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绪论_第1页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绪论_第2页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绪论_第3页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绪论_第4页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绪论本门课程情况简介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目的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发展简介本门课程情况简介本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所占的地位主要讲授的内容及涉及的专业基础讲课方式参考书籍要求本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所占的地位地震勘探包括:野外采集(室内)资料处理资料解释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地震勘探地震采集地震勘探地震处理地震勘探地震处理地震勘探地震解释源自BGP主要讲授的内容及涉及的专业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用数学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变换本门课要介绍的数字处理方法,实际上是这些基本内容在地震资料处理上的应用.因此,希望在学习中能结合以前所学过的<信号分析>知识、地震资料本身所包含的物理、几何或地质上的含义来理解要求:一是掌握有关数字处理方法的数学模型,更重要的是掌握它在地震勘探中应用的前提、假设条件及有关参数的物理含义。讲课方式及参考书籍讲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辅以自己查阅文献,了解发展动态(要求写出读书报告)参考书籍: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牟永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地震勘探资料数字处理>黄德济贺振华等编著地质出版社3.<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李鸣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4<Seismicdataprocessing>SEG学会主编

教学大纲要求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学、物理、地质及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和《信号分析》、《弹性波动力学》、《地震勘探》等专业基础知识后必修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地介绍地震勘探资料数字处理的数学原理和基本方法及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下阅读有关专业文献,掌握基本的数字处理方法,能胜任常规地震资料的处理工作。对课程的基本要求数字处理的目的是为解释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地震剖面、有关岩性信息的地震参数和岩石物性参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常规数字处理的主要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参数选择原则及其作用,掌握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基本流程以及各种基本处理方法的使用原则,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其将来从事处理解释工作打下基础。由于本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因此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当数量的专业词汇,特别是与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以密切相关的单词,要求必须掌握100个左右并能看懂有关专业文献的基本内容.要求上课注意听讲(不要死扣公式推导,而应注意搞懂整个推导的思路);课堂讨论积极主动;不得无故缺席,有事请假;按时保质完成作业和读书报告.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利用数字计算机对野外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期得到高质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为下一步资料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关的地质信息.特点:借助于计算机或数字化设备根本目的:提高信噪比提高分辨率提供岩性参数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发展简介

1.地震勘探的发展史2.数据处理的发展过程3.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与解释的发展地震勘探的发展史1913年:利用反射波测定水深和冰山三次飞跃:光电地震仪二维单次反射地震

模拟磁带地震仪和数字地震仪器二维多次覆盖反射地震

多道地震仪器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的发展过程电子计算机对地震勘探的最大影响就在数据处理方面,数据处理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地震勘探的面貌,因此被称为一场革命—数字革命.60年代中期改造野外资料=>数字滤波,反滤波,动校正及共中心点叠加;60年代后期~70年代:1.信息提取----速度分析;自动剩余静校正,自动拾取反射界面2.资料改造----数字滤波(时域递归滤波,频域滤波);反滤波(同态反滤波,最小熵反褶积等);3.叠加成像----扫描偏移叠加,叠加偏移,波动方程偏移4.岩性地震勘探的特殊处理技术----波阻抗.三瞬参数剖面和碳氢检测技术(亮点技术)80年代:三维资料处理,波动方程偏移的广泛应用,人机联作解释系统,VSP技术及其数据处理,后期:AVO技术----储层研究90年代:叠前深度偏移,储层横向预测(提取地震属性.参数)为油气田开发服务(油藏描述)21世纪:各种新方法(非线性.非常规)引入到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研究之中.但无论方法多么先进,技术如何发展,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根本目的仍然是:提高信噪比.提高分辨率.提供岩性参数中国石油地震勘探技术进步进程图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流程的变化

80年代以前的处理流程(相当于早期的现场处理水平)80年代中期Cyber的处理流程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引进了运算速度为千万次以上的IBM-3033,IBM-3081和IBM-3084等大中型处理系统外,国产的亿次银河系统等大型处理系统也相继投产.这一时期,不但处理能力大大增加,而且应用软件丰富,中间监视增多,处理流程更加完善.95年~20世纪末,并行机和工作站并存阶段这一时期的技术特点是进行构造的高精度精细处理,岩性地层的高分辨率处理,全三维处理及高精度深度成像处理.在手段上交互处理更为普遍,资料处理周期进一步缩短.进入21世纪,地震资料处理走向更加成熟,现在是:并行机,工作站和微机集群并存,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层出不穷.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震资料处理中心软硬件装备:

148CPUIBMSPⅡ并行机

▾300CPU各类工作站

▾3000CPUPC机群

▾一套IBM-3494自动带库,总容量180T•装备有GRISYS,OMIEA,CGG,FOCUS,Paradigm,Views,3-Migs,Jason,Strat等软件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公司物探研究中心装备:▾IBM/SPⅡ和PC-Cluster,共354个节点,680个CPU的并行处理系统▾WGC/Omega,CGG/Geocluster,GRISYS等处理系统;▾40余套SUN和SGI地震解释工作站及其配套的LANDMARK等软件系统;▾”山地之星“等自主研究开发的特色采集.处理.解释软件我国物探技术的进步与展望物探市场由三部分组成:国内陆地勘探市场、海上勘探市场和国外勘探市场。国内陆地勘探是最主要的市场,海上和国外勘探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近年来,物探技术围绕这三大市场,在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为油气储量和产量的稳步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油气勘探目标的复杂性,为物探技术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今后几年物探技术的发展将集中在:1)复杂地区油气勘探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2)地球物理技术向油气田开发领域延伸.在我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目的层系均已进入油气勘探相对成熟阶段,未来的油气勘探重点主要集中在:①大面积低渗透岩性油气藏;②成熟区复杂隐蔽油气藏(复杂小断块和复杂岩性体);③前陆盆地复杂构造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④海相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塔里木,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⑤渤海湾滩海第三系油气藏.在上述五个目标要取得突破,物探技术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1)为得到一个“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数据体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2)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3)以波阻抗反演,AVO分析,谱分解薄层厚度调谐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和层速度分析等为主体的岩性处理解释技术;4)地震相分析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方法;5)以可视化技术为主体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6)多学科的综合解释和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作业:1。复习《信号分析》中数字滤波的有关章节2。自学双语教材INTRODUCTION,搞清楚:1)Engineeringseismology,explorationseismologyandearthquakeseismology的定义和区别2)大致了解地震资料处理的三个主要的处理方法:deconvolutionstackingandmigration第一章数字滤波第1-1节数字滤波基础第1-2节二维滤波第1-3节二维滤波的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