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三中药商品保管(中药购销员中级)项目一影响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任务一、影响中药(材)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一、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常见质量变异现象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与潮解后热与自燃其他(如:粘连、升华等)一虫蛀多见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的中药饮片。如党参、白芷、乌梢蛇等,一般害虫最适宜繁殖的温度在16℃~35℃,相对湿度在7O%以上,药材饮片的含水量在13%以上。螨虫类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5~9月份为螨虫繁殖盛期二霉变生霉多发生在潮湿闷热的季节。药材含水量过高,最易发生霉变。霉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中药饮片含水量超过15%时,最适宜霉菌生长,导致饮片腐烂、变质,从而失去药效。三泛油泛油的含义比较广泛,通常有下列情况:(1)指含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的药材,在一定条件下,药材表面出现油样物质,手模发粘,内部颜色变深,并产生强烈油哈气味的变异现象。(2)指含挥发油的药材,表面出现发粘,内部颜色变深,应有气味减失的变异现象。(3)指含粘液质,糖性物质的药材,表面发粘,质地变软,内部颜色变深的变异现象。这类药材泛油,不产生不愉快气味,一般称为油粒、抽条、油果等。如麦冬、怀牛膝、枸杞子,含糖性的称为返糖,如糖参。四变色变色的中药饮片常见的有花类、叶类药材,多受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导致药物内部化学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反应,原来的颜色由浅变深,由鲜艳变暗淡,从而影响药材的质量。常见易变色的药材有薄荷、菊花、金银花、大青叶等。五气味散失一些芳香、气味浓烈的饮片如砂仁、豆蔻、肉桂等,如贮存方法不当,可使气味散失。六风化与潮解含结晶水的矿物质药材与干燥空气接触后,惭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状态,药物形状和功能发生改变,称为风化,易风化的药材有芒硝、硼砂、胆矾等。潮解是指固体药物吸收潮湿空气中水分后,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易潮解的药材有青盐、秋石、芒硝。七后热现象与自燃后热:药材的呼吸作用常使商品垛发热,同时引发不经霉腐过程的腐烂。如酸枣仁、枣等。自燃:富含油脂的药材、饮片,层层堆叠,如通风不良,则堆积产生的热量可使局部温度增高,先焦化后烧灼,这类药材有柏子仁、海金沙等。或有的饮片因湿回潮,水分含量过高,垛中产生的热量扩散不出,使局部高热炭化而自燃,这类药材有菊花、红花等。八其它一些胶类、树脂类饮片,如阿胶、鹿角胶、乳香、没药易受热变软粘连。冰片、薄荷脑、樟脑合成类中药易升华变性。
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一)温度对中药(材)饮片质量变化的影响1.温度对中药仓虫的影响(1)仓虫致死高温区:通常把50℃~60℃之间的温度范围称为仓虫的致死高温区。在此温度区,仓虫体内的酶被破坏,部分蛋白质凝固,各组织丧失生理功能。利用这一温度区对仓虫的影响,可采用烘干、沸水喷淋、湿热等高温方法灭虫。(2)仓虫亚致死高温区:在40℃~50℃温度区域内,仓虫处于昏迷与死亡的临界状态下,若长时间受此温度影响,其生理活动严重受阻,可导致死亡。若短时间受此温度影响并继而转入适宜温度区,仓虫有可能再生。夏季日光曝晒下灭虫,关键是掌握好时间,达到预定温度后,曝晒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小时,才能达到防治效果。(3)仓虫适宜温度区:在15℃~35℃温度区域是仓虫的适宜温度区;在25℃~32℃温度区域是仓虫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也是仓虫蛀蚀活动最为严重的时期。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要在仓虫进入适宜温度区之前的季节进行。(4)仓虫不活动温度区:在8℃~15℃温度区域是仓虫不活动范围的温度区域,在此温度范围内仓虫停止进食和繁殖,处于静卧状态,但不死亡,此阶段是开展春防检查、落实全年养护措施的良好时机。(5)仓虫致死低温区:在-4℃以下是仓虫的致死低温区,仓虫因体液结冰,细胞原生质冻损而脱水死亡。利用冬季寒潮降温,可有效的防治仓虫。温度对仓虫成、幼虫的影响是明显的,对蛹和卵则取决于致死温度下的致死时间。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2.温度对霉变微生物的影响(1)低温性霉变微生物:这类霉变微生物最低适应温度为-8℃;最适生长温度为5℃~10℃;最高适应温度为20℃~30℃。低温性霉变微生物的最适温度与冷库(2℃-10℃)温度范围相近,冷库可抑制部分中温性霉变微生物的生理活动,但对低温性霉变微生物较少抑制,故冷库也要做好商品防霉工作。(2)中温性霉变微生物:这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类群,这类霉变微生物其最低适应温度约5℃左右;最适生长温度25℃~37℃;最高适应温度40℃~50℃。