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_第1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_第2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_第3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_第4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材分析:学科指导意见要求: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重点:认识斯大林模式

难点: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建议:导入新课:(1)照片导入(2)观点导入重点解析:难点解析: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猜猜我是谁?现在知道了吧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返回阅读材料:斯大林这个名字足以震撼世界有人说他是个残暴凶狠的魔鬼有人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有人说他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也有人把他视为天之骄子,扭转整个世界的历史巨人他是英勇无畏的,又是冷酷无情的返回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1)定义: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课前提示: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2)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与老教材比较:经济上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制。)体验感悟收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证券,了解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2、分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⑴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⑵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

⑶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⑷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革命前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

⑸思想环境: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理解

⑹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24——1929年)斯大林明确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具体实践:⑴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⑵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苏联提出农业逐步实现集体化的方针。⑶1928年,新经济政策终止。⑷1928年起连续实行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第二阶段:确立阶段(1929——1936年)(1)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同时,30年代初,苏联各地农村出现集体化浪潮,并出现严重失误。(3)1932-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4)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名称时间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第三阶段:完善阶段(1937——1953年)将斯大林模式理论化、程式化。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返回问题探究

有人说:斯大林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回归到“战时共产主义”思路上来。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材料一: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

——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材料二:斯大林的经济体制不仅重现了“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理论的基本原则,而且把这一理论发展得更完备,更系统了。

——程又中<邓小平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观>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用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的体制,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提示:物力、财力、人力严重匮乏;国外敌视;情景体验

由此可见,苏联在二三十年代的发展道路上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这一斯大林模式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这是苏联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如果我们要总结出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的话,请问该如何总结?为什么?结论:这是由苏联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斯大林模式的经验: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

斯大林模式的教训:经济上,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法制受到破坏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探究学习A以“斯大林是民族英雄还是政治暴君”为话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1、四人一组,实行分组合作学习,每人至少搜集一篇相关文章,讨论后确立每组观点与论据,最后由一人形成文章。

2、语言要流畅

3、杜绝简单抄袭

4、文章上交时,应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记录怎样评历史人物?

评价标准:①生产力标准。②客观实践。方法:一分为二,全面的、历史的看待历史人物。态度: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立场:无产阶级立场,人民大众立场。B“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制度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