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分析,水资源论文_第1页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分析,水资源论文_第2页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分析,水资源论文_第3页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分析,水资源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分析,水资源论文摘要:通过对长江流域片河流、湖泊、水库及省界水体2003~2021年15a间的水质监测评价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了流域片水资源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示清楚:①长江流域片河流水质总体较好,以符合或优于Ⅲ类标准为主,长江干流水质以Ⅲ类为主且总体趋好。②金沙江石鼓以上、雅鲁藏布江等水资源二级区水质良好,但湖口下面干流水系、太湖水系等水域水质相对较差。③流域片近年来废污水排放总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同时,污水处理率也得到了快速提高,对流域水资源质量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流域片湖泊水质总体较差且有恶化的趋势。④水库水质相对较好,以Ⅱ类~Ⅲ类为主,但近年来也存在恶化的风险。⑤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水库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流域片湖库均呈现出营养水平从低营养状态向高营养状态变化的趋势。⑥长江流域片省界水体水质以符合Ⅰ~Ⅲ类标准为主。⑦纳入评价范围的水功能区总体达标率在60%左右,华而不实纳入批复的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相对稍高。⑧以当前水功能区达标的水平,要全面到达管理目的、实现流域片水质的根本性好转和全面改善,尚任重道远。本文关键词语:水资源质量;水质评价;趋势分析;长江流域片;Abstract:Bysortingoutthewaterqualitymonitoringevaluationsconductedforfifteenyearsfrom2003to2021regardingtherivers,lakes,reservoirsandcross-provincialwateroftheYangtzeRiverbasin,weanalyzedthewaterresourcesqualityanditsvaryingtrends.Theresultsshowthat①WaterqualityofYangtzeRiverbasinisgenerallygood,mainlyabovegradeIIIstandard,andwaterqualityofthemainstreamisbasicallygradeIIIandtendstoimprovement.②waterqualityinthesecondclasswaterresourcesregion,includingupperShigusectionoftheJinshaRiverandtheYarlungZangboRiveraregood,butwaterqualityoftributariesinthelowerHukouandTaihuLakearerelativelypoor.③Totalsewagedischargedisundercontrolinrecentyearsand?percentageofsewagetreatmentrapidlyincreases,whichhelpstoimprovewaterresourcesqualityinthebasin;butwaterqualityofthelakesaregenerallyinpoorconditionandtendstobeworsen.④WaterqualityofreservoirsaregradeIIorIII,butfaceshighriskofdeterioratingintherecentyears.⑤Watereutrophicationisquiteseriousinlakesandrelativelylowinreservoirs,buttheybothshowaworsetrendovertheyears.⑥Waterqualityofmostcross-provincialwaterregionaregradeI--III.⑦Up-to-standardrateofthewaterfunctionalzonethatareincorporatedintotheevaluationscopeisaround60%,andtheup-to-standardrateofimportantzonesapprovedbytheStateCouncilisabithigher.⑧Accordingtothepresentrateofup-to-standard,achievingtheoverallmanagementgoalandfundamentalimprovementofwaterqualitystillhasalongwaytogo.Keyword:waterresourcequality;waterqualityevaluation;trendsanalysis;YangtzeRiverbasin;1研究背景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1]。地表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并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地表水水资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品质高低和生态环境能否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片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水电能源基地、黄金水道和生物宝库,以长江丰沛水资源为基础的供水、水力发电、灌溉、航运以及跨流域调水综合开发,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开展以流域为尺度的水资源质量状况研究、分析,将为流域水资源的保卫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对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将直接为流域片贯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施行三条红线考核提供根据。在这里之前,也有学者着眼于流域开展长江流域片水资源质量状况的研究。