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背景链接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归隐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诗兴大发,陆续写成组诗《饮酒》20首。这些诗歌大多直抒胸臆,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本诗是其中最为闲雅有致的一首。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他的诗作主要表现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古体诗
韵律特点: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文体知识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为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lúxuānxiānɡhuán【诵读指导】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朗读时可按照“二三”式来停顿,语调宜舒缓。前四句宜读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足自豪之情;后六句重在抒发回归田园的乐趣,宜读出自得之乐。诗词诵读结合注释,读通大意。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喧嚣扰攘的尘世。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译文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此,这样。闲适淡泊的样子。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心里远离了尘世,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我)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不经意间见到南山。译文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傍晚。傍晚山色秀丽,鸟儿结伴而归。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译文山间的云气。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点明归隐之所,指喧嚣扰攘的尘世。代表追名逐利的官场,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走的写照。
开头两句设置悬念,“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反差引发读者对此种情形的思考。赏析因这组诗为“既醉之后”所作,故以“饮酒”为题。诗词品读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指代上两句内容。这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说明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显得偏僻安静,表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清风亮节”的象征。写出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见”字写出了诗人无意为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营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穆、淡远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赏析默写常考句(遵义中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诗人“悠然”的情趣。考点品析诗歌炼字[答题思路]①释含义:理解字词本义及语境义②明手法③析感情:分析字词表达的意境,情感修辞手法角度表现手法角度词性角度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归返自然、躬耕自乐的象征。这两句一静一动,写傍晚山间的美妙景象,描绘了一幅悠远、恬静、自然、和谐的画卷,含蓄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后的自在心境。赏析(广州中考)“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考点分析诗歌情感[答题思路]①关注诗歌标题及诗歌题材;②抓“诗眼”或关键词;③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明确其特定含义;④借助“注”或“序”,从中寻找线索;⑤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⑥抓尾句,一般尾句多是主旨句,以议论或抒情的句子为主。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随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后,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此时此地的景和情。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点明了全诗主旨。化用《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大辩不言”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说明恬静安适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赏析闲适心境恬静生活山间美景人生真意饮酒(其五)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东篱悠然见山山气佳飞鸟还此中真意欲辨忘言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结构梳理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志趣,以及闲适淡泊、物我两忘的心境。主旨归纳结合本诗内容及下面的两则材料,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材料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有一次,郡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郡守面前汇报时,工作的好坏全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拓展延伸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他听后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的官俸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材料二】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参考答案]【示例】我看到了一个顺应天性、坚守本真、洒脱恬淡、崇尚自然的诗人形象。春望杜甫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六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将家小安置在鄜(fū)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该诗作于至德二载(757)三月。背景链接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他的诗作《望岳》《登高》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作者简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近体诗对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一般有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文体知识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jiànsāoshènɡzān【诵读指导】全诗深沉蕴藉,感情真挚,朗读时应用沉郁、伤感的语气。本诗的朗读节奏可划分为“二三”式,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词诵读结合注释,读通大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都城草木丛生。感伤时事,恨别家人,看到鲜花反而流泪,听到鸟啼反而心惊。译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战事接连数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满头白发越抓越短,稀疏难绾,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译文能够承受、禁得起。插不住簪子。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简直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望:①望见长安的破败景象;②盼望收到家人音讯;③渴望早日平定叛乱。一个“破”字,写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沦陷的长安城城空人稀、乱草遍地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远景、中景(寄情于景)【起】首联写望中所见。这一联交代了写作背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赏析诗词品读(海南中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考点赏析名句[参考答案]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荒草满目,这种反差强烈的景物描写手法,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国事的忧虑“溅”“惊”二字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近景(触景生情)【承】颔联承接上联,写望中所感。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移情于物,突出了时局的危殆和诗人心情的沉痛。赏析默写常考句(贺州中考)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考点描绘诗歌画面[答题思路]①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②析特点,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③明情感,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④绘画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