中温性霉变微生物几乎一年四季都会造成中药材发霉、发酵或滋生致病菌,使中药失去使用价值,做好防霉工作是十分重要的。(3)高温性霉变微生物:这类霉变微生物最低适应温度约30℃左右;最适宜生长温度50℃~60℃;最高适应温度70℃~80℃。潮湿的中药在储存中有时发热,甚至自燃(冲烧),这与高温性霉变微生物和中药成分产生的化学热有关。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3.温度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其他质量变异的影响(1)温度对酶的影响:酶是一种具有高度催化作用的活性蛋白质。与中药成分共存的各种酶可使成分发生水解作用,而使中药产生泛油、变色等质量变异。在加20℃~5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大。超过这个温度至70℃时,酶的活性亦逐渐减弱至基本丧失活性。温度低于20℃时,酶的活性亦逐渐减弱。阴凉库温度控制在20℃以下就是利用温度对酶的影响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保证中药(材)饮片的质量。(2)温度对泛油的影响:中药(材)饮片中的油脂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会酸败变质,俗称“泛油”。泛油原因之一就是油脂氧化。温度从20℃升高至30℃,油脂氧化速度增加一倍。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3)温度对挥发的影响中药(材)饮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在常温下具有挥发的性质,温度升高,挥发加快。长时间储存,可使中药材气味散失而失去药效。(4)温度对升华的影响:某些中药(材)饮片,如冰片、薄荷脑、樟脑等,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升华为气态,温度升高促使升华速度加快,由此造成损失。(5)温度对融化、粘连的影响:含糖质、胶质的中药(材)饮片,在常温下性质比较稳定。当温度接近熔点温度或软化点温度时,部分含糖、胶质的中药(材)饮片粘软变形,相互粘连,形成团块,改变了原有物理性状。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二)湿度对中药(材)饮片质量变化的影响1.湿度对中药仓虫的影响(1)仓虫最适湿度范围:在相对湿度70%~80%(温度18℃~27℃)是仓虫最适宜湿度范围。在这一(温)湿度范围内,仓虫的繁殖能力最强,产生一代的时间最短,对中药(材)饮片的危害最为严重。(2)仓虫适宜湿度范围:在相对湿度75%~90%(温度27℃~35℃)是仓虫的适宜湿度范围。在这一(温)湿度范围内,仓虫的繁殖能力下降,为繁殖而不断的从中药成分中获取营养物质的蛀蚀活动也随之减少,但仍能对中药(材)饮片造成严重危害。(3)不适宜湿度范围:在相对湿度30%~40%,是仓虫的不适宜湿度范围,在这一湿度范围内,中药(材)饮片水分与湿度的平衡作用会使含水量减少,仓虫从空间和中药(材)饮片中获取水分不足,导致生理功能失调或死亡。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2.湿度对霉变微生物的影响(1)干生性霉变微生物:在环境相对湿度80%以下时,这类微生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中药(材)饮片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要求范围35%~75%,很适宜干生性微生物对湿度的要求。因此必须做好防霉工作。霉菌中的部分曲霉菌属于干生性微生物,如杂色曲霉菌、灰绿曲霉、白曲霉等。(2)中生性霉变微生物:在相对湿度80%~90%是中生性霉变微生物的湿度范围,大多数霉菌都属于中生性的,在中药(材)饮片储存环境中,中药(材)饮片水分高、环境潮湿是中生性微生物导致商品发霉的原因,因此必须加强温湿度管理,使相对湿度符合储存规定要求。
(3)湿生性霉变微生物:这类微生物最低发育要求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度小则影响它们生长。梅雨季节及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中药(材)饮片很容易滋生湿生性霉变微生物,导致霉烂而变质。大多数细菌、酵母菌及部分霉菌(如青霉、毛霉)属湿生性霉变微生物。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3.湿度对中药(材)饮片含水量的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中药(材)饮片从空气中吸收水气的性能,称为吸湿;向空气中散发水气的性能,称为散湿。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中药(材)饮片都具有吸湿性,特别是含有生物碱盐、苷类,有机酸盐、鞣质,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亲水性成分的中药(材)饮片,表现出较强的吸湿性。
4.湿度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其他质量变异的影响(1)湿度对潮解的影响潮解主含可溶性无机盐成分的中药(材)饮片,如大青盐(主含NaCl)、芒硝(主含Na2SO4·10H20)、绿矾(主含FeS04·7H20)、胆矾(主含CuS04·5H20)、明矾(主含KAl(SO4)2·12H20)、硼砂(主含Na2B407·10H20)等,如果裸露在空气中或包装密封不严,由于商品的吸湿性能,在湿度影响下,其可溶性成分便逐渐溶解在所吸附的水汽中。潮解初始时,商品表面湿润,潮解完全时,化成水液(如大青盐)。
