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明理”教育校本教材高二部分《孟子》48.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原文】2.6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③之心--非所以内交④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⑥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⑦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⑧,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⑨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①乍:突然、忽然。③怵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④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纳”。⑤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⑥端:开端,起源,源头。⑦我:同“己”。⑧然,同“燃”。⑨保:定,安定。【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奇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49.矢人惟恐不伤人《孟子·公孙丑上》【原文】2.7孟子曰:“矢人①岂不仁于函人②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③。故术④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⑤,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⑥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注释】①矢人:造箭的人。②函人,造铠甲的人。③巫:巫医,鹅生。匠:匠人,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④术:这里指选择谋生之术,也就是选择职业。⑤御:阻挡。⑥由:同“犹”,好像。【译文】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不如造销甲的人仁慈吗?造箭的人唯恐自己造的箭不能够伤害人,造销甲的人却唯恐箭伤害了人。医生和棺材匠之间也是这样。所以,一个人选择谋生职业不可以不谨慎。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而不迷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仁,是上天尊贵的爵位,人间最安逸的住宅。没有人阻挡却不选择仁,是不明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人,只配被别人驱使。被别人驱使而引以为耻,就像做了造弓的人却又以造弓为耻,做了造箭的人却又以造箭为耻一样。如果真正引以为耻,那就不如好好行仁。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50.君子有三乐《孟子·尽心上》【原文】7.20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注释】①故:事故,指灾患病丧。②怍:惭愧。【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51.仁难遍,当务之急《孟子·尽心上》【原文】7.46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①小功②之察③;放饭流歠(4),而问无齿决⑤,是之谓不知务。”【注释】①缌(xi):细麻布,这里代指服丧三个月的孝服,穿这种孝服只服丧三个月,是五种孝服中最轻的一种,如女婿为岳父母服孝就用这种。②小功:服丧五个月的孝服,是五种孝服中次轻的一种,如外孙为外祖父母服孝就用这种。③察:指仔细讲求。④放饭流歠(chuo):大吃猛喝。放饭,大吃大嚼的意思;放,副词;饭,动词。流歠,猛喝的意思;流,长,副词;歠,饮,动词。《礼记·曲礼》说:“毋放饭,毋流歠。”在尊长者面前大吃猛喝是非常失礼的大不敬行为。⑤问无齿决:问,讲求;齿决,用牙齿啃,这里指用牙齿啃于肉。《礼记·曲礼》说:“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在尊长者面前啃干肉也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只是小不敬。【译文】孟子说:“智者没有什么事物不该知道,但是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仁者没有什么人不该爱,但是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人”。以尧舜的智慧尚且不能够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们急于知道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以尧舜的仁德尚且不能够爱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人。如果不能够实行该行三年的丧办礼,却对三个月、五个月的丧礼仔细讲求;在尊长者面前大吃猛喝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啃干肉,这就叫做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物。”《荀子》52.礼论(节选)【原文】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①,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②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注释】①度量:所以,定多少之数。分界:所以定彼此之分。②屈:竭尽。【译文】礼的兴起因为什么?答:人生来就有欲望,有欲望而得不到,就不可能不去寻求;寻求而没有限度和界限,就不能不争夺;争夺就产生混乱,混乱则导致无法收拾的局面。过去的圣王憎恨这种混乱的局面,所以制定礼义以区分等级界限,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人们的欲望一定不会因为物质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物质也一定不会因为欲望之无穷而耗尽,欲望与物质相互制约而长久地保持协调,这就是礼的源起。53.修身(节选)【原文】礼有三本①: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②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注释】①本:根本,本源。②隆:推崇。【译文】礼有三个本源:天地,是生命的本源;先祖,是族类的本源;师长,是治理国家的本源。没有天地,生命从何而来?没有先祖,我们从何而来?没有师长,国家如何得到治理?三者缺一方面,人们就没法得到安宁。