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反映了服饰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选D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变化中的男女服饰2.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失败原因的认识。中国近代受侵略的原因是制度落后,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总之,是社会制度的落后使中国难以战胜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列强。选D。3.“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崇拜洋货风气盛行

B.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洋货盛行,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参考答案:C4.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却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参考答案:D5.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A..民主革命纲领

B.《共同纲领》

C.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D.过渡时期总路线参考答案:B6.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述正确的是①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②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③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④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C【详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适合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原则,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①③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只是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该原则是外交关系准则,不是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②④错误,选择C正确。【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D.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参考答案: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C项正确,A选项不是主要依据;B选项说法有误,明代的时候已经有倭寇打破;D项不是主要依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鸦片战争8.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3岁时的朱熹曾和父亲朱松有过一段对话。朱熹问:“父亲,日何所附?”父曰“附于天。”又问“天何所附?天之上何物?”一席话问得朱松惊讶不已。下列观点符合成年朱熹对世界本原问题论述的是()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参考答案:A朱熹属于理学家,提出万物本源是天理,故A项正确;B是王阳明思想主张;C属陆九渊思想主张;D是道家思想主张,排除。9.《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代实行()A.郡县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参考答案:C元朝行省制。A项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地方体制;B项是隋唐时期实行的中央权力机构;D项是宋代实行的是管理财权的机构。故选C。1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参考答案:C11.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对此,一些史学家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参考答案:B12.W.C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直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侯,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最早指的是()A.文艺复兴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C13.天津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1915年天津第一家大型机器面粉厂诞生,1917年天津最大纱厂之一的华新纱厂建成,1919年近代中国最大的制碱厂诞生。促使这一时期天津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①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变革

②欧洲列强因一战无暇东顾③官僚资本的积极扶持

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升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C14.下列交通运输工具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创造的有A.火车

B.汽车

C.汽船

D.飞机参考答案:AC略15.1935年8月,蒋介石发表成都通电,称“倍觉国民经济建设为刻不容缓之要图”,号召各省建设、行政之任者,拟定施政纲要时“尤须切实着眼于建设国民经济,视此为唯一之中心。诚使政府人民,呼应一体,坚忍刻苦,共同致力”。蒋介石这一通电A.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B.完全认识到以前施政方针的错误C.推动官僚资本在发展中日益菱缩D.有效防止了黄金白银的大量外流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倍觉国民经济建设为刻不容缓之要图”“号召各省建设、行政之任者……坚忍刻苦,共同致力”并结合所学可知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蒋介石这一通电不能直接有效防止了黄金白银的大量外流,故D项错误。16.二战后某国实行由“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GDP第一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的调节”当时最符合上述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是(

)A.苏联

B.美国

C.日本

D.联邦德国参考答案:C17.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是在

A.1832年议会改革后

B.内阁制形成以后C.光荣革命后

D.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参考答案:A18.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而我国学者方永刚、唐复全则指出:“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最能论证方、唐二位学者观点的史实是A.杜鲁门主义出台B.北约华约对峙C.尼克松访华D.东欧剧变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美苏争锋。根据材料信息“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A、B、D三项说法均是以意识形态为阵营的,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C项说法符合题意,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本题答案为C。19.“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毛

C.棉

D.麻

参考答案:D20.《汉书·食货志》中写道:“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段话A.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 B.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C.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D.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参考答案:C21.《史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这段记载说明A.汉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商业成为汉代社会基础C.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信息说明国家统一为商业发展,故C项正确;A不符合古代经济政策;B材料中没有反应;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业发展22.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右表(单位:吨),判断表中的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国家1570年1670年1780年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 B.西班牙、荷兰 C.西班牙、英国 D.荷兰、英国参考答案:考点:荷兰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分析: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背靠欧洲内地,面临欧洲纵横交汇的两条古老航线,以及其独有的造价低、货舱大的三桅平底大帆船,17世纪发展为世界商业霸主,海运、渔业、工场手工业超过其他国家,首府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时的荷兰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殖民扩张的重点,主要是非洲东岸、印度洋北岸和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直至在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建立东方总部.因占有马六甲和果阿的上风头,荷兰在很长时间里享有战略优势,并垄断着东方的香料贸易.此外,荷兰在非洲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向去东方的船只提供燃料、水和食品.在北美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作为殖民的基地和船运的票据交换场所.解答:依据表格可以得出甲乙从1570年到1780年增长分别了1倍和约20倍,据此可以看出甲国的发展趋于衰落,因此甲不可能是英国,排除AC;而乙国发展势头很好,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6世纪末西班牙衰落后,荷兰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开始,英法两国迅速崛起开始挑战荷兰,18世纪中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故D正确.故选D.23.“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并建起新型的国营农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但是,暴风骤雨般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A.满足战争需要B.协调国民经济的比例C.推动农业发展D.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参考答案:D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因此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故答案为D项。当时苏联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排除A项;这种政策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排除B项;这种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排除C项。24.《朱子语类》:“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引文中的“此理”指A.以民为本 B.三纲五常C.发明本心 D.工商皆本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理”的基本内涵。宋明理学中的“理”在社会政治中的体现是“三纲五常”。材料出自《朱子语类》即宋明理学,所以材料中的“此理”指的是B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考点:古代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的内涵25.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

