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险与保险的法律环境_第1页
国际风险与保险的法律环境_第2页
国际风险与保险的法律环境_第3页
国际风险与保险的法律环境_第4页
国际风险与保险的法律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国际风险与保险的法律环境第一节 国际法律体系一、国际法律体系构成大陆法系、普通法系、伊斯兰法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法律体系和东亚地区的法律体系二、国际上几个主要的法律体系(一)大陆法系政府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或条例非“自然法则”、“国际法基本原则”起源:古代罗马法(二)普通法系,英美法系法庭依据先前法官作出的判决进行判案“遵循先例”是原则法官是核心:制定新法律特点:诉讼程序的重要,灵活普通法系国家:英美及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国家(三)两者比较民法系:成文规定、预见性普通法系:逐个判案、灵活性两者互有渗透(四)东亚地区法系强调社会秩序和谐 孔子儒家思想政府官员指导领导解决争议和解而非诉讼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最大诚信原则(PrincipleoftheutmostGoodFaith)可保利益原则(PrincipleofinsurableInterest)损害补偿原则(PrincipleofIndemnity)代位求偿原则(PrincipleofSubrogation)分摊原则(PrincipleofContribution)近因原则(PrincipleofproximateCause)最大诚信原则概述:源于海上保险投保人角度:未如实告知,如医保中的既往病史保险人角度:未事先说明,属民事欺诈,如医保中的指定医院三条法理—告知(陈述)告知:询问告知(主观):有利于投保人针对重大事实,如投保人保险史、品行无限告知(客观)违背告知的情形重大事实的判定标准

影响保险人是否承保决定的(如寿险中的年龄,60)影响保险人制定保险费率(如在火灾保险中房屋是自用还是经营用)影响保险人对承保条件考虑的(如患病还要投医保,提高保费或设定除外责任)

违反告知义务的情形1、由于疏忽而未告知,或者对重要事实误认为不重要而未告知。2、误告,是指由于对重要事实认识的局限,包括不知道、了解不全面或不准确而导致误告,但并非故意欺骗。3、隐瞒,是指明知某些事实会影响保险人承保的决定或承保的条件而故意不告知。4、欺诈,即怀有不良的企图,捏造事实,故意作不实告知。三条法理—保证保证(针对被保险人):条款形式,有强的法律效力,无需举证确认保证(AffirmativeWarranty):存在否承诺保证(PromissoryWarranty):做否在保险中,明示保证(ExpressWarranty):条款形式,保单的一部分,如家财险中“不准堆放危险品”默示保证(ImpliedWarranty):尤指海上保险中的行业习惯,如船舶不绕行三条法理—弃权与禁止反言弃权与禁止反言(针对保险人):放弃后就不能再提,如明知不可为而为,就不能拒赔违反的后果

绝对免责:无论告知内容与赔付是否有因果关系促进损害发生:有因果关系;无因果关系按比例减少保险金额

可保利益原则含义: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即保险标的与投保人的经济利益有关意义:防止成为赌博(16、17世纪英国)防止道德风险(故意制造事故)限制赔额限度(赔付最高金额以利益为限)

可保利益的构成条件

经济上的:以货币来计量合法的:偷来的是非法所得确定的:客观上存在,如文物的估价需要一个评价体系

可保利益在不同险种的体现

财产险:拥有(财产所有人)委托(财产受托人)租赁(合同产生)抵押(债权人或抵押权人)责任险: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合同责任(产品)可保利益在不同险种的体现信用保证险:权利人(银行)和义务人(消费者)都有权利人——信用保险,对义务人的信用有可保利益义务人——保证保险,对自己的信用有可保利益可保利益在不同险种的体现人身险:英、美:被保险人和投保人间有经济利益关系大陆法系国家:法定日本:同意中国:本人、配偶、子女、父母有抚养、赡养关系的成员、亲属同意

可保利益存在的时间

财产险:投保和出险时有人身险:出单时有即可,如婚姻关系

损害补偿原则实质:是一种恢复而非改善,不能通过保险额外获利价值以受损前为准,而非投保时(如船舶每年都要检修)

