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南京专用)_第1页
(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南京专用)_第2页
(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南京专用)_第3页
(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南京专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PAGE7*2-113页第=PAGE7*214页………………○………………外………………○………………装………………○………………订………………○………………线………………○………………○………………外………………○………………装………………○………………订………………○………………线………………○………………○………………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第=PAGE8*2-115页第=PAGE8*216页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测试范围:部编版9年级上册第1-3单元。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基础运用(27分)1.(8分)用古诗文原句默写,第(2)题第二空填作者名,第(4)题第二空填题目名。(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2)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______《商山早行》)(3)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______》)(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间四季的风光:“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给人美学享受。【答案】(1)忽复乘舟梦日边

(2)鸡声茅店月温庭筠

(3)夕贬潮州路八千

(4)三年谪宦此栖迟

长沙过贾谊宅(5)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乘、声、筠、州、谪宦、栖、阴”等字的正确书写。2.(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天娇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

)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wù(

),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甚至能chù(

)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矫()揉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温文尔雅,使诗意与人生相得益彰。(1)(4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娉()婷

②旁wù()

③chù()立④矫()揉造作【答案】①pīnɡ

②骛

③矗④jiǎo【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①娉婷:读音是pīnɡtínɡ,形容女子的姿态美。②旁骛:读音pánɡ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③矗立:读音是chùlì,高耸地立着。④矫揉造作:读音是jiǎoróuzàozuò,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2)(2分)语段画波浪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____——____【答案】“娇”改为“骄”【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一代天骄,读音yīdàitiānjiāo,指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3)(2分)下列词语中的“益”与语段末尾的“相得益彰”的“益”同义的是(

)A.受益匪浅B.延年益寿C.精益求精D.良师益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益”:“更加”的意思。A项“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益”是“好处”的意思;B项“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益”是“增加”的意思;C项“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是“更加”的意思;D项“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益”是“有益的”的意思。故选C。3.(11分)班级开展“少年当自强”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参加。(1)(3分)请用正楷字体或行楷字体抄写演讲主题。【答案】少年当自强【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临写。临写重在神似,本题的两幅字,一副是钢笔楷书,其在结构上字形端正、重心平稳,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比例适当,分布和谐。第二幅是徐静蕾的钢笔行楷。字体骨骼清秀、遒劲有力,清冽而又优雅、从容,令人赏心悦目。(2)(3分)小辉同学想以《少年志当存高远》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他就选材问题邀请你参加组内讨论。小辉:我搜集了两则材料:一个是周恩来少年时勤奋苦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另一个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仍想收复失地的故事。大家觉得我的演讲稿中用哪一个材料更合适呢?小晶:我认为用周恩来的故事更合适。小舒:我不同意小晶的观点,我觉得陆游的故事更好。组长:大家在发表意见的时候除了要明确观点,还要说出一点依据。下面请你来说说。你:【答案】我认为周恩来的故事更适合《少年志当存高远》这个题目(我同意小晶的看法)。因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了年少立志,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努力自强的精神;而陆游的故事首先在发生时间上与“少年”不符,其次在行为上更多的体现为个人美好愿望与期待,与立志无关。【解析】开放性语言表达试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其次能结合材料的意思,来说明与立志的关系即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契合《少年志当存高远》演讲稿的内容。(3)(3分)小雅同学在演讲稿中用了两句格言,你帮她检查稿件时发现问题并做出了修改。格言一: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格言二:自强不息的人,不但有坚毅的决心,而是能用这决心鼓舞自己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格言一应填入的标点是①;格言二关联词使用不当,请将②改成③。【答案】①;

②“而是”③“而且”【解析】格言一两句之间的“后退”与“前进”是两个方面,故用分号。“不但……而且”是一对表示转折的关联词。(4)(2分)小亮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艾青诗选》中他最喜欢的诗句,你读后深受感染,再仿写两句用在自己的演讲稿中。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答案】示例一:即使我们是一朵云彩/也要为人间奉献甘霖示例二:即使我们只是一汪浅水/也可以让风尘仆仆的旅人消渴解乏示例三:即使我们平凡如一只流萤/也可以为夜行人照亮咫尺旅途示例四:即使我们普通似一粒石子/也应该为建起高楼大厦努力奠基【解析】考查句子仿写。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句式“即使我们……也要”仿写即可。二、阅读(43分)(一)(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4-6题。【甲】月夜忆舍弟【甲】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乙】月夜杜甫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注释】①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②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③清辉:月光。④虚幌(huǎng):薄到透明的帘帷。⑤双照:共照两人。4.(2分)“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①、②的角度写边塞的凄凉景象,渲染气氛。【答案】①视觉