比方陈静生、夏星辉等[3],对长江、黄河、松花江20世纪60~80年代水质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余明星、范文重等[4]对1998~2008年间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1995年,吴国平、徐葆华[5]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质量状况及保卫对策开展了分析研究;范可旭、贾延伟等[6,7]对2000年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1993~2000年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流域水资源保卫与管理工作的内涵和要求愈加丰富,结合管理要求,进一步对长江流域片水资源质量状况开展研究、分析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2003~2021年以来长江流域片河流、湖库及省界节点水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水质现在状况,并从宏观上阐述了其变化规律和趋势,以期为流域水环境保卫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根据,推进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的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2长江流域片水资源大概情况长江地处我们国家中南部,起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中段各拉丹冬雪山群,干支流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等19个省(市、区),全长约为6300km,全流域面积约为180万km2。长江水系发育,支流约有7000余条,较大型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赣江和汉江[8]。长江流域湖泊诸多,除江源地带有很多面积不大的湖泊外,多集中在中下游地区,比方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洪湖、梁子湖以及滇池等。西南诸河位于我们国家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上,主要牵涉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广西等省(区),总面积约为85万km2,主要河流有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除西藏南部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大小不等的内陆河外,其余河流分别自新疆、西藏、云南、广西流出国境,最后注入印度洋或太平洋。长江流域片水资源丰富。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957.6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2330.0m3;西南诸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311.6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40246.0m3。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基本相适应,水土匹配条件也相对较好,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流域水资源利用率约为15%;西南诸河很多地区受地质构造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条件较差,致使水资源开发率仅为0.7%左右。3水资源质量状况分析为了研究、分析长江流域片水资源质量状况,本文选取了长江流域片2003~2021年15a间的监测、评价成果[9],从河流、湖泊、水库、省界水体等方面,对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和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水质评价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的表1中除了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个基本项目,在分析方式方法方面,参照了(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18)[11]及其补充规定[12]的相关要求。3.1河流水质状况分析随着管理的需要和监测能力的提升,近年来,长江流域片监测评价的河流长度一直在稳步增长。从评价结果的分析情况来看,长江流域片河流水质总体较好,以优于Ⅲ类(含Ⅲ类,后同)标准为主。长江干流及金沙江石鼓以上、雅鲁藏布江、藏南诸河、怒江及伊洛瓦底江、澜沧江等水资源二级区的水质良好,但是金沙江石鼓下面、乌江水系、湖口下面干流以及太湖水系等水资源二级区的水质相对较差。3.1.1总体情况自2003年至2021年,长江流域片监测评价的河流长度从33276km增加到91994km,增加了1.76倍。华而不实,长江流域的监测评价河流长度从25094km增加到70909km,增加了1.83倍;西南诸河的监测评价河流长度从8182km增加到21086km,增加了1.58倍。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的监测评价河流长度增加趋势大体类似,2004年与2003年基本持平,2005年之后持续增长,而且2005,2018~2018年及2020年的增幅明显,均超过了6%。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监测成果进行评价,长江流域片的水质总体较好,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比例在75%上下波动,最高为86.8%,最低值为71.2%。华而不实,长江流域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在70%上下波动,最高为83.9%,最低值为63.7%,而且2018年以来有变好的趋势。西南诸河的水质总体良好,明显优于长江流域;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在95%上下波动,最高到达98.2%,最低值也到达了86.9%。长江流域水质以Ⅱ~Ⅲ类水为主,符合Ⅰ类水标准的河长占比在5%左右;年度评价结果到达Ⅱ类水标准的河长占比2003~2018年均在32%以上,而且2020年以后,水质符合Ⅰ~Ⅱ类标准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符合Ⅲ类水标准的河长占比在25%左右小幅波动。西南诸河水质符合Ⅰ类水标准的河长,除了2020年以外,仅占较小比例,水质以Ⅱ~Ⅲ类水为主;符合Ⅱ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比呈增加趋势,从30%左右上升到接近70%;但是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比则呈下降趋势,从约60%下降至25%左右,符合Ⅱ类水质和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比呈逆向变化趋势。