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三衢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三衢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三衢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三衢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三衢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三衢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这次勇敢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现今,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得都不尽相同。“西雅图的共享单车太烧钱,已经宣告夭折。”今年1月,西雅图市长宣布该市单车分享计划彻底做黄。报道称,西雅图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收入及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有数据显示,西雅图市的斜坡道路是该计划夭折的重要因素。“想用车的时候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纽约市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又比如,巴塞罗那的Bicing每年赤字竟高达1200万美元,与Bicing同属难兄难弟的还有伦敦公共自行车系统……与众不同的是,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最为著名的案例应数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在发展初期,Velib出现过8成单车被损坏和盗窃的状况,但如今却成功化解危机,年均利润高达2000万欧元。Velib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需支付29欧元(约合人民币216元)的年租金,便能够无限次地使用。当然,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通过与德高广告公司合作,Velib获得了用于建设和管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十年的费用,用于交换的则是巴黎50%户外广告牌的独家使用权。(摘编自《共享单车在中国很火热在欧美日子并不好过》,新浪综合,2017-03-22)材料二:往何处去?爆发式的增长过后,刚刚起步的共享单车已经面临发展之问。解决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的贡献无须多言,但是随之出现的乱停乱放等管理困局,“如何骑得更远”已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之问。只有共享的旗帜,没有共治的思路,“骑得更远”只会是一句口号。毫无疑问,共享单车是当下的投资热点,然而,共享单车会不会只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事实上,资本推动下的重投入轻管理的缺陷,正是共享单车乱象的重要推手。而且,当共享变成一门生意,商业性彻底压倒了公益性,共享单车更应该谈谈责任谈谈规矩。共享单车如此,其他共享经济新业态同样如此,政府能为这个民间诞生的准公共产品做些什么?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下而上的共享单车自然会迎来诸多冲击,比如乱停乱放的管理难题。从媒体报道来看,共享单车的管理涉及到两个职能部门,交通部门大多持开放心态,城管部门大多是谨慎口吻,对于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来说,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既然是民生产品,那么就应该思考如何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比如场地。谈到“互联网+”,李克强总理说得最多的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眼下的共享单车,可以说是一道相同性质的考题。共享单车的管理乱局,其实也是新的“公地困局”。反正道路是公共资源,企业可以乱投放,骑者照样乱停靠。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管理上,大家,包括骑行者,也应该为文明骑行做些什么。要共享,得共治。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须社会治理共识的形成。(摘编自《商报评:如何让共享单车骑得更远?》,深圳新闻网,2017-3-23)材料三:近日,广东深圳蛇口湾厦山公园出入口,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现场一片狼藉。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管理问题,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剥开,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去关注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摘编自《共享单车应真正体现共享思维》,《人民网?观点》,2017-03-19)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起源于荷兰、推广到全球的共享单车已经出现两极分化: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B.材料二提到,交通和城管两部门面对共享单车管理难题持有不同态度,反映了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现实。C.材料二认为要共享,就得共治,共享的旗帜和共治的思路缺一不可,共享单车的发展必须在社会治理共识形成之后。D.材料三认为如果缺乏社会良性运转所需要的信任、规则和秩序,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A.材料一认为西雅图、纽约、巴塞罗那等西方城市的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之所以宣告夭折,是因为这些城市都未能像巴黎一样获得政府的支持与配合。B.材料二认为共享单车是一道与互联网+性质相同的考题,意思是说共享单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应有所转变。C.材料二认为共享单车的管理乱局其实也是新的“公地困局”,这一问题都是由于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造成的。D.材料二和材料三一致认为,要突破共享单车的管理困局,这个领域的企业、公共管理者和享受此便利的市民都有责任。E.通过反思共享单车项目面临的管理困局,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材料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9.交通部部长李小鹏谈及共享单车时表示,共享单车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别见效,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对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解决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参考答案:7.D

