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标、考纲
1、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和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高考回顾年份地区主干角度2007海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选)2008广东康有为的思想主张(选)海南康有为的维新思想(选)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选)江苏严复思想主张(选)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演变(选)2009广东梁启超的思想主张(选)浙江新文化运动(材料题)康有为(选)天津梁启超的思想主张(选)模块链接:必修一:单元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必修二:单元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两个视角:1、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
A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B认识学习西方与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关系
2、从近代史观的角度看
它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梁启超谈中国五十年之变化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象睡梦中着一个霹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请思考:1,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指出推动“中国五十年”变化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五十年变化”经历了哪三阶段?3,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五十年变化”特点。政:民族危机的加深;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思:对西学了解日益深入;A向西方学习与救亡图存相结合;B经历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C学西方转向学俄国。D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为何转向学俄国?
1,学西方不断受挫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合作与破坏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4,先进中国人的觉醒与顿悟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阶段时间政治派别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社会实践19c40、
50s地主阶级抵抗派林、魏、19c60s-90s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左李、张19c末
20c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谭、严资产阶级革命派孙20c初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维新变法暴力革命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训练:1、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C材料一欧罗巴诸国,以商贾为本计,关有税而田无赋,航海贸迁,不辞远行。材料二英国……都城有公会所(指议院——引者)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日乡绅房(指上议院和下议院)。
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上述材料均摘自徐继畲《瀛环志略》
材料三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三”,对此你有何认识?(3)结合上述材料对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作一简单评价。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所谓“长技”,在当时战争情况下主要指军事技术。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出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积: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不足:只是介绍,没有实践;最终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洋务派的是
A“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B“立国之道,礼仪尚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D“……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纲常名教为国家命运根本;西学为用:学西方科技。含义: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技,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3、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不完全同意。理由:继承:他们同属于地主阶级;都主张学西方先进的技术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发展(1)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领域更广;(2)洋务派学西方的首要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来维护封建统治,林则徐、魏源学西方目的的重心在于抵御外侮;(3)洋务派学习西方进行了充分的实践。林、魏:学军事技术洋务派:不仅学军事、还学科技、教育等人物主要著作主要思想思想特点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天演论》实行君主立宪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宣传进化论,用民权否定君权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以西方进化论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武器康: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梁: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其学以天择物竞二义,综万汇之本原,考动植之蕃耗,言治者取焉。特点:1,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3,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的思想表达了这个阶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同时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4.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D举一反三: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他为什么要“跪着造反”?借助孔子;依靠皇帝;宣传反封建专制的维新变法思想原因:1、封建势力的强大:
2、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3、维新派没有实权:
4、康有为本人的原因: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戊戌”与启蒙》中认为“戊戌”是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发端。戊戌变法与法国启蒙运动的共同点是
A冲击了封建秩序B否定传统文化
C反对君主政体D动员社会革命AB、D不符合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主张君主立宪,所以排除C;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C意义:①维新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发展创造了条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③维新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他们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重要的作用(爱国、进步、启蒙)材料一孔子与宪法,涉不相涉者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怪诞之事实者何在?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一中“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主要指什么事件?(2)材料二中“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主要哪些领域进行的?请以典型的史实加以说明。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思想宗教: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宗教改革。
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科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3)材料二中“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4)“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请分析提倡这两位先生的背景是什么?有何意义?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民主和科学。结合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先进的中国人打出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具有反封建思想的进步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联系:1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2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3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功绩:内容之间的关系:1,民主科学是前期的口号、旗帜;2,新道德是民主科学的前提;3,新文学是民主科学的传播载体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的传播;②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思想的传播;③新文化运动的掀起;相同点:①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的斗争;②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③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不同点①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为外国侵略者,第二次为清政府,第三次为北洋军阀政府及儒家思想。②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为维新派,第二次是革命派,第三次是激进派。③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君主立宪道路;第二次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第三次是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④作用不同:
第一次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
材料二: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认识到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调查问题调查结果1.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美国107票2.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主流民意:俄国对于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知识框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过程(阶段)原因特点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学了解日益深入;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1向西方学习与救亡图存相结合;2经历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3.以英美为师转向以俄为师。4.经历了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师夷长技以制、中体西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巩固练习: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2、《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A.1915年B.1917年
C.1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全包合同书
- 净化车间装饰装修合同
- 国际航空运输合同
- 互联网汽车租赁服务合作合同
- 大型货物运输合同
-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房屋抵押私人合同范本
- 清表工程合同范本
- 沿海运输合同范本
- 卤菜合同范本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一等奖
- 【MOOC】传感技术及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水土保持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园林植物病虫害》课件
- 2024年人力资源服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结核分枝杆菌(MTB)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 2022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一化学试卷
- 螺杆泵培训课件
- 智慧粮库管理系统
- 地震应急防灾手册
- 建筑设备监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