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敬的蔡建明先生:您好!十分欣赏您精深的业务能力和对地理教研教改的巨大热情,以及您对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深入研究和相关教学方法的积极思索,非常感谢您就您的研究心得坦诚地提出相关问题与我室商榷,这是对我室业务能力的信任,更是对我室研究工作的鞭策。下面,就您提出的几个问题,答复如下:一、有关地球运动的问题教科书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逻辑结构,而教科书的逻辑结构是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身心开展规律相结合的结果。七上第二章学习难点密集,加之学生又是刚刚接触地理这门课程,为了防止因学习难度过大,大局部学生往往丧失地理学习兴趣这种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出现的现象的发生,经过慎重考虑,教材将有关地球运动的绝大局部知识后移,安排到七上第四章第三节之中进行阐述。“地球的运动〞是七上第二章第一节教学的难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条新增加的“标准〞,而删去了试验稿中的相应的“活动建议〞,明确了这一项为哪一项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可选可不选的“建议〞。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用简练的文字介绍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教材点到即止,将这些难点内容后移,安排到七上第四章第三节具体阐述。教材安排阅读材料“‘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最后教材安排了一组学生活动,既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的考虑,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根本技能。七上第四章第三节中的“地球运动与气候〞对应的“标准〞有两条:一是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影响,二是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于地球运动来说,学习难度很大,但“标准〞对此作了简单化处理:第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等被看作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因为学生在1~6年级?科学?教材中已经学过了。第二,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标准〞中还特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并且对于“地理现象〞也没有作明确要求。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地理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到达了“标准〞的要求。教材在这一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的昼夜变化学生都能直接感觉到,用它来说明地球自转,学生很容易理解,因此正文内容一带而过,着墨甚少。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是初中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因此,教材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对详细的阐述,通过正文、示意图、活动、阅读材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影响着气候的形成与分布。而对于这两种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如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需要较强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教材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也设法回避这些概念的学习。以上是我们编写教材时的主要想法,绝大多数教师也表示认同这个思路。但是,有一些教师反映,这种分散难点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其优点是与学生身心开展规律相吻合,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点是导致知识结构不系统。我们认为,初中课标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详见上述分析内容〕,系统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属于高中课标的要求〔高中课标为:“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当然,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个人的教学习惯,可以适当高于初中课标要求来组织教学,在学习完七上第四章第三节或者七下第一章第一节〔本节安排了“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的内容〕之后,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结构。下面的内容是我们在编写教材时设计的一个活动,后经反复斟酌,最终还是没有写入教材,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活动虽然立意很好,但它高于课标要求,也不符合减负的精神。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小到知识点之间的,也有大到整章整节的,关键是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搭桥〞“开路〞。最能表达的是复习总结时,利用这种“联系〞去建立整个大单元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有关世界区域的问题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局部,所选区域具有典型性、独特性,区域的覆盖面广,覆盖到所有大洲〔其中南极洲渗透在两极地区中,大洋洲渗透在澳大利亚中〕、5个地区和7个国家。七下第一章“认识大洲〞共介绍了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五个大洲。从教材的编写思路来看,这五个大洲在教材中的地位并非同等重要,在教学时不可平均用力。本章教材以亚洲为重点进行了全面剖析,引导学生领悟、掌握学习大洲的有关方法与技能,即学会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了解分析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需要从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等。在第一节中,亚洲是正文的主线,欧洲是活动的主线,即通过亚洲的学习,认识学习大洲的方法与技能;在探究欧洲的相关活动过程中,掌握学习大洲的有关方法与技能。然后,再将从第一节中习得的相关方法与技能迁移到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学习之中。此外,为了突出大洲的地理特色,在学习非洲时,应重在掌握其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对称性;在学习南、北美洲时,应侧重于这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和经济的比照分析。第二章“了解地区〞选择了5个相对重要、特色鲜明、界线相对清楚的地区进行介绍,即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和极地地区。从教材编写角度来分析,本章第一节内容编写最为全面,是学习全章的一个范例。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应掌握好了解地区的方法。掌握了了解地区的方法后,后面四节内容就是这个方法的运用和稳固。在把握共同性的同时,又应注意区别各地区的差异性,突出地区各自的特色。具体来说,南亚地区应突出其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西亚地区应突出阿拉伯国家、世界石油宝库、欧佩克,欧洲西部应突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欧洲经济共同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应突出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根据国家在世界中的地位、各大洲分布的相对均衡性、与我国的关联程度及地理环境的代表性等,第三章“走近国家〞选择7个国家进行了剖析。本章的学习方法类似于第二章,第一节对日本进行了全面介绍,其目的是了解学习和分析一个国家的根本方法,是学习全章的一个范例。通过第一节的学习,了解学习和分析一个国家的根本方法,后面六节中的相关内容也就是这个方法的运用和稳固。在各节内容的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不同国家的地理特色。具体来说,日本——外向型经济;埃及——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尼罗河滋养了该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俄罗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其欧洲局部和亚洲局部存在着显著的地理差异;法国——欧洲经济强国,也是著名世界的文化和旅游大国;美国——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大国,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地理分布特点;巴西——拥有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河和亚马孙平原,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地理特色;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畜牧业和矿产业地位突出,拥有许多特有动物。