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第四章)_第1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四章)_第2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四章)_第3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四章)_第4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四章)第四章劳动力流动与配置第一节劳动力流动概论第二节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效益分析(重点)第三节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成本效益分析(重点)第四节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第一节劳动力流动概论一、劳动力流动的含义(掌握劳动力流动概念和方式)概括地说,劳动力流动,也称劳动力迁移或经济活动人口的迁移,是指劳动者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通俗地讲,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

劳动力迁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二是劳动力地域性迁移;三是劳动力行业性迁移。通常把劳动力流动分为以下若干类型(空间位置):

1.岗位之间的流动:劳动力在单位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的流动。

2.职业之间的流动:劳动力从一个职业转移到另一个职业。3.单位之间的流动:劳动力在就业单位之间的变换。4.产业之间的流动:劳动力跨行业、跨产业的流动。5.地区之间的流动:劳动力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地区经济差别是产生这种流动的主要动因。6.国际间的流动:劳动力跨国界的流动。还可以按照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把劳动力流动分成两类:

一类是自愿的流动,是指劳动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流动;

另一类是非自愿的流动,一般指由于客观原因,如被雇主解雇或失业而发生的流动。考虑到制度因素,通常根据流动决策主体的不同,还可以把劳动力流动方式分为:

以个人决策为基础的自由流动:是指劳动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职业能力的社会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区的一种流动方式。这种方式是市场中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式,劳动力考虑流动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其中劳动力的价格是引导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以政府决策为基础的计划流动:在改革开放之前,劳动者的职业、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区等的变换是根据政府主管部门事先拟订的具有行政强制性的计划进行的,其决策主体是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而不是劳动者本人,其决策的出发点,是国家或政府的利益,而不是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混合决策型劳动力流动:在这种制度下,行政方式和市场方式共同起作用。劳动者个人根据市场信号做出流动决策,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对劳动力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如,工作变动、农村流向城市或城市间的流动、再就业等。通常,在传统上把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迁移”,而把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流动”(以户籍变动为标准)。一般而言,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三种类型:(1)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2)向城镇的易地转移;(3)向其他农村地区的易地转移。中国的客观国情决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走自己的路,即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相结合的道路。二、劳动力迁移理论

(一)刘易斯模型及其修正(重点)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性明确地刻画出来,其主要内容是:不发达经济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一是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其劳动报酬低;另一个是现代的生产率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其工资水平高。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状况,这种二元结构实际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市场完善程度看,现代城市部门市场化程度高,传统农业部门市场化程度低,还处在前工业化时期,部分经济还没有商业化。由于工业工资水平与农业劳动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继续存在且无人为的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由农村源源不断地流人城市。也就是说,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还继续存在,其对现代工业部门的非熟练劳动供给就是无限的。因此,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就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刘易斯模型的核心内容是部门之间生产力的差异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相当符合我国经济的现状。由于经济建设的历史原因,我国经济结构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元模式,即农业和工业的分离。农业劳动力被严格限制在土地上,农业长期以来处于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二元结构逐渐演变为“城市的市场经济”和“农村的自然经济”。尽管如此,刘易斯的结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还是有限的,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加大了城市就业的难度。另外,由于人口数量过分庞大,导致竞争日趋激烈,也抑制了收入提高的速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刘易斯所认为的“二元向一元转变的自然过程”在中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等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他们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中包含了从农业经济到二元经济,再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增长转变这样两个过程。在第一个转变过程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必要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会出现劳动力剩余,部分农村劳动力才可能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在第二个转变过程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增加农产品剩余,将其作为资本投入到工业中,扩大工业资本的存量,可以为农业技术进步创造条件。(二)托达罗模型

按照刘易斯模型的分析,只要非农产业能够支付一个高于农业的实际工资,只要两者工资差额能够弥补城市的较高生活费用和离乡背井的心理成本,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人城市非农产业。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抽干的过程。这种假设虽然可以解释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经济现象,但还是有很多不理想之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是,不仅农村存在着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现象,城市中的此类现象也较为严峻。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1969年提出了一个劳动力流动模型,回答了为什么农村向城市的移民过程会无视城市失业或隐性失业的存在而继续进行,从而补充了刘易斯模型。

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这种决策依据有两方面: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差距,这种差距是十分普遍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悬殊很大。如此大的收入差别是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流动的重要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引进这一概率变量是托达罗模型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从而可以解释农民为什么在城市存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还会做出移民的选择,即流动的决策是根据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距而做出的。(三)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及其修正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提出批评的基础上,阐明并构建了自己更加接近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思想与模型,解释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现象,即面临广泛的城市失业的情况下由乡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性,哈里斯、托达罗在1970年提出了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哈里斯一托达罗假说”,即在被分割的、但同质的劳动市场上用预期工资的均等取代工资的均等。托达罗模型比刘易斯模型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托达罗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发展中国家应注重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迄今为止,在已经提出的对托达罗基本模型的修正中,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试图把农村与城市部门分开,进而分析迁移对农村和城市的产量、收入与福利的影响。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中得出的一种假说是:城市工资较高会导致较多的城市失业。如果农村收入水平不能提高到一定程度,城市部门中充分就业的努力就注定要失败,因为创造额外的就业机会将导致更多的移民流入城市部门。(四)其他劳动力流动模型