[参考答案]【示例】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感到阵阵心悸。返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战乱时间之长。【转】颈联写出了诗人与家人消息隔绝之后,对家书的急切期盼之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赏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家书的珍贵。默写常考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时年四十五岁,却如此苍老,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特写【转】尾联借“不胜簪”的细节,描写了头发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忧愁万分、憔悴不堪的情状,含蓄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赏析动作描写,一个“搔”字写出诗人因愁闷而频频挠头的情状。《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①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注释】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闺,闺房,旧
时称女子居住的内室。②〔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③〔清辉〕月光。④〔虚幌(huǎng)〕薄到透明的帘帷。⑤〔双照〕共照两人。深入探究相同点不同点《春望》《月夜》思想感情写作手法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更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伤,感情沉郁感情深挚都很能体现杜诗“写实”的风格,《春望》“事实”,《月夜》“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想象之词较少,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全诗均用虚写,即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相同点不同点《春望》《月夜》诗歌画面—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稀疏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直到尾联变成“特写镜头”,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主要写月光下的妻儿,“镜头”集中而具体,以便表现人物的神与态,一如丈夫(父亲)凝视的目光。全诗描写比较“静”的画面,既“美”且“悲”,透露出战乱对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造成的巨大伤害春望望春城败象念家人境况所见:国破草木深所感:花溅泪鸟惊心期盼:家书——抵万金忧愁:白发——不胜簪(寄情于景)(触景生情)(夸张)(细节)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结构梳理这首诗描写了战乱时春日长安城凄惨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主旨归纳对比分析杜甫的两首诗,完成下表。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拓展延伸对雪①[唐]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②,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③。【注释】本诗约作于至德元载(756)冬,稍早于《春望》。〔绿〕以酒的绿色来指代酒。〔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着字。诗题鉴赏策略《春望》《对雪》知人论世捕捉意象诗史花鸟乱云急雪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______”,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这两首诗都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___”“___”本是赏心悦目之物,但诗人反而“溅泪”“惊心”,营造出悲伤恐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伤“_____”“_____”渲染了冬天昏暗寒冷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不安的心情诗题鉴赏策略《春望》《对雪》赏析字词把握情感续表忧国忧民、感时伤世“胜”字表示能够承受的意思,前面加否定词“不”,就是表示稀疏的头发已经承受不住簪子的分量,作者的老态沧桑之感跃然纸上“断”字说明由于战争,前线战况和妻子儿女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可见诗人内心的担忧与思念两首诗歌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无可奈何的惆怅雁门太守行李贺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分析,诗作可能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背景链接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有“诗鬼”“鬼才”之称。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其诗多表现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现实也有所揭露和讽刺。艺术上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有《昌谷集》传世。作者简介
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由汉魏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以“歌”“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文体知识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jiǎo【诵读指导】本诗朗读节奏除“报君/黄金台上意”一句外,其余均可划分为“四三”式。朗读时语调要高亢,要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读出来。sàizhònɡxiéwèi诗词诵读结合注释,读通大意。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译文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军中号角。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译文胭脂,色深红。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寒风卷动着红旗,驰援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沉沉,扬不起来。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握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底。译文河名,发源于河北易县。战国时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比喻。首句写景与叙事结合,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第二句转写守军斗志昂扬、严阵以待的情形,借日光来彰显守军的气势,颇为精妙。赏析乐府曲名,内容多为边城征战之事。行,歌行体。一个“压”字,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雁门太守行一个“开”字,形象地展示了守城将士们的英雄气概。画面一:白天戒备森严。默写常考诗词品读默写常考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勾画出战争规模。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写阴寒凄惨的战地气氛。赏析“满”字扩大了激战的场面。点明时令“凝”字形象描绘出边防将士血流遍地的情景,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听觉视觉画面二:从白天到黄昏战争激烈。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既点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壮怀激烈的豪情。五、六句写援军乘夜迫近敌军的情景。前一句暗示将士们毅然赴战,后一句暗示战争形势严峻。赏析画面三:夜晚乘夜袭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意象】“黑云”“甲光”“金鳞”“角声”“秋色”“易水”“霜”等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意象构成凝重悲壮的意境。
【色彩】“黑”“金”“燕脂”“紫”“红”“霜(白)”等一系列表示色彩的词语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凉山州中考)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绘战争场面,请加以赏析。本诗有着鲜明的色彩:黑色、金色、胭脂色、紫色、红色、白色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面对黑压压的敌军,战士们穿着金色的铠甲在秋阳的映照下浴血奋战,大块的血迹在寒夜中凝结为紫色,让人感到一种黯然凝重的气氛,渲染出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考点赏析画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典最后两句引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写将士们边防苦战,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朝廷。赏析(云南中考)“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考点分析诗歌情感[答题思路]①关注诗歌标题及诗歌题材;②抓“诗眼”或关键词;③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明确其特定含义;④借助“注”或“序”,从中寻找线索;⑤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⑥抓尾句,一般尾句多是主旨句,以议论或抒情的句子为主。表达了将士们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视死如归、坚决杀敌的壮志豪情。