Ysi、Zsi
)←卫星导航电文(星历表)2.卫星时钟偏差校正参量(Δtsi)←卫星导航电文3.信号传播延迟ΔtAi:电离层折射误差←双频发射(1575.42MHz和1227.60MHz)修正对流层折射误差←卫星导航电文(大气校正参量+模型)4.伪距ri*为用户的观测量←光速乘以用户所测得的信号传播延时(时间)。思考:三维定位和二维定位需要观测几颗卫星?三.GPS卫星导航系统设置GPS卫星导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GPS导航卫星(空间部分)地面站(控制部分)用户接收机设备(用户部分)
24(21+3)颗高轨(20183km)卫星目前在轨可用卫星为31颗6轨道面,轨道倾角约55度运行周期:约12小时双频发射:L1波段(1575.42MHz),由P码、CA码和导航数据调制
L2波段(1227.60MHz),由P码及导航数据调制三.GPS卫星导航系统设置(一)GPS卫星GPS卫星作用:接收、存储导航电文生成和发送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测距伪随机码、载波、卫星导航电文)接受地面指令,进行相应操作其他特殊用途,如通讯、监测核暴等。主要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原子钟(2台铯钟、2台铷钟)信号生成与发射装置BlockIIRBlockIIABlockIIABlockIIRBlockIIFBlockIIR不同类型的GPS卫星组成:主控站(1个),跟踪站(5个),注入站(3个),通讯与辅助系统三.GPS卫星导航系统设置(二)地面站跟踪站GPS地面站分布主控站跟踪站注入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主控站(1个)作用:管理、协调地面监控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收集各监测站的数据,编制导航电文,送往注入站将卫星星历注入卫星,监控卫星状态,向卫星发送控制指令;卫星维护与异常情况的处理。地点:美国科罗拉多州福尔肯空军基地。GPS地面站作用注入站(3个)作用: 将导航电文注入GPS卫星。地点: 阿森松群岛(大西洋)、迪戈加西亚(印度洋)和夸贾林环礁(太平洋)GPS地面站作用跟踪站(5个)作用: 接收卫星数据,采集气象信息,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主控站。地点: 夏威夷、主控站及三个注入站。GPS地面站作用三.GPS卫星导航系统设置(三)用户(GPS接收机)四、GPS卫星导航电文(一)GPS卫星信号结构(二)GPS卫星信号的组成部分载波(Carrier)L1:1575.42MHzL2:1227.60MHz测距伪随机码(RangingCode)C/A码(目前只被调制在L1上)P(Y)码(被分别调制在L1和L2上)卫星(导航)电文(Message)(三)GPS卫星导航电文
1.卫星电文的内容:卫星原子钟的校正参量、卫星历书、卫星星历、卫星识别标志等。主要用于计算卫星的位置及卫星钟差校正。2.卫星电文的结构L1:1575.42MHzP/CA码调制L2:1227.60MHzP(Y)码调制P:(星期六2400h开始)T=7df=10.23MHzCA:可辅助获得P码T=1msf=1.023MHz54123214365871096s0.6s0.02s30s1帧=5个子帧1个子帧=10个字1个字=30bit4、5子帧分25页导航电文结构1、2、3子帧全相同历书导航电文内容TLMHOW数据块I(卫星钟校正)TLMHOW数据块II(星历)TLMHOW数据块II(星历)TLMHOW数据块III(历书)TLMHOW数据块III(历书)þýüþýü本星þýü更新/h
所有星更新/注入后6s,10字,30码/字子帧30s50字1500码帧(frame)结构3.卫星(导航)电文基本内容主帧=25×帧=25×(5×子帧)=12.5min:完整历书子帧1,2,3:每小时更新一次子帧4,5:25页,12.5min收妥(四)伪随机码PRN(PseudoRandomNoise)1、什么是二进制伪随机码?伪随机二进制码是由若干个0和1的元素(码元)组成的二进制序列,它有随机序列的统计特性,但其产生可预先确定,并可以重复实现。10100102、伪随机码的特点良好的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性,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极高
3、GPS采用的伪随机码(1)P码:连续、快速、长周期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码,其码率为10.23MHz,码周期为7d(2)CA码:低速、短周期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码,其码率为1.023MHz,码周期为lms【CA码测距精度较低,但它具有协助获得P码的能力
】4、GPS采用CA码及P码技术的优点码分多址识别:CA(P)码共有1025个(P码更多)结构不同的序列,可用于众多卫星分址;抗干扰能力:CA(P)码有良好的自相关函数,使其易于在噪声背景中被识别;不同的CA(P)码间有良好的互相关函数,则不同的卫星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很小。伪码加密:GPS数据经过CA(P)码扩频发射,又需经解扩提取。精确测距:如P码的码率为10.23MHz,码位宽度约为29.3m,假设码跟踪精度为码宽的1/100,那么P码的测距误差仅为0.29m。(五)卫星电文的传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数码控制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亚氯酸钠项目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绒把手记数跳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绝缘油介电强度自动测定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写作与作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4,4′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新疆伊犁州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TETRA数字集群无线电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专家点评:中国压纸轮行业发展环境及投资策略报告
-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特殊教育导论 课件 第一章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 急救医疗资源整合优化研究
- 《局域网组建》课件
- IDEA-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2.0)全数字化方案
- 牛津译林7A-Unit3、4单元复习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初中美术试题
-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 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初探 论文
- 智能高速铁路概论-课件-第一章-世界智能铁路发展-
- 群众性战伤救治技术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