1.乔根森等人的劳动力流动模型。乔根森从与刘易斯等人完全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农业人口的转移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有:

(1)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2)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虽然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3)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高于人口的增长。(4)不但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要提供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工资也是不断上升的。2.人口迁移“推一拉”理论。该理论是由博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其主要观点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不同的力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迁移的力量,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迁移的力量。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必须指出,在迁出地也存在吸引人口的“拉力”。只不过比较而言,“推”的力量比“拉”的力量大,起主导作用。同样地,在迁入地存在着起主导作用的“拉力”把人口吸引过来,产生拉力的因素,如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等。与此同时,迁入地也存在不利于人口迁入的“推”的因素,如迁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竞争的激烈等。但综合而言,迁入地的“拉力”比“推力”大。第二节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效益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目的是追求其收入或效用最大化,在流动过程中主要考虑流动的收入及其成本。一、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为了便于分析问题,我们首先假定劳动力的流动是一种自愿行为,它是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在对流动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上追求更大效用的结果。劳动者要实现就业转换,完成劳动力流动,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形成劳动力流动的成本。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成本:(一)直接成本:劳动力转移的直接成本是劳动者为了实现流动而直接支付的费用。它主要包括寻找工作信息的支出、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交通费用、劳动者在流入地的安家费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的费用等。(二)机会成本:劳动者在流动期间,由于放弃了原来的就业岗位,从而失去了原有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及其福利。原有工作的收入及福利就构成了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流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决策。显然,机会成本越小,劳动者流向收入更高的职业、单位或地区的趋势就越强。(三)心理成本: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开亲朋好友,为此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即为劳动力流动的心理成本。心理成本并不是实际支出的费用,只是劳动者本身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是影响劳动力流动很重要的非经济因素。

(四)风险成本:流动劳动力在新的环境、新的职位上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与环境及其他因素发生摩擦的可能性更大,这直接导致风险成本偏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失业风险偏高;二是伤病风险增大;三是劳动过程风险增加,如在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对外来流迁劳动力的基本权利都难以保证,工时过长,拖欠、克扣工资等现象则更为普遍。

从劳动力流动过程的成本来看:

(1)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人力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合理配置。(2)不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也不利于推进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3)不利于社会稳定。(4)不利于缓解经济资源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压力。(5)不利于劳动力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热情和积极性,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二、劳动力个人流动的微观收益分析劳动者流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效用更大化,否则,劳动力的流动就不可能发生。在劳动力流动决策中,流动的收益主要有以下几项:(一)直接收益:劳动力流动的直接收益来自于劳动者在新的职业中获取相对于原来收入差额部分的总和。直接收益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指标,构成劳动力流动收益的主要部分。许多单位和地区就是通过直接提高收入水平,并保持与其他企业和地区的利益差距来吸引劳动力,满足其对劳动力需求的目的。(二)间接收益:间接收益一般是指由于新的工作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便利所致的劳动者部分开支的节省。流入地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较多的社会福利和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都有可能为劳动者提供间接的收益,并改善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三)心理收益:这里的心理收益泛指流动所带来的非经济性效用。例如,新职业所提供的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新工作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与家人团聚所带来的快乐,新单位中人际关系的和谐等,都有可能使劳动者在精神上获得较高程度的满足,增加心理收益。劳动力个人流动(微观)的成本效益分析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收益心理收益间接收益直接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直接收益三、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界限

劳动力流动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从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策主体来看,首先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源于劳动者对流动产生的成本收益比较。如果流动收益大于支出成本,流动就有经济意义;反之,流动就得不偿失。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界限为流动的净收益现值不小于零。所谓流动净收益现值,是指流动收益现值减去流动成本现值后的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决定劳动者流动的经济动因。这个差额越大,劳动力流动的动因越强,反之则越弱。如果将心理收益考虑进来,那么,劳动力流动的决策模型是:劳动力流动的真正动力源自流动所带来的经济净收益和心理净收益(非物质性满足)的组合,当流动的净效用为正时,流动是合理的和理性的。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从微观上来看,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对于个人来说要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因此,劳动者需要比较其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并尽可能保持收益最大化。从宏观上看,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第三节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成本效益分析一、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益(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各岗位、职业、产业、地区之间的流动,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证,对满足流入地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活动的劳动条件也是一种保证,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流入地来说,流动劳动力本身既是生产者,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为给该地各经济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二)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劳动力流动在我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市镇人口比重为36.09%;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与我国的工业化率相比,低了12%。按照国际城市化规律,中国位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而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非正式迁移人口已达到1.44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1.62%。非正式迁移人口已经在所在地居住半年以上,但还没有取得该城市的市民资格。这些人口在消除了相应的制度阻碍后,会成为新的市民,加速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三)流动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量的流动人口在外地就业,为其家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许多贫困地区都把劳务输出作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流动就业人口把劳动报酬寄回家乡,既部分解决了家乡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此外,流动人口还有利于加强各地文化思想交流,促进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思想意识的更新,促进劳动力的供需平衡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比较利益的提高【补充】比较利益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来的,该理论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从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来看,劳动力输入和输出的比较利益是政府制定劳动力国际流动和自由流动政策的前提条件。一个普遍性的政策导向是输入高级专业人才和紧缺行业的熟练劳动力,输出一般性劳动力和非紧缺行业的熟练劳动力和紧缺行业的非熟练劳动力。国与国之间政策选择的交错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国际劳动力的均衡流动(即劳动力要素在国际劳工和人才市场上配置的动态均衡)。与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相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并不能从严格意义上证明谁是赢家,谁是输家。换言之,只要国际迁移仍在继续就说明对输入和输出双方都是具有经济意义的。