2003~2021年,长江流域片河流水质监测、评价情况统计如此图1所示。3.1.2长江干流自2003年至2021年,长江干流监测、评价河流长度均在6000km以上,最高为2005年的6372km,近5a来基本上稳定在6250~6300km之间。长江干流水质监测、评价情况如此图2所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以Ⅲ类为主,除2003年和2021年外,年度水质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比均在30%以上;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比变化较大,其最低为2018年的18.9%,最高为2021年的73.0%。近5a来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比例在20%上下波动。长江干流水质变化情况能够总结为2个上升期和2个平台期,而且总体趋好。图1长江流域片河流水质监测评价统计分析Fig.1PercenatagesofdifferentwaterqualitycategoriesinYangtzeRiverandSouthwesternrivers图2长江干流水质变化趋势Fig.2VariationtrendofwaterqualityinthemainstemoftheYangtzeRiver(1)第一个上升期为2003~2005年,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快速上升,从47.3%上升到了75.8%;第二个上升期为2018~2020年,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从76.1%上升到了95.9%,但是年均增幅较前一个上升期要小。(2)第一个平台期为2005~2018年,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基本稳定在7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第二个平台期为2020~2021年,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均在95%以上,2020年后均到达了100%。3.1.3各水资源分区水质长江流域片共划分为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下面、岷沱江、嘉陵江等18个二级区[13]。各二级分区(不包括长江干流,后同)2003~2021年的监测、评价情况如此图3所示(为简化图形,图3中,将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下面、岷沱江、嘉陵江、宜宾至宜昌、乌江、汉江、宜昌至湖口、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湖口下面干流、太湖水系、雅鲁藏布江、藏南诸河、怒江及伊洛瓦底江、澜沧江、红河、藏西诸河依次以A,B,C,D,E,F,G,H,I,J,K,L,M,N,O,P,Q,R表示)。图3各二级水资源分区河流监测评价变化Fig.3PercentagesofdifferentwaterqualitycategoriesinwaterresourceClass-IIareas由图3能够看出,除雅鲁藏布江、藏南诸河2个水资源二级分区的评价河长增加不明显以外,其他水资源二级区近年来的评价河长均有明显增加,而且以金沙江石鼓下面、汉江、洞庭湖水系、湖口下面干流以及澜沧江等二级区的增加最为显着。部分二级水资源分区的水质相对较差,不同水资源二级分区间的水质变化趋势差异较大。(1)金沙江石鼓以上、雅鲁藏布江、藏南诸河、怒江及伊洛瓦底江、澜沧江以及藏西诸河等6个水资源二级区的水质良好,绝大部分年份的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到达或接近100%。(2)嘉陵江、鄱阳湖水系、红河等3个水资源二级分区的水质总体良好,各年度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在90%左右;宜宾至宜昌大部分年份的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比例到达90%左右,但仍有1/3的年份这一值要远远低于90%,比方2007年和2018年,仅为31.5%。(3)岷沱江、汉江水系、金沙江石鼓下面和宜昌至湖口的水质总体较稳定,岷沱江、汉江水系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比例在77%上下变化,但均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金沙江石鼓下面、宜昌至湖口的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多年均值分别为69.2%和76.0%,波动明显。(4)洞庭湖水系的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比例为先升后降,2006年后又持续升高,至2021年到达了97.9%。(5)乌江水系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比例也呈现为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趋势。(6)湖口下面干流和太湖水系水质较差,湖口下面干流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比例在2005年之前呈现为快速下降的趋势,之后在45%上下波动。(7)太湖水系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比例平均仅为18%,可以以将其分成两个阶段:(1)2005年之前快速下降的阶段;(2)2005年后缓慢升高的阶段。3.1.4河流水质和流域废污水排放关系长江流域片废污水排放总量2004年较2003年有所下降,但2004年后持续增加而增幅逐步减小,至2020年到达了最高值,其后又有所回落。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开展持续性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后[14,15],全国城市废污水处理率一直以较高的增长幅度上升,至2020年已经到达了90%以上。长江流域片历年废污水排放量、处理率(因无单独的流域片统计结果,此处采用全国统计值)与水质优于Ⅲ类标准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比例关系如此图4所示(污水处理率曲线中标的点为采用插值法推算出来的结果)。图4长江流域片废污水排放量、处理率与总体水质状况关系Fig.4Relationshipbetweendischargeofwastewater,treatmentrateandgeneralwaterqualityinYangtzeRiverbasinandSouthwesternrivers由图4能够看出,长江流域片水质优于Ⅲ类河长比例先呈先小幅升高后下降、至2018年后又微升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废污水年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和污水处理率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固然这种相关性并不是特别显着。