所以礼,上是用来祭祀天的,下是用来祭祀地的,也是表示对祖先和君师的尊重。是礼义的三个根本。【原文】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①,横行②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③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④,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体倨固⑤而心势诈,术顺、墨而精杂污⑥,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⑦,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⑧,辟违⑨而不悫,程役而不录⑩,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注释】①术:法,遵行。爱人:仁爱。人,通“仁”。②横行:广行。③饶乐:富足、享乐。④拘守而详:谨守法度、明察事理。⑤倨:傲。固:固陋。⑥顺、墨:当作“慎”、“墨”。慎,慎到,战国思想家,其学说本黄老、归刑名,“尚法”、“重势”。墨,墨翟,战国墨家学说创始人,提倡节俭。精:当作“情”,性情。杂污:肮脏。这里指非礼义之言。⑦偷儒:苟且懒惰怕事。偷,偷懒。儒,懦弱。转脱:婉转推脱。⑧佞兑:口才捷利。兑,通“锐”,行动快、疾。不曲:直取之,指毫不谦让。⑨辟违:邪恶。辟,邪僻。⑩程役:通“逞欲”。录:通“逮”,谨慎。【译文】体貌恭敬而内心忠信,遵循礼义而内心仁爱,那么走遍天下,即使不受重用而困于四夷之地,人们也没有不敬重他的。劳累辛苦的事则抢先去做,安逸享乐的事则让给别人,端正朴实、诚实守信,谨守法度、明察事理,那么走遍天下,即使遭受穷困到了四夷之地,也不会没有人任用他。体貌倨傲而内心权诈,遵循慎到、墨子的学说而内心杂乱污浊,那么走遍天下,即使到处通达,人们也没有不轻视他的。劳苦的事就懒惰推脱,享乐的事就身手敏捷毫不谦让,僻邪而无诚信,一味追求自己的私欲而不知谨慎,那么走遍天下,即使到处通达,人们也没有不鄙弃他的。《墨子》54.贵义(节选)【原文】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①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②,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③,则耕者不可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注释】①争一言:争论一句话。②过故人:探望老朋友。③处:闲居。
【译文】墨子说:“万事没有比义更宝贵的了。如果现今对别人说:‘给你帽子和鞋,但是要砍断你的手和脚,你干吗?’必定不干。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帽子和鞋不如手和脚珍贵。又有人说:‘给你天下,但要杀了你,你肯吗?’凡人必定不肯。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己的身体珍贵。为了争辩一句话的是非而互相残杀身体,这是因为义比身体更珍贵。所以说:万事没有比义更为宝贵的了。”墨子从鲁国到齐国,探望一个老朋友,老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偏偏自己受苦去行义,你不如停止了吧。”墨子回答说:“现在这儿有一个人,他有十个儿子,只有一个儿子耕种,九个闲着,那么从事耕种的儿子不得不更加紧干活了。为什么呢?因为张口吃饭的人多而耕作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什么人行义,那么你就应该鼓励我去加紧行义,为什么反而要阻止我呢?”55.法仪(节选)【原文】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①,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②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③,平以水。无④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⑤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⑥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注释】①法仪:法度准则。②百工:各行各业。③县:通“悬”,测定垂直的工具。④无:无论。⑤中:合乎。⑥放依:仿照。【译文】墨子说:天下人做事,不可以没有法度准则,没有法度准则而能把事情做成的是没有的。即使做了将相的有才能的人,也都有一定的法度。即使各行各业的工匠,也都有一定的法度。工匠用矩尺来测定方形,用圆规来测定圆形,用绳墨来测定直线,用悬锤来测定是否垂直,用水平器测定平面。无论巧匠还是一般的工匠,都以这五种用具做为法度。巧匠能做到合乎法度,一般的工匠即使不能合乎法度,只要仿照着工具去做,就胜过自己了。所以,各行各业做工的人,必须有法度可依。56.修身(节选)【原文】君子战虽有陈①,而勇为本②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③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④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⑤,无务博闻。
【注释】①陈:同“阵”。②本:本质,根本。③行:品行,德行。④无务:不去做。⑤暗:暗昧,不明。【译文】君子作战虽然有队形阵法,但勇敢是根本;举办丧事虽然有礼节仪式,但哀痛是根本;士人虽然有学问知识,但品行是根本。因此,根本不能树立牢固,不必去追求枝叶丰茂;近邻不亲善,不要去追求远处的朋友;连亲戚都不依附,不要去从事外交;一件事也不能有终有始,就不必操持多种行业;一种事物也不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强记。
【原文】故君子力①事日强,愿欲②日逾,设壮③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④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⑤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⑥,接之肌肤,华发隳颠⑦,而犹弗舍⑧者,其唯圣人乎!【注释】①力:努力,尽力。②愿欲:心愿,愿望。③设壮:建树。④见:表现,显示。⑤竭:竭尽。⑥四支:四肢。支,同。肢”。⑦华发:头发苍白。隳(huī)颠:秃顶。⑧弗舍:不舍弃。【译文】所以君子努力做事,日渐强盛,愿望日渐远大,建树日渐宏伟。君子的修身之道:贫穷之时显示出廉洁,富裕之时显示出道义,对于生者显示仁爱,对于死者显示哀痛;这四种德行不能掺有虚假,经常要反省自己。隐藏于心中的是不竭尽的仁爱;言谈举动是不竭尽的恭敬有礼;说出的话永远那样合理。这种德行贯穿于身体四肢,渗透了肌肤,直到头发花白秃顶,都不会舍弃,大概只有圣人可以做到吧!《韩非子》50.孤愤第十一(节选)【原文】智术之士①,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②;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③而治官,非谓重人④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⑤;能法之士,劲直听用,且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⑥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⑦,不可两存之仇也。