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77-010
CCSH04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XXXXX—XXXX
焦炉煤气脱硫废液干法制酸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ryacidproductionfromcokeovengas
desulfurizationwasteliquid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B/TXXXX—XXXX
焦炉煤气脱硫废液干法制酸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焦炉煤气氨法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废液干法制酸的工艺与原理、技术要求、运行指标、
公辅系统、安全要求、环保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焦炉煤气氨法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产生的低纯度硫磺(硫泡沫液)及脱硫废液为
原料,干法预处理、干法接触工艺制酸的工艺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2(所有部分)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T534工业硫酸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6171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1109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GB26132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T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T50770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AQ/T3033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
SH/T309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HG/T20508控制室设计规定
HG/T20510仪表供气设计规范
HG20571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1
YB/TXXXXX—XXXX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工艺和原理
4.1制酸原料是以焦炉煤气氨法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产生的低纯度硫磺(硫泡沫液)及脱硫废液。
4.2制酸原料经过过滤、浓缩、干燥处理制得含硫混盐中间品,即为干法预处理工艺。
4.3含硫混盐在焚烧炉高温焚烧热解产生含二氧化硫高温炉气,炉气经余热回收、净化、干燥、转化、
吸收处理生成浓硫酸。
4.4干燥洁净的含二氧化硫炉气在催化剂(有效成分为五氧化二钒)催化作用下氧化为三氧化硫,98%
酸吸收转化气中三氧化硫生成浓硫酸,即为干法接触工艺生产硫酸。
4.5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工艺流程图
5技术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制酸工艺设计规模应根据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煤气处理量及硫化氢含量确定。
5.1.2制酸工艺除原料预处理工序外,应考虑设备年检修时间,一般年生产运行时间按333d或8000h
设计。
5.1.3制酸单元宜布置在煤气脱硫单元附近。
5.1.4产品硫酸应符合GB/T534中浓硫酸合格品要求。
5.2预处理单元
5.2.1宜采用硫泡沫液过滤、脱硫液浓缩、硫和浓盐液混合干燥制得含硫混盐中间品工艺。
5.2.2制得中间品含硫混盐的水分宜控制≤5%,输送宜采用封闭式运输设备。
5.2.3浓缩设备、干燥设备宜采用低压饱和蒸汽间接换热设备。
5.2.4制酸工艺设备年检修期间应能对制得的物料进行贮存。
5.2.5流程的选择应保证原料制备、运送及贮存安全、高效、稳定、环保。
5.2.6预处理产生的脱硫液及废液浓缩产生的冷凝液应送回煤气脱硫单元回收利用。
5.3焚烧单元
5.3.1应采用高效、稳定的立式焚烧炉焚烧工艺,含硫混盐在炉内应焚烧、分解完全,无升华硫及未分
解的盐类随过程气后移。
5.3.2焚烧炉组份应为含硫混盐、环境空气,沸腾燃烧方式。
