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创新》同步练习[考点要求]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运用: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知识梳理]
1、文化创新是
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
。
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
和
。2、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
、
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
,提出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
,是一个国家
不竭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
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
繁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
的发展,促进
的发展,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之所在。4、文化创造的主体是
。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是充分认识建设
时代意义,关注
的基本需求,虚心向
学习,从
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刻苦钻研,
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5、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
”、“
、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
的努力之中。6、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
,以发展
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
新文化的过程。7、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
为营养,充分吸收
。要坚持以我为主
。8、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9、文化创新,必须反对
和
,反对
和
。10、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
。核心内涵有
[重难点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基本途径:(1)对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既不能离开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2)对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①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②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其他文化)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典型例题]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他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材料二、“文化综合创新论”是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三大重要思潮之一。针对“全盘西化论”和“儒家复兴论”,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母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材料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都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顺应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6分)(2)“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说明党是怎样实现这种理论创新的?(11分)[练习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实践是①文化创新的源泉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文化创新的需要④文化创作的动力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2、在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优秀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就应该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全盘吸收C.彻底否定,一概不用D.反对守旧主义3.“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是A.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B.拒绝接受新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C.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D.封闭主义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有一次,王安石看见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6、2022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为了绕月探月工程的顺利开展,我国科学家对月球岩石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主量与微量元素等10多项研究,经过研究形成一批科研成果,采集到了很多第一手信息,发表数十篇相关论文,这对于指导绕月探月工程具有极高的价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动力和基础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7、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纳和借助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建构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启示我们A.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兼容并收,海纳百川B.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弃古学西C.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吸纳和借助西方文化D.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8、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0多年来,注重个人拼搏、竞争发展,成为以人为主体的广东文化内涵。而在新时期,注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广东探索粤文化和文化创新的要义。这说明了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文化创新必须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9、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是动和静的完美结合。它的设计别出心载,独树一帜,是目前最有神韵、最完美的奥运会会徽。由此可见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C、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表明了A、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文化创新的作用及意义D、文化创新的方法11、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②学习应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第一需要”③活到老学到老应成为人生的境界④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曼陀罗后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13、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自身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14、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15、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16、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A①守旧主义②封闭主义③民族虚无主义④历史虚无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17、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自2022年教育部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以来,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一些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教育部的这一改革①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学习热情②能够确保各种年龄段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③是进一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④彰显“活到老、学到老”,让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的行政理念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学校获得知识不同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已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这将意味着A.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将逐步被取代B.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生的目的C.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D.学习是全社会工作的中心任务19、从神秘、瑰丽的云南红土高原走出来的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像》迄今完成1400多场公演,海内外票房过亿元。这部舞台剧凝结着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多年的心血,是她长期深入云南山村采风、甄选、排演的艺术结晶。这启示我们A.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改造民族文化C.勤学苦练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博采众长20、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道理是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21、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为此应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在文化竞争中合作和发展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特色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简答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部长孙家正在论及文化创新问题时曾指出:“优秀的艺术传统是中华民族祖先文化创新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代中国的艺术创新是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形态的转化与重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你谈谈为了振兴中华民族,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2、2022年11月11日晚,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官员揭晓了北京2022年奥运会吉祥物,吉祥物是创作组集体创新的结晶。吉祥物由深受人们喜爱的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组成。其色彩和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又加入了生机盎然的时代精神。(13分)(1)吉祥物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又加入了生机盎然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2分)(2)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当前文化竞争.社会和谐以及文化交流的现实阐明文化创新的意义。(7分)(3)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应当如何进行文化创新?(4分)
第五课参考答案例题:(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以下道理: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分)。②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1分),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1分),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分)。③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分)(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论创新必须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党正是立足于我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才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实现了理论创新。(2分)②文化创新必须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着眼于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三大理论成果”都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分)③文化创新必须要面高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党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学习、吸收并借鉴了西方先进文化,特别马列主义理论,才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2分)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在进行理论创新时,正是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顺应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2分)⑤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和克服“封闭主义”、“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3分)巩固练习:1、A2、A
3、C4、B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基陶瓷材料制备工艺优化-全面剖析
- 智能化生产调度-第1篇-全面剖析
- 物联网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全面剖析
- 【高二下期末】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期末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
- 农业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 家校共建书香校园:阅读能力提升计划
-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计划
- IT项目经理岗位职责详解
- 教育机构EHS专员的工作职责
- 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
- 鼠疫知识讲座
-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 房 产 税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真题(含答案)
- 保安证考试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中考必考名著:《革命诗抄》考点及中考真题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解析
-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第五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 安防监控智慧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