8.BD

9.①首先在政府方面,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创造条件、加强监管,推动新的事物能够更好地发展。②二是运营企业要遵守城市的有关规定,遵循市场规则,承担管理责任,特别是做好线下服务,守诚信,提升服务水平。③三是使用者也要增强文明意识、遵守交通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共享单车的运行秩序。相信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共享单车这个新事物一定能够发展好,一定能给人民群众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提供更多的方便。7.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A项,“已经出现两极分化: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有误。材料一中说“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得都不尽相同……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同属难兄难弟的还有伦敦公共自行车系统……与众不同的是,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材料中说发展不尽相同,但不能说就是“亏损严重而夭折”或“发展良好大赚特赚”。B项,“反映了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现实”错,材料二的目的是说明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借助这些事例说明共享单车要共享,得共治,需社会治理共识的形成。C项,“共享单车持续发展必须在社会治理共识形成后”错误,材料二要说明的是要共享得共治,但并不能说明必须在社会治理共识形成后。8.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较为合理”“两项”。A项,“是因为这些城市都未能像巴黎一样获得政府的支持与配合”错误,材料一只是指出西雅图、纽约、巴塞罗那等西方城市的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宣告夭折,指出共享单车发展中不尽相同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就是因为未能像巴黎一样获得政府的支持与配合。C项,“这一问题都是由于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造成的”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管理上,大家,包括骑行者,也应该为文明骑行做些什么”,可见问题并非全部出自政府一方。E项,“……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材料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有误,材料三并未提及共享经济问题。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结合材料简要回答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解决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首先分析材料,看目前共享单车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成功案例的原因,最后看有无直接提出举措的内容。如材料一中巴黎“Velib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当然,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如材料二中“但是随之出现的乱停乱放等管理困局……只有共享的旗帜,没有共治的思路……事实上,资本推动下的重投入轻管理的缺陷,正是共享单车乱象的重要推手……共享单车更应该谈谈责任谈谈规矩”“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下而上的共享单车自然会迎来诸多冲击,比如乱停乱放的管理难题”“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管理上,大家,包括骑行者,也应该为文明骑行做些什么。要共享,得共治。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须社会治理共识的形成”,如材料三“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剥开”“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关注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考生可以围绕这些内容从政府、运营共享单车的企业以及共享单车的使用者等三个角度概括。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21分)人,又少了一个聂华苓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来源:学#科#网Z#X#X#K]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16.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请认真阅读小说,简析每次“笑”所显示的内容。(每次限十字内)(4分)(1)第一次笑:(2)第二次笑:(3)第三次笑:(4)第四次笑:17.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果将女人的有关身份证的文字材料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次文和《祝福》中都写了两个乞丐的“死”,这两个乞丐的“死”有什么不同?(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的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B.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极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D.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参考答案:16、(1)对人生的敌意和诡谲。(2)丧失羞耻之心。(3)职业乞丐的无赖相。

