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加固技术交底_第1页
002加固技术交底_第2页
002加固技术交底_第3页
002加固技术交底_第4页
002加固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记录表C2-1编号002工程名称颔江一品12-22号商铺改造工程交底日期2019/4/10施工单位深圳市维特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加固工程交底提要粘贴炭纤维、粘钢加固工程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交底内容:A:炭纤维加固一、材料要求1、加固材料、碳纤维材料及配套粘贴胶均应符合《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2007年版))的各项要求,碳纤维布和相应配套粘贴胶应是同一厂家生产,严禁使用预浸法生产的碳纤维织物。碳纤维材料:a.碳纤维布均采用高强度I级,粘结用胶粘剂均采用A级胶。b.碳纤维布采用型号:宽度200mm,单层厚度0.167mm,单层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不低于220g/m2,且不得高于300g/m2。二、施工脚手架1、由于楼层较高,施工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梁板底部粘贴碳纤维布均采用门式移动脚手架。2、门式移动脚手架在使用前首先检查轮卡是否能正常使用,在拼装过程中所有支撑都必须安装到位,高度达到两层及以上时,必须另设撑杆,以保证其稳定性,门式移动脚手架在移动过程中,其操作平台上严禁站人或堆放物品,在移动脚手架上的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作业,移动脚手架上堆载不得超过其使用荷载。三、工艺流程施工准备f表面处理f底层树脂一找平一粘贴碳纤维布f端部压条固定f涂刷面层结构胶f粘豆砂四、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方法:1、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抹一层粘贴胶料。表面防护:为保证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在碳纤维材料表面粘贴石英砂,表面抹聚合物砂浆20mm。2、胶粘剂的配置将原材料按使用说明书中要求的配合比精准称量,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和粘结胶料,先将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次配置量以0.1-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所有胶料要求于1小时内施工完毕。底处理砼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裂缝部位,如有必要应先进行封闭处理。用砼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砼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砼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3-10mm)用吹风机将砼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使用高强度聚合物砂浆修补表面凹出陷底部分。4、涂刷底胶按一定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道工序。整平胶料找平砼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在3m以内。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面手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最后在碳纤维布的表面再均匀涂抹浸渍树脂,洒上豆砂增加粗糙度,已便其他工序的施工。7、碳纤维布端部压条固定碳纤维布两端垂直方向粘贴100宽钢压条,两端各贴一条,^M10锚栓固定。五、质量保证措施1、对于砼工程,应振捣密实,面层平整,砂浆拌制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发生。2、碳纤维布粘贴工程:碳纤维布粘贴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粘贴碳纤维布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面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予以适当处理,具体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3、碳纤维材料方面的可靠保证:3.1碳纤维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与它自身的材质属性、成本加工工艺,密不可分的。3.2材料的匀质性,碳纤维束只有分布排列均匀,加工成片后才能起到整体均匀受力的作用;若才质织得匀质性不好,则构件受力后导致纤维片局部受力不均,使碳纤维补强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来。3.3碳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我们用于结构补强的碳纤维片是含有预浸树脂的,其作用是纤维之间相互约束、相互粘结成为共同受力的整体,但其含量过多、浸渍过厚,却无益于修复、补强,因为碳纤维补强砼结构是靠上涂及下涂环氧树脂对碳纤维片的反复渗透来完成的,如果纤维片预浸树脂的含量过多,则粘贴碳纤维片时树脂的渗透效果就比较差。3.4碳纤维的断丝率;由于纤维丝很细,只有72un,极易出现断丝。