三、有关中国区域的问题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局部,除必学的北京、台湾、香港、澳门4个区域外,还讲述了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等7个区域。为准确把握八下第六、七、八章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其教学要求,阐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采取案例学习的方式。由于课时安排的原因,学生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学习我国所有的地区。历来区域地理的学习都是有选择的,在区域选择和内容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课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地选择学习的区域;二是在内容编排上,由传统的八股式罗列转变到尽量突出区域特征。这样编排的优点是学习的区域相对较多,面也比拟广,便于认识某一个区域的区域特征,也有效地防止了八股式令人厌烦的学习。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对所学区域的认识普遍较浅,因要求掌握的区域较多,自然只能对其作常识性了解;二是每个区域都只讲其特征,会使学生缺少全面认识多种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综合影响一个区域开展的时机。基于上述原因,课标鼓励采用案例方式学习区域地理,尝试通过减少必学的区域个数,加强对所选区域深入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区域学习的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根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2.区域地理的案例式学习与迁移。案例学习是使用典型事例学习一般原理的一种课程学习方式。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应用案例的方式也有一些缺点,最主要的是,地理学研究很难像数学那样抽象,很难像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那样进行一定条件下的实验。地理学必须通过对一个个独具特征的区域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之后,才能去洞察和透视整个地域的空间结构,才有可能获取某些一般性规律。同样,反映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许多内容很难通过一种实验就能获得结论,必须让学生一个一个区域去分析综合,才能使学生认识世界这个整体并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的区域性表现在每个区域实际上都是独特的,即使有一般规律,也需要一个一个去认识。例如,学生学习了非洲热带草原这个案例,就可以描述南美洲热带草原的大致特征,但学生很详细地学习了亚洲,却无法直接描述没有学习过的欧洲。这是使用案例方式与区域地理特点之间存在的矛盾。目前的解决方法是把区域的案例学习定位在掌握比拟容易“迁移〞的区域学习方法上,并在教材或课程实施中创造时机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并主动认识其他区域。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是八下第六、七、八章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3.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在“认识区域〞局部,除世界地理中的南、北极地区和中国地理中的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外,课标没有规定其他必学区域,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根底。在世界地理中,区域要素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大洲、地区和国家,中国地理那么采用区域要素归类的方式来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开展〞三个局部。在八下第六、七、八章内容中,我们选择了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黄土高原共7个具有代表性而且特色鲜明的区域作为载体,以落实课程标准“认识区域〞中的“标准〞。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配置和协调性好,而且矿产资源丰富,铁路网稠密,既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而,将东北地区独立为一章内容进行编写,围绕课标“位置与分布〞这个主题来组织内容。这一章主要对应“位置与分布〞下的5条“标准〞,以及“联系与差异〞下的“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表达在八下P30活动之中〕1条“标准〞,共计6条“标准〞。另外6个区域那么以节为单位进行编写,具体说明如下: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根底雄厚,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兴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这一节内容主要对应“联系与差异〞下的“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开展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开展的意义〞共2条“标准〞。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南大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这一节内容主要对应“联系与差异〞下的“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开展的影响〞1条“标准〞。长株潭城市群于2007年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该城市群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正在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开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应结合自身实际,各有侧重,确定不同的开展方向,具有不同的开展特点,而且要相互取长补短,加强联系与协作,把各自的长处融合成城市群的开展优势。这一节内容主要对应“联系与差异〞下的“运用资料比拟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1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环境条件复杂,生态较为脆弱,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这一节内容主要对应“环境与开展〞下的“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条“标准〞。贵州省自然灾害频繁,石漠化现象严重,该省在抵御自然灾害、保护区域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这一节内容主要对应“环境与开展〞下的“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1条“标准〞。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用电课件教学课件
- 2024「销售代理」合同标的与代理商责任义务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标的及租赁期限的详细约定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协同操作与风险控制
- 2024年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协议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BIM模型设计与安全评估合同
- 2024年度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范例
- 2024标准劳务合同书3
- 2024年土地暂时使用协议
- 2024年度技术开发成果共享协议
- 市场主体迁移申请书
- 2023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 (完整word)大学西门子plcs7-1200考试复习习题
- 中考数学复习微专题:有理数运算中的错解及对策
- DB11-972-2013保险营业场所风险等级与安全防范要求
- 高中政治部编版教材高考双向细目表
- 轮扣式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酒店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表
- 中国行业分类代码表
- 社会组织协会换届选举会议主持词
- 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出科理论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