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2)湿度对风化的影响含结晶水的药材,在干燥空气中失去结晶水后,商品表面形成粉状物或全部形成粉状物的现象,称为风化。中药材芒硝、绿矾、明矾、胆矾、硼砂、玄精石等都含有一定数目的结晶水,受干燥空气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现象。(3)湿度对酶的影响湿度影响中药(材)饮片水分含量,在一定温度下,中药(材)饮片水分增多,可使酶的活性增强,从而使某些成分发生水解反应而引起某些药材变色、泛油等质量变异。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三)空气对中药(材)饮片质量变化的影响1.氧对中药(材)饮片质量变异的影响
(1)成分氧化(2)生物氧化(3)助燃性2.二氧化碳对中药质变的影响和利用(四)日光对中药(材)饮片质量变化的影响1.红外线:中药(材)饮片不应处于日光照射下储存,商品体温高于储存环境,也易引发化学变异。2.紫外线:紫外线促进化学反应的作用,可使中药成分中的黄酮苷类、羟基蒽醌类成分分子内部产生复杂的氧化、聚合反应,生成有色物质,使商品变色。二、引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任务二影响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因素一、影响中药提取物质量变化的因素(一)温度:温度升高有助于流浸膏中霉菌的滋生和蔓延,造成流浸膏发酵,产生异味;较高温度会促进许多中药成分的水解和氧化,造成提取物出现变色和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也会促进植物油脂和挥发油的氧化而出现酸败;高温还会引起一些结晶体出现消旋;温度升高会造成浸膏粉出现湿润而发生结块等。(二)湿度:湿度较高时,易造成浸膏粉吸湿潮解而结块,严重的出现湿润;高湿环境会引起流浸膏被稀释,也会造成中药总提物粉末中苷类等成分水解,结晶类提取物因为吸湿溶解而出现消旋;多数提取物因为吸湿而造成计量不准。存储环境湿度过低会造成流浸膏类提取物水分挥发而出现硬结或表面结皮,也会造成结晶类提取物出现风化。(三)光照:光照可促进某些成分的裂解或转化,也会粉出现融化湿润,紫外线会促进中药成分中的黄酮苷类、羟基蒽醌类成分分子内部产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四)空气:某些生物碱、苷类和蒽醌类成分在被氧化后产生发色物质而造成变色;植物油脂和挥发油被氧气氧化后会出现酸败而产生特出气味。空气中的CO2可在潮湿的表面形成碳酸,碳酸会与生物碱类等成分发生碳酸化反应,或与苷类等成分中的羟基发生羧和反应而改变其结构任务二影响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因素二、影响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因素(一)中成药常见的变质现象1.霉变;2.发酵;3.变味;4.浑浊或沉淀;5.潮解、结块;6丸剂虫蛀、变色;7.皱皮、干裂、反砂和硬结;8.裂片和变色;9.软化、粘连和破裂;10变形、干裂或出汗;11.溶化、分层;12.融化任务二影响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因素(二)影响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因素1.温度:温度过高,中成药的某些成分氧化、分解加速、变量变质。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可因加速挥发而损失;含脂肪油成分的药物易“泛油”或酸败;胶囊剂易黏软变形;片剂易裂片变色;糖衣易溶化粘连;软膏易溶化分层。温度过低,含乙醇制剂、糖浆剂、露剂等易产生沉淀、结晶,甚至变性失效2.湿度:空气中湿度过大,有些中成药会发生潮解、变形、生虫、霉变或稀释;湿度过低,会发生风化或干裂。3.光线:光线中紫外线可促使药品变色、分解氧化,如保管不当。被光线直接照射后会引起药品变质。
任务二影响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因素(二)影响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因素4.空气:氧气是引起药物氧化反应的基本因素,在室温条件下,由于空气中氧气自发引起的氧化反应,称为“自氧化反应”。中成药中大多数氧化反应属于自氧化反应。另外,需氧菌和霉菌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任务二影响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因素项目二各类中药商品的储存保管任务一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一、中药材的储存保管中药材按质量变异现象分类储存
1.易虫蛀药材:包括以下六种类型(1)根茎类药材:党参、人参、板蓝根等。(2)茎、皮、藤类药材:鸡血藤、肉从蓉、桑白皮等。(3)花类药材:款冬花、菊花、金银花、芫花等。(4)果实种子类药材:全瓜萎、红枣、桑堪等。(5)动物类药材:蛤蚧、剌猬皮、蕲蛇等。(6)菌类及其他药材:茯苓、灵芝、神曲等。易虫蛀的药材储存时,库房内室温在25℃时,容易生虫,此类药材通常存放在阴凉库内,含水量超过13%时极容易生虫。