【注释】①智术之士:智,通“知”,了解,通晓。通晓法术的人。②烛私:烛,明察,洞悉。洞悉隐秘。③案法:案,通“按”,按照。按照法律。④重人:朝廷中执掌大权的人,即权臣。⑤阴情:隐情,阴谋。⑥绳之外:绳墨以正曲直,绳墨之外的部分将被砍削,这里比喻权贵之臣必然受到制裁。⑦当涂之人:即朝廷中居要职、掌大权的人。【译文】通晓治术的人,一定是有远见并且能明察秋毫的人,不能明察秋毫,就不能洞悉隐秘。擅长法律的人,一定是坚强刚毅而且非常正直的人,不正直就不能矫正奸邪。身为大臣,根据法令来处理政事,按照法律来治理各级官吏,这不能被称为权臣。所谓权臣,是没有君主的命令却独断专行,损害法律来谋求私利,耗费国家的财力来方便自家,他的势力能够让君主听从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权臣。通晓治术的人能明察秋毫,一旦被任用,就要揭开权臣掩藏的隐情;擅长法律的人刚强正直,一旦被任用,就要矫正权臣的奸邪行为。所以通晓治术、擅长法律的人被任用,那么地位高、权势重的权臣,必然会受到制裁。因此,通晓法律的人和那些权贵重臣,是不能并存于朝廷的仇敌。《颜氏家训》35.勉学篇(节选)【原文】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怕声下气,不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老身基,翟然自失,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悦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译文】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於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於做实事。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西,於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不懂得服侍君主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职不越权,见到危难不惜生命,不忘对君主忠谏,以利国家,於是凄恻自忠,要想效法。一贯骄傲奢侈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恭俭节约,谦卑养德,礼为教本,敬为身基,於是惊视自失,敛容抑气。一贯鄙吝的,要他看到古人的重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济穷困,於是羞愧生悔,积而能散。一贯暴悍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小心贬抑自己,齿弊古存,待人宽容,尊贤纳众,於是疲倦沮丧,身体弱得不胜衣。一贯怯懦的,要他看到古人的不怕死,坚强正直,说话必信,好事干下去不回头,於是勃然奋力,不可慑服。这样历数下去,百行无不如此,即使难做得纯正,至少可以去掉过於严重的毛病,学习所得,用在哪一方面都会见成效。只是世人读书的,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判断一件诉讼,不需要弄清事理,治理千户小县,不需要管好百姓,问他造屋,不需要知道楣是横而兑是坚,问他耕田,不需要知道稷是早而黍是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情既很悠闲,人树更见迂诞,处理军国大事,一点没有用处,从而被武人俗吏们共同讥谤,确是由於上述的原因吧?《孝经》56.三才章第七【原文】曾子曰:“甚哉①!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②也,地之义③也,民之行④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⑤;则天之明⑥,因地之利⑦,以顺天下⑧。是以其教不肃而成⑨,其政不严而治⑩。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eq\o\ac(○,11)也,是故先之以博爱eq\o\ac(○,12),而民莫遗其亲eq\o\ac(○,13);陈之于德义eq\o\ac(○,14),而民兴行eq\o\ac(○,15);先之以敬让eq\o\ac(○,16),而民不争eq\o\ac(○,17);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eq\o\ac(○,18);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eq\o\ac(○,19)。《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eq\o\ac(○,20)。’”【注释】①甚哉,孝之大也:孝顺的道理多么高深伟大啊!甚,很,非常。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大,这里主要指孝道内涵的广博和作用的广大。②天之经:如天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永恒不变。经,常规,原则,指永恒不变的规律。③地之义:如地道顺承天道,孕育万物,各得其宜。孝道又源于地道,所以人要取法于地道,如地道顺承天道一样,终身奉养孝顺父母。义,适宜。④民之行:是说孝道是人的一切行为中最根本的品行,是符合人本性的必然行为。行,品行,行为。⑤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天地这种经常不变的道理,人们应当效法它。是,因此,由此。则,效法。⑥则天之明:效法上天明照宇宙的道理。⑦
因地之利:善用土地顺承万物的利益。⑧以顺天下:这里是说圣王把天、地、人这‘三才’融会贯通,以孝道治理天下,天下就会民心顺从。以,用来。顺,理顺,治理好。⑨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因此其教化不用严厉的态度,而可以达到目的。⑩其政不严而治:不用严厉的手段而天下自可太平。治,平治,指天下安定太平。eq\o\ac(○,11)化民:感化人民。eq\o\ac(○,12)先之以博爱:就率先实行博爱。先,指率先实行,带头去做。eq\o\ac(○,13)民莫遗其亲:人民就不会遗弃其亲人。eq\o\ac(○,14)
陈之于德义:向人民陈述道德仁义。陈,陈述,讲述。eq\o\ac(○,15)
兴行:奋起实行。eq\o\ac(○,16)先之以敬让:率先实行恭敬谦让。eq\o\ac(○,17)