因此,尽可能地减少纤维丝的断裂,确保纤维片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是确保最终补强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六、安全施工及场容1、裁剪及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源,尤其是高压电线及输电线路。2、碳纤维布的配套用胶要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同时还须配戴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在现场吸烟。4、配置及使用胶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5、施工所用砂、石子、水泥等材料堆码整齐,施工完毕后,将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及时清运出现场,做到工完场清。七、工程验收1、工程验收时,必须有碳纤维及其配套胶料厂家所提供的材料检验证明。2、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验,作好相关的验收记录。施工结束后的现场验收以评定碳纤维布与砼之间的粘结质量为主,用小锤等工具轻轻敲击碳纤维布表面,以回声来判断粘结效果。如出声,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返工。3、出现空鼓等粘结不密实现象,应采取针管注胶的放式补救,若粘结面积小于90%,则制定为粘结无效,需重新施工。B:粘钢板加固一、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粘、包钢加固工程。二、施工准备1.材料Q345(16Mn)钢板、螺栓、锚栓、结构胶。采用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2、主要机具配电箱、打磨机、抛光机、电锤、电焊机、吹风机等。三、施工部署1、完成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对图纸施工内容进行细化。2、妨碍加固工程障碍物已清理完毕。(1)屋面卸载完毕后方可进行加固;(2)室内隔墙拆除并清理完成;(3)室内上下水管网及其它管线已拆除完成。3、施工用脚手架及安全措施已准备完毕。4、施工前对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中的控制重点、难点及预防纠正措施;技术交底应全面、详细、清楚、准确、及时、具有可操作性;班前工长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口头交底。技术员要经常去作业面验证交底的执行情况,对不按交底要求施工的要即时改正。5、工长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安全交底,严格执行“三检制”,上道工序未报验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四、主要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定位放线一基层处理(砼面、钢件)一预贴一植筋一钢板加工一调制结构胶一涂胶(钢件、砼面)一粘贴、加压固定一固化、养护一卸支撑加压设备一涂刷防锈漆一防火处理一检验、验收施工方法定位放线首先熟悉图纸,明确加固范围及部位,然后在混凝土构件上弹线,标出粘贴位置(轮廓线)基层处理1、砼面基层处理(1)粘结前对被粘物进行表面处理,使表面清洁、无油、无浮灰及松散结构,保持干燥、粗糙。对原混凝土构件粘合面可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先除去其表面油污后,用清水冲洗,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去1〜3mm厚砼面层(如有装饰物或面层,先将其铲除),直至完全露出新的砼面,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最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2~3遍即可,处理后表面若有严重凹凸不平的部分,可用聚合物砂浆修补找平。(2)对原有裂缝需进行压力注浆封堵,应统计裂缝宽度、部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方案:<0.2mm可不处理;0.2~0.3mm采用压力灌浆封闭裂缝;>0.3mm除压力灌浆封闭裂缝,还需粘碳纤维加固。(3)外粘钢板部位的混凝土,其表层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6%。对含水率超限的混凝土梁等,应改用高潮湿面专用的胶粘剂。对俯贴加固的混凝土板,若有条件,也可采用人工干燥处理。2、钢件处理:如钢件未生锈或轻微锈蚀,可用喷砂、砂布或角向磨光机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尽量与钢件受力方向垂直。如下图所示:主受力方向3、钢件锈蚀严重,需先用稀盐酸浸泡20分钟,使锈层脱落,再用石灰水冲洗,中和酸离子,用清水清洗干净,最后用平砂轮或角磨机打磨出纹路,再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2〜3遍(打磨后的钢板要存放在干燥处,避免潮气生锈或表面弄脏)。4、钢件、砼面处理合格后预贴,预贴时钢件与砼面应基本吻合,并与粘贴线吻合,如有特殊要求,加设胀栓或螺栓,可先对砼面成孔,成孔符合相应有关要求,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净或丙酮清孔。如预贴不合格(不完全吻合)可进行人工处理,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对偏差较大的采用人工剔凿、打磨,并对经剔凿产生的凹凸处用高强树脂砂浆修补,使其完全吻合。植筋1、植筋工艺流程定位放线一机械成孔一清孔一钢筋处理一配胶一钢筋固定、养护一检验2、具体施工步骤(1)定位放线:根据结构加固图要求放线,钻孔时,遇到原结构钢筋时需避让。