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煤炭产量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研究英文题目: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yieldandthenationaleconomyofcoal姓名:倪崇锋学号:1210140116学院:资源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工业2012指导教师:张勇职称:教授完成日期:2014年8月15日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煤炭产量、煤炭产业集中度、煤炭企业所有制、煤炭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关系,来简要说明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并提出对于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简单建议。就目前来看,我国煤炭产量基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煤炭增长率有增有减,煤炭价格成浮动趋势。我国煤炭工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技术有部分落后,很多煤矿的安全事故频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现象亟待改善。我国在政策方面对煤炭工业有较多关注,但是监管力度不够强。国家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在科技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尤其还要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给予关注。煤炭资源的生产与消费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实现煤炭资源的“高碳能源、低碳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未来煤炭经济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煤炭产量;煤炭产业集中度;煤炭企业所有制;国民经济AbstractThroughthestudyofcoalproduction,coalindustryconcentrationdegree,thecoalenterpriseownership,thecoalindustryandthe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tobrieflydescribethedevelopmentofChinacoalindustryanditscontributiontothenationaleconomy,andputsforwardthedevelopmentofthecoalindustryforChinasimplesuggestions.Atpresent,China'scoalproductionisincreasingyearbyyear,butthegrowthrateincreasesanddecreases,thepriceofcoalintoafloatingtrend.China'scoalindustrialconcentrationislow,backwardtechnologypart,manycoalminefrequentsafetyaccidents,seriouswasteofresources,environmentaldestructionphenomenonneedstobeimproved.Ourcountryhaspaidmoreattentiontothecoalindustryintermsofpolicy,butthesupervisionisnotstrongenough.Countriesneedtoraisethelevelofindustryconcentration,givekeysupportinscienceandtechnology,especiallyinthesafetyandenvironmentalaspectsofattention.Coalproductionandconsumptioniscloselyrelatedtonationaleconomy,coalresourcestoachievethe"highcarbonenergy,lowcarboneconomy"ofthemodeofgrowthisthefuturedirectionofdevelopmentofcoaleconomy.Keywords:Coalproduction;thedegreeofconcentrationofthecoalindustry;coalenterpriseownership;nationaleconomy
目录TOC\o"1-3"\h\u45681我国发现和使用煤的时间 5293862当代中国煤炭工业的基本概况 767762.1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概况 7315042.2当代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7278522.2.1中国有着丰富的煤炭储量 7199012.2.2煤炭在能源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8303222.2.3煤炭是工业的食粮、动力燃料及城乡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 840742.2.4科学技术推动煤炭工业跨越式发展 8261523建国以来历年煤炭产量的变化 990053.1历年煤炭产量 9301653.2总结 11178934煤炭产量与所有制的关系 1335924.1生产与所有制的关系 1369964.2不同所有制下的煤矿产量 13220854.3总结 152945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煤炭产量的关系 1684025.1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 1616855.2煤炭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7219925.2.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煤炭企业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17146685.2.2煤炭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8249485.3积极研究和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9242425.4应对措施 19327125.4.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92885.4.2基于循环经济理论 21268615.4.3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 21266875.4.4总结 2260096我国煤炭工业的产业集中度状况 228796.1产业集中度概念 2238556.2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现状 2321346.3国际主要产煤国煤炭工业集中度情况 24266196.4对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的思考 25181256.5总结 26206117对于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788457.1加大煤炭工业科技投入,促进煤炭工业科技发展 27312017.2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8314217.3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 29220297.3.1必须遵循“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2949017.3.