B.坚持“城市中心”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参考答案:A26.社会生活习惯的发展变化也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参考答案:C27.1977年部分西方国家政府控制某些行业比重表(%)

国家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英国10010075加拿大私有7575法国10010075上面表格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C.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力度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参考答案:C略28.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急剧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革命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参考答案:C29.《十二铜表法》中的第九表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中的这一条文A.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B.保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C.使私有财产免受侵害

D.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参考答案:A略30.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是商业中心B.区域商帮的出现C.交通运输的便捷D.繁忙的海外商运参考答案:B明清时期由于区域商帮的出现并发展,在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故B正确;北京商业中心的地位并不能解释大量的地域性会馆的出现,故A错误;交通运输的便捷并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区域商帮主要不是进行海外商运,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区域商帮的发展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过程。(6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并说明两者的关系。(2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4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六世纪前后西欧国家认为:谁控制了世界的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谁控制了世界财富,谁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世界的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材料二

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的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工业力量的总和,但英国的人口有限,而当时主要的欧洲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材料三

1932年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欧美日等国进口关税税率也基本提升到52%。——以上材料摘自《贸易战争》材料四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1)围绕材料一的认识,西欧国家进行了那些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针对此种现象,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6分)(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什么?(6分)(4)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8分)参考答案:(1)活动:①开辟新航路;②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③掠夺财富。(任答2点即得满分4分)影响:①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③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④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海外市场扩大,引发工业革命。(任答2点即得满分4分)(2)现象:英国工业革命取得重大成就,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其商品销售。(4分)对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抢占市场。(2分)(3)现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自由主义时代结束。(2分)影响:①造成国际贸易秩序的混乱,严重阻碍世界贸易发展;②加剧国际政局的动荡;③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任答2点即得满分4分)(4)方法: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4分)效果:①稳定了世界货币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②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4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全球化的起源与推动力量的历史解释上,目前在西方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沃勒斯坦认为,“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发端于欧洲,后来逐步把世界其他地区纳入其中,直至覆盖全球,中国直至19世纪才被纳入这一世界体系。贡德弗兰克则认为,早在19世纪以前,甚至“地理大发现”之前,已经存在着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体系或“全球经济”,只不过当时在全球经济中居于“中心”地位是亚洲,特别是中国,而欧洲则居于这个体系的边缘地位。只是由于从美洲得到了大笔金钱,“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才能参与到亚洲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和劳动分工”中来,并最终在18世纪以后取代了亚洲在世界体系中的“火车头”位置。——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材料二在之前的2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多的是向世界“借力”的过程,与世界经济接轨成了当时中国坚定的选择。无论是引进外资,搞活市场经济,设立开发区,改革国有企业,还是加入WTO,展开自贸区谈判等,都沿袭了这一基本思路。这一思路保障了中国经济20多年接近两位数高速增长,于是中国颟理成章地变身为全球制造业中心。——高望《中国改革发展,从向世界“借力”到“给力”》材料三2015年8月29日,“201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在重庆举行。下面是几位嘉宾的发言:摩根大通原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今全球最庞大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计划,势必影响全球格局。”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说:“‘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看作一场由中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摘编自《用“一带一路”战略串联世界大市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两类不同的见解,并对弗兰克的观点加以说明。(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同应对全球化的阶段特征。据此,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1)观点:第一种,全球化起源于欧洲,由欧洲推动;第二种,全球化起源于亚洲(中国),推动力由亚洲(中国)变为欧洲。说明:18世纪以前,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的发达,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处于全球经济中心的地位;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国家从亚非拉掠夺大量金银,国家实力上升,经过工业革命后,最终取代了中国的主导地位。(2)特征: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融人再到引领主导认识: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不能阻挡;我们经历了接受规则到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要抓住机遇,促进国家崛起;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我们要不断完善自身。【详解】(1)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中“16世纪发端于欧洲,后来逐步把世界其他地区纳入其中,直至覆盖全球,中国直至19世纪才被纳入这一世界体系”可知,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起源于欧洲,由欧洲推动;根据材料中“早在19世纪以前,甚至‘地理大发现’之前,已经存在着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体系或‘全球经济’,只不过当时在全球经济中居于‘中心’地位是亚洲,特别是中国,而欧洲则居于这个体系的边缘地位”“最终在18世纪以后取代了亚洲在世界体系中的‘火车头’位置”可知,第二种观点认为全球化起源于亚洲(中国),推动力由亚洲(中国)变为欧洲。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以前,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的发达,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处于全球经济中心的地位;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国家从亚非拉掠夺大量金银,国家实力上升,经过工业革命后,最终取代了中国的主导地位。(2)第一小问“特征”,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被迫取消,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主动积极的应对经济全球化;根据材料中“‘一带一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