②听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路断行人,这里是写出诗人所见;戍鼓雁声,这里是写出诗人所闻。故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出边塞凄凉的景象,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5.(3分)请分析《月夜》颈联“湿”“寒”二字的妙处。【答案】“湿”“寒”渲染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表明夜已很深,说明妻子在月夜望月之久,思念之切。【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意思是: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湿”的意思是“湿润”,“寒”的意思是“寒冷”。雾气使妻子的蓬松的双鬓湿润,月光使妻子的洁白的双臂感到寒冷,表明夜已很深,这两个字描绘出妻子在户外独自站立望月时间久,对自己的思念深,夜深不寐,渲染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6.(3分)同样写“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答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运用了想象的手法,通过想象妻子独自看月思念自己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和牵挂在战乱中离散的家人;盼望战乱早日结束,亲人团圆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比较。“月是故乡明”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作者运用了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白露节气的清寒,巧妙地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故乡的明月的描写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地深切思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中“独看”是真实写照,却只写远方的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的情景,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闺中只独看”是杜甫诗中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想象妻子孤独望月,为他的处境而焦心的情景,实际上抒发了他自己的望月思家之情。故两首诗都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早日结束战争,与家人团聚的心情。(二)(14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甲】呼猿洞①(其二)陈洪绶②痛恨遇真伽③,斧斤残怪石。山亦悔飞来,与猿相对泣。洞黑复幽深,恨无巨灵④力。余欲锤碎之,白猿当自出。[注释]①呼猿洞:在今杭州飞来峰上。②陈洪绶:明末书画家、诗人,明亡后为僧。③真伽:即下文中杨髡,元朝宗教官员,大量盗掘南宋诸皇陵,相传呼猿洞中有其石像。④巨灵:古代传说中的大力神。【乙】飞来峰张岱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深恨杨髡,遍体俱凿佛像,罗汉世尊,栉比皆是,如西子以花艳之肤,莹白之体,刺作台池鸟兽,乃以黔墨涂之也。奇格天成,妄遭锥凿,思之骨痛。亦犹士君子生不逢时,不束身隐遁,以才华杰出,反受摧残。且杨髡沿溪所刻罗汉,皆貌己像,骑狮骑象,侍女皆裸体献花,不一而足。田公汝成锥碎其一,余亦碎其一。闻杨髡当日住德藏寺,专发古冢。有僧真谛者性呆戆①,闻之大怒,枭呼诟谇②。主僧惧祸,锁禁之。及五鼓,杨髡起,趣众发掘,真谛逾垣③而出,抽韦驮④木杵,奋击杨髡,裂其脑盖。从人救护,无不被伤。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飞捷非人力可到。杨髡大惧,不敢往发,率众遽⑤去。此僧也,洵为山灵吐气。(选自《张岱诗文集》,有删节)[注释]①戆:zhuànɡ鲁莽刚直。②枭呼诟谇:大叫辱骂。③垣:墙。