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9298757.3.3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0132397.4.4加强职工素质教育与安全培训工作 302737.4提高我国当前煤炭产业集中度 3065327.4.1以煤炭大型企业为主体加快兼并重组 30121787.4.2进一步提高煤矿开采的行业准入门槛 31277527.5完善煤炭工业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 318535参考文献 32
1我国发现和使用煤的时间煤是重要的能源。我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煤最早的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看到用煤作燃料,感到很惊奇。在他的《游记》中说,中国“有一种黑石,采白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火候较薪为优,盖若夜燃火,次晨不息。其质优良,致使全境不燃他物”。这时我国用煤作燃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而马可·波罗却像对一种新事物一样惊叹不已。根据考古发现,煤的发现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1973年在辽宁沈阳新乐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煤玉雕成的装饰品46件,还有碎煤精和煤块,但遗址中没有发现用煤作燃料的痕迹。遗址经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6000年。1956年,在陕西洋西的西周墓中出土了用煤玉雕成的圆环。在陕西宝鸡茹家庄两座西周大墓中出土用煤玉雕成的块200余枚。但是当时煤还仅仅作为一种雕刻原料,人们可能还未认识到煤的可燃性。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煤的是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山海经·五藏山经》。书中称煤为石涅。我国开采并以煤为燃料始于西汉。河南巩县铁生沟遗址,是一处西汉中后期的冶铁遗址,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经考古发掘出土炼铁炉17座、锻炉1座、熔炉1座、藏铁坑7个、烘范窑11座。窑址中堆积了大量的耐火砖、陶范、铁范等,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用煤末和勃土、石英搅拌而成的煤饼,这是以煤为燃料的首次发现。此后,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古荣镇也发现了一处规模更大的汉代冶铁遗址,面积达12万平方米。在170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分布两座炼铁炉,在炼铁炉附近有一座烧制砖瓦、风管的陶窑,在窑内又发现堆放着许多煤饼。这些发现证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使用煤作燃料炼铁。魏晋南北朝时期,煤的开采和使用更加普遍。燃煤冶铁的技术已经传到了西域。北宋时,全国范围大规模开采与普遍使用燃煤。北宋政府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设有专营采煤的机构,并实行煤炭专卖。普遍用煤冶铁。烧制瓷器也用煤作燃料。有些地方煤已部分代替柴草成为城镇居民的生活燃料。1960年在河南鹤壁市发掘了一处北宋时期煤刁’一遗址。此遗址藏煤量很丰富,矿井为圆形竖井,直径2.5米,深46米左右。依煤层仲延开掘巷道,其中较长的四条巷道总长达500余米。从采煤区的分布看,当时已运用了先内后外逐步撤退的“跳格式”的采掘方法。在遗址中还发现了排除地下积水的排水井。原在井口上装置的木制辘护也在附近发现。刁’一工当时所用的日用器皿和井下运输用的条筐、扁担等都堆积在巷道底部和井口附近的废墟中。根据遗址的范围推测,当时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可观。综上所述,中国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山海经》中,已有关于煤的记载,而西方关于煤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公元315年,比中国晚了近800年。中国开采与使用煤始于西汉,而英国开始采煤在13世纪,比中国晚了1000多年。
2.当代中国煤炭工业的基本概况2.1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概况中国开发利用煤炭己有数千年的历史,当代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以来,煤炭作为动力之源就开始进入社会化生产过程,成为工业文明的核心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煤炭一直是国家的主体能源,同时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支撑。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煤炭在中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始终占70%左右,最高时达90%以上。煤炭工业一直是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和行业,它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燃料和原料,煤炭工业对于推动铁路、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工业的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可以预期较的时间内,煤炭在中国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2.2当代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煤炭工业而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49年,中国的煤炭产量为3243万吨,2009年为29.5亿吨,2012年超过36亿吨,煤炭年产量占世界煤炭年产量的60%多。中国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支撑,一批重点煤矿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安全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当代中国,煤炭工业之所以持续发展,主要有下列一些原因:2.2.1中国有着丰富的煤炭储量在中国目前己经发现的142种矿产品中,煤炭是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截止2010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3412亿吨,比2005年增加约3000亿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除上海、香港、澳门外都有不同数量和品种的煤炭资源赋存。