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1页
4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2页
4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3页
4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4页
4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曹冲称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曹冲称象

一、教学目标

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能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想出更多称象的好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和步骤。

理解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难点:

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想出其他称象的办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笑容满面地出示一则生动有趣的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打一动物)话音刚落,学生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纷纷陷入思考,小手举得高高,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

当学生们猜出是大象后,教师巧妙地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大象活灵活现的图片或精彩的视频,引导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观察大象的外形特征。接着,教师充满好奇地提问:“孩子们,大象如此庞大,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呢?在古代的时候,要称出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的重量,那可绝非易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精彩的故事——《曹冲称象》。"(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倾听,边听边开动小脑筋思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呢?

学生们怀揣着满满的期待,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要把字音读得准确无误,把句子读得通顺流畅,一旦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多读上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同桌之间展开亲密无间的合作朗读,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彼此认真倾听,互相纠正读音和断句,共同进步。

教师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则竖起小耳朵,认真倾听,不仅要评价朗读同学的读音是否准确、断句是否恰当,还要留意语气和情感是否表达得恰到好处。

朗读结束后,学生们陷入深深的思考,积极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称象的故事?(曹冲)

(三)识字教学

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展示出生字词,如“曹、称、员、根、柱、议、论、重、杆、秤、砍、线、止、量”等。这些生字词仿佛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

学生们充满自信地自由认读,教师则在一旁仔细倾听,及时为读错的学生进行正音。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生字词,教师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读词活动,如充满激情的开火车读、团结协作的小组读、气势磅礴的齐读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学习的欢乐海洋中。

识字方法交流环节,学生们如同一个个小探险家,积极分享自己的发现:

有的学生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巧妙地记住了“曹"(日+曲)、“柱”(木+主)、“论"(讠+仑)等生字。

有的学生通过换一换的方式,轻松地分辨了“秤”(和“称"换偏旁)、“杆”(和“竿"换偏旁)等生字的细微差别。

还有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员”字在“员工、队员"等常见词语中频繁出现,从而加深了对“员”字的记忆。

教师更是别出心裁地展示了“止"字的甲骨文,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止”字最初的模样。原来,它像人的脚,本义是脚,后来逐渐引申为停止的意思。

为了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教师还精心设计了有趣的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教师将生字写在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卡片上,然后把这些卡片挂满了一棵虚拟的大树。学生们只要读对一个生字,就能兴高采烈地摘下一个苹果,享受学习带来的甜蜜成果。

送信游戏:教师将生字卡片巧妙地分发给部分学生,让他们充当小小的邮递员,将生字准确无误地送给对应的拼音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巩固了生字的读音,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指导书写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称、柱、底、杆、秤、做、岁、站、船、然"这10个生字,如同展示了10件精美的艺术品。

引导学生们像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字形结构,大胆地说一说在书写时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教师着重对“称、底、船”这三个字的写法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指导:

对于“称"字,教师形象地比喻道:“同学们,你们看,‘称’字就像一个左右并肩作战的好伙伴。左边部分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就像右边的‘尔’字要给左边的小伙伴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且,‘尔’字要写得紧凑,撇要像一把利剑,舒展而有力。”

讲解“底"字时,教师耐心地说:“‘底’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就像一个温暖的小房子。‘氐’字的横就像是房子的大梁,一定要写得长长的,稳稳地托住上面的部分,最后那一点可千万不能忘记,它就像房子的一颗小钉子,虽然小却至关重要。”

书写“船"字时,教师提醒道:“孩子们,‘船’字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左边的舟字旁就像船的身体,横可千万不要写出头哦,不然船就会漏水啦。右边的几字要写得扁扁的,就像船的甲板,这样小船才能稳稳地前行。”

学生们先全神贯注地进行描红,初步感受生字的笔画和结构,然后再小心翼翼地临写。教师在学生书写过程中,如同一位贴心的向导,不停地巡视指导,时刻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师精心挑选出部分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首先,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邀请其他同学进行互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教师进行总评,对学生们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们根据评价意见,再次认真书写,力求让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闪耀的星星。

(五)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们带着新的思考和感悟,再次满怀热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开动脑筋思考: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和情节?