④韦驮:佛教中神将,此为寺中塑像。⑤遽:急忙。7.(2分)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答案】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翻译为:只见真谛在人群中一跳一丈多远,好像振开翅膀的鸟,又好像跳跃的老虎。故可这样断句: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8.(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栉比皆是(2)专发古冢(3)及五鼓(4)真谛逾垣而出【答案】(1)这样,此(2)挖掘(3)等到,到了(4)越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栉比皆是:栉比:像梳篦齿那样密密地排列,是:代词,这样;(2)专发古冢:专门挖掘古墓,发:挖掘;(3)及五鼓:到了五更的时候,及:等,等到;(4)真谛逾垣而出:真谛翻墙而出,逾:越过。9.(2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杨髡大惧,不敢往发,率众遽去。【答案】杨髨十分害怕,不敢再去掘墓,带着手下人迅速离开了。【解析】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杨髡大惧,不敢往发,率众遽去。”中“大惧、往发、遽、去”为重点词,意思分别是:非常害怕;开掘;急忙;离开。句子翻译为:杨髡非常害怕,不敢再去掘墓,率领手下急忙离开了。10.(3分)品析“山亦悔飞来”中的“悔”字的表达效果。【答案】拟人手法,飞来峰上怪石被(杨髨)真伽毁坏残害,从而后悔来到此地。表达了作者对飞来峰的同情,对(杨髨)真伽的痛恨。以山自比,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在乱世中蒙受亡国屈辱。【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重点词的赏析。解答此题需了解诗歌内容和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词语赏析从本意,象征义,修辞,情感方面来回答。“悔”原意懊恼过去做得不对,在这里是懊恼