丰富的煤炭储量保障了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2.2.2煤炭在能源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煤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从1949-1985年,“在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一次能源构成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所占的比重最大,50年代在90%以上。2.2.3煤炭是工业的食粮、动力燃料及城乡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一直是工业的主要动力燃料。以1985年为例,火力发电、炼焦、铁路机车消耗了当年全国煤炭产量的33000中国的化学工业是以煤炭为原料发展起来的。煤炭化工包括用无烟煤或焦炭生产合成氨;用焦炭生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或在炼焦过程中回收基本化工原料,如氨、氢、粗苯、轻油、甲烷、乙烯等。这些化工产品对于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和轻工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煤炭还是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城乡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燃料,尤其在做饭和取暖方而。2.2.4科学技术推动煤炭工业跨越式发展在煤炭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涉及的学科领域和技术门类十分广泛,生产环节众多,但采煤方法和技术是煤矿生产能力的中心环节和决定性因素。采煤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使得煤炭回收率大幅度提高。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广大煤炭企业、一代又一代煤矿职工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3.建国以来历年煤炭产量的变化3.1历年煤炭产量表3.1建国以来历年(1949-2012)我国煤炭产量变化年份/年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产量/万吨324342925308664969688366983011036增速/%32.3523.6725.264.820.0617.512.27比重/%96.396.89796.796.395.895.995.3年份/年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产量/万吨1307327000368793972127762219552170721457增速/%18.46106.5336.597.71-30.11-20.92-1.13-1.15比重/%94.997.19795.693.591.491.189.1年份/年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产量/万吨2318025147205702195926595353993923041047增速/%8.038.49-18.26.7521.1133.110.824.63比重/%8886.484.183.982.281.679.377.5年份/年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产量/万吨4169741317482244834555068617866355462013增速/%1.58-0.9116.720.2513.9112.22.86-2.42比重/%74.470.870.668.569.670.370.269.4年份/年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产量/万吨6216366632714537892387228894049280997987增速/%0.247.197.2410.4510.522.493.815.58比重/%70.271.371.672.472.872.472.773.1年份/年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产量/万吨105415107930108428111455115137122953129218137408增速/%7.582.390.462.793.36.795.16.34比重/%74.174.274.174.37474.675.375.2年份/年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产量/万吨132525123251104363129917130559141531172787199735增速/%-3.55-7-15.3224.490.498.422.0815.6比重/%74.171.972.67271.872.375.176年份/年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产量/万吨215132233178252600278800305000324000352000365000增速/%7.718.398.3310.379.396.238.643.69比重/%76.576.776.678.6图3.11949——2012年中国历年原煤增速通过表与图中的数据和数据变化,我们能够发现中国煤炭产量变化的数据规律:中国的原煤产量总体为持续增长,并且其产量的绝对增长越来越快。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原煤产量增长较慢;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原煤产量开始逐渐增长较快。中国的原煤产量持续增长,但在近年内的增速有所减缓,趋于平稳。3.2总结当前,我国煤炭工业还是以粗放式发展为主,在煤炭开采和生产环节缺乏先进技术支撑,资源利用率长期偏低。我国是世界煤炭第一大生产国,但是同时也是第一大消费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迅速增加,国内的煤炭产量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煤炭进口量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国内消费量而言进口规模不大。虽然煤炭工业总体上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局部地区却屡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4煤炭产量与所有制的关系4.1生产与所有制的关系生产与所有制的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按照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只要有人类生产活动,进行生产劳动,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性内容就是所有制关系。因为生产是在一定所有制条件下的生产,所有制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所有制。从历史上看来,地球上出现了人类,有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就同时产生了所有制关系。由于生产活动的层次高低不同,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在煤炭产量与所有制的关系上也是如此体现的。