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使用)_第1页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使用)_第2页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使用)_第3页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使用)_第4页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婵娟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喜洋洋就等告假回故乡见了李公子我送他一个状元郎黄梅戏《女驸马》第三节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科举考试图》

背景:A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廿二史札记》谓:“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背景:

A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隋炀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隋文帝“分科举人”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开设进士科B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科举制的发展:

——唐朝的科举制

生源科目考试内容录取比例常科在校学生在家或在社会上的读书人明经儒家经书的记诵、理解十分之一进士经书,诗赋时务策写作六十分之一制科生源更广常科录取过的,在职官员科目繁多————————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二、唐朝科举制的完善1、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规模2、武则天时期开创殿试开创武举3、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常科考试尚书省组织考试(省试)州府考试(初试)状元之路入学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秀才贡生

举人状元

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龢、李鸿章,中国最後一个状元张骞等人皆出於此。2003年6月25日四川发现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和补考证这是在四川成都发现的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院试卷结票》(左)和补考证(右)。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名为《院试卷结票》,是清代光绪年间成都府华阳县的李升荣参加秀才考试时所用一位唐朝官员的话: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意思:1、唐代选官效法隋代的科举制2、唐代通过进士科的考试为国家选拔了很多人才唐代为什么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三十岁考上明经就算年老了而五十岁能考上进士还算年轻曲江春晓曲江流饮大雁塔

科举制度的影响:2、开放仕途,为平民提供了参政机会3、沿用1300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1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又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1、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2、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开发了仕途之路,选拔了一批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3、刺激了教育的发展。4、科举考试看重诗赋文章,刺激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学习活动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