(五)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加深产业分工具有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推进的过程。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加速结构的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六)劳动力输出的产业扩张效应:某些行业中的劳动力输出,可以起到产业扩张的效应。如,在促进出口的贸易战略下,出口产业以及与出口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增长速度较快。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相对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就业增长也较快。

(七)劳动力输出的出口替代效应:在开放的经济中,不仅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劳动力也可以自由流动,而劳动力(无论是熟练劳动力还是非熟练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总是表现为从收入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劳动力比较收益较高的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性流动会减少发展中国家过剩的劳动力,增加发达国家经常紧缺的劳动力供给。这一结果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下降,实际工资水平呈上升趋势,国民收入分配将随之朝着缩小收入差距的有利方向发展。同时,国际性迁移将有助于缩小实际生活水平的国际差异。二、流动人口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对流入地的负面影响1.加大了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对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压力。以广东省为例,这种压力具体表现在:一是促进广东地区人口增长;二是对资源消耗过度;三是使城镇环境污染加剧,由于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在城镇,城镇居民人数迅速膨胀,噪声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日益严重。人口的迅速增加,在给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和教育等方面造成压力。2.加大了流入地的就业压力。流动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加入,使流入地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提高,在给该地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力大量需求的同时,也给当地的就业形势造成了压力。3.加大了社会公共服务压力

(1)给社会治安管理增加了压力。流动人口从经济落后地区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容易在心理上形成强烈反差,加上有相当部分流动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住所,往往为了生计铤而走险。(2)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较大冲击。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流动人口流动频繁,经常变换工作和住所,客观上给流出地和流人地的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二是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规模庞大,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三是由于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上产生较大漏洞,致使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现象严重,有些甚至是为逃避计划生育而流动。(二)对流出地的负面影响1.在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不利于农业生产。中国农业生产中传统生产方式占主要地位,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如果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为,那么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就会改变原来农业生产的经营状况。2.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一,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敷衍农事,大量外流,造成大量的低产田与抛荒田;另一方面,由于在外农民因无法获取稳定的就业收入,因而不敢放弃农村的土地经营权。第二,部分常年在外的农民想转包土地,但由于种田效益低、负担重,无人愿意接包。3.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农村外流劳动力一般年富力强,素质较高,可以说是农村劳动力中的精华,正是他们弥补了城镇劳动力的不足,扩大了城镇的消费市场。然而,城镇所能给予农民工的回报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在城市中所从事的大多是苦、脏、累、险等城里人不愿做的工作,换来的却是低廉的劳动报酬、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城里人歧视的目光。同时,他们在加快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失去了推动农村发展,缩短城乡差距的机会。此外,进城农民工的低保障程度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另一高成本因素。另一种成本来自于农村社会风气和道德的被污染等。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成本效益分析流动人口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大了社会公共服务压力劳动力输出的产业扩张效应加大了流入地的就业压力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流动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输出的出口替代效应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比较利益的提高加大了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对流入地的负面影响对流出地的负面影响在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不利于农业生产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三、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上看,劳动力的流动既存在有利的方面,又有不利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对待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还存在着两种倾向:

(1)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担心过多的人口迁入会超越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恶化社会秩序,甚至形成劳动力市场的恶性竞争。因此,城市或发达地区的政府倾向于对迁流采取较为严格的控制。

(2)从人口和劳动力分布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所形成的制约,故采取了较为现实的态度。我国对于迁移现象有两种说法:

一是将其称为“人口迁移”,即传统上把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迁移”;

二是将其称为“人口流动”,即把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流动”。

如果不涉及户籍问题,迁移与流动是同一个概念,其本质都是指人口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的跨地区移动。第三节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据统计,在1978~1988年的短短10年间,我国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652万人,其中农村就地转移的5460万人,进入城镇的1192万人。我国劳动力流动最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一)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从劳动力的地域转移流向来看,主要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流动。

从迁移人口的城乡分布来看,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占相当大的比重。以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农村地区向城市迁移的人口占全部迁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45%,34.4%,36.5%。

劳动力资源的流向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的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的绝对数量相对增长较快。1980年以来,华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