真伽毁坏残害飞来峰,来之此地所见境况更是悔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痛恨真伽破坏呼猿洞,表达了作者对呼猿洞的同情。同时也是对自己生不逢时在乱世中蒙受亡国屈辱的感慨。11.(3分)甲诗中的“巨灵力”在乙文中“真谛”身上有哪些体现?【答案】真谛刚勇过人,摆脱僧人禁锢,跳墙而出,阻止杨髡;真谛在人群中飞跃,动作迅捷,跳得很远,非一般人力可及;真谛凭一己之力打伤杨髡,击退众人,保全了墓葬。(用相关原句亦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理解“灵力”指:广义上理解是相当于人的"体力"(但要注意这个说法非常不恰当)。体力充足可以搬大桌子,而“灵力”可以让人做在这个世界上正常来讲不会发生的事。“巨灵力”指拥有巨大的超乎正常人所能做的事情的本领。在乙文最后真谛与杨髡决斗中可以体现“真谛逾垣而出,抽韦驮木杵,奋击杨髡,裂其脑盖。从人救护,无不被伤。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飞捷非人力可到。”,“此僧也,洵为山灵吐气。”【译文】飞来峰,高耸突兀,玲珑剔透。我非常怨恨杨髡(杨琏真迦,藏传佛教僧侣),在飞来峰开凿了很多佛像,罗汉佛陀,像梳子齿那样密密的排着,到处都是,这就好比在西施花艳的肌肤、晶莹洁白的身体上,刺刻亭台、池塘、鸟、兽,再用黑墨涂在她身上一样。飞来峰乃自然而成,却被胡乱地用锥子开凿,想起来就恨之入骨。这也犹如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生不逢时,没有约束自己隐居起来,反而因为才华出众,遭受摧残。而且杨髡沿着溪流所刻的罗汉,都按照自己的形象描绘,骑狮骑大象,侍女们都裸体献花,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田汝成用锥子敲碎了一个,我也用锥子敲碎了其中一个。听说杨髡当天住在德藏寺时,专门挖掘古墓(要挖掘德藏寺后山的古墓)。有个法号叫真谛的僧人,性情憨厚而刚直(戆zhuàng),听了勃然大怒,大声辱骂。佛寺的住持害怕遭来祸端,用锁囚禁住真谛。到五更,杨髡起来,催促(趣:古通“促”,督促,催促)手下挖掘古墓,真谛翻墙而出,抽出寺中韦陀天尊手持的降魔杵,用力地击打杨髡,打得他头破血流。随从掩护他的,没有一个不受伤的。只见真谛在人群中一跳一丈多远,好像振开翅膀的鸟,又好像跳跃的老虎,动作敏捷如飞,完全不是人力可以达到的。杨髨十分害怕,不敢再去掘墓,带着手下人迅速离开了。这个僧人,实在是为山灵吐了一口恶气。(三)(11分)阅读《我们需要比自我“更大的东西”》,完成12-15题。我们需要比自我“更大的东西”刘根生①有心理学家认为,人在生理、安全、社会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之外,还应有“第六需求”——自我超越。“第五需求”给了人生奋斗动力,但以此为人生终极目标会助长自我中心倾向。欲神圣而宁静,我们需要比自我“更大的东西”。②“雨花台最后一位烈士”成贻宾牺牲于南京解放前4天——1949年4月19日,年仅22岁。“新生十大信条”是他生前写给未婚妻的信,信中说,一个“新生”,一定有新的人生观,有丰富的学识,是有纪律的生活,有果敢的毅力,有高尚的品格,是勤俭的,是乐群助人的,是朴实的,是爱国家的,有着高贵的爱情。如此超然,就在于找到了理想信念这个比自我“更大的东西”。③杨振宁曾问邓稼先,搞“两弹”得了多少奖金?邓稼先伸出两根手指。杨振宁猜:20万?2万?2000?邓稼先笑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他认为:这个事情能搞成,这辈子就是有价值的。【甲】选择决定人生,价值观决定选择。心中有比自我“更大的东西”,生命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④“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有的人事业稍遇挫折就感叹人生无趣,沦为受挫的理想主义者;有的人引爆流行却迷失于成功,偶有成就就走向僵化,最终输在优势;有的人原本因本领强而受重用,后却因懈怠而本领不足,又因本领不足导致懒政怠政。诸如此类,病根往往就在心中缺少“更大的东西”。生活在目标失灵状态下,不能慎终如始也就成了必然。⑤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仁义忠信,人爵就是官位俸禄。人生的误区,如孟子所言:“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乙】古往今来,那些政治上攀附、经济上贪婪、道德上败坏,既想做大官、又想发大财的人,几乎无不是把“天爵”当敲门砖,得“人爵”而弃“天爵”。足见,止步于“第五需求”,“天爵”就会成道具;一旦丢掉“更大的东西”,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难免由“出色”沦为“出丑”。⑥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就是与自己生命的约定,生命的奋斗过程就是奔赴这个约定的过程。以“更大的东西”为定盘星,方能在奔赴与生命的约定中不断释放生命强光,绝不会因浮躁而急功近利,绝不会因物欲膨胀而神魂颠倒,绝不会因小成即满而懈怠堕落。在对标找差中提升奋斗标杆,在见贤思齐中升华人生境界,在日常生活中磨砺理想信念,应成终身必修课。⑦一个超越自我的个人,必定是有大抱负、大情怀的人。一个超越自我的群体,必定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传奇。(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2.(2分)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概括。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找到关键句严密分析后概括即可。如可分析第2段末“如此超然,就在于找到了理想信念这个比自我‘更大的东西’”一句,即可答出答案。所以答案为B项。13.(3分)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原文,适合放到【甲】处还是【乙】处?说说理由。植物学家钟扬33岁时执意辞去“副厅”,因为生命科学学科建设“火烧眉毛”。16年中,他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艰难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共4000多万颗种子。【答案】示例一:放入【甲】处。因为第③段的观点是:选择决定人生,价值观决定选择。心中有比自我“更大的东西”,生命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第⑤段的观点是:丢掉“更大的东西”,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植物学家钟扬放弃自己副厅级职务,选择艰苦跋涉收集种子,是因为他心中有比自我“更大的东西”(理想信念),可证明第③段的观点,所以应该放入【甲】。示例二:选【甲】处。因为植物学家钟扬放弃自己副厅级职务,选择艰苦跋涉收集种子,是因为他心中有比自我“更大的东西”(理想信念)。他累计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完全吻合第③段的观点:选择决定人生,价值观决定选择。