不争:指不为获得地位、钱财等而与他人相争。eq\o\ac(○,18)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以礼乐引导人民,则人民和顺亲睦。儒家认为,‘礼’使天地之间的万物尊卑高下皆有秩序,各得其所。‘乐’使天地之间的万物和谐,融洽共处。因此主张礼乐可以作为治理天下,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eq\o\ac(○,19)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晓示民众什么事情值得喜欢,什么事情应该厌恶,人们知有禁令而不犯法。eq\o\ac(○,20)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声威显赫,很有气派的样子。师,指太师,是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中地位最高者,辅佐天子治理国家。尹,尹氏。师尹,指担任太师的尹氏。尔,你。瞻,仰望。【译文】曾子听了孔子说明孝道后说:“孝顺的道理多么高深伟大啊!”孔子继续说:“孝道,如天道的运转,永恒不变;如土地顺承万物,各得其宜;是人类必有的行为。天地这种永恒不变的道理,人们应当效法它。效法上天明照宇宙的道理,善用土地顺承万物的利益,用来教化天下人民。因此,施行教化,不用严肃的态度就能成功。推行政治,不用严厉的手段而天下自可太平。先王看见教化可以感化人民,就率先实行博爱,因此没有人遗弃他的父母亲;向人民陈述道德仁义,使人民奋起而实行;并率先实行恭敬谦让,人民因此不会发生纷争;再以礼仪音乐来引导人民,人民就和顺亲睦相处;教导人民什么事情值得喜欢,什么事情应该厌恶,人民知道有禁令,就不会犯法了。《诗经·小雅·节南山篇》上说:‘名声显赫的太师尹氏,人民全都仰望你呀!’”57.纪孝行①章第十【原文】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②,养则致其乐③,病则致其忧④,丧则致其哀⑤,祭则致其严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⑦,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⑧。在丑而争,则兵⑨。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⑩,犹为不孝也。”【注释】①纪孝行:记录孝子事亲的行为。②居则致其敬:平居之时当致其恭敬。居,日常家居。致,竭尽。③养则致其乐:奉养之时当尽其欢乐,承颜顺志,无所拂逆。④病则致其忧:父母有病,则当尽其忧虑之心。⑤丧则致其哀:若亲丧亡,则尽诚尽礼,擗踊哭泣,终其哀情。⑥严:端庄严肃。⑦在丑不争:在同事之间,应当和顺处众,而不可争忿。丑,同类。此指同列、同官。⑧为下而乱,则刑:在下位而恃乱不驯,则刑辟之罪及之。⑩日用三牲之养:每天以三牲奉养父母。三牲,指牛羊豕【译文】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侍;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遭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相互残杀。这骄、乱、争三项恶事不戒除,即便对父母天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食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之人啊。”广至德章第十三【原文】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①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②。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③。《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④。’非至德,其孰⑤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⑥!”【注释】①家至:到家,即挨家挨户地走到。日见之:天天见面,指当面教人行孝。郑注:“非门到户至而见之。”②“教以孝”二句:君子以身作则行孝悌之道,为天下做人子的做了表率,使他们都知道敬重父兄。③“教以臣”二句:传说是天子在祭祀时,对“皇尸”行臣子之礼。皇,即先王。尸,是祭祀时由活人扮饰的受祭的对象。天子通过祭祀行礼,做出尊敬君长、当好人臣的榜样。④“恺悌”二句:语出《诗经·大雅·泂酌》。据说原诗是西周召康公为劝勉成王而作。恺悌,和乐安详,平易近人。⑤孰:谁。⑥如此其大者乎:本章在引《诗》句后,又有一句概括性的结语,刘炫《孝经述议》说:“余章引《诗》,《诗》居章末,此于《诗》下复有此经者,《诗》美民之父母,以证君之能教耳,不得证至德之大。故进《诗》于上,别起叹辞,所以异于余章也。”【译文】孔子说:“君子以孝道教化人民,并不是要挨家挨户都走到,天天当面去教人行孝。以孝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父亲的都能受到尊敬;以悌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兄长的都能受到尊敬;以臣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君王的都能受到尊敬。《诗经》里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如果没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有谁能够教化人民,使得人民顺从归化,创造这样伟大的事业啊!”59.丧亲章第十八【原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哀①,礼无容②。言不文③服美不安④,闻乐不乐,食旨⑤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⑥,教民无以死伤生⑦,毁不灭性⑧,此圣人之政⑨也。丧不过三年⑩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eq\o\ac(○,11),陈其口簋而哀戚之eq\o\ac(○,12)。擗踊eq\o\ac(○,13)哭泣,哀以送eq\o\ac(○,14)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eq\o\ac(○,15)。为之宗庙eq\o\ac(○,16),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eq\o\ac(○,17)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eq\o\ac(○,18)。【注释】①哭不哀:气竭而尽不能委曲也。哀,痛哭时发出婉转拉长的声音。②容:保持端正的容貌。③文:文饰;修饰。④服美不安:穿着美观的服饰,心里感到不安。⑤旨:美味。⑥三日而食:父母去世,孝子不食三日,三日之后,就可进食。⑦无以死伤生:不可因亲人之死而伤害到活着的人。⑧毁不灭性:因哀痛而身体瘦削,但不危及生命。毁,哀毁。⑨政:法则。指圣人制礼施教的法则。⑩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丧期不超过三年,这是对人们表示哀伤要有终结。eq\o\ac(○,11)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准备棺、椁、衣、衾,举行敛礼。古代的棺木有两重,盛放尸体的叫棺,套在棺外的叫椁。衾,死人盖的被子。举之,举行敛礼。分小敛和大敛。为死者穿着衣服称小敛,把尸体放入棺内,称大敛。eq\o\ac(○,12)陈其簠簋而哀戚之:陈列簠簋等礼器而悲伤忧痛。簠簋,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的器皿,用竹木或铜制成。大抵簠多为方形,簋多为圆形。eq\o\ac(○,13)擗踊:搥胸顿脚。古丧礼中,表示极度悲痛的动作。擗,搥胸。踊,跳跃。eq\o\ac(○,14)送:送殡;送葬。eq\o\ac(○,15)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占卜墓地,安葬灵柩。