三个限度

实际损失、保险金额、可保利益三个中最低者为限损害补偿原则的核心

以保险利益为基础以实际损失为准以保险金额为限损害补偿原则的不适用

人身险:赔付而非补偿定值保险:根据约定价值而非出险时的实际价值,如文物重置价值保险:以约定的重置价

代位求偿原则实质:被保险人:权益转让保险人:追偿权利的获得,承担赔付责任

代位求偿原则的条件

有第三者引起先赔后追被保险人必对第三者有索赔的权利追偿权益与赔偿等价

分摊原则重复保险(Concurrency):人身险可以,财险不允许;一旦发生,若有意,则保险公司可解除合同拒赔,若无意,则在几家保险公司之间分摊分摊方法:比例分摊:以保险金额为基础各自保险金额/总保险金额*实际损失限额分摊:按所承担的赔款为基础各自赔偿限额/总赔偿限额*实际损失主要保险制:按出单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摊:在美国通用

近因原则近因:主要原因(承保风险),不是指时间或空间上与损失结果最为接近的原因,而是指促成损失结果的最有效的或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只有近因属于保险责任的,才能获得保险赔付。近因原则与可保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损害补偿原则构成了保险合同法体系的四大原则。

因果关系理论

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用“有”和“没有”对因果关系进行判定比例因果关系理论:根据事实关系判断在具体的事件中,因果关系占多大比例,根据比例定性方法:逻辑推理或追溯法

(一)单一原因致损近因的判定(二)多种原因同时致损近因的判定(三)多种原因连续发生致损近因的判定(四)多种原因间断发生致损近因的判定近因原则的应用单一原因致损即造成损失的原因只有一个,则该原因就是近因如果这一原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人就应当履行赔偿责任,否则不负责赔偿责任(一)单一原因多种原因同时致损,即各原因发生无先后之分—如果都是属于保险责任就应当给予赔付—如果都不属于保险责任就不应当给予赔付—如果多种原因既有保险责任又有除外责任,对近因是保险风险的进行赔偿—如果多种原因无法断定近因,保险人只承担保险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二)多种原因同时致损。如果损失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所造成各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未中断的情况下其最先发生并造成一连串事故的原因为近因如果该近因为保险责任,保险人应赔偿损失(三)多种原因连续发生致损各原因的发生有先后之分但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有独立的原因介入,对损失结果的形成有影响关键看独立的原因是否是保险风险(四)多种原因间断发生习题1某人在行走时,因心脏病发作跌倒死亡,其生前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额1万元;单位为他投保了团体人身险(既保意外又保疾病)保额5000元。这样他的家属可领取多少保险金?为什么?如果此人是遇车祸死亡,事后肇事司机赔偿给他5万元,死者家属有可领取多少保险金?肇事司机的赔款又如何处理?为什么?

习题2A乘坐B驾驶的私家轿车去商场,坐于副驾驶位置,当车辆在商场的交通管理人员指挥下,打开转向灯,准备进入商场的停车场时,突然被从前面疾驶而来的C所驾驶的卡车撞击,致使乘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A头部受伤,颈椎和背部也不同程度受到伤害,且由于头部外伤导致视神经也受损。由于C在此次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所以C和保险公司D向A支付了所有的医疗费用和精神抚慰费。但由于A受伤后,无法忍受头部外伤遗留的经常性频繁发作的疼痛后遗症,且精神上也受到很大打击,因而在事故发生1年后,悬梁自尽。对此B要求C和保险公司D补偿。试指出本案所包含的保险学原理,作相关评析。

习题3安女士1996年5月投保了某保险公司1万元人寿保险,附加住院医疗保险1万元。她在投保书健康告知“目前是否生病或有自觉不适应症状”栏内填写了“无”。由于安女士投保时年龄已超过50岁,保险公司要求在定点医院作了普通体检,结果正常,保险公司以标准体予以承保。1997年2月,安女士由于头晕住院,诊断为颈椎病。保险公司经调查,发现安女士病历中多处有关于她反复头晕十余年,且有曾经晕倒的记录。鉴于其在投保时故意隐瞒病症投保,保险公司以不实告知为由拒赔。安女士不服,诉至法院。试指出本案所包含的保险学原理,作相关评析。