所有制是生产的社会性的产物,它一产生,就独立地发挥它对生产的基础影响作用。在生产中产生所有制。人们在相互作用的一定关系下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在生产着一定的生产关系。总之,生产同所有制之间具有一定的辩证关系。生产与一定的所有制互为条件。生产对所有制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其一,生产决定了所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不存在没有生产的所有制,其二,不能脱离一定的所有制来看生产。显然所有制和生产是互为条件的。作为生产—一个一般人类规律,在不同的所有制下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定,这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它的特殊性,即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这种生产决定了一定的所有制。因此避开生产来谈所有制的存在和发展是不行的,同时也只有在研究所有制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生产的能力。4.2不同所有制下的煤矿产量表4.11949-2012主要年份煤炭产量表单位:万吨年份合计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乡镇19493243235374514519582700015777775534681966251471807265075681976483452736413850713119891054154583020546390391999104363512712139231700200827485713778134970102105图4.11949-2008年全国煤矿原煤产量变化趋势图由表与图中的数据和数据变化,我们能够发现中国煤炭产量与其所有制的关系:近年来国家对煤炭工业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对非法开采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矿,尤其是对效率低下的集体或私人产权性质的小煤矿采取了关停并转等措施,使国有和乡镇个体煤炭企业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产权企业的市场份额显著增加。各种所有制下的原煤产量总体均为持续增长,但国有制的煤矿产量始终占据最大比例。4.3总结很大程度上,中国煤炭工业的所有制应是要围绕着经济的发展需要来完成的,要使煤炭工业的所有制结构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改进。所以对于煤炭工业的所有制结构的判断,既要从行业自身出发,又必须要结合宏观经济来考虑。能够将煤炭工业与宏观经济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对于未来行业发展的判断起码在大方向上不会走弯路。这样做才可能把资源集中于使用效率高的企业,才能够节省制度的调节成本,以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在面对我国现有的一些乡镇个体煤炭企业由于技术低,开采无序,煤矿资源开采效率远低于国有大企业的效率时,才能进而提高全行业开采效率,改善各所有制企业动态竞争均衡时的效率水平。
5.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煤炭产量的关系煤炭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在中国能源资源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煤炭资源是煤炭工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含煤面积约60多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6%。我国是煤炭大国,不但煤炭的蕴藏非常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我国煤炭的生产数量和消费数量也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如图1、图2所示。2009年世界煤炭产量为65.97亿吨,我国为30.5亿吨,而中国的消费总量为31.3亿吨,净进口1.03亿吨。2010年前五个月我国煤炭产量为13.05亿吨,同比增长20.6%,预计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到33亿吨。目前我国进口总量达到6011万吨,增长幅度明显。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煤炭将继续充当第一能源的角色。由于煤炭能源的消费所占比重有所减少,但从增长速度看,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高,可以预见,在今后,煤炭仍然是其最主要的可利用能源。近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我国经济回升也面临一些两难问题,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众说纷纭。从总体上看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开始进入新的上升周期。我国煤炭行业开始启稳回升,煤炭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普遍持续提升,量价齐长,利薪双增。在大好形势下也存在市场波动、税赋加重、成本上升等问题。5.1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全国煤炭产量增长速度趋缓,预计全年完成原煤产量33亿吨,同比增加2.5亿吨,增长8.2%,增长速度比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受世界煤炭价格影响,预计下半年煤炭进口量会有所减少。下半年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形势仍保持基本平衡态势,由于煤炭产量增长集中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煤炭供应与需求逆向分布问题更加突出,铁路运输仍是制约煤炭市场供给的重要因素,今年实施重点合同电煤市场化,使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小幅上涨,国家发改委下达严格控制电煤价格措施,可能影响企业电煤生产和供给的积极性。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应紧张或宽松的现象仍将时有发生。煤炭价格会随着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变化而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基本保持平稳态势。全年煤炭经济仍将呈现量价利同增的运行态势,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效益将创出更好水平。要高度重视国内煤炭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房地产和节能减排调控力度,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主要煤炭消耗行业需求增长趋缓,煤炭生产和运输提供的社会供应量快速增长,煤炭市场供需开始出现趋缓的迹象。5.2煤炭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5.2.