由此可见,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的落实,流域片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得以控制的同时污水处理率的快速提高,对流域水资源质量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收集管网建设落后,进而导致与处理率相对应的废污水收集率也成为一个比拟棘手的问题。有资料表示清楚,固然至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仍不到30%;在这种情况下,建制镇未处理而外排的污水总量却为城市和县城总量的总和,村庄未处理的污水总量是城市未处理污水总量的1.5倍[16]。假如解决了这些问题,长江流域片水质优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比与废污水排放总量及其处理率之间应该呈现更好的相关性。至此,废污水收集水平和总的处理率得到提高,污染物排放浓度将会进一步下降,长江流域片水质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十分是对污水排放总量比拟大且又集中的太湖水系、洞庭湖水系、湖口下面干流、鄱阳湖水系、宜昌至湖口、岷沱江水系以及汉江水系等水资源二级区,更是会得到较大的改善。3.2湖泊水库水质状况分析3.2.1湖泊根据2003~2021年长江流域片湖泊监测、评价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监测评价情况如表1所示。表1长江流域片湖泊水质评价结果统计Tab.1ResultsofwaterqualityassessmentoflakesinYangtzeRiverandSouthwesternrivers由表1能够看出,长江流域片纳入评价的湖泊约有60%以上的水面水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以Ⅴ类、劣Ⅴ类为主的湖泊占相当的比例,而且近年来水质劣于Ⅲ类标准的面积占比有上升的趋势。(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年度报告〕显示,流域片巢湖、滇池、洪湖、佩枯错、太湖以及长湖等大型湖泊的水质令人担忧,难以知足各种用水功能要求。为了更好地讲明问题,将2005~2021年程海、泸沽湖、滇池、邛海、鄱阳湖、甘棠湖、巢湖、太湖、淀山湖、西湖及洱海等11个湖泊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相比,结果也明显呈现出这种趋势(详见图5)。湖泊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等,十分是总磷、总氮两项指标。流域片湖泊水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富营养化,且流域片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已经特别严重。自2003年以来,介入统计的湖泊贫营养、中营养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比例逐步增加(详见图6)。另外,大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令人担忧,长江流域片的滇池、巢湖、太湖、洞庭湖、石臼湖、洪湖、梁子湖、大官湖、黄湖、龙感湖以及长湖等湖泊均达富营养化或中富营养化水平,十分是滇池、巢湖、太湖已经到达了特别严重的程度。图5长江流域片湖泊水质评价结果同比变化趋势Fig.5VariationtrendofwaterqualitycategoriesoflakesinYangtzevalleyandSouthwesternrivers图6长江流域片湖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Fig.6VariationtrendofeutrophicationdegreeoflakesinYangtzevalleyandSouthwesternrivers3.2.2水库根据2003~2021年长江流域片水库水质监测、评价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监测评价情况如此图7所示。由图7能够看出,长江流域片纳入评价的水库大约60%以上水质相对较好,且以Ⅱ~Ⅲ类为主的水库占较大比例。水质评价结果优于Ⅲ类标准的水库数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固然这种趋势有可能遭到评价范围扩大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讲,长江流域片水库水质是要好于湖泊的。不同于湖泊,水库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总氮两项。长江流域片水库以中营养为主,其次为轻度富营养,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但是自2003年以来,介入统计的水库中营养比例呈下降趋势,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水库比例逐步增加。水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水华现象局部爆发,比方,有研究表示清楚,近些年来,三峡水库水华爆发频次和影响范围均有所扩大[17]。这种变化应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表2长江流域片水库富营养化情况统计分析Tal.2StatisticsforeutrophicationdegreeofreservoirsinYangtzevalleyandSouthwesternrivers图7长江流域片水库水质变化情况统计分析Fig.7VariationtrendofwaterqualitycategoriesofreservoirinYangtzevalleyandSouthwesternrivers通过对长江流域片部分湖泊和水库水资源质量的统计、分析,能够看出:(1)湖泊水质总体较差,水质严重污染湖泊面积占比持续增加,有恶化趋势;(2)水库水质相对较好,以Ⅱ类~Ⅲ类为主,但近年来存在着恶化风险;(3)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水库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流域片的湖泊、水库的营养水平均呈现出从低营养状态向高营养状态变化的趋势。综上所述,长江流域片湖泊、水库的水质及富营养化问题令人担忧,十分是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3.3省界水体水质状况分析长江流域片省界水体监测工作开场于1997年,1998年正式组织监测,至2018年,已经实现原规划省界断面的全覆盖监测[18]。2018年至2020年期间,根据水利部要求,流域机构会同相关省区开展了省界水质监测断面复核工作,对部分断面进行了调整[19]。复核后的170个省界(华而不实,长江流域164个、西南诸河6个,不含太湖水系)分布在113条省界河流、11个省界湖泊(水库)。