返回雁门太守行兵临城下,严阵以待战斗场面,悲壮惨烈视死如归,壮怀激烈誓死杀敌,尽忠报国夸张、比喻听觉、视觉侧面、衬托用典、主旨忘身报国结构梳理这首诗描绘了将士们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忘身报国的坚定决心。主旨归纳阅读《雁门太守行》和《从军行》,完成对比。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拓展延伸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注释】①[西京]指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符信。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③[凤阙]皇宫,朝廷。④[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意象是诗歌中寄托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雁门太守行》和《从军行》两首诗都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使用了“___”和“___”这两个意象,写出了激烈紧张的战斗场景,进而表达出_________的情感。旗鼓忠君爱国赤壁杜牧本诗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是对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的关键人物。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鼻矶时,有感于这些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合在此击败曹操大军。诗中所写的赤壁,实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背景链接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杜牧的古体诗题材广泛,笔力峭健;近体诗以文辞清丽、情韵跌宕见长。其作品多讽喻时政,有《樊川文集》传世。代表作有诗《泊秦淮》《山行》,文《阿房宫赋》等。作者简介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跟律诗一样,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文体知识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xiāo【诵读指导】前两句叙事,语调宜平缓;后两句议论,语调应低沉。本诗的朗读节奏可划分为“四三”式。cháobiàn诗词诵读jǐjiānɡ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古代兵器。折断的戟沉在沙底还没有被销蚀,拿来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译文销蚀。拿,取。辨认出是前朝遗物。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孙策、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倘若东风不给予周瑜方便,二乔就要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译文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由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又暗含岁月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并引发进一步的联想,为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做铺垫。赏析怀古诗(咏史诗)“将”“磨”“洗”“认”一系列动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对前朝古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叙事诗词品读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以二乔两位美女的命运象征东吴的命运,反映了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同时也表明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抒发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赏析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取得的胜利归功于偶然的东风,暗含诗人生不逢时之叹。议论默写常考句(常德中考)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考点赏析诗句细读《赤壁》,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本诗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深入探究赤壁兴感之由感慨议论折戟未销前朝之物东风之力二乔命运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结构梳理这首咏史抒怀诗,借赤壁之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成败的深刻感悟,含蓄地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主旨归纳杜牧诗歌名句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其二)【译文】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会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直流到天明。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译文】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卧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拓展延伸渔家傲李清照这首词大约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是记梦之作。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左右,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等,都与这段生活经历有关。背景链接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易安体”。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作者简介
词是诗歌的一种。兴于唐,盛于宋。句式长短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曲子词”,后来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为离,成为诗的别体,故也称“诗余”。
分类: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等。文体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yīn【诵读指导】朗读时,语调要高昂,语速要稍缓。节奏要注意灵活多变,如“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以凸显词的抑扬顿挫之美。zhuǎnjiēmànpénɡ诗词诵读结合注释,读通大意。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牌名。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译文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银河。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天帝居住的地方。(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译文情意恳切。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回答。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学写诗空有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译文叹息,慨叹。同“漫”,空、徒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庄子·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船吹到海上仙山上去吧!译文高飞。如飞蓬般轻快的船。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等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上片:梦中所见所闻开头两句写梦中所见之景。词人以丰富的想象,选择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意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富有浪漫色彩。后三句写梦中见到天帝,由天帝的问话引出下片的对答。赏析“转”“舞”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梦魂”是全词的关键。用一个“归”字,好像词人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边。诗词品读(衡阳中考)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词的画面。考点描绘诗歌画面[答题思路]①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②析特点,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③明情感,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④绘画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参考答案]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银河流转,像无数只船儿正舞动着风帆。返回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一个“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下片:词人理想抱负下片开头两句是对天帝的回答,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却遭遇坎坷的苦闷。后三句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形象,比喻腾飞之志。