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技巧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技巧一.媒体记者的提问规律二.答复记者提问的思维空间三.答复记者提问的思辨四.答复记者提问的你来我往一、媒体记者的提问规律追索——放大矛盾——挑战质询——锋利假设——陷阱极化——不当推测推理——归纳演绎强加——强迫答复反复——聚焦一点过渡——不屈不挠偏执——主题先行追索——放大记者不断的追问某一个新闻事件,在追问过程中不断放大现象:
记者的职责和职业敏感使他对各方面的事实都有可能不断地追索。新闻发言人针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说明,记者不断追问此新闻事件,提出问题,再追问过程中问一、问二、问三、问四,追问事实的更进一步。应对:
新闻发言人必须“有备而来〞,在应对此类型记者提问时,要求对于有关新闻事件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在记者深入追索时也能不空白,不慌张,实实在在的应对。矛盾——挑战人们自身的矛盾。周边关系的矛盾。人与客观环境条件的矛盾。现象:
有时记者还会把不相干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在一起,作为矛盾提问。甚至不排除个别记者有“寻暗〞的心理,专门寻找或者“撮合〞一些矛盾提问,尽管有些提问看来有些无聊和勉强。应对: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被记者刺激,要善于看到矛盾提问中记者真正想问的问题,直接答复那个真正的问题。并且要按照自己工作的逻辑、主导的工作思路来答复。质询——锋利
现象一:以记者的不信任、与事实不符的质疑态度为前提提问应对:首先,新闻发言人应该理解质询是记者正常提问方式中的一种样式,不是刻意针对谁,也不是要和谁过不去,更不是要诋毁谁,恶毒攻击谁。然后,新闻发言人要拿出应有的态度沉着应对。此类问题有两种类型
现象二:记者找到对被采访人不利的某些事实提问。目的在于问的问题越刁钻,越能表现记者的水平;问的越刁钻,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电视的收视率越高,会带来一系列的利益。
应对:针对此类问题是给新闻发言人提供了展示聪明才华的平台,要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把自己的机敏和智慧充分表现。假设——陷阱现象:假设就是用“如果〞、“假设〞和“要是〞等假设性词语来提问。记者问的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由于没发生的事总是不确切,人们总是追求和期待,所以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这样的问题特别容易称为提问的陷阱。应对:新闻发言人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答复就是:不答复假设性问题,谢谢。案例:2006年3月4日,人大会议开幕式结束后,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大步流星走出会场。早已等在外面的记者将他团团围住。有记者要求李肇星对陈水扁近来的言行进行评论,李肇星回应说,但凡搞“台独〞分裂祖国的都不会有好结果。有记者又问:“如果有时机当面对陈水扁讲话,你会讲些什么?〞没有任何犹豫,李肇星高声说:“我凭什么当面对他讲话,他是谁?〞在这个混乱的过程当中,脑子要是有一点点松懈,放松警惕,就有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要当面告诉他,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果真如此,那某些新闻媒体就可能会大肆宣扬,中国外交部长将要和陈水扁会面。极化——不当推测
现象:记者有时在前后问题的过程中,对问及的事物进行推论、推测、推导。有些推导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逻辑的,但是某些不当的逻辑推理有时不能一时被人们判定觉察,反而可能成为听来貌似有理的问题。
应对:对于此类圈套式的提问,可以用直截了当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类比、迂回的方式,明确指出其提问中的逻辑错误。推理——归纳演绎记者以提问的方式带着发言人进入思维推理过程,进行某种逻辑关系的推演,目的在于让发言人说出记者想让他说的话。现象:记者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得到新闻发言人肯定或者否认的答复,然后从假设干问题中归纳出主题,得出结论。
应对:需要新闻发言人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设法在问题中找到记者的破绽,不让记者的逻辑牵着新闻发言人的鼻子走。强加——强迫答复现象:记者与新闻发言人临时达成共识,先通过提问让新闻发言人认可某些事实,然后依据这些事实以无懈可击的逻辑,使其不能不答复。应对:新闻发言人要有敏锐的直觉,在答复记者问题时要随时警惕记者想问的最根源的问题。记者希望得到发言人的答复,希望发言人介绍情况,而被发言人借故推脱,不肯答复以下问题。反复——聚焦一点
