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和信息技术_第1页
生物教学和信息技术_第2页
生物教学和信息技术_第3页
生物教学和信息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教学和信息技术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转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带动了行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教育也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并继续朝着现代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生物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的重任,而这一系列内容在传统、单一的教学年代,只能通过教师和书本来实现,无论是形象性、生动性、还是趣味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初中生物教学终于可以从传统教学观念中摆脱出来,成为一门鲜活的、富有生气的学科。我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能更好为学生服务,同时也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的有机融合。一、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实际上,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比如细菌的繁殖、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等,而这些内容如果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有很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一般来说,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通常都会通过组织学生利用显微镜和仪器设备观察的方式开展。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仪器的配备情况来看,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数量有限,因此,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的课时十分紧张,大部分时间还是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就得到了极大的凸显,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微观世界展示给学生,让知识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增加课堂互动,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的优势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发展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是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也体现出了其优势,推动了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1、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进行说教式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法学法都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乏味,甚至还会形成厌学情绪,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电影、视频、动画、录音等,集声、光、形、色于一体,创设新颖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能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现。这样才能真正践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网络引擎,搜索到大量有关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图片及动画、影像资料等,精心筛选后用科学的组合方式将其融合于课件中,使抽象的微观生物现象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动画模拟,营造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化解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枯燥无味的生物学现象,创设出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2、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物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阔,时空跨度很大,小到动植物的细胞,大到包含世间所有生物,近到我们人本身,远到世界各大洲,凡是有生物存在的地方,它都无所不在。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难度。而运用多媒体,这些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生动了。利用多媒体可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微观场面处理,对于瞬间变化过程作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如“家鸽”的双重呼吸这一重难点极其抽象,利用动画展示其过程,学生就一目了然,很清楚地发现每呼吸一次,在家鸽的肺里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又如细胞的分裂、血液的流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等等,动画展示看起来就一目了然。再如,组织学生在允许的时间内观察人类进化的历程、植物的生长全过程、种子的萌发等,这是不可能的。而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共享,仅用很短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几天、几年甚至几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多媒体教学实现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3、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堂的融合的优势还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知识库,学生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教师和教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将所获取的信息在课堂进行分享和讨论,构建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性课堂,体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让“教学相长”得到了充分的践行。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的方法1、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融入到视频、动画中,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尤其是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变换形式的讲解方式,以更受学生喜爱和接受的角度传递给学生,从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情境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学习,更积极的参与和思考,动画和视频的播放让原本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初中生物中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观察为例,课堂教学可以将细胞的生长过程和细胞的结构通过一个小短片的形式播放出来,视频中再配以相应的解释说明,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很容易就能够了解到有关细胞的知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真正的细胞结构,这样相辅相成的过程,能够实现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由虚拟到实际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能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2、“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应用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了“以生为本”的重要性,也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知识探索欲望的引导和激发。而“微课”教学模式的提出能够极大扭转过去由教师把握课堂教学主动权的局面,从而让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得以唤起,思维得以发展。“微课”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提前将下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以课件的形式提前发给学生,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学生在“微课”的指引下,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自主学习,并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而课堂教学时间,教师一方面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记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学习、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也让课堂的互动和教学更加高效。以“人体的营养”为例,这是一节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均衡饮食、绿色生活也是现代人所提倡的。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包括“饮食中的营养物质都包括什么,不同的营养物质所起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提示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教材、网络等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查找和学习,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学可以通过观看教师所提供的课件,还可以通过沟通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最终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同学来分享对这个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疑问,共其他同学参考,针对问题,大家共同进行讨论,教师再针对同学的分享进行指导,从而构建高效、互动、开放性的课堂。3、信息技术提升实验效果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甚至可以说,生物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实验的正确结论往往需要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才能得出。因此,生物学习离不开实验现象的观察,很多的知识点也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但是,考虑到实验器械、装置和实验过程的限制以及安全性等诸多因素,很多的实验是无法开展的,即使能够开展,也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实验精度,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效果,导致实验原本应该体现出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实验过程进行还原和呈现,并且能够反复播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观察到实验现象,甚至体验到参与实验的感觉。比如“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这个实验一般需要2周的时间,实验过程较长,同样需要经历较长实验周期的还有“探究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这个实验,相对于第一个实验,后一个实验所需的条件更加多,同样不容易实现。而针对这类实验,教师可以将实验过程以多媒体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边播放视频边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最终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和细节。这种实验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反复进行回放,还可以对细节进行慢放,甚至可以实现学生课下对实验过程的复习,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真正掌握实验内容,实验在生物学习中的价值也就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体现。综上所述,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