卜,占卜。宅兆,坟墓的四周区域。eq\o\ac(○,16)为之宗庙,以鬼享之:营建宗庙,以祭祀之礼,请鬼神来享用。eq\o\ac(○,17)生民:人民。eq\o\ac(○,18)孝子之事亲终矣:孝子侍奉父母的本务到此结束了。(或有问孝子之事亲终矣,岂自是而后可遂已乎?曰:非也。孝子之心无穷,身在一日,则思在一日。古者大孝所以有终身之慕也。此云终者,毕之谓也。谓生尽其养,死永其思,然后子职毕尽无遗。非谓从今日后遂不必容心也。)【译文】孔子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要哭得声嘶力竭,发不出悠长的哭腔;举止行为失去了平时的端正礼仪,言语没有了条理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得好吃,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忧愁的表现。父母之丧,3天之后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3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办丧事的时候,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簋类祭奠器具,以寄托生者的哀痛和悲伤。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以表示生者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在父母亲在世时以爱和敬来奉事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看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仪礼》60.士相见(节选)【原文】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①。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②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③。众皆若是④。若父,则游目⑤,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凡侍坐于君子⑥,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⑦,则请退可也。夜侍坐,问夜,膳荤⑧,请退可也。【注释】①此节述进言之法。非对也,妥而后传言:对:答。妥:安坐,指君而言。传言:出言,发言。这句是说,进言时,如果不是因君发问而作答,则必待君安坐后才发言。②大人:卿大夫。③始视面:谓开始时要观察其颜色可否进言。中视抱:抱:衣领下至带之间。谓既进言,视抱,容听者思之,同时,视下于面,表示尊敬。卒视面:最后看其是否听纳己言。勿改:在发言至听者答应这段时间内,要端正容体等待,不要变动改容。④众皆若是:谓诸卿大夫同在,其仪亦如此。⑤若父,则游目:谓与父言时,目光可以游动,以观察其身心安否。⑥此节述侍坐于君子之法。君子:指卿大夫及国中贤者。⑦欠伸,打哈欠,伸懒腰。问日之早晏:晏:晚。即问现在什么时候了。以食具告:具:俱、备。即告从者所食已遍。改居:变换坐的地方。从“久伸”到“改居”,都是疲倦的表现。⑧问夜:问什么时候了。膳荤:谓食用荤辛之物。荤指葱、薑、蒜之类荤辛之物。这也都是有倦意欲休息的表示。【译文】凡是与君谈话,如果不是回答君的提问,则必待君安坐之后才发言。与君谈话,所言着重于君使臣之礼;与卿大夫谈话,所言着重于臣事君尽忠之道;与老者谈话,所言着重在使弟子之事;与年幼者谈话,所言着重在孝亲敬长之节;与众人谈话,所言着重于忠信慈祥之行;与做官的人谈话,所言着重于忠诚信实之义。向卿大夫进言,开始时要看着对方的脸,言毕,目光下移至对方的怀抱,然后抬头注视对方的面部。进言者要容体端正,不要变动改容。诸卿大夫同在时,其仪节亦如此。若是与父亲交谈,目光则可以游动,注视的范围,上不要高过面部,下不要低于腰带。如不说话,站立时要注视对方的脚,坐着时则注视对方的膝盖。凡是侍坐于君子,君子开始打哈欠伸懒腰,询问时间的早晚,告诉从者所食已遍,或者(不断)变换坐的位置,看到这些疲倦的表现,就可以告退了。在夜间侍坐于君子,如果对方询问时间,开始食用荤辛之物,也就表示他已有倦意,侍坐者也就可以告退了《文昌孝经》61.体亲章第二(节选)【原文】孝先百行,根从心起,定省温凊①,时以敬将。每作一事,思以慰亲;每发一言,思以告亲。入承亲颜,亲欢我顺,亲愁我解;出必告亲,恐有恶行,以祸亲身;归必省亲②,恐有恶声,以拂亲心。力行戒慝③,随时加惕,口业④不干,身业⑤不作。恐有意业⑥,欺亲欺身;恐有心业⑦,累身累亲。【注释】①定省温凊(qìnɡ):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孝道。侍奉父母要晚上服侍就寝,早晨及时问安,冬天温被,夏日扇凉。②省亲:探望父母或其他尊长亲属。③慝(tè):邪恶,恶念。《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吏无苛政,民无怀慝。”④口业:又名语业,即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业为造作之义,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⑤身业: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⑥意业: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⑦心业:心思所造作的业。【译文】孝顺优先于其他品行,根起于人心中。侍奉父母要晚上服侍就寝,早晨及时问安,冬天温被,夏日扇凉,时刻恭敬服侍。每做一件事,都要想着慰藉父母;每说一句话,都要想着告知父母。入则侍奉父母,父母的欢乐我来顺承分享,父母的忧愁由我来化解;外出必定告知父母,恐怕有恶行,以连累父母;归来后必定要探望父母,恐怕家人有恶言恶语,不顺父母的心意。尽力做到戒除恶念,随时提高警惕,不造口业,不作身业。恐怕有意业,欺骗自己,欺骗父母;恐怕有心业,牵累自身,拖累父母。《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62.荀巨伯义退胡贼【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①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②。《世说新语》【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译文】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朋友对巨怕说:“我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干的事吗!”强盗进了郡城,对巨伯说:“大军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竟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我自己代朋友去死。”强盗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有道义的国家!”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了,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63.