现象:记者常常会集中问一个重点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多个角度进行反复提问。应对:新闻发言人在答复记者提问时应坚守的口径,丰富的语言,多角度提问,多角度答复。新闻发言人在答复记者提问时,所有的答复都应该是围绕着既定的方针和明确的口径而展开的,以一定之规,采用多角度、多方位、多策略和多种修辞手法应对答复。过渡——不屈不挠过渡,就是当被采访人说明不接受采访后,记者还会想方法继续与之交谈。实际上,还是在“采访〞着,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材料。偏执——主题先行
现象:记者最愿意听到并报道耸人听闻的新闻。记者有主题先行的倾向。应对:新闻发言人自己要注意,不要牵强、不要模糊,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带有偏见、指责性的问题,要因地制宜,在群众面前说明真相,澄清事实,阐述立场,说明态度,必要时要有相应的还击。二、新闻发言人答复记者提问的思维空间等量答复即新闻发言人正面答复记者提问问小答大&问大答小记者提出的问题很具体,而这样具体问题就事论事很不容易说清楚,或者说起来容易处于被动,容易被人抓小辫子。新闻发言人可以考虑在上一级层面上的原那么来答复记者提问。换而言之,就是不着眼于具体的来进行答复。记者提出的问题比较大,很空洞,很宏观答复起来的容量太大,很难实现对等答复。新闻发言人可以采取不对等的空间答复,缩小思维空间范围。简约即新闻发言人答复记者提问时少说,简明扼要不彻底答复即新闻发言人只答复以下问题的一局部,不讲全部情况,有所保存扩展扩展,就是问一,答一,还要答二,答三……说东道西当记者提出某些特殊的、不能讲的或者讲起来有些困难的问题时,新闻发言人不要刻意逃避问题,可以强调说明事件的另一个方面、或者另一的领域,引导大家的注意转到与该事物相关的另一端。外围界定当记者问及一个领域的事情,不便答复的时候,也可以考虑说明事物的两端,划定外围,也就形成了可以理解和可能判断、可以猜测和可能选择的空间范围。三、新闻发言人答复记者提问的思辨独立理论答非所问当对方提出的问题带有侮辱性,就不能正面直接答复,要另立主题论说。对于侮辱性的问题,如果直接答复了,无论如何就已经被侮辱了。所以对侮辱性问题,一定要另外单立主题,独立论说。另立的主题论证明白了,也是答复了并且反驳了那个侮辱性的问题。另立一个与之相关的主题,只要能够独立证明这个另立的主题,就等于答复了那个问题,反驳了对方提问中包含的刁难和挑战。无答之答并非所有来自记者的提问就一定都要答复得很具体、很明确。有些不想答复的问题可以不提供明确的信息。但是,多数情况下,不能草率地说不答复,还是要说点什么话的,这样的答复实际上没有提供任何信息,什么也没有答复,有时还略带有幽默的色彩。反话正说措辞方面的反话正说结构性的反话正说顺接归谬沿着对方提问的逻辑和思路,向前再开展一步,开展到一个荒唐的地步,得出明显不可能不合理的结论,其间是非道理自然就非常明白了。新闻发言人应对复杂的问题有时候记者提出的问题很复杂,其中包括对于新闻事件的陈述,也包括问题本身。新闻发言人答复复杂的提问,要分别不同情况处理:1、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陈述后的提问,新闻发言人可以直接答复记者提出的问题,答复的过程中不要忘记适当提及对方花了大量篇幅表达的新闻事件。2、面对一题多问的提问,本质上是问一个问题。新闻发言人可以按一个问题来答复,也可以按说主次顺序分别来答复。3、面对多个问题,新闻发言人只有逐个答复,可以按提出问题的顺序进行答复。4、面对复合问题,有两个方案:一是按照我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寻找一个主要的方向重点答复,这要以我的立论为主。二是理清头绪,逐一地答复复合问题中的各个要点。反问掩护反问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掩护自己不答复以下问题认真说“不〞记者提出的问题中的有一局部措辞说法不妥,不能接受;不能答复或者不愿意答复的问题,就坚决地不答复,要能说“不〞。新闻发言人不但要认真说“不〞,还要善于说“不〞。说好“不〞的同时要把自身的立场、正确的见解说好。说“不〞的态度要坚决而又明确,但不一定强硬,应该是一种正常的表达。例如“不该我答复的问题我不负责答复〞;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明不答复某些问题;不对假设性问题答复等。国台办避谈“两蒋〞陵寝迁移话题婉拒记者提问_网易新闻中心.mht化被动为主动新闻发言人在答复记者提问时,要幽默,幽默是一种主动地表达。幽默能够使凝重的气氛轻松下来,能够化解为难,是自己摆脱被动。第一步接题,新闻发言人开口先说自己熟悉的相关背景情况,可以顺着记者的提问和思路展开。这是缓冲的第一步,过渡的一步。这说的是不费心思的内容,说的时候另一半心思再考虑答复的思路,一边说一边引导自己的思路。第二步入题,新闻发言人在第一部的引导下,构思相对成形时进入主题,开始正面答复和阐述。