习题4一批财产价值2000万元,其所有人分别向A、B、C3家保险公司投保保险,保额分别为300万元、500万元、1200万元。在保险期限内,标的发生保险事故,损失1100万元。请计算各家保险公司按比例分摊、限额分摊、顺序分摊、平均分摊原则下的赔偿金额。

答案

A公司(万元)B公司(万元)C公司(万元)比例分摊165275660限额分摊173.68289.47636.85主要保险制300500300平均分摊300400400第二节侵权法的国际差异一、产品责任的国际差异(一)美国的产品责任美国产品责任的归责过失责任到担保责任再到严格责任产品缺陷类型产品制造缺陷(manufacturingdefect)产品设计缺陷(defectindesign)产品警示或指示缺陷(aproductisdefectiveduetoinadequateinstructionsorwarning)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英国虽是产品责任法的发源地,早在1842年英国法院于Winterbottomv.Wright出案中确立“无契约、无责任”的原则,是最早出现产品责任判例并以契约关系确定产品责任的国家,但在产品责任的发展过程中,如在适用“疏忽责任”、“严格责任”等法律制度方面却远落后于美国。由于原有法律制度不足以满足现实需要,到20世纪70年代,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对美国产品责任法产生了兴趣,并试图学习其中的合理部分。美国的产品责任法1、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以判例法为主,且主要是州法,而不是联邦统一的立法。2、各州都有自己的产品责任法,而且各有差异3、为了统一各州的产品责任法,美国商务部在1979年1月提出了一项《统一产品责任法(草案)》(DraftUniformProductLiabilityLaw),供各州采用,目前已经被大多数州采用4、后来美国颁布了大量成文法《消费品安全法》《消费者担保法》以上法律共同构成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体系。一、产品责任的诉讼依据依据1、合同责任说(Liabilityofprivityofcontract)2、疏忽说(theoryofnegligence);3、违反担保说(breachofwarranty);4、严格责任说(strictliability)。合同责任说合同责任的依据源于1842年英国最高法院受理的温特伯特姆诉赖特案,这个案子创造了关于产品责任的(nocontract,noliability)案例:1842年,原告温特伯特姆为一个驿站的马车夫。被告赖特是马车制造商,原告一直使用被告提供的马车运送邮件。但在一次送邮件途中,车轮突然毁坏,导致原告摔下马而受损,但当原告提起诉讼时,被告以“与原告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为由理由进行抗辩,并得到法院的支持。审理此案的大法官Abinger在判决理由中他特别强调:“如果责任要扩展到没有契约关系的人,那就会出现最荒谬和最可悲的后果。合同责任的例外情况,案例::1、1852年的:托马斯诉温切斯特案件,9被告由于过失把颠茄剂这一毒药贴以蒲公英制剂的标签,出售给药剂师。药剂师又将此药卖给原告托马斯,致原告中毒。法院判原告胜诉,认为把毒药错贴标签会给任何得到它的人带来急迫的危险,不论药物的合法使用者是否与被告有合同关系,都应负过失责任。2、1882年的“德夫林诉史密斯案”10中,被告制造有一缺陷的脚手架卖给油漆师,结果油漆师的雇员从脚手架上跌下致死。法院判决原告胜诉,理由是“象脚手架这样的东西,如果在制造上有问题是极其危险的。被告知道脚手架是给工人用的,因此,不仅对与其有合同关系的油漆师,而且对与其无合同关系的工人,被告都有确保质量的义务。3、1909年的“斯塔特勒诉雷制造公司案”中,原告从批发商那里买得一个被告制造的大咖啡壶,由于做工有缺陷致使咖啡壶在加热过程中爆炸,致使原告严重受伤,法院判决原告胜诉。因为象咖啡壶这类东西,如果制造上有问题,在使用中会给许多人带来严重的危险。疏忽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有疏忽之处,致使产品有缺陷,而且由于这种缺陷使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遭到损害,对此,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承担责任。该原则源于麦克弗森诉别克汽车公司案:被告别克汽车公司向汽车零售商出售一辆别克汽车,零售商又把此车售给原告麦克弗森。由于一车轮在制造上有缺陷,致使汽车在行进中突然翻倒致原告麦克弗森受到伤害。有关证据表明,如果事前被告对车轮进行合理的检查就能发现其缺陷,但被告没有这样做。别克公司辩称,轮子不是别克公司生产的而是从一个汽车零件商买的,并且原告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但是纽约最高法院法官卡多萨法官认为,如果制造商知道该物品将由买受人之外的第三人未检验而使用的,无论是否存在合同关系,均有注意义务。该原则突破了合同关系的限制,只要证明制造商有疏忽,即使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也可以要求制造商承担赔偿责任原告的证明义务①被告没有做到“合理注意”(reasonablecare),即被告有疏忽之处;②由于被告的疏忽直接造成了原告的损失,原告以疏忽提起诉讼的,需要注意的是:1、疏忽在美国法上是一种侵权行为。2、原告与被告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3、原告起诉时,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证明被告有疏忽。如产品设计或被告没有尽到说明义务等1944年美国的埃斯克拉诉可口可乐案件:原告Escala是一位餐厅的女服务员,当她将可口可乐放进冰箱时,其中的一瓶发生了爆炸,致使原告严重受伤。