殷仲堪诫子【原文】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①。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②。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③。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④!尔曹其存之⑤!”《世说新语》【注释】①殷仲堪: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任荆州刺史,太元十九、二十年,荆、徐二州水灾。他笃信天师道,生活俭省,可是事神不借钱财。水俭:因水灾而年成不好。俭:歉收。五碗盘:古代南方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啖(dàn):吃。②率物:率人,为人表率。真素:真诚无饰;质朴。③方州:州。豁(huò):抛弃。时意:时俗。④常:常态。“焉得”句:意指不能因为登上高枝就抛弃树干,比喻不能因为身居高位就忘掉了做人的根本。⑤其:表命令、劝告的语气副词,大致可译“还是、要”。【译文】殷仲堪就注荆州刺史以后,正遇上水灾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除外没有其他荤菜;饭粒掉在盘里或坐席上,马上捡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他常常告诫子侄们说:“不要因为我担任一个州的长官,就认为我把平素的生活习惯抛弃了,现在我的这种习惯并没有变。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做了官就丢掉做人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我的话!”64.管宁割席断义【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①。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注释】①捉:握;拿。掷:扔;抛。②席:坐席,是古人的坐具。轩冕:大夫以上的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这里是指有达官贵人过门。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同指管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同指华歆。古文惯例,人名已见于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废:放弃;放下。【译文】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左传》春秋·左丘明65.祁奚举贤【原文】祁奚请老①,晋侯问嗣焉②。称解狐③——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④。”于是羊舌职死矣⑤,晋侯曰:“孰可以代之⑥?”对曰:“赤也可⑦。”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⑧,羊舌赤佐之⑨。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⑩。称其仇,不为谄eq\o\ac(○,11);立其子,不为比eq\o\ac(○,12);举其偏,不为党eq\o\ac(○,13)。《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eq\o\ac(○,14)。”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为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eq\o\ac(○,15)。”祁奚有焉。【注释】①祁奚:字黄羊,晋国大臣,三年前任晋国中军尉。请老:告老,请求退休。②晋侯;指晋悼公。嗣:指接替职位的人。③称:推举。解狐:晋国的大臣。④午;祁午,祁奚的儿子。⑤于是:在这个时候。羊舌职:晋国的大臣当时任中军佐,姓羊舌,名职。⑥孰:谁。⑦赤:羊舌赤,字伯华,羊舌职的儿子。⑧中军尉:中军的军尉。⑨佐子:辅佐他,这里这指担当中军佐。⑩于是:在这件事情上。举:推荐。善:指贤能的人。eq\o\ac(○,11)谄(chan):谄媚,讨好。eq\o\ac(○,12)比:偏袒,偏爱。eq\o\ac(○,13)偏:指副职,下属。党:勾结。eq\o\ac(○,14)这两句话见于《尚书。洪范》。王道:理想中的政治。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eq\o\ac(○,15)这两句诗出自《诗·小雅·.裳裳者华》。【译文】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中军尉职务的人。祁奚推举解狐——而解狐是他的仇人。晋悼公要立解狐为中军尉,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问他,祁奚回答说:“祁午可以任中军尉。”正在这个时候羊舌职死了,晋悼公问祁奚:“谁可以接替羊舌职的职位?”祁奚回答说:“羊舌赤可以。”于是,晋悼公让祁午做了中军尉,让羊舌赤辅佐他。君子认为祁奚在这件事情上能够推举贤人。推荐他的仇人,而不谄媚;推立他的儿子,而不偏袒;推举他的下属,而不是勾结。《尚书。洪范》说:“没有偏袒不结党,王道政治坦荡荡。”这话大概是说的祁奚这样的人了。解狐得到推举,祁午得到职位,羊舌赤得到官职;立了一个中军尉的官,而得举、得位、得官三件好事都成全了,这正是由于他能推举贤人。恐怕只有贤人,才能推举跟自己一样的人。《诗·小雅·裳裳者华》说:“只因为他有仁德,才能推举象他的人。”祁奚就具有这样的美德。《汉书》班固66.陈万年教子①【原文】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②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③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④曰:“具⑤晓所言,大要⑥教咸谄也。”万年乃不敢复言。【注释】①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②戒:同“诫”,告诫。③乃公:你的父亲。④谢:道歉。⑤具:完全。⑥大要:主要。【译文】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做人的道理,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陈万年于是不敢再说话。《青锁高议》宋·刘斧67.韩琦大度容人【原文】韩魏公①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③之,尤为宝玩。乃开醇④召漕使⑤显官,特设一卓⑥,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⑦,遍劝坐客。俄为吏将⑧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注释】①韩魏公:韩琦,北宋名臣。②答:答谢。④醇:味道浓厚的美酒。⑤漕使: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⑥卓:同“桌”。⑦且将用之酌酒:并准备用它来进酒。⑧吏将:指差役人员中的统领。