心中有比自我“更大的东西”,生命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解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题干所给材料是写植物学家钟扬放弃自己副厅级职务,选择艰苦跋涉收集种子,是因为他心中有比自我“更大的东西”,正好可以证明第③段的“选择决定人生,价值观决定选择”观点,所以应该放入甲处。14.(3分)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答案】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有的人”,概括列举了生活当中一些人因为缺少理想信念,所以堕落的事例,具体有力论证了“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与第三段邓稼先的言行形成正反对比,从而支撑“心中有比自我更大的东西,生命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论证严谨周密,具有说服力。【解析】考查语句的作用。也是在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有的人事业稍遇挫折就感叹人生无趣,沦为受挫的理想主义者……有的人原本因本领强而受重用,后却因懈怠而本领不足,又因本领不足导致懒政怠政”明显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而这些人的言行又与第3段邓稼先的言行形成正反对比论证。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证明第3段的观点句“心中有比自我‘更大的东西’,生命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15.(3分)从生活中或作品中选择一个人,借他的故事说说你对“理想信念”的作用的认识。【答案】示例一:天文学家南仁东毅然舍弃高薪选择回国,只为建造中国大型射电望远镜,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认为:做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示例二:我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依然把继续为党工作当成生命的全部需要,他成功写出小说《暴风雨的儿女》,用另一种方式继续自己的革命。我认为: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自己的理想,我们都应该为之全力以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放弃。【解析】开放性试题,要求从生活中或作品中选择一个人,借他的故事说说你对“理想信念”的作用的认识。答此题,首先要叙述人物的事迹,特别是要写出他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感人之处。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谈谈“理想信念”对自己成长或人生的意义即可。(四)(10分)阅读下列几则材料,完成16-19题。【材料一】马踏飞燕在刚出土时的损坏情况十分严重,只有使用传统的手工技艺,才有修复的可能。故宫博物院将修复任务交给了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当时,马的颈部有好几个1平方厘米左右的小洞,马头上的几缕鬃毛已经脱落,马尾断了。尽管如此,赵先生依然感叹古人的大胆设计和精湛技艺。他在仔细查看马踏飞燕的缺损部住后,决心尽最大努力,让这件已然伤痕累累的文物珍品再现原有的风貌。修复时,赵先生首先将整件文物清理干净。用铜锉把马头上的鬃毛和马尾断碴处锉新锉亮,锉出焊接坡口,再将脱落的鬃毛和断尾与原器上处理好的碴口对严,然后用锡焊方法连接焊实。把马颈上的残缺洞孔清理干净后,用铜和锡焊补,把洞孔填好,然后仔细磨平;有的纹饰之间有间断,修复时有些对不上了,他就用刻刀和小錾子修饰一下,使其连接通顺。修补后,赵先生又使用传统的做旧方法,做出地子及青铜的锈迹,让整个文物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最后,赵先生看到腾空的三个马蹄的蹄心是空的,认为这可能会使马踏飞燕在展出时不太美观,就凭借自己多年的文物修复经验,把土和一些章丹红用胶调和好后,放入马蹄蹄心填满,使之修复后看上去和马踏飞燕原来的铸模泥土差不多。人们流连于马踏飞燕前,感受到古人奇思妙想的同时,也惊叹于传统修复技艺的精湛。(摘编自《修复“马踏飞燕”纪实》,有所增删)【材料二】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文物信息化平台已实现各种文物本体与环境数据的实时传送。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和全面的展示。数字化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基础手段之一。它既让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也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2017年,在养心殿关闭修缮期间,“发现,养心殿一一主题数字体验展”弥补了人们无法参观的遗憾。展览设在端门数字馆,通过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让观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养心殿的一天”。数字化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为让因盗凿导致精品文物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重见天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多所高校、文博单位合作,历时六年,采集到100余件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2020年7月,“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云平台上线,11座主要洞窟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材料三】2020年的“五一”小长假,许多网友与考古人一起在“云端”见证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产生的全过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主动创新形式,利用“五一”小长假在网络会议平台全程直播了20个入选国家项目的汇报展示、专家提问点评以及最后的荣誉揭晓。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直播的观看总量达2278万人次,与“十大考古”相关的网络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达1.66亿人次。