(4)对人生的冷漠,麻木。(解析:四次笑,显示了女人个性的逐步扭曲,其本质正在逐步“蜕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笑的不同含义。)17.女人人性扭曲,已成为行尸走肉,丧失了人的价值。而一个“又”字,表明了不断有人“少”掉,使作品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解析:要注意“少”和“又”女人并没有死,但其作为人的个性正在扭曲,而“又”字又说明了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存在,也不是第一个,则使文章的社会意义更加广泛,更具批判意义。)18.有影响,抽去材料就反映不出作品主题的深刻性。(解析:正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表现女人的变化,揭露其变化的社会根源。)19.此文中的女人并没有死去,只是她的自尊心羞怯感,即她的人格已经完全失去,她的灵魂已被吞噬,原先的她已经逝去。而祥林嫂的生命和灵魂都被封建礼教吞噬。20.(C)(解析:C项中“尽管有点夸张”错。)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吟诵的前世今生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内容是经典和诗文,吟诵的形式则是依照了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多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阳明等。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为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传承。老师把对诗文的理解,灌注在吟诵之中,整个儿传给学生。所谓读书声,即吟诵声,诗词多吟而文赋多诵。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因此,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吟诵,几乎没有关于吟诵的专门论述。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认识也有偏差。在古代,农村多数有族馆村学,一般为三年义务教育制,所以一些农民也会吟诵。乡镇以上的地方,妇女也多可读家馆。文盲率窜升,乃近代以后之事,实是新学堂勃兴之后,师资不继、私塾消亡所造成的恶果。吟诵是完全口传心授,纯粹的口头非物质文化。因此吟诵也无定调,也无曲谱。流派纷呈,其吟诵调也有雅俗乐之别。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不仅华人吟诵,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很多国家中,吟诵汉诗的传统也一直流传不衰。但是,作为吟诵之根,远为丰厚璀璨的中华吟诵却几乎没有了传承!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抗日战争私塾再遭灭顶。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20年代赵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诵,并录唱片。1934年、1948年唐文治先生两次录制唱片,发行海内外。1946年北大中文系应命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一致开出“吟诵”药方。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很多著名学者都曾撰文提倡吟诵,如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等等,80年代许多领导和学者都曾大声疾呼恢复吟诵,惜未有实效。1997年,陈少松先生著《古诗词史吟诵研究》,并附吟诵录音光盘。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2008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年以来,许多前辈学者都曾为光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而身体力行。然逝者如斯,吟诵终于还是濒临失传的边缘。今世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由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最后一代学会了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吟诵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11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吟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学习汉语诗文传统高效的方式,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B.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是汉语古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是汉语诗词文赋的活态。C.吟诵的形式依据了汉语的特点和诗词的格律,吟诵的传承主要依靠私塾和官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D.在古代,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历代的歌诗在不能歌之后,只有用吟诵之法传承。2.下列不属于吟诵“濒临失传”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科举制的废除,新学堂的兴起,抗日战争的爆发,私塾由困境走向消亡。B.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进入中国,汉语朗诵定型并取代吟诵。C.近现代,虽有不少著名学者大力提倡、研究吟诵,但只有零星的论文和调研报告。D.建国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学生和儿女。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吟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B.古代没有专门研究吟诵的专家和论著,却有很多吟诵的名家。C.吟诵在古代,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而且一些农民和妇女也会吟诵。D.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认识有偏差,其实,在古代,农村多数有族馆村学,文盲率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高。参考答案:1.D

2.C

3.B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12分)竹溪逸民传宋

濂竹溪逸民者,幼治经,长诵百家言,造文蔚茂,喜驰骋,声闻烨烨,起荐绅间,意功名可以赤手致。忽抵掌于几,曰:“人生百岁,能几旦暮?所难遂者,适意尔。他尚何恤哉?”乃戴青霞冠,披白鹿裘,不复与尘世接。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当明月高照,水光潋滟,共月争清辉,逸民辄腰短箫,乘小舫,荡漾空明中,箫声挟秋气为豪,直入无际,婉转若龙鸣深泓,绝可听。箫已,逸民扣舷歌曰:“吹玉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头成雪,头成雪兮将奈何!白沤起兮冲素波!”人见之,叹曰:“是诚世外人也。欲常见且不可得,况狎而近之乎!”性嗜菊,种之满园,顾视若婴孩。黄花一开,独引觞对酌,日入不倦。人让其留物,怒曰:“举世无知我,知我惟此花尔,一息自怡,尚可谓滞于物耶?”复爱梅。梅朵绿萼微吐,赤脚踏雪中,若温,见辄凝视,移时目不瞬。且大言曰:“知我者惟菊,菊已谢我去,幸汝梅继之;汝梅脱又谢去,我当上白鹤山采五芝耳!”白鹤山盖溪上诸峰云。逸民年五十,益恬泊无所系,间私谓其友曰:“吾于世味愈孤矣,将渔于山樵于水矣。”其友疑其诞。逸民曰:“樵于水,志岂在薪?渔于山,志岂在鱼?是无所利也。无所利,乐矣。子以予果滞于梅与菊耶?”君子以其语近道,有类于古隐者。史官曰:昔者李白与孔巢父等六人隐居徂徕山,世仰之以为不可狎近,因号为“竹溪六逸”。寥寥七百年后而逸民亦以竹溪自名,若出一辙,岂闻风而兴起欤?纵曰其地或殊,人之众独有异,高风绝尘,照映后先,其安有不同者欤?士之沉酣声利而弗返者,盍亦知所自警欤!夫自范蔚宗著《后汉书》以隐逸登诸史传,历代取法而莫之废者,其意又岂无所激欤?(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有删改)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功名可以赤手致