【译文】韩琦管理北都,(他的)表兄弟有中献给他一只玉杯,说是耕地的人进入在修的坟墓得到的,(玉杯)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他(弟),特别视为珍宝(很喜欢)。于是打开好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绣着花纹的台布覆盖着,把玉杯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进(饮)酒,不一会被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杯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琦却不慌不乱,笑着对那武官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又对那个武官说:“你是不小心触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你又有什么罪?”韩琦的度量宽大就是这样。68.与长子受之(节选)宋·朱熹【原文】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gǔ):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⑥无忝(tiǎn):不要辱没。忝,辱。【译文】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每天晚上睡觉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吗?”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朱熹名言二十则(选自《朱熹名言名句选译》蔡春耀主编郑国钦译注)修身养性【原文】思无邪,则所言所行皆无邪矣。(《朱子语类》卷二十三)【注释】邪:不正当,不正派。【译文】思想纯正健康,言论就不会偏激,行为就合乎规范。【原文】喜其所当喜而喜不过,怒其所当怒而怒不迁。(《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注释】过:过分。迁:迁移,此处指迁怒于人。【译文】为应当高兴的事而高兴,但不要得意忘形;为应当生气的事而生气,但不要把怒气发泄到无辜者头上。【原文】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朱子语类》卷二十三)【注释】敬:畏而不怠慢,毕恭毕敬。【译文】爱一个人却又轻视怠慢他,不是真爱;敬一个人却疏远冷淡他,不是真敬。【原文】克己可以之治怒,明理可以治惧。(《朱公政训》)【注释】治:治理,管理。【译文】克制自己,可以平抑愤怒情绪;明白事理,可以消除恐惧心理。【原文】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四书集注·论语》)【注释】矜肆:矜,自以为贤能,引申为自负高傲;肆,放肆。【译文】君子遵循理义,所以安详舒泰而不狂妄放肆。小人放纵欲望,所以狂妄放肆而不安详舒泰。理学思想【原文】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气而生,故此心必仁,仁则生矣。(《朱子语类》卷五)【注释】仁:仁爱之德。【译文】天地最大的德性是孕育和生存万物。人禀受天地灵气而生,所以这人心必定具有仁爱的成分,仁就是具有(热爱生命)让人类生存、万物生成的德性。【原文】天人本只一理,若理会得此意,则天何尝大,人何尝小。(《朱子语类》卷十七)【注释】何尝:不曾,并非。【译文】存于上天和人心的本是同一个“理”,如果领悟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上天就不会神秘得让人敬畏,也不会觉得人多么的渺小可怜。【原文】天下只有一个正当道理,循理而行,便是天。(《朱子语类》卷二十五)【注释】循:顺着。【译文】天底下只有一个合乎生存法则的正确道理,遵循这个道理行事,便是合乎天意。【原文】圣人之道,有高远处,有平实处。(《朱子语类》卷一)【注释】高远处:指理想,为建设理想社会的大道理。平实处:指日常生活中的处事道理。【译文】圣人追求的“道”,含有高远的社会理想,也有平实的为人处事之道。【原文】道之在天下者未尝亡,惟其托于人者或绝或续,故其行于世者有明有晦。是皆天命之所为,非人力之所能及也。(《朱子语类》卷七)【注释】道:这里指“道体”,具有本体论意义。作为本体而存在的“道”,不是某一事某一物的道理,而是天地万物所有道理的总和,它涵盖一切。【译文】永恒的道在天下从不曾消亡过,只是它表现在人类身上有时断绝有时存续,所以道行于人类社会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这永恒的道是一种自然存在,不是人的智力的创造。为人处事【原文】尽己之心为忠,循物之理为信。(《朱熹集》卷五十《答潘恭叔》)【注释】忠:对他人负责的道德要求。信:对自己负责的伦理规范。【译文】对待他人之事就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真诚尽力去做,就是忠;尊重事实,按客观事实去对待它、体现它,做到表里如一,就是信。【原文】言行不相副,无以取信于人,如此使人皇恐,无地自容。(《朱熹集》卷十五《与吕伯恭书》)【注释】副:符合,相称。皇:通“遑”;闲暇,空闲。【译文】言行不一致,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如此一来会(处处碰壁)让人闲暇时也心里不安,无地自容。【原文】人与人要约,当于未言之前,先度其事之合义不合义。言而不践,则是不信;践其所言,又是不义,是不先度之故。(《朱子语类》卷二十二)【注释】要:需要,想要。约:订约,约束。度:估计,揣度。【译文】与人约定,事先要考虑约定之事是否符合道义。承诺而不践行,失信于人;践行承诺却又陷入不义境地。如此左右为难是事前不多加考虑造成的。【原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文公集》卷七十五《白鹿洞书院学规》)【注释】正其义:使其义正。明其道:使其道明。【译文】张扬正义而不图利益,申明道义而不惜气力。【原文】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得事。(《朱文公集》卷十八)【注释】本:根本。【译文】干大事业的人,必定把确定志向目标把在第一位。不立下雄心壮志就干不成大事业。治学穷理【原文】大学之道,虽以诚意正心为本,而必以格物致知为先。(《朱文公集》卷五十九《答曹元可》)【注释】诚意:至实无妄的心态。正心:使心正,端正心态。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译文】成人的学问之道,虽然以诚意正心为最高境界,但首先一定是在“格物致知”方面下功夫。【原文】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朱文公集》卷十四)【注释】居敬:严肃认真专注的心态。致精:获得学问的精义精髓。【译文】读书的方法没有必循序渐进而登堂入室更重要的了,而获得精深学问的关键,又在于虔诚恭敬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这是不可轻视的求学道理。【原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文公集·读书之要》)【注释】大抵:大概。【译文】一般说来,读书首先必须熟读,使文中的语言都像从自己的嘴里自然说出来,这样做了之后,就会有收获了。【原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卷十一)【注释】疑:疑点,疑团,疑难问题。