通过“云端”文博,公众可以“云端”漫步、手指触行,轻松进入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走进考古人的世界。在直播中,针对评审专家提出的近乎刁钻的专业问题,考古领队的学术解答让人深思,他们讲述的考古历程同样极为吸引人。“茫茫沙漠中如何找到玉矿遗址?”面对这一问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陈国科在“答辩”中回顾了自己寻找玉矿遗址的种种艰辛和孜孜探求未知历史的心路历程,感动了不少网友。许多人这才知道,有些文物挖掘只能由队员一把铲子、一把毛刷小心完成;有些考古领队和自己负责的项目已经一起走过了几十年。(摘编自闻白《“云考古”带来的文化体验》)【材料四】16.(2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出于美观的考虑,赵振茂先生用相似的材料,将马踏飞燕的三个腾空马蹄蹄心填满,这一做法既表现了先生的技艺精湛,又提升了受众的观赏体验。B.公众通过“云端”文博,可以进行“云端”漫步、手指触行,能够进入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这充分体现了“云端”文博的便捷性、共享性。C.中国博物馆数量统计图表明我国博物馆的数量逐年增多,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事业十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D.人工智能的发展,激活了考古行业。人们投身其中的同时,也意识到:只有随时代起舞,考古才会永葆活力;而传统的考古方式已变得微不足道了。【答案】D【解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依据材料三第二段“许多人这才知道,有些文物挖掘只能由队员一把铲子、一把毛刷小心完成;有些考古领队和自己负责的项目已经一起走过了几十年”可知,选项“传统的考古方式已变得微不足道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D。17.(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答案】数字化让文物得到安全保护和全面展示。【解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材料二的第1段总说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在人工智能的指导下,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安全的保护和全面的展示;第2段介绍了数字化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基础手段之一;第3段介绍数字化可以使流失文物得以重生。据此可知,材料二主要介绍了数字化手段在文物保护和展示方面的作用。据此概括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18.(3分)请指出材料三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案】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的数字直观地说明了“云端”直播的观看人数和互动话题阅读人数之多,表现了“云端”文博活动的火爆程度。【解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材料三中画线句子“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直播的观看总量达2278万人次,与‘十大考古’相关的网络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达1.66亿人次”使用了“2278万”“1.66亿”等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有力地说明观看“云端”直播的人数和互动话题阅读人数之多。19.(3分)近日,荆门市博物馆向社会发出“疫情封不住好脑子,荆博定不负金点子”的倡议。假如你是荆门市的一分子,请你结合前三则材料的内容为荆博献上三个金点子,让家乡的博物馆重新焕发生机。【答案】培养专家型的考古人才,修复缺损文物,让文物面貌更悦人。引人数字化等科技手段,让受众得到全方位的体验。通过“云端”文博等方式让公众走进考古人的世界,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拓展探究。作答本题要结合三则材料为博物馆焕发生机出谋划策。答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博物馆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从材料一最后一段“人们流连于马踏飞燕前,感受到古人奇思妙想的同时,也惊叹于传统修复技艺的精湛”可知,要想使文物更好地保存,重获新生,需要技艺精湛的考古人才,据此可提出有关培养考古人才方面的建议。从材料二“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和全面的展示”“数字化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等内容可知,数字化手段不仅使文物得到了保护,也增强了文物传播的效果,据此可提出引入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增强观众体验。从材料三“通过‘云端’文博,公众可以‘云端’漫步、手指触行,轻松进入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走进考古人的世界”可知,文本主要介绍了“云端”文博的作用,据此可提出像利用“云端”文博等这样的网络形式,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进而使博物馆走进大众的视野。第Ⅱ卷三、作文(50分)20.请以“别样的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材力求新颖,能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范文】别样的绽放断桥闻评弹,心境也益欢,尘世绝人广,清雅此绽放,一声弦,一句吟,小桥流水别有样。独自站在街道间,美景如烟云过眼。身前身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间匆忙。小巷深处,一声琵琶,一声三弦和一句软软、纤柔的女声“一声小红娘”,内心一阵悸动——评弹!周莊评弹!猛地抬起头,目光穿街走巷,深红的花窗里,半旧的琵琶,半旧的脸庞,一位男艺人只露出半支手臂和一张半旧的三弦。蓦地,一阵欢喜在心间绽放。飞奔过悠长的老街,三桥、瓷器店、酒店、蓝印花布、梳子店、老宅门……一一从我眼前闪过。近了,近了,我来了,天籁之音。推开门,原以为座无虚席,却只有三五人在喝茶,自顾自说着闲话。就近找了一个座位,凝望舞台上那别样的古典美。戏文还在继续,琴音不绝。只要还有一个人,戏就不会停。这大约是评弹艺人的艺术操守,正因此,它穿越历史的尘埃,还能与我遇见,还能在我眼前精彩绽放。“明月西厢下,花影玉人来”,男艺人身着青绿长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