意:料想B.人让其留物

让:责备C.顾视若婴孩

顾:回头看D.间私谓其友曰

间:有时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戴青霞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尚可谓滞于物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篁竹翛翛然生

然后得一夕安寝D.其意又岂无所激欤

其可怪也欤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逸民从小研读儒家经典,长大后学习诸子百家。某天忽然顿悟,觉得人生短暂,应该做最适合自己心意的事,自此不再接近俗世。B.逸民视菊花、梅花为人生知己,对菊花、梅花的喜爱近乎痴狂,而时人并不真正理解他。C.到了知天命之年,逸民对尘俗更加淡泊,想去过山上砍柴水边钓鱼的隐逸生活。D.作者认为竹溪逸民与“竹溪六逸”虽地方不同,人数有异,但高尚的风范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并希望以此激励人们淡泊名利。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是诚世外人也。欲常见且不可得,况狎而近之乎!(3分)

⑵士之沉酣声利而弗返者,盍亦知所自警欤!(3分)参考答案:19.C(顾,照顾)20.B,表被动(乃:表承接,于是;表转折,却。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其:代词,他的;反问语气,难道)21.C(“渔于山樵于水”指到山上捕鱼到水里砍柴。)22.⑴这确实是世外高人啊。想要常常见到(他)尚且不能够,何况是亲近他、接近他呢!(语意通顺,1分;诚:确实,1分;狎:亲近,1分)Ks5u⑵沉醉于名利而不知道改变的士子,为什么不知道自我警觉呢!(语意通顺,1分;盍:为什么不,1分;之……者,定语后置,1分。)参考译文:竹溪逸民小时候研读儒家经典,长大后学习诸子百家,写文章文采华美,风格奔放,声名显赫,被士大夫举荐,料想功名可以轻易获得。(某一天)忽然掌击案几,说:“人生百年,能有几天?难以如愿的,就是顺心罢了。其他的东西还有什么值得顾念吗?”于是戴上青霞冠,披着白鹿裘,不再与俗世接近。ks5u他居住的地方靠近大溪,竹子长得高大。当明月高照的时候,波光闪动,和月亮争辉,逸民就腰插短箫,乘着小船,在空明的溪水中荡漾,箫声借着秋天的肃杀之气更加豪放,直入云霄,像龙在深潭中鸣叫一样婉转悠扬,非常动听。吹箫完毕,逸民拍打着船舷唱道:“吹玉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头成雪,头成雪兮将奈何!白鸥起兮冲素波!”人们见到,感叹说:“这确实是世外高人啊!想要常常见到尚且不能够,何况是亲近他接近他呢!”Ks5u(逸民)特别喜欢菊花,满园子种着菊花,看待它像对待小孩一样。菊花一开,一个人举杯对着菊花饮酒,天天到园子里不厌倦。有人责备他沉溺于玩物,他生气说:“世上没有人了解我,了解我的只有这些花,我自我快乐一会儿,还能说是沉溺于玩物吗?”又喜爱梅花,梅花的绿色花萼刚刚吐苞,就赤脚踩在雪中,好像不感到冷,见到梅花就凝神观赏,长时间眼睛都不眨一下。而且大声说:“了解我的只有菊花,菊花已经辞我而去了,幸而有你梅花跟着来了,假如你梅花又辞我而去,那么我就应该上白鹤山采五芝罢了!”白鹤山就是溪上的山峰。逸民五十岁,更加淡泊没有挂念,有时私下里对他的朋友说:“我对人世滋味(或:社会人情)更加厌弃了,将要到山上捕鱼到水里砍柴了。”他的朋友觉得他有点荒唐。逸民说:“到水里砍柴,心意难道在柴吗?到山上打鱼,心意难道在鱼吗?这样做不是为了获取利益。不是为了获取利益,所以就快乐了。你们认为我真的沉溺于梅花和菊花吗?”君子认为他说的近于道,和古代的隐士相似。ks5u史官说:从前李白和孔巢父等六人隐居在徂徕山,世人敬慕他们认为不可接近,于是称他们为“竹溪六逸”。短短七百年后逸民也用竹溪来自称,如出一辙,难道是闻风而兴起的吗?即使说地方不同,人数的多和少有差异,(但是)高尚的风范超绝尘俗,先后照映,难道哪里有什么不同吗?沉醉于名利而不知道改变的士子,为什么不知道自我警觉呢!自从范晔写《后汉书》把隐逸写入史传以后,后代修史的人都向他学习而没有人废弃,他们的用心又难道不是激励人们吗?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所学文本,完成5~8题。(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二)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因为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解释六经的著作C.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享用D.外与天际