5.3.3含硫混盐进入焚烧炉方式宜采用重力落料加风送方式。
YB/TXXXXX—XXXX
5.3.4焚烧炉原始烘炉以及开工升温燃料宜采用焦炉煤气,热值不低于16720kJ/Nm3。
5.3.5进焚烧炉煤气管线上应设快速切断“三阀组”,“三阀组”由2个快速关闭切断阀及1个快速开
启放散阀组成。
5.3.6开工时,焚烧炉达到投料温度、投料后应切断焦炉煤气。
5.4余热回收单元
5.4.1余热锅炉结构设计应采用立式水冷壁结构,便于清灰。
5.4.2余热锅炉供水应使用除盐水,除盐水送入锅炉前应进行蒸汽脱氧剂加药阻垢处理。
5.4.3余热锅炉应设间断排污及连续排污,汽包顶部应设双安全阀。
5.4.4余热锅炉压力等级应不低于2.8MPa(G)、232℃。
5.5炉气净化单元
5.5.1炉气净化宜采用湿式洗涤净化工艺,净化后过程气中杂质含量应满足转化催化剂对杂质含量的要
求,符合表1相关要求。
表1指标要求单位:mg/Nm3
尘AsFCl-硫酸雾
<1.0<1.0<0.5<1.0<5.0
5.5.2净化设备材质应耐稀硫酸腐蚀,当采用玻璃钢材质制作时,应设负压超压保护安全水封槽,液封
有效高度应为计算压力(以液柱高度计)加500mm。
5.5.3动力波洗涤器宜采用玻璃钢材质,应设高位水槽,当出口过程气超温时,槽内事故水应自动喷入
动力波洗涤器逆喷管,同时焚烧炉联锁停车。
5.5.4净化稀硫酸外送回收利用时,应先脱除稀硫酸中溶解的二氧化硫。
5.5.5净化工序产生的稀硫酸质量浓度控制在10%~20%,产量控制≤0.1吨稀硫酸/吨浓硫酸。
5.5.6净化工序稀硫酸宜送到吸收工序稀释浓硫酸使用,剩余量外送硫铵单元回收利用。
5.6炉气干燥单元
5.6.1当二氧化硫转化采用干接触法转化工艺时,转化前过程气中的水分应脱至≤100mg/Nm3。
5.6.2过程气干燥宜采用质量浓度93%~95%的浓硫酸。
5.6.3送干燥塔干燥酸管线上应设在线干燥酸浓度检测分析仪。
5.7转化单元
5.7.1二氧化硫转化宜采用干接触法两次转化工艺,二氧化硫最终转化率应≥99.8%。
5.7.2对应转化器各段转化催化应设外换热器,转化前低温过程气与转化后高温转化气进行换热升温。
换热流程及换热量设计应满足转化器各段催化剂在“最佳”温度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5.7.3一次转化及二次转化进口过程气管线上应设置电加热器,用于开工升温。
5.7.4进转化器前的过程气管线上应设二氧化硫及氧浓度在线检测分析仪。
5.7.5转化工艺宜采用两转两吸工艺。
5.8吸收单元
5.8.1应采用质量浓度为98%~98.3%的浓硫酸对转化后工艺气中的三氧化硫进行吸收,生产浓硫酸。
YB/TXXXXX—XXXX
5.8.2吸收工序设备及管道上的材质应能防止高温浓硫酸介质腐蚀。
5.8.3送吸收塔吸收酸管线上应设置吸收酸浓度在线分析仪。
5.8.4吸收酸系统应设工艺补水管调整酸浓度,工艺补水宜采用净化工序稀酸以及尾气处理工序稀硫酸
代替。
5.9尾气净化单元
5.9.1第二吸收塔出口制酸尾气应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净化后尾气中硫酸雾浓度应满足GB26132特
排限值的规定。
5.9.2尾气净化工艺宜采用活性炭脱硫工艺或双氧水脱硫工艺。
5.9.3尾气净化装置产生的稀硫酸宜送到吸收工序稀释浓硫酸使用。
5.9.4本工艺产生的尾气宜输送到焦化脱硫脱硝单元集中处理排放。
6运行指标
运行指标见表2。
表2工艺运行指标
项目控制指标
稀硫泡沫含悬浮硫量(质量分数)3%-5%
入炉干粉含水(质量分数)≤5.0%
入炉干粉含单质硫(质量分数)≥45%
电除雾器出口气体酸雾含量≤0.03g/m3
干燥塔出口气体含水分≤0.1g/m3
净化SO2收率≥98.5%
SO2总转化率≥99.8%
酸性气体吸收率≥99.95%
7公辅系统
7.1给排水
7.1.1余热锅炉用除盐水水质应满足GB/T1576的要求。
7.1.2冷却器用循环水水质应符合GB/T50050的规定。
7.1.3洗眼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7.1.4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分为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单元排出的轴封水、淋浴水及洗眼
器排水、地坪冲洗水以及初期雨水排水排入污水排水系统。
7.2电气
7.2.1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应采用交流不停电装置(UPS)供电。供电设计应符合GB50052的有关规
定。
7.2.2用电设备的启动、停止及紧急停止,设备运转信号、事故报警信号的设置和监视,应符合工艺要
求,并应符合GB50055的有关规定。
YB/TXXXXX—XXXX
7.2.3照明设计应按生产环境条件,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照明方式、照明灯具、照明配电及控制等。照
度标准值应符合GB50034有关规定。