想象丰富,意境瑰奇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赏析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空有才华,身为弱女子,难有作为;二是正值战乱年代,诗词文章又有何用?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词人想像大鹏一样乘风到那没有离散、没有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含蓄表达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默写常考句一般双叠词作中,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此词上下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三句写天帝的问话,下片头二句是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无滞碍。不分段的词称为“单调”,分两段的称为“双叠”。(柳州中考)“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容简要分析。考点联系实际[参考答案]我会在遇到困难(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遭遇变故,孤独无依,奋力挣扎,感觉前路迷茫等)的时候引用这句话。这一句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形象,比喻腾飞之志,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境界高远,十分鼓舞人心。细读《渔家傲》,想一想: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本词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深入探究渔家傲梦中所见所闻词人理想抱负海天相接天帝问询辛苦求索未见光明渴求自由追求光明结构梳理这首词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创造出一个把梦幻和真实、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主旨归纳下面这两首词中都写到了“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甲】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xìnɡ,兴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拓展延伸[参考答案]
《渔家傲》中的“日暮”和“路长”在一起,营造日暮途远的困境之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梦令》中的“日暮”写的是词人沉醉于游玩中不知不觉间暮色四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流连忘返的心情背诵这五首诗词。本课诗词中有不少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任选一两句,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课后作业八年级语文上册25诗词五首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古人曾言:“诗言志,歌永言。”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真心话语,字字关情。本课所选的五首诗词都是传统名篇,表现了古代文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抒发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至今读来,仍能给人很多启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1.了解五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五首诗词。(重点)2.结合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难点)3.学习品析诗词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素养)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喧戟谩搔簪浑jǐmàn提携燕嗟殷勤xuānhúnsāozāntíxiéyānyīnqínjiē折读一读预习检查脂饮酒(其五)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很有名。有《陶渊明集》。知识备查作者简介
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写作背景知识备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陶渊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整体感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把草屋建在人多聚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要问我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心里远离世俗,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安静。尔:如此,这样。
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远,远远地。
偏:偏远。精读细研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房子东面的篱笆下采一朵菊花,悠闲自在地看见南山。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佳:美好。
相与:相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景中,即指隐居的生活中。
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言:名词用作动词,用言语表达。精读细研前四句构成这首诗的第一层次,大意是什么?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式表达这种心态?大意:居住在闹市而不觉得喧闹,是因为内心闲适
高远。心态:豁达,闲适。修辞:设问。精读细研如何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将诗人醉心于南山,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情景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精读细研你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哪个(些)字用得好?说说理由。示例:“见”字用得好。“见”字把诗人“悠然自得”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精读细研“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谈谈你的理解。指人的自然本性。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诗人心里,内心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精读细研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此情此景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暗指辞官归隐乃是诗人的人生真谛。这两句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精读细研本诗是陶渊明的言志之作,通过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示例:超然物外悠然自得心志高远闲适豁达精读细研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概括主题课堂小结饮酒在人境无车马喧心远悠然真意飞鸟夕阳见南山采菊板书设计春望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后世又称他杜工部。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知识备查作者简介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安禄山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但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写作背景知识备查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整体感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都城草木丛生。国破:指京城长安沦陷。国,国都,京城,这里指长安。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深:茂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哭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溅泪:流泪。精读细研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绵,整整三月不断,(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连三月:接连三个月。
抵:值。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满头白发而今越抓越稀少,稀疏难绾,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了。搔:用指甲挠。
浑:简直。不胜簪: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禁得起。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精读细研“国破”与“城春”对照来写,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诗歌一开头即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是草木丛生。“国破”与“城春”色调相反,诗人在此对举,从而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照。“国破”下缀以“山河在”,“城春”下缀以“草木深”,更使诗意翻新,出人意料。这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安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本诗题目为《春望》,诗人望见了什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精读细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
理由是什么?
