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农尝百草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新课导入神农氏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食用的谷物和药草;还创制了农具——耒耜,教人们种植谷物。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思考: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什么情况?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稷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本课主要内容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耒耜的出现和商周农业生产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教学目标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运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过程与方法搜集关于古代农业的资料与我们今天的食物结构做比较,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式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2、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劳动者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农业生产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农业内容解析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的三个中心(西亚、中南美、东亚)之一,东亚的起源中心主要是中国,它的农作物的种植、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及水利工程当时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它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在种植业方面,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猪一直是主要家畜。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观看视频:半坡氏族“五谷六畜”黍稷粟麦豆麻稻猪马牛羊鸡狗2、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石器石犁原始农业是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大体上始于新石器时代,是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原始农业之前,采集和狩猎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3、耒耜的出现和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1)商周时期的农具。木耒石斧骨耜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骨耜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骨耜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适宜在江南水田里使用。骨耜的使用,充分地显示了河姆渡人的聪明智慧。(2)商周时期的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3)商周时期的农作物稷黍粟麻稻麦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多以具备后世的主要农作物。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果皮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铁制农具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制度转变。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2)西汉时期的耦犁和犁壁耦犁从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东汉·牛耕图画石像《牛耕》砖画出土于嘉峪关5号壁画墓,图上绘二牛,一白一黑,牛身细长,角下弯上直,牛鼻有环,但无缰,说明牛驯养得已很温顺,二牛所挽之犁,犁头部分深深切入土中;扶犁者为一青年男子,衣长襦,束腰,领、袖口缘边,发髻插有发簪,右手扶犁,左手扬鞭。画面显示出画匠对农耕生活体验很深,就连扶犁者头上滴落的汗滴,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整个画面生动活泼,潇洒自如,人、牛、犁都处在动态当中。真实地反映了魏晋画风以及当时画坛流行的写实精神。犁壁

(3)隋唐时期的曲辕犁曲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2、耕作技术的进步(2)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在高于地面的土埨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

(2)西汉时期的代田法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於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在代田法的推广过程中﹐赵过首先令离宫卒在离宫外墙内侧空地上试验﹐结果较常法耕种的土地每汉亩(大亩﹐约合0.69市亩)一般增产粟一石(大石﹐合今二市斗)以上﹐好的可增产二石。随後﹐赵过令大司农组织工巧奴大量制作改良农具──耦犁﹑耧犁﹐又令关中地区的郡守督所属县令长﹑三老﹑力田和里父老中懂农业技术的使用改良农具﹐学习代田法的耕作和养苗方法﹐以便推广。(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和耕耙技术耕耙耱技术是一种精耕细作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通过耙耱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4)两汉时期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制。(5)宋朝以后,耕作和灌溉技术的进步,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甚至是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3、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都江堰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即战国时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说明了我国古代对农业灌溉的重视。(2)灌溉工具马钧发明翻车——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筒车视频:唐代灌溉工具筒车筒车,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两个硬桩,制一大轮,将大轮的轴搁在桩叉上。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可自由转动。大轮轮辐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个个竹筒,岸旁凑近轮上水筒的位置,设有水槽。当大轮受水板受急流冲激,轮子转动,水筒中灌满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并沿水槽流向田间。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儒家经典所反映的上古土地国有观念:《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记·王制》“古者……田里不鬻。”《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国语•齐语》“井田畴均,则民不憾。”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在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但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且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小农经济的特点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董仲舒《限民名田疏》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师古曰:“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汉书·食货志》)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小农经济下,农民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承担了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农民的生活比较艰难。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耕作技术进步灌溉水平提高地位特点含义课堂小结1、(2008年北京)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高考链接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都江堰的了解情况,已经历史上对其的评价,而由诸葛亮征丁护之的就由蜀国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很容易就能得出是都江堰的结论。A2、(2003年北京安徽)下列水渠,开凿时不以灌溉为目的的是()A、灵渠B、白渠C、六辅渠D、郑国渠解析:B、C、D都是由于农业灌溉的需要而开凿的,只有灵渠是由于秦朝对广西等地的战争而要求运输援兵和给养为目的开凿的,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A3、(2003年上海)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

)

A、都江堰

B、秦长城

C、唐长安

D、明皇宫解析:此题目很简单,由题目主干就可以得出是秦长城的修建致使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C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

A、刀耕火种阶段B、简单模仿阶段C、石器锄耕阶段D、铁犁牛耕阶段2、商周时期农业的进步主要在﹙﹚

①青铜农具的出现②开沟排灌技术③除草培土技术④沤制绿肥技术⑤治虫灭害技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一、选择课堂练习AD3、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C、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4、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是在﹙﹚A、魏晋南北朝B、隋唐C、宋元D、明清DC5、关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B、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C、农民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精耕细作D、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二、简答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这一耕作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有何影响?(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1)使用铁农具和牛耕;铁犁牛耕(2)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3)自给自足;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三、分析阅读下列材料:(10分)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三农”问题又是大会的一个焦点。大会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发展现代农业,……”。看此报道,国人兴奋。饮水思源,农是根,农是本,牢记农业历史之心不可分。不知你能否回答下面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方面的几个小问题:(1)中国古代农业具有什么重要的特点?(2分)(2)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形态,那么你还知道“小农经济”另外的名称吗?(说一个即可)(2分)历代明知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根本目的何在?(2分)(1)精耕细作;铁犁牛耕等(说出两点即可)。(2分)(2)自然经济或封建经济;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4分)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主要依据课本知识回答,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