7.2.4检修照明和局部照明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
7.3电信
7.3.1制酸单元煤气区域应设煤气泄漏检测声光报警仪;过程气区域应设二氧化硫泄漏检测声光报警
仪。
7.3.2余热锅炉汽包现场液位计及生产区域宜设视频监控系统。
7.3.3控制室及巡检人员应配置移动对讲设备。
7.4仪表及自动化控制
7.4.1制酸单元应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及安全仪表系统(SIS)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监测、
自动控制及紧急情况下的联锁停车保护。
7.4.2控制系统应留有与厂级管控、能源计量等系统的数据通讯接口。
7.4.3安全仪表系统应根据工艺过程危险和风险分析结果确定,符合GB/T50770和GB/T21109的有关
规定。
7.4.4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备装备水平,应根据工艺测控要求、投资状况和用户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
应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维护方便。
7.4.5控制室设计应符合GB50174和HG/T20508有关规定。
7.4.6仪表供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HG/T20510的有关规定。
8安全要求
8.1制酸单元设计应符合GB50016、GB50160、AQ/T3033、HG20571的规定。
8.2具有超压危险的生产设备、管道应设计安全阀、爆破片或安全水封等泄压保护设施。
8.3净化稀硫酸管道、干吸及成品酸贮槽区域浓硫酸管道法兰连接处应设法兰保护罩。
8.4浓硫酸干燥、吸收及成品酸贮存、输送区域应设置洗眼器,服务半径应不大于15m。
8.5在制酸单元安全位置应设置安全救护箱。工作人员应配备防硫酸灼伤的防护面罩、手套等必要的防
护用品。
8.6预处理工序含硫混盐封闭式运输设备宜充入微量氮气,保持物料输送处于氮气氛围。
8.7制酸单元设备应设防雷防静电接地保护。防雷等级及防静电范围应符合GB50057和SH/T3097的
有关规定。
8.8爆炸危险区域中的仪表设备应符合GB50058的有关规定。
9环保要求
9.1原料制备、贮存及输送应全部在密闭设备及管道内完成,正常生产过程不应有气、液、粉尘等有毒、
有害介质泄露到环境中。
9.2生产过程放散气及不凝气,宜通过压力平衡系统送入过程气负压系统或经洗涤净化达标排放。
9.3设备及管道检修时,稀硫酸及浓硫酸应分别排入各自地下放空槽。
9.4废催化剂应由具有国家废固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YB/TXXXXX—XXXX
9.5噪声及有害因素控制应符合GB/T50087和GBZ2的规定。
9.6净化后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应满足GB16171特排限值的规定。
YB/TXXX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
司莱芜分公司、萍乡市新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志顺、李庆生、陈淼、仇金辉、李晓东、刘建迅、张若鹏、李金山、李光辉、
厚小龙、刘元杰、王存贵、王姜维、郑瑞龙、赵圣存、葛东、陈剑、赵晶晶、陈雪丽、李春天、王晓阳、
葛菊。
I
YB/TXXXX—XXXX
焦炉煤气脱硫废液干法制酸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焦炉煤气氨法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废液干法制酸的工艺与原理、技术要求、运行指标、
公辅系统、安全要求、环保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焦炉煤气氨法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产生的低纯度硫磺(硫泡沫液)及脱硫废液为
原料,干法预处理、干法接触工艺制酸的工艺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2(所有部分)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T534工业硫酸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6171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1109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GB26132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T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T50770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AQ/T3033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