精读细研示例1:赞成第一种。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示例2:赞成第二种。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为什么说家书“抵万金”?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叛军所至之地,百姓皆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精读细研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示例:诗人因“感时”“恨别”而频频搔首,导致自己的满头白发纷纷脱落,几乎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其实,此时的诗人才四十五岁,但因过度的焦虑忧愁,竟然未老先衰到如此地步。从中我们更能看出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是何等强烈。精读细研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诗人被困长安的所见、所感,集中表达了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概括主题课堂小结春望翘首望景国破草深所思所盼所感所见低头思亲触景生情家书万金战休国安忧国思亲板书设计雁门太守行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其诗长于乐府,大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枯荣,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有《昌谷集》。知识备查作者简介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整体感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似乌云压进城垣,城垣就要被摧垮。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铠甲上,闪烁着金光。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城欲摧:城墙仿佛将要坍塌。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角:军中号角。燕脂:胭脂,色深红。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精读细研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临:抵达。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手操宝剑誓死保卫边疆!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
君:君王。精读细研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首联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精读细研颔联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的角声、紫色的血迹,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出了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凸显出来。精读细研“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荆轲在易水边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现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豪情。颈联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精读细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揽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黄金台”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精神。精读细研借此自荐,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雁门太守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守城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主题思想课堂小结雁门太守行首联:敌军围攻,守卫森严颔联:号角满天,战斗残酷颈联:夜半偷袭,战斗又起报效君王,甘愿身死以色示物以声感人尾联:板书设计赤壁第二课时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亦能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有《樊川文集》。知识备查作者简介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整体感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折断的铁戟沉在沙底还没有烂掉,拿起磨洗后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未销:没有完全锈蚀。销,销蚀。
将:拿,取。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中了。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精读细研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精读细研
这两句使用“将”“磨”“洗”“认”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使下面的怀古幽情水到渠成。前两句中使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牧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反映了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这句诗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精读细研本诗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是怎样表现的?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精读细研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主题思想课堂小结赤壁兴感之由感慨咏叹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若非东风之利历史将会改写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板书设计渔家傲知识备查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整体感知有感情地朗读本词,读准字音,注意节奏。精读细研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殷勤:情意恳切。请同学反复朗读本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精读细研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谩:同“漫”,空、徒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举:高飞。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还是的仙山。
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用“接”“连”两个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写出了动态和气势。词的开头,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精读细研词人梦见了什么?梦里听到了什么?
词人仿佛梦见天帝殷切地问她打算到哪儿去。看似平常一问,却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精读细研面对天帝的提问,词人是如何回答的?
下阕开头写词人回答天帝的问话,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过渡语。“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嗟”字感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倾诉了生不逢时的苦闷。精读细研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一句词。
词人化用庄子关于“鹏”的典故,足见其想要脱离尘世的决心。她想要借助风力,去往理想的神仙境地。精读细研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的“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合作探究
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在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作中对开阔壮美的境界的描述富有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合作探究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主题思想课堂小结渔家傲词人梦中所见所闻词人的理想和抱负海天相接、瑰奇雄伟辛苦求索、未见光明渴望自由追求光明板书设计1.填空。(1)陶渊明,字________,又名潜,号________先生,世称靖节先生。________(朝代)诗人、文学家、辞赋家、________家,________诗派创始人。(2)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______代伟大的________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杜甫的诗歌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元亮东晋田园散文五柳先生现实主义少陵野老唐诗圣诗史课堂检测(3)李贺,字长吉,________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有“________”之称,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与“诗圣”杜甫、“诗________”李白、“诗________”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4)杜牧,字牧之,号________,________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5)李清照,号________,________代女词人,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________”之称。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唐诗鬼仙佛樊川居士唐易安居士宋婉约第一才女课堂检测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B课堂检测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赤壁》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B.《雁门太守行》诗人捕捉“半卷红旗”这个景象入诗的作用:“半卷红旗”是正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C.《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D.《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慨叹自己身逢乱世,表达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D课堂检测拓展探究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衡阳雁去B.四面边声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闻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AC拓展探究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屏幕面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压力自动校验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光纤按续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中档桥梁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高速钢圆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聚氯乙烯汽车地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安第斯之旅:摄影与探索-揭示南美自然美与土著文化
- 2024年中国大电流校验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全羊毛胶背地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昆明市物流园区发展规划问题研究
- 体育赛事接待方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氯乙烯精馏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 《毒虫咬伤》课件
- 内蒙古的特色美食
- 招投标-招投标管理
- 工程施工施工现场材料消耗与管理
- 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表
- 公司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编写范文格式
-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必刷题 14.文言文 试卷(解析)
- 正常胃镜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