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与高考命题导向_第1页
新课改与高考命题导向_第2页
新课改与高考命题导向_第3页
新课改与高考命题导向_第4页
新课改与高考命题导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与高考命题导向一、新课改是大众教育新课改革是为了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的动因:1.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2.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新课改主要有六大“变化”: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于2000年在浙江、江西、吉林、山西、天津四省一市首先试点,至今9年,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推广施行。其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作为高考选拔性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查范围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2009年我省将开始实行新课改高考方案。4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新课改高考方案,其中涉及到在现行方案的基础上作了5方面改革:

1.改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为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新课改高考方案强化会考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一是把会考作为统一选拔考试的基础,确保学生各科都完成教育计划规定的目标;二是采集学生会考成绩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表,提供给所有招生院校,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三是由招生院校根据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四是更好地发挥会考在自主招生、保送生选拔中的作用,把会考成绩作为其前置条件,由招生院校自主确定等第要求。为推进素质教育,高中新课改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新课改高考方案也把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重要依据。2.改单一考试科目为分类设置考试科目在现有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分类和实行高中全科会考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文、理两大科类为主线,以“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程为主体,根据高中新课改实际和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分3类设置考试科目。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类别,第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考自选模块,增加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现行第一批录取院校或专业自主决定是否选用此类考试科目组;第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对应二、三批录取的院校;第三类科目对应现有的第四批录取的高职高专院校。考试科目为“3+技术”。

3.强调扩大学生与招生院校的自主选择权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体现在: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类别;在自选模块的考试中自主选择考试模块;在技术和英语听力的考试中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自主选用其中的一次成绩;在报名方式上自主选择社会报名还是委托中学集体报名。扩大招生院校的自主选择体现在:现行的第一批录取院校可以自主选择采用第一类还是第二类考试科目组;招生院校根据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在投档分数线以上,招生院校自主对学生的统一选拔考试成绩、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综合考虑,择优录取。4.改一次考试为有条件的部分科目的多次考试英语听力测试单独安排,全省统考,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试卷,一年提供2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时间和次数(限定在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成绩两年有效。其他语种的听力测试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进行。技术考试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实行全省统考,一年提供2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时间和次数(限定在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成绩两年有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心理压力以及备考压力,弱化一次考试偶然性的作用,同时避免因设备和环境等出问题,给考生考试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5.改学校集体报名为社会化报名和学校报名相结合的办法,以此淡化学校之间在上线率、重点率上的攀比竞争,也为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类别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语文、数学(文科/理科)、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地理指定选修: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IB)的范围。地理自主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

2009年我省新课改后的《考试大纲》仍由教育部发布,发布的时间在2009年的春节左右。待教育部发布《考试大纲》后发布《考试说明》。命题的内容不超出《浙江省高中新课改教学指导意见》规定的范围。

文、理科考试科目在现有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分类和实行高中全科会考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文、理两大科类为主线,以“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程为主体,根据高中新课改实际和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分3类设置考试科目(表1)。

类别考试科目其他评价项目一类3[语数(文/理)外]+X[综合(文/理)]+自选模块学业水平测试二类3[语数(文/理)外]+X[综合(文/理)]综合素质评价三类3[语数(文/理)外]+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素质评价第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考自选模块,增加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现行的第一批录取院校或专业自主决定是否选用此考试科目组。自选模块由考生在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IB选修模块的18道题中,自主选答6题。第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通用型知识和能力,基本对应现有的第二、三批录取院校。第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考试,侧重测试技能型能力,对应现有的第四批录取的高职高专院校。技术科目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先由学生自主选考一门,条件成熟时二者皆考。三、近年来全国卷命题导向1.注重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平时的“知识储备”

2.探究性问题的编制

3.考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考试时自主设计一个学习和分析材料的方式,同时能使学生在探究时不会轻易放弃

4.考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5.对社会的重大问题将继续关注(十七大中的一些新的提法)十七大新提法有8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统筹兼顾”多种重大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中国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反过来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前两个文明。

1、关于洪水和洪灾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钱正英院士,2006)。有关生态文明问题2关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人类必须与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合理分享水土资源。中国从古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类型。筑堤防洪、挖沟排水、引水灌溉、围垦开荒,这是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改造自然的最普遍业绩,为中国人口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众多问题。京杭运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型,但明、清时期为了遏制黄河夺淮入海后对运河通航的不利影响,在淮河中游末端建造“蓄清刷黄”的洪泽湖平原水库,抬高了淮河中游河段的水位,形成现代治淮的难点。两千多年前在川西平原修建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范例。

3、关于防沙治沙人类应与沙漠和谐共处,而不是不顾自然条件地改造沙漠或“向沙漠进军”甚至“征服沙漠”。沙漠周边群众自己总结的正反面经验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人与沙漠协调共处;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设想的“人进沙退、人退沙进”,人与沙漠不断斗争。沙尘和林火是西风带的自然现象(陈述彭院士,2004),顺应自然的趋势,人类文明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再铸辉煌。沙漠是地球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沙漠和土地沙化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沙漠是地质年代形成的自然景象,是人类不能也不应消除的;沙化则是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的土地退化的灾害,是人类应当也可以防治的。由于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沙化的问题包括: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挖,造成草原植被的破坏;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植被退化以至衰亡;有的沙漠周边地区,由于种植一些当地降雨所不能支持的农作物或林草,耗尽了沙地蓄存的土壤水,也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使沙漠反而扩大。5.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从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开始,以高度精密的仪器连续测定,证实了CO2逐年增加的趋势。大多数科学家估计,到本世纪中期,大气中CO2的浓度可能达到上世纪初(300ppm)的两倍,即为600ppm。预测未来因CO2增加而引起的气候变化,通常要估计当CO2浓度加倍时气候的响应。英国气象局在进行既包括地域差异,又包含季节变化的工作,结果表明:如假定海面温度保持不变,CO2浓度增加一倍,陆面平均温度只升高0.4℃,但纬向差异很大,北极区增加最多,冬季可高达4.0℃。如假定海面温度增高2℃,CO2浓度增加一倍,将使陆面平均温度增高2.7℃,纬向差异也很大并以北极区最高。黄秉维认为0.4℃偏低,2.7℃偏高(黄秉维院士,1984)。对降水量变化的模拟发现,当CO2增加时,全球降水率增加。英国气象局的工作指出:假定海面温度不变,CO2浓度增加一倍,降水增加1%;假定海面温度增高2℃,则降水增加3%。从区域差异看,低纬地区,特别是亚热带,降水率差变为负值,表明因CO2增加而导致干旱。这可能是增温变暖,气候带北移的结果。

然而存在着一系列迹象是至今不能辩解的反证。如1945年以来CO2浓度增大,地表气温却显著降低;预测北半球中、高纬区上升最多,实际上温度却下降最多;自第四纪冰期结束以来,南极温度虽然升高,冰的厚度却增加200m。从理论上推导,也可以得到温度升高,降水将增加,所以冰体不会减少的结果。据1966~1980年卫星观测,北半球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