(2)机械成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在规定位置成孔,孔深、孔径达到设计要求深度。成孔机械根据成孔深度及直径和设计要求确定使用电锤成孔。在钢板和混凝土上钻制锚栓孔,应先探明混凝土中原钢筋位置,并在划线定位时予以避让。若探测有困难,且已在钻孔过程中遇到钢筋的障碍,允许移位2d(d为钻孔直径)重钻,但应用植筋胶将废孔填实。钻好的孔洞,应采用压缩空气吹净孔内及周边的粉尘、碎渣;若孔壁的混凝土含水率超限,宜采用电热棒吊入烘烤孔壁。(3)清孔:成孔后要用无油压缩空气将孔内浮尘吹尽,并用棉丝擦拭孔壁两次,最后用脱脂棉丝蘸丙酮擦拭两次,再用干净的棉丝将孔口封闭,以防止粉尘或沙粒进入孔内。(4)对穿螺栓、锚栓:第一个对穿螺栓、锚栓距梁底150mm,相邻两个不得超过150mm。螺栓、锚栓锚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锈迹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角向磨光机配钢丝刷除锈,若螺栓锈蚀严重,要用稀盐酸浸泡除锈10〜15分钟,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后擦干方可使用;打磨或浸泡后都要用干净脱脂棉丝蘸丙酮将钢筋锚固部分擦干净。(5)配胶:植筋用胶要提前做好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胶的配制和使用要严格遵照相应产品使用说明。(6)植筋:将配置好的植筋胶注入孔洞内2/3,将处理好的钢筋除锈清理端朝向孔洞,一边向同一方向旋转,一边缓慢将钢筋插入洞内,直至到达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如无胶从孔洞内溢出,则说明胶量不够,需再次注胶,直至能使胶溢出;(7)固定、养护:植筋施工完毕后注意保护,6小时之内严禁有任何扰动。(8)检验、验收:拉拔试验是检验的依据,温度大于20℃时,试验应在植筋72小时后进行。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验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配制结构胶1、粘贴钢板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其配制和使用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拌合胶粘剂时,应采用低速搅拌机充分搅拌。拌好的胶液色泽应均匀,无气泡,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油、灰尘等杂质混入。2、粘结剂为甲、乙两组份,使用前应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配制时,将甲组份桶装物事先搅拌,然后将已按比例分裂的乙组份按甲:乙=2:1比例放在容器内用低速搅拌机以100〜200转/分搅拌至色泽均匀,一般约10〜15分钟即可,容器不得有油污或进入雨水,搅拌应按同一方向进行。3、一次配胶量不得超过10kg,应尽量少配,随使随配。胶液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毕。严禁使用超过规定适用期(可操作时间)的胶液。4、温度越高,胶固化时间越短。30分钟内,要将配好的结构胶用完粘贴、加压基层处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粘贴。结构胶粘剂配制好后,用油灰刀同时涂抹在已处理好的混凝土和钢件表面,钢板表面涂抹厚度应为1〜3mm,粘贴后的胶层平均厚度应控制在2mm〜3mm。俯贴时,胶层宜中间厚、边缘薄;竖贴时,胶层宜上厚下薄;仰贴时,胶液的垂流度不应大于3mm。然后将钢件贴于预定位置。粘好钢件后,可用小锤沿粘贴面轻轻敲钢件。如无空鼓声,表示已粘贴密实。粘贴密实度应达到95%以上。否则应剥下钢件,重新粘贴直至空鼓面积达到规范要求。固定与加压1、钢件粘贴好后,立即用胀栓或锚栓加压,加压间距以不大于一米为宜,压力保持为0.05〜0.1MPa,以使胶液刚从钢件边缘挤出为度。2、加压顺序应从钢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点加压,或由钢板中间向两端逐点加压;不得由钢板两端向中间加压。3、钢板粘贴时表面应平整,段差过渡应平滑,不得有折角。4、粘结剂在常温下正常固化,三天后即可受力。温度高于5℃,粘结剂常温固化。加固后,如钢板表面需保护;为利于砂浆粘结,钢板表面可粘一层铅丝网或粘一层豆石。5、钢板厚度大于5mm时,须采用压力注胶固化养护结构胶粘剂在常温下固化,三天可受力使用,固化期间不得有任何扰动。注意事项1、粘钢板中心位置与设计中心线位置的线偏差不应大于5mm;长度负偏差不应大于10mm。2、甲组份的使用时间(5〜10kg胶量)5℃:4h 25℃:25min3、随着温度升高,使用时间将缩短,因此混合好后要立即涂敷完,混合后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失去粘结性能而不能使用,宜用多少配多少,以免造成浪费。4、涂胶时的环境温度宜在10〜30℃之间,固化温度大于10℃,以20℃为最适宜。粘结时,被粘结物的温度不能低于5℃。胶层应均匀,无局部过厚、过薄现象;胶层厚度应按.5±0.5mm控制。5、混凝土与钢板粘结的养护温度不低于15℃时,固化24h后即可卸除加压夹具及支撑;72h后可进入下一工序。若养护温度低于15℃,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采取升温措施,或改用低温固化型结构胶粘剂。6、若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可采用钻孔注射法充胶修复;若单个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应揭去重贴,7、取用甲、乙两组份的工具不能相互混用。8、分散的甲、乙组份如果一次用不完,必须盖紧密封。9、在涂抹混合剂时必须戴上手套,如果手上或皮肤上沾粘混合剂,可用丙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