2.易霉变的药材包括牛膝、天冬、玉竹、黄精、麦冬等。此类药材储存时应注意通风干燥、控制好仓库内湿度。3易泛油的药材包括柏子仁、桃仁、杏仁、火麻仁等。温度升高促进泛油,因此泛油类药材通常在干燥后,密封保存在阴凉库内。4.易变色的药材包括玫瑰花、月季花等。易变色药材应注意保持干燥,存放于阴凉库内较好。5.易散失气味的药材包括荆芥、薄荷、霍香等。此类药材应注意干燥后保持密封。
中药材按质量变异现象分类储存6.易风化、潮解的药材包括朴硝、硼砂等。此类药材应注意存储环境的湿度变化,通常密封保存。7.易熔化、挥发、升华的药材:(1)易熔化药材:芦荟、松香等。(2)易挥发药材:竹沥、苏合香等。(3)易升华药材:樟脑、薄荷脑等。此类药材通常密封后储存在阴凉库内。8.易燃的药材:包括:硫黄、火硝等。易燃药材应专柜存放,保持低温和密封,隔离氧气,远离火源。药材中的危险品应储存在专用危险品库内,火硝与雄黄、火硝与硫黄不得同存在一个库房内。9.毒性药材和麻醉药材:毒性中药材包括砒霜、雄黄等。毒性中药材要在毒性药品专库或专(仓)柜中储存,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存,应悬挂毒性药品专有标识,专库库门应坚固,有防撬、防盗报警装置(报警连网),库门或专柜要双人双锁管理。麻醉药材罂粟壳也要专库或专(仓)柜中存放,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存,应悬挂麻醉药品专有标识,库门或专柜也要双人双锁管理。中药材按质量变异现象分类储存二、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根据饮片的主要成分和炮制方法分类保管1.切制饮片(生饮片)根据主要成分性质分类储存(1)含淀粉多的药材和饮片,如桔梗、山药、葛根等,应贮于通风干燥处,以防虫蛀。(2)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和饮片,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3)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应贮于通风干燥处。任务一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2.炮制饮片根据炮制方法及所加辅料不同分类储存(1)种子类药材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应密闭贮藏。(2)加酒炮制的当归、常山、大黄等饮片,加醋炮制的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饮片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3)盐炙的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饮片,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受潮,若温度过高盐分就会从表面析出,故应贮于密闭容器肉,置通风干燥处贮存。(4)蜜炙的款冬花、枇杷叶等饮片,易被污染、虫蛀、霉变或鼠咬,通常密闭贮于缸、罐内。并置于燥处贮存,以免吸潮。二、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二、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5)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并置于凉爽处贮存。(6)蒸煮类饮片常含有较多水分,如熟地、炙黄精、制玉竹等,蒸煮后易受毛霉侵染,饮片表面附着霉菌菌丝体,宜密闭储存,置干燥通风阴凉处。(7)曲类饮片多以淀粉为粘和剂经发酵后制成,气清香,易蛀,霉、泛油以鼠咬。霜类饮片易泛油,这两类加工饮片宜密闭贮阴凉干燥处,不宜久贮。(8)胶类饮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湿度高时容易发霉,温度高时易融化,通常密封后储存在阴凉干燥处,在夏季天气湿热时也可以放储于石灰缸内,或者埋入谷糠中密闭贮存二、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3.贵重及毒性饮片的分类储存(1)少数贵重饮片如人参、西洋参、麝香、熊胆、西红花、冬虫夏草等,应与一般饮片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细贵药品中的麝香,应用瓶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牛黄宜瓶装,在霉季时放入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泛油、变色,在霉季也应放入石灰缸内贮存等。(2)毒性饮片,包括生南星、生半夏、生甘遂、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生白附子、生马钱子、生千金子、天仙子、生巴豆、洋金花、闹羊花等28种,要专库或专柜存放,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毒性饮片柜应遮光、密封,阴凉、干燥。(3)易燃的硫黄、火硝等饮片.必须按照危险品管理要求,贮存在危险品库中。注意密封和控制库内温湿度。任务二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的储存保管