SH/T309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HG/T20508控制室设计规定
HG/T20510仪表供气设计规范
HG20571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1
YB/TXXXXX—XXXX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工艺和原理
4.1制酸原料是以焦炉煤气氨法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产生的低纯度硫磺(硫泡沫液)及脱硫废液。
4.2制酸原料经过过滤、浓缩、干燥处理制得含硫混盐中间品,即为干法预处理工艺。
4.3含硫混盐在焚烧炉高温焚烧热解产生含二氧化硫高温炉气,炉气经余热回收、净化、干燥、转化、
吸收处理生成浓硫酸。
4.4干燥洁净的含二氧化硫炉气在催化剂(有效成分为五氧化二钒)催化作用下氧化为三氧化硫,98%
酸吸收转化气中三氧化硫生成浓硫酸,即为干法接触工艺生产硫酸。
4.5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工艺流程图
5技术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制酸工艺设计规模应根据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煤气处理量及硫化氢含量确定。
5.1.2制酸工艺除原料预处理工序外,应考虑设备年检修时间,一般年生产运行时间按333d或8000h
设计。
5.1.3制酸单元宜布置在煤气脱硫单元附近。
5.1.4产品硫酸应符合GB/T534中浓硫酸合格品要求。
5.2预处理单元
5.2.1宜采用硫泡沫液过滤、脱硫液浓缩、硫和浓盐液混合干燥制得含硫混盐中间品工艺。
5.2.2制得中间品含硫混盐的水分宜控制≤5%,输送宜采用封闭式运输设备。
5.2.3浓缩设备、干燥设备宜采用低压饱和蒸汽间接换热设备。
5.2.4制酸工艺设备年检修期间应能对制得的物料进行贮存。
5.2.5流程的选择应保证原料制备、运送及贮存安全、高效、稳定、环保。
5.2.6预处理产生的脱硫液及废液浓缩产生的冷凝液应送回煤气脱硫单元回收利用。
5.3焚烧单元
5.3.1应采用高效、稳定的立式焚烧炉焚烧工艺,含硫混盐在炉内应焚烧、分解完全,无升华硫及未分
解的盐类随过程气后移。
5.3.2焚烧炉组份应为含硫混盐、环境空气,沸腾燃烧方式。
5.3.3含硫混盐进入焚烧炉方式宜采用重力落料加风送方式。
YB/TXXXXX—XXXX
5.3.4焚烧炉原始烘炉以及开工升温燃料宜采用焦炉煤气,热值不低于16720kJ/Nm3。
5.3.5进焚烧炉煤气管线上应设快速切断“三阀组”,“三阀组”由2个快速关闭切断阀及1个快速开
启放散阀组成。
5.3.6开工时,焚烧炉达到投料温度、投料后应切断焦炉煤气。
5.4余热回收单元
5.4.1余热锅炉结构设计应采用立式水冷壁结构,便于清灰。
5.4.2余热锅炉供水应使用除盐水,除盐水送入锅炉前应进行蒸汽脱氧剂加药阻垢处理。
5.4.3余热锅炉应设间断排污及连续排污,汽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按揭购房贷款合同范本
- 展览宣传活动合同
- 企业资产抵押贷款合同
- 2024购车协议书合同范本
- 批量购房合同协议
- 2024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样本
- 企业资产买卖合同模板
- 房屋转让协议标准合同范本
- 2024建设施工合同有些分类
- 2024公司股权转让及后续合伙经营合同
- 学生顶岗实习安全教育课件
- 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课件
- 辽宁省葫芦岛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课件
-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 百合干(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 国开成本会计第10章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剧本台词)精选
- T∕CSCS 012-2021 多高层建筑全螺栓连接装配式钢结构技术标准-(高清版)
- 充电站项目合作方案-高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