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朝更替与气候变迁的关系_第1页
中国王朝更替与气候变迁的关系_第2页
中国王朝更替与气候变迁的关系_第3页
中国王朝更替与气候变迁的关系_第4页
中国王朝更替与气候变迁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则变、暖则兴——浅谈气候变化与古代王朝兴衰更迭制作:公共事业管理12级徐宝欣中国地理组别:倚天组

气候变化、经济复苏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两大话题,其实以气候变化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一直在持续,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显得尤为突出,在那个农耕文明占有主导地位的岁月,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近乎于农业文明的发展史。

农业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举足轻重,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至关重要,气候这只无形的手就潜移默化地掌控着王朝的兴衰荣辱。引言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华文明史大致经历了四个冷期,而这些冷期的存在正是中华民族经历战乱纷争之苦,孕育伟大文明之时。第一个寒冷期时间:始于西周穆王二年止于东周平王时,延时约330年的小冰河期。现象:“江汉冰,牛马冻死”、“秋九月,桃杏实”、周厉王二十一年后,一百馀年间连年旱灾。严寒导致戎狄内侵,干旱引发泽民南徙。

第一个冷期结束后的温暖季,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农耕文明得到了长足发展,成就了秦帝国,逐鹿中原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意义上的真正统一。

到了汉代,文景之治积攒了大批钱粮,粮丰马壮,对北方游牧民族采取强硬的攻势行动,彻底打通了游牧民族对西域的封锁,为丝绸之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华民族迎来第一次辉煌。第一个冷期结束从公元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第二个冷期时间:自西汉成帝建使四年起,经东汉、魏晋、南北朝至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现象:干旱和寒冷、黄河流域的汉人大量向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迁徙路径图,北方游牧民族第一次强势突破秦汉长城,杀伐掠夺农耕文明而又逐步接受农耕文明。黄河流域完成了中华民族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华文明融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延黄河流域造就了敦煌、龙门、云冈等一大批石窟文化。

第二个冷期结束后的温暖季,以鲜卑为主要血统的北方游牧民族完全占领了中原地区,并逐步汉化。农耕文明中心也逐渐由黄河流域南移至长江流域,江南成为了举世瞩目的鱼米之乡,京杭大运河也肩负起漕运以及南北物资流通大动脉作用。

因时代造就的民族融合,让那个流着鲜卑血液建立起的新的王朝-大唐,这个时期中华民族蕴含着更多包容精神,正是这伟大的开放在全世界历史上奏响了崭新的盛唐华章。第三个寒冷期时间:起于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到南宋光宗绍熙三年结束。现象:长安、洛阳一带柑橘全部冻死,淮河、长江下游乃至太湖结冰车马可以在冰面上通过,洞庭湖、鄱阳湖漫天冰雪。

第三个冷期结束后温暖季十分短暂,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铁蹄,那令人胆寒的铁蹄让全世界都记住了成吉思汗的名字,上百个民族包含他的基因、据传融入全球二十分之一人口的血液,也为我们画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版图。时间:自明太祖洪武元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断断续续

长达五百馀年。现象:粮食产量波动较大1、第一次小冰河期,嘉靖废朝,严嵩的清词掩盖了民不聊生黑暗时代;2、第二次小冰河期,闯王均粮,长期的战乱引来了大清挥师入关;3、第三次小冰河期,虎门销烟,封建社会没有走向自强,为了苟延残喘,而让中华民族经历了近代百年的屈辱。第四个寒冷期

第四个冷期结束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始创民国、抗战岁月、解放烽火、创建新中国、抗美援朝、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曲折探索与发展改革,正在逐步由贫弱走向富强、由落后走向辉煌,复兴之路。

气候变化是古代王朝政治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85%以上中国改朝换代和所有全国动乱都是在冷期发生的。气候通过降温或回暖来对农业施加影响。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是一切生产部门的决定因素,也是国家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农业的发展与衰退,关系到整个封建王朝的存亡与兴衰。气候变化通过降温,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诱发其它不良的社会后果,如饥荒、移民、疾病以及少数民族内迁等等。这些后果的发展与持续,导致社会矛盾的最终激化,从而以大规模的战争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