【译文】读书人不会提出疑难问题的,必须教会他发问质疑;有疑难问题的,要让他解难释疑直至通达明白。到这个地步,才算是进步。【原文】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十三)【注释】要:重要。【译文】学问的广博,不如领悟道义的深透重要;领悟道义的重要不如实践它来得实在。71.朱熹诗(十三首)(选自《朱熹名言名句选译》蔡春耀主编郑国钦译注)理想志趣(三首)武林春风不放桃花笑,阴雨能生客子愁。只我无心可愁得,西湖岁月弄扁舟。【译文】春风料峭不让桃花绽开笑容,阴雨绵绵会让游客内心生愁。我有禅心不会因此发愁,怡然荡舟西湖弄月吟风。无题独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照文。此身不知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注释】逐:追随。【译文】一生像独鹤高飞不丧失独立意志,兼有嵇康豪放不羁的性格与鲍照般的文采,然而我不过像天上人间飘荡的一片云,漫无目的地悠悠浮沉,不知何处是归栖之所。小涧两岸交翠阴,一水自清泻。俯仰契幽情,神襟顿飘洒。【注释】小涧位于崇安百丈山山谷。神襟:精神,胸怀。顿;突然。【译文】两岸峰奇峦秀,古树苍藤青翠欲滴,一道清流自高处奔泻而下。目力所及无不契合心中深远高雅的感情,置身于此,胸怀一下子开朗飘逸。友情亲情(三首)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次其韵二首(其一)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注释】悠悠:长久,遥远。风:双关语,指自然界的风,也指消息,音讯。【译文】分别之后,已见鸿雁南来几度飞;忘不了你,悠悠岁月恍如梦中过。不要说湖宽海阔望不见你的身影,千里长风会把我们的音讯传送。梅花两绝句(其一)溪上寒梅应已开,故人不寄一枝来。天涯岂是无芳物,为尔无心向酒杯。【注释】这是朱熹在同安任所托物寄意之作。芳物:芳香之物。【译文】家乡溪边的寒梅应该应时开房了,老朋友怎么不寄一枝梅花来?虽说天涯处处有芳物,终不及家乡风物好,梅花啊,为你,我无心喝酒了。次韵择之舟中有作二首(其一)一席三人抵项眠,心知篷外水如天。起来却怪天如水,月落乌啼浦树边。【注释】此诗写朱熹师徒三人自湖南东归途中舟行江上情景和同舟共济自得其乐的情怀。【译文】三人同一铺,贴身来睡眠,心知船篷外,烟波浩渺如长天空阔。起身一看,惊讶水天一色湛蓝无边,溶溶月色下,乌啼江树上。山水情趣(四首)隐求斋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隐去复何求,无言道心长。【注释】隐求斋是武夷精舍建筑群中的一处胜景。【译文】清晨,开窗可见从夜色中醒来的山峦林影;夜里,枕着山泉曼妙的声响入眠。隐居在这样清幽的地方还追求什么?静静地长久回味合乎天理的思想吧。武夷棹歌(其一)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复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注释】武夷风光组诗中一首,描写的玉女峰。【译文】亭亭玉立的玉女仙子,临流插花,梳妆打扮,究竟是为了谁呢?道人不会再做男女欢会的“阳台梦”,但却兴致勃勃地由此走进这美不胜收的山水中。瀑布峰回危径转,垂练忽千寻。不为登山倦,踌躇秋涧阴。【注释】本诗描写的是福建建阳西北的云谷的一处瀑布。锤练:指瀑布。【译文】走进高山峡谷,随着峰回路转,忽然见一道长长的瀑布像千寻白练从高处垂下;不是因为登山疲倦才在这里驻足,而是因为瀑布给阴凉的山涧带来了秋天般的凉爽。石磴层崖俯深幽,微径忽中断。努力一跻攀,前行有奇观。【注释】本诗描写的是福建崇安百丈岩一处景观。跻:登,升【译文】崖壁上凿出的小路忽然中断了,从高峻的断崖上俯身探看,下面是深幽的谷底;努力向上攀登吧,到了上面可以看到更令人兴奋的奇观。爱国情怀(三首)次子有闻捷韵四首(其一)孤臣残疾卧空林,不奈忧时一寸心。谁遣捷书来荜户,真同百蜇听雷音。【注释】这是朱熹听到皂角林保卫战捷报后写的。荜户:穷人住的房子。【译文】我这个孤单的老臣卧病于空寂的山林,感伤时事无力回天只有忧心一片;谁把捷报送到我的蓬门筚户,我兴奋啊宛如冬眠的虫子听到春雷。晚霞日落西南第几峰,断霞千里抹残红。上方杰阁凭栏处,欲尽余晖怯晚风。【注释】即景抒情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日落:比喻国家政局江河日下。断霞句:比喻沦陷于敌手的中原大片国土。杰阁:高耸的楼阁。晚风:借指朝廷中的黑暗势力。【译文】红日即将落入西边的山峰,霞光给千里江山抹上了片片血色;立于佛寺高耸楼阁上凭栏远眺,想要沐浴余晖,又怕晚风让我发冷。闻迅雷有感谁将神斧破顽阴,地裂山开鬼失林。我愿君王法天造,早施雄断答群心。【注释】诗人借雷声来抒写胸臆,渴望朝廷也效法上天打雷,早施英明决策,打破现时顽阴笼罩、万马齐喑的局面。神斧:俗称打雷。顽阴:指各种丑恶事物与势力。法:效法。雄断:英明正确的决断群心:老百姓的期望。【译文】是谁(雷神)举起神斧砍碎浓重的黑云,(霹雳声声)山崩地裂鬼怪失去了盘踞的洞窟。我愿君王效法老天爷的作为,打出人间的春雷,早施决断以回报老百姓的期望。读书篇7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①示:训示、指示。②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③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④遗:保留。⑤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⑥少壮:青少年时代。⑦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⑧始:才。纸:书本。⑨终:到底,毕竟。⑩觉:感觉,觉得。eq\o\ac(○,11)浅:少。eq\o\ac(○,12)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eq\o\ac(○,13)行:实践。eq\o\ac(○,14)躬行:亲身实践。【译文】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72.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安全火娃娃
- 诚信作文课件
- 藤野先生课件2017
- 苹果客户管理
- 食品安全与卫生幼儿园
-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6篇
- 升学宴嘉宾致辞合集8篇
- 小学语文草原的课件
- 销售部经理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总结计划
- 年终个人总结报告模板8篇
- 《乳品加工工》技师培训课件-项目五 乳制品加工工艺及设备
- 2024-2025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2024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语法填空讲解
- 走进歌剧世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三字经英文版-赵彦春
- 妇科肿瘤微创手术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高三班高考前心理疏导主题班会
- GB/T 22849-2024针织T恤衫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