一、中药提取物的储存保管(一)根据提取物的形态分类保管1.流浸膏类提取物的储存保管:通常要求密封,放置于阴凉处储存。2.植物油脂(含挥发油)提取物的储存保管:通常需要密闭、遮光,在阴凉条件下贮藏。
3.固体粉末状中药提取物的储存保管:通常需要遮光,密封,有些还需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4.固态晶体中药提取物的储存保管:通常要遮光、密封或密闭,有些需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二、中成药的储存保管(一)中成药分类储存
按照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分类进行陈列和储存
(1)解表药:包括辛温解表药,如感冒清热颗粒、九味羌活丸等;辛凉解表药,如精制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表里双解药,如防风通圣丸、小柴胡颗粒等;扶正解表药,如参苏胶囊、玉屏风口服液等。(2)清热药:包括清热泻火药,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牛黄上清片等;清热解毒药,如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清热祛暑药,如藿香正气水、清瘟解毒片等;清脏腑热药,如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片等;清利肝胆药,如胆石通胶囊、利胆排石颗粒等(3)温里药:如附子理中丸、胃肠灵胶囊、虚寒胃痛胶囊等。(4)化痰、止咳、平喘药:包括清热化痰药,如急支糖浆、清金止嗽化痰丸等;温化寒痰药,如二陈丸、通宣理肺膏等;理肺止咳药,蛇胆川贝液、克咳胶囊等;润肺化痰药,如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糖浆等;平喘药,如桂龙咳喘宁口服液、海珠喘息定片等;其他化痰、止咳、平喘药,如复方罗汉果止咳颗粒、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按照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分类进行陈列和储存
(5)补益药:包括补气药,如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口服液等;滋阴药,如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等;养血药,当归补血胶囊、阿胶补血膏等;温阳药,如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阴阳双补药,如补肾益脑胶囊、参芪鹿茸口服液等;气血双补药,如阿胶补血口服液、冻干蜂王浆等;益气养阴药,如金芪降糖片、通脉养心口服液等。(6)开窍药:如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紫雪散等。(7)固涩药:如锁阳固精丸、虚汗停颗粒等。(8)泻下药:如麻仁润肠软胶囊、莫家清宁丸、复方芦荟胶囊等(9)安神药:如柏子养心丸、安神补脑液等。(10)止血药:如槐角丸、云南白药散等。(11)活血祛瘀药:包括益气活血药,如血塞通(冻干)注射液、山海丹胶囊等;养血活血药,如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等;化瘀宽胸药,如红花注射液、速效救心丸、银杏叶片等;化瘀通脉药,如灯盏花素注射液、血栓心脉宁胶囊等;活血消癥药,如大黄庶虫丸、通脉降脂胶囊等;其他活血化瘀药,如脉络宁注射液、脂必妥胶囊等。(12)理气药:包括疏肝解郁药,如加味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理念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湖南铁道左继红课件
- 临夏餐厅仿真树施工方案
- 《GB 15146.5-199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钚-天然铀混合物的核临界控制准则和次临界限值》(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国交通运输课件
- 《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
- 生态修复项目苗木培育合同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周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综测评讲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租赁合同范文
-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与实践Office2016全套完整PPT教学课件
-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六篇
- 中石油职称考试俄语选读第01-27课
- 上海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视规程
- 沃尔沃发展史
- 流行病学 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
- 管理核心五任务原版
- 年度店长销售工作总结5篇
-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与疏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