原告没有提供被告过失的证据,而且被告还提供了其瓶子的制造、检验以及装气的适当性证明,但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判决原告胜诉。理由是:当制造商将其产品投放市场时,明知其产品将不经检验会被使用,如果这种产品被证明具有致人伤害的缺陷,那么制造商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如1928年多诺霍诉史蒂文森案:喝姜汁啤酒喝出蜗牛尸体案1928年8月26日,多诺霍偕其友到苏格兰Paisley地方的一家咖啡馆,其朋友为多诺霍购买了一瓶姜汁啤酒。在服务员为多诺霍倒酒时,因酒瓶不透明,多诺霍并未发现有什么异样,就放心饮用。其后,当其朋友再为其添酒之际,突然酒杯中浮出腐败的蜗牛躯体。多诺霍看到这些,想到刚饮过的啤酒含有不洁之物,深感震惊,随即便昏厥过去,并因此患上了严重的胃肠炎,使其身体受到损害。于是,多诺霍起诉生产商史蒂文森要求赔偿损失,后又提起了上诉。法庭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意见认为,饮料的生产商在向分销商销售产品时,在分销商、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无法检验产品缺陷的情况下,对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承担合理注意义务,使产品不存在引起伤害的缺陷。因此,应认为生产商对消费者承担合理注意的义务,上诉人应当胜诉。另一派意见认为,如果上诉人胜诉,那么任何产品的生产商或者分销商都要对每一位使用产品的人负责,这将是不合理的。因此,应驳回上诉人的请求。5名法官在各自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最后以3∶2多数票判决原告(上诉人)胜诉,并因此确立了产品疏忽责任。1915年德国的一个案例:一位妇女使用从药店买回的合成盐,结果药品中含有玻璃碎片,导致她受伤,该妇女起诉制造商,德国法院判决她胜诉。该案超越了合同关系的过失责任制度。违反担保是指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或瑕疵,制造商或销售商违反了对货物的明示或默示担保,致使消费者由于产品缺陷遭受损害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示担保义务:如违反了合同、说明书、样品、电视节目、广告类型的担保。原告案例:Baxter诉福特案原告Baxter向汽车零售商购买了被告福特公司的产品,被告以书面形式保证汽车的挡风玻璃是防碎玻璃,但是,当原告在一次驾驶中,一颗小石子击中挡风玻璃,玻璃被击碎,玻璃的碎片伤及原告的眼睛。要求被告承担责任。如果卖方在其出售的产品的标签上写明:100%纯棉,这就是对一项货物的质地事实的确认,是一项明示担保,但如果仅是确认货物的价值,或仅仅对货物提出意见或作出评价,并不构成担保,是所谓的“吹嘘”,我们习惯称之为“夸张”,如“声称喝了忘不了”就不构成担保。再如,一个销售者说,“这辆二手车是近几年最好的,有四个新轮胎,一台350匹马力的发动,它是今年改刚改装的。”他对几个事实都做了肯定陈述,足以构成一项保证:汽车有一台发动机;是350匹马力的;它是今年改装的;汽车上有四个轮子;轮子是新的。但是,销售者关于“车子是近几年最好的”的言论却是明显的吹嘘,因而不是保证。默示担保义务:它不是基于生产者或销售者的口头或书面表示,而是根据法律产生的一种担保责任。又分两种:1、商销性默示担保,是指投放市场的产品应符合产品之所以制造和销售的一般目的,如台灯2、适合专门用途的默示担保。UCC对此做了规定,卖方必须有理由知道买方购买该货物的专门用途,买方必须信赖卖方为其挑选和提供正确的产品,卖方必须明白买方信赖于他的技能和判断能力。案例:TacobE.Deckerandsons诉Capps案件案件发生在1942年,原告(TacobE.Deckerandsons)购买了被告(Capps)的香肠,但该香肠变质了,原告一家人食用之后均得病,并致使一人死亡。在本案的审理中,尽管陪审团认为被告无过失,但是法院判决认为:制造者在此案中所负的责任,不是基于过失,而是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公共政策的一般原则,制造者承担默示担保责任早期的担保责任:1、违反担保之诉是根据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2、凡依合同提起的诉讼,原告与被告之间必须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3、原则上只有买方才能对卖方起诉4、买方只能对其卖方起诉后担保责任得到发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加大对消费者的保护:1、纵向方面,买方不仅可对卖方提起诉讼,还扩展都生产商,批发商、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等2、横向方面有权提起诉讼的不仅使买方,还扩大到买方的家属、亲友、客人甚至包括被伤害的过路行人原告需要证明的义务1、只须证明产品确有缺陷2、有损失3、缺陷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他就可以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4、无需证明被告有疏忽发展后的担保责任:缺点1、原告须证明存在明示或默示的担保,且要证明被告违反担保2、被告可以事先排除担保或者限制担保严格责任又称侵权法上的“无过错责任”,即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对使用者或消费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并因此而使他们的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失,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承担赔偿责任。