2003~2021年省界监测情况及评价结果列于表3。长江流域省界水体水质符合Ⅰ~Ⅲ标准的断面比例,除2018年出现下降外,总体呈升高趋势,由2003年的50.9%提高到2020年后的90.0%左右,提高了近40%;与之相对应的水质到达Ⅳ、Ⅴ、劣Ⅴ的断面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结合(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年度报告〕进行分析,长江流域片省界水体水质呈下面特点。表3长江流域省界水体监测、评价情况Tab.3StatisticsforwaterqualitycategoriesatprovincialboundariesoftheYangzeRiverBasin(1)金沙江支流水系、嘉陵江水系、上游支流水系、中游支流水系、鄱阳湖水系和长江干流的省界水体水质较好,优于Ⅲ类标准的断面数占其所在水系评价断面总数比例较高;(2)下游支流水系的省界水体水质相对较差,劣于Ⅲ类标准的断面数比例较高;(3)省界水体污染较重、水质劣于Ⅴ类的河段主要分布在贵州与湖南交界的舞水崇滩段、湖北与湖南交界的牛浪湖段、黄渠河黄渠河镇段以及安徽与江苏交界的清流河毛家渡(来安)段等区域。4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分析水功能区划是通过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现在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将江河湖库划分为不同使用目的水功能区,并提出保卫水功能区的水质目的。长江流域片水功能区自2006年全面开展监测评价,其后范围逐年扩大,从2006年评价的223个扩大至2021年评价近2800个。长江流域片水功能区监测、评价情况如表4所列。长江流域纳入评价范围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总体在50%左右。按功能区类型分,保卫区、保存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的达标率相对较高,达标率接近或超过50%,十分是保存区,到达了60%以上;缓冲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和过渡区的水质达标率较低,除少部分年份外,达标率均低于50%,尤其是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和过渡区,大部分年份的达标率仅为10%~30%。西南诸河纳入评价范围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长江流域的高,但2018年之后,达标率总体下降约20%;按功能区类型分,各类型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也明显要高于长江流域,尤其是缓冲区、景观娱乐用水区和过渡区。纳入批复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8-2030年)〕[20]的水功能区的监测、评价结果如表5所列。长江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流域内纳入评价的全部功能区高约10%;而西南诸河部分因监测、评价的非重要水功能区数量较少,两者基本上没有差异。2018年,、以1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要务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20年,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1],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以当前的水功能区达标水平来看,要全面到达既定目的,实现流域片水质的根本性好转和全面改善,尚任重而道远。表4长江流域片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统计Tab.4StatisticsforwaterqualitystandardattainmentstatusofwaterfunctionareasinYangzeRiverandSouthwesternRivers表5长江流域片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统计Tab.5StatisticsforwaterqualitystandardattainmentstatusofimportantwaterfunctionareasinYangzeRiverandSouthwesternRivers5结论(1)随着管理的需要和监测能力的提升,长江流域片监测评价的河长近年来稳步增长,自2003年至2021年,长江流域片监测评价河长从33276km增加到91994km,增加了1.76倍,流域水资源质量监测管理正向精细化迈进。从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情况来看,长江流域片河流水质总体较好,以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为主,而且近年来有变好的趋势;西南诸河水质优于长江流域。根据水资源二级分区,长江干流及金沙江石鼓以上、雅鲁藏布江、藏南诸河、怒江及伊洛瓦底江、澜沧江等水资源二级区水质良好,但金沙江石鼓下面水系、乌江水系、湖口下面干流水系以及太湖水系等相对较差。流域片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得以控制的同时处理率的提高,对流域水资源质量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长江流域片湖泊水质总体较差,水质严重污染湖泊面积占比持续增加,而且有恶化的趋势;水库水质相对较好,以Ⅱ~Ⅲ类为主,但近年来存在着恶化的风险;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水库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流域片湖泊、水库的营养水平均呈现出从低营养状态向高营养状态变化的趋势。长江流域片湖泊、水库的水质及富营养化问题令人担忧,十分是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3)长江流域片省界水体水质符合Ⅰ~Ⅲ标准的断面比例较高并呈升高的趋势,但局部区域,比方贵州省与湖南省交界的舞水崇滩段、湖北省与湖南省交界的牛浪湖段、黄渠河黄渠河镇段以及安徽省与江苏省交界的清流河毛家渡(来安)段等局部省界水体的水质仍然污染较重。(4)水功能区管理是当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抓手。长江流域片水功能区监测、评价范围逐年扩大,从2006年评价的223个水功能区扩大至2021年评价近2800个水功能区,但总体达标率不高,仍有超过30%的水功能区未到达管理目的。以当前的水功能区的达标水平来看,要全面到达到2020年,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的既定目的,实现流域片水质的根本性好转和全面改善,尚任重而道远。以下为参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