小组内展开了热烈而有序的讨论交流,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教师则如同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在各小组之间穿梭巡视,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确保讨论的方向正确,氛围热烈。

全班汇报交流的时刻到了,学生们踊跃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了简洁明了的总结和板书:

第一自然段: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们一同观赏大象。

第二自然段:大象展现出又高又大的雄伟身姿。

第三自然段:官员们绞尽脑汁提出称象的办法。

第四自然段:曹冲独具匠心地提出称象的妙招。

第五自然段:按照曹冲的巧妙办法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六)课堂小结

临近下课,教师充满期待地引导学生们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丰富内容:“亲爱的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我们不仅结识了许多生字朋友,还初步了解了《曹冲称象》这个精彩的故事。那聪明的曹冲到底想出了怎样精妙绝伦的办法来称象呢?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和期待,在下节课中继续探索。"

布置课后作业:

认真抄写生字词,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就像在书写一件艺术品。

回家后,把这篇课文声情并茂地读给家长听,然后用自己的话,绘声绘色地给家长说一说课文讲述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手持精心准备的生字卡片,如同魔术师一般,让学生们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认读生字。学生们的目光紧紧跟随卡片,小脑袋飞速运转,积极应对挑战。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精彩内容,充满期待地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曹冲称象》的故事。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称象?官员们又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来称象呢?”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指名让一位声音洪亮的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则边听边思考:曹操和官员们眼中的大象究竟是怎样的模样?

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大象栩栩如生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大象样子的生动句子,深入理解“又高又大"这个词语的丰富内涵。

教师亲自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和语调,要读出大象的高大威猛,让听众仿佛能亲眼看到那头巨大的大象。

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同时用手中的铅笔,认真地画出描写大象外形的精彩句子。

教师出示关键句子:“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这句话分别把大象的身子和腿比作了什么,深刻体会大象的庞大无比。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拓展想象:“孩子们,大象的耳朵像什么?鼻子又像什么呢?"学生们纷纷举手,给出了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特别强调“又高又大、一堵墙、四根柱子”等关键词语,要读出大象的巨大和雄伟,让朗读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出大象的壮观。

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指名让一位表情丰富的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则边听边思考:官员们究竟提出了怎样独特的称象办法?

学生们积极汇报,教师在黑板上简洁明了地板书:造大秤。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官员们提出的这个办法真的可行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语句“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地体会官员办法的不可行之处。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官员们的无奈和曹操的不满之情,让朗读仿佛是一场精彩的表演,传达出人物的真实情感。

学习第四自然段

学生们静下心来,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手中的铅笔,认真地画出曹冲称象的巧妙办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交流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然后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说一说。

小组代表们充满自信地向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机板书:赶象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称石头的重量。

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让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这一智慧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做记号?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位置为止?通过思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曹冲称象办法的理解。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曹冲的聪明才智和自信满满,让朗读仿佛是一首激昂的赞歌,赞美曹冲的智慧。

学习第五自然段

教师带领全班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曹冲的办法最终是否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果然”一词,让学生们体会到曹冲办法的显著成效和巨大成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惊喜和赞叹的情感,让朗读仿佛是一阵热烈的掌声,为曹冲的成功喝彩。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篇课文,充满期待地提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这篇精彩的课文。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如此出色呢?"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然后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总结:曹冲的办法不仅避免了制造巨大的秤,还巧妙地保护了大象,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无误地称出大象的重量,实在是一个精妙绝伦的好办法。

教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假如你就是聪明的曹冲,还能想出其他别出心裁的称象办法吗?”

学生们陷入沉思,然后在小组内展开热烈的交流。小组代表们纷纷汇报自己小组的奇思妙想,全班同学共同评议,思维的火花在教室里绽放。

教师对学生们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赞扬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大胆想象,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无限潜力。

(四)复述故事,积累语言

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板书,同桌之间亲密合作,互相复述曹冲称象的精彩过程。在复述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共同提高。

教师指名让学生站起来复述,其他学生则认真倾听,从内容的完整性、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流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