1963年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审理的“格林曼诉尤巴电力产品公司”案(GreenmanV.YubaPowerProductInc.):原告威廉·格林曼的妻子为其购买了一种多功能电动工具作为圣诞节礼物,后原告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该工具锯木头时,一块木片突然从电器中飞出击中其头部,原告诉诸法院要求赔偿。大法官特雷诺在判决书中确立了著名的“格林曼规则”:当一个制造商将其产品投入市场时,明知该产品将不会被检查是否有缺陷就使用,如果此项产品表明含有使人受到伤害的缺陷,那么该制造商在侵权方面负有严格责任。格林曼诉尤巴电力产品公司案(1962年)严格的侵权责任说才获得广泛的承认RogersV.Ingersoll-randCo.一案

[主要案情]:英格索尔-兰德公司的产品中有一种研磨机。随同机器的使用手册警告使用者,当设备运转时要在机器后方保持10英尺以外的距离,要检查退后警告器是否正常运行,并查看工作区域以防其他人员靠近,机器上还有一个告示:使用者要靠后10英尺以外,当特里尔使用该机器把沥青从一条正在重铺的路面上剥离下来的时候,他按照警告后退了,警告器没有响

而背对着研磨机站在路上的罗杰斯被机器碾过而至残废,罗杰斯把英格索尔-兰德公司告上了联邦地区法院,以设计缺陷为由,要求该公司承担一部分直接责任,陪审团判给罗杰斯补偿性赔偿金1020万美元,惩罚性赔偿金65万美元。英格索尔-兰德公司上诉,强调他们给予了足够的警告。[最终裁决]美国上诉法院维持了哥伦比亚巡回法院的陪审团的决定。