可以分为几个点,一个点一个点阐述,力求答复结构完整,内容充分,构思巧妙。第三步结题,新闻发言人对前面的答复进行概括,说好结束语。如果感到有必要,还可以在原来阐述的根底上在扩展一些内容,扩展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不要过分挥洒。新闻发言人答复记者提问三步法四、提问与答复中的“你来我往〞赞扬肯定记者赞扬记者、记者所在的媒体和记者所提的问题。否认记者所提内容否认记者提问中包含的立论,如果不同意记者提问中的观点,可以很客气地但又十清楚确地表示不同意那观点,否认对方提问的根底、判断依据、根本立场,然后再阐述自己思想作为答复。向记者发出呼吁在答复记者提问的根底上,可以向记者提出要求,可以向记者发出呼吁,提出任务,有些是虚的,有些是实的,但都不带有强制命令的性质。要求记者重复问题1、真没有听清楚;2、听清楚对发问的是什么问题,但是没有判断好对方提问的真实意图,让对方再说一遍。对方再次说明自己的问题,可能会换一种问法,变化一下句式,这样就会把问题提得更明朗了。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对方真正要问的是什么,理解对方提问的真实意图,这也是一种战术,利用对方重复提问的时机,为自己赢得时间思考,筛选问题提炼问题,寻找最正确的答复思路。适当批评记者提问对于记者的不妥的提问,可以当场有适当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合情合理,要给记者保存充分的自尊心。还击不当提问记者批评教训某些带有偏见的提问防止记者扭曲报道为了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记者讲话要逻辑谨慎,清楚明白,要给记者难以走样的信息。强调好自己的关键词,提出明确的口号,以突出的方式吸引记者的注意力,给记者留下强烈的印象,防止自己的话语被肢解、被变异、被歪曲。防止误区新闻发言人要讲究在新闻媒体面前的表达修辞和语言艺术,但是决不是以花言巧语、巧言令色对付记者,因为记者后面站的是广阔人民群众。新闻发言人要认识新闻媒体与政府工作之间的不同特征,才能与记者有所较量,但是决不能以记者为敌。新闻发言人要让记者有恰当、准确的传播,但也不是简单地统一口径。在准确的前提下,要允许记者有个性的发挥和表达。从发言人自身角度美国白宫在任时间最长的新闻发言人,有着丰富与媒体打交道经验的马林.菲斯沃特就曾感慨:“没有人了解每天要面对记者答复世界上各种问题的那种恐怖。〞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新闻发言人最大的担忧,不是自己可能发生的错误,而是自己因假想产生的恐惧。〞一、减缓面对媒体紧张感熟悉媒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管媒体出于何种目的,媒体只需把握媒体的的两种成效:
1.日常中协助塑造积极的正面形象2.危机中化解负面影响、重塑形象媒体需要权威可靠的信息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媒体需要对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给予及时疏通和反响媒体要行使广泛的舆论监督充足准备会前的筹划会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涉及两方面:通过对国外舆情的收集分析,对决策议题的吸收转化,精心提炼出新闻发布主题明确口径,以确保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媒介经验的积累和打造有准备的团队二、增强媒体亲和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耕地承包责任合同
- 胃癌的营养支持治疗
- 白酒行业洞察报告
- 《现浇钢筋混》课件
- 第22课《伟大的悲剧》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1小蝌蚪找妈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胸椎内固定手术
- 2023年石英玻璃管(棒)投资申请报告
- 如何选择医疗险
- 犬似丝线虫病
- 股骨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感觉器官
-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务》 教案 第15课 送货作业管理
- ISO软件开发全套文档质量手册
- 期末复习三角形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PPT202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 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课件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
- 保护身体小秘密课件
- 安全教育水果蔬菜要洗净
- 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