际:边际6.对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尝跂而望矣

穷山之高而止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故为之文以志D.不与培塿为类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荀子认为君子能超越一般人,不是因为先天素质高,而是因为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B.韩愈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批判了当时整个社会流行一时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苏轼借对江水、明月、清风这些自然意象的分析,辩证地认识万物,找到了克服个体生命短暂而引起的恐惧心理的灵丹妙药。D.柳宗元在游览西山之时才发觉西山之游才是真正的游览山水的开始,因此写下这篇文章纪念,并命题为“始得”。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分)

参考答案:5.D(际,交会)6.B(取消句子独立性;A.修饰,顺承;C.停止,来;D.介词,连词)7.B(耻于从师的是“士大夫之族”,并非全社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8.参考译文:(1)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一提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认识)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得分点:君子、齿、乃)(2)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得分点:渔樵、侣友、倒装句)(3)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实际未曾消逝。时圆时缺的就像那月亮,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得分点:斯、往、彼、卒)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20.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罪:过失,错误B.微陛下,臣等当虫出

微:如果不是,没有C.士争临城死敌

敌:抵抗D.景帝召田叔案粱

案:通“按”,审查,追查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①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

②何厌之有C.①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D.①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2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田叔有真知灼见的一组是 (

)①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②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③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④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⑤王长者,不倍德⑥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⑤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C.田叔之所以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欲起用孟舒又有顾虑。后在田叔的一再举荐下,坚定了任命孟舒的信心,于是任用他为云中太守。参考答案:20、A

罪:动词,降罪,惩治

21、A

于是②

表判断

B.什么

C.表原因

D.表转折22、B23、D

孝文帝事先并没有想用孟舒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B.2006年国家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财政保障政策和支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中国政府为了在农村实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作出了郑重承诺,但如何将中央的决心转化为省级以及乡镇级政府的行动刻不容缓。D.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项,“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不合逻辑,“防止”与“免遭”语意矛盾,可改为“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再遭流拍的结局”。B项,“激励政策、调控政策、财政保障政策和支持政策”种属关系并列,“和支持政策”应改为“的支持政策”。C项,句式杂糅。可删除“但如何”,或将“刻不容缓”改为“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8.下面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萨大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B.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髙手,医者仁心。”C.秦老师,您让我写的作文已写好放您桌面了,希望您能抽空拜读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您帮我改正。D.距2018年的高考还有200多天,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为自己的高三学习尽一份绵薄之力。(广播稿)参考答案:B【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垂询”敬辞,多用于他人,用于自己不当。B项,“杏林”是医学界或医家的代称,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他隐居庐山,行医不取一文钱,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积年蔚然成林。符合要求。C项,拜读,敬辞,指阅读对方的文章;D项,绵薄之力泛指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努力去帮助别人。故选B。9.右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从图中总结出两条知识遗忘的规律,并总结一下这张图在学习方面给你的启示。规律:①

;②

。启示:

。参考答案:规律①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②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起始阶段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