[理由]法院解释,在一个有关设计缺欠的案件中,原告必须证明产品以及替代设计的危险、代价和益处,还要证明产品危险的严重程度超过了为避免危险而付出的代价。警告只是其中一个考虑因素,但却不是仅有的一个,警告不能“超越所有别的因素,在这个案件中,法院指出,一个背对着机器的研磨机的工人不太可能留意机器上“要靠后10英尺之外”的告示,制造商理应预见到这种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应该具有更高的责任感,并采取进一步的安全措施来防止可预见危害。原告提起严格责任之诉的有利之处第一,严格责任是一种侵权行为之诉,不要求双方当事人之间要有直接的合同系;第二,原告毋需承担证明被告有疏忽的举证责任,因为它要求卖方承担无过失责任。原告只需证明①证明产品确实存在缺陷或不合理的危险;②正是由于产品的缺陷给使用者或消费者造成了损害;③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是在生产者或销售者把该产品投入市场时就有的。

为了协调欧洲经济共同体各成员国有关产品责任的法律,欧洲经济共同体理事会于1985年7月25日通过了一项《关于对有缺陷的产品的责任的指令》。指令的内容1、采取无过失责任原则《指令》明确规定,在产品责任诉讼中,受害的消费者只须证明他受到损害和产品有缺陷的实施,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可以使该产品的生产者承担责任,而无需证明生产者有过失(二)欧盟的产品责任2、关于生产者的定义(1)制成品的制造者(2)任何原材料的生产者(3)零部件的制造者(4)任何将其名称,商品或其他识别标志置于产品之上的人(5)任何进口某种产品在共同体内销售、出租或在共同体内以任何形式经销该产品的人(6)如果不能确认生产者,提供产品的供应者即被视为生产者3、关于产品的定义《指令》所指产品是指可以移动的物品,但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和戏博用品。不过各成员国可以通过国内立法,将上述两种产品包括在“产品”印定义范围之内。至于经过工业加工的农产品则包括在“产品”的范围内。对于核产品,如果出现核意外事故,则只要该事故已为各成员国批准的国际条约所包括,亦被排除在“产品”的定义范围内。4、产品缺陷的定义《指令》对缺陷的定义采用客观标准。按照这种标准,如果产品不能提供一般消费者有权期望得到的安全,该产品就被认为是有缺陷的产品。在确定产品是否有缺陷时,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其中包括:产品的状况、对产品的合理预期的使用,以及把产品投入流通的时问。不能因为后来有更好的产品投入市场,就认为先前的产品有缺陷。5、关于损害赔偿《指令》规定,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死亡。对有缺陷的产品自身的损失,一般不予考虑。对于“痛苦”,《指令》认为这是属于非物质性的损害赔偿,应按有关国家的国内法来处理。6、对产品责任的抗辩(1)有无罪责A、该生产者并没有把该产品投入市场B、引起损害的缺陷在生产者把产品投入市场时并不存在C、生产者制造该产品并非用于经济目的的销售或经销D、该缺陷是由于遵守公共当局发布的有关产品的强制性规章而引起的E、按照生产者将产品投入市场时的科技知识水平,该缺陷不可能被发现(2)时效A、受损害者的权利自生产者将引起损害的产品投入市场之日起10年届满即告消灭B、《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在其立法中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该诉讼时效为3年,从原告知道或应该知道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3)赔偿的最高额生产者的责任原则上应当是没有限制的,《指令》允许成员国在立法中规定,生产者对由于同一产品同一缺陷所引起的人身伤害或死亡的总额赔偿责任不得少于7000万欧元。

(三)日本的产品责任日本的产品责任法以1995年为标志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民法典中的“疏忽”理论来规范第二阶段:《日本产品责任法》JapaneseProductsLiabilityLaw产品与缺陷1.产品《日本民法》第85条规定:是指有体物。解释为物质上占据一定空间而有形的存在。所有固体、气体、液体均为物,均可构成产品。但日本在近年的判例中,也倾向于将电、热、声、光等自然力,称为物。在“电气盗窃事件”的审判中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因此这些无形物也可归入产品的范畴。

归责基础日本法产品责任归责基础

合同关系侵权关系《日本民法典》第570条《日本民法典》第709条《产品责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