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煤炭企业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将以其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燃烧的可持续性发挥其基础能源的作用。对“十二五”的煤炭产量,有的预测达到36亿吨,有的预测达到40亿吨,国内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我国煤炭工业进入转型发展新时期,大型煤炭企业是转型发展的主体,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实施大集团、大基地、大整合战略决策,为大型煤炭企业提供了大发展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内煤炭消费增长速度逐步减缓,预计平均每年增长4%,到2015年国内煤炭消费量和生产量都将达到40亿吨。在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需求的情况下,实施大集团、大基地、大整合措施加大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煤矿优胜劣汰,扎实推进煤炭产业新型工业化、现代化,进一步增强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煤炭企业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的煤炭供应体系,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供大发展的机遇。2、煤炭企业投入巨资发展煤基产业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潜能很大。“十一五”煤炭企业为了改变煤炭产品单一的局面,着力调整企业产业结构,投入巨资大力发展煤基产业链,在煤化工、煤电铝、煤电建材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次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对煤炭产业链造成重大冲击,随着国内外经济回升向好,煤炭产业链经济开始复苏,“十二五”期间将不断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和二甲醚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大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现代煤炭物流储配产业迅猛兴起,成为煤炭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一些煤炭企业集团公司的供应和运销企业,向现代煤炭物流储配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滦、淮南、平煤、徐州、晋城等企业在推进煤炭物流园区建设、供应链管理、数字化配送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去年开滦集团现代物流产业收入283.4亿元,比上年增加180亿元,增长175%,已占集团营业收入的55.8%。5.2.2煤炭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1、煤炭产量过剩将逐步呈现出来。近几年煤炭投资收益较高,煤炭企业千方百计的获取资源,扩大煤炭生产能力,电力、冶金等重点用煤行业的企业开始大规模投资煤炭资源开发和兼并重组,将加快煤炭产能过剩的步伐。新建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运输设施将陆续完工投入运营,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调的运输制约瓶颈逐步缓解,使西部煤炭开发积蓄的产能陆续释放出来,煤炭产能过剩转化为煤炭产量过剩,煤炭市场供求形势就会发生变化。西部地区煤炭资源条件好,开采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给东部地区资源条件差、成本高、负担重、效益差的煤炭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2、煤炭企业税赋加重,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并将煤炭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3%恢复到17%,使煤炭产品增值税平增加3个百分点左右。2009年神东煤炭公司增值税实际税负达到14.3%,今年实施资源税改革方案由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定比计征,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采取逐步到位的办法。资源税是地方税种,各地政府新征税律起点会有所不同,预计由现在的2.5-3.6元/吨,提高到从价计征的2-5%,增加5-8倍。“十二五”期间可能出台环境税和碳税,煤炭产品税负上升到20%以上。我国实行税收与行政性收费并行的制度。煤炭企业税收负担不断增加,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费负担也难以减轻。现有的铁路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等难以取消。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又要收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提高采煤塌陷土地补偿费,压煤村庄搬迁费和矿产资源价格、政策性成本增支是煤炭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5.3积极研究和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宏观经济走势和调控措施的研究,防止国内煤炭市场大起大落。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煤炭消费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应当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力度,努力维护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防止国内煤炭市场大起大落。加大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依赖煤炭产量和价格增长的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大集团、大基地、大整合战略;加快煤炭产业链的配套和完善,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坚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开发、清洁生产和利用,积极推进绿色开采技术,从根本上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淘汰能耗高、污染大和技术落后的设备和产品,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加强现代能源经济政策和企业管理制度研究,增强煤炭企业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研究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税收政策,使我国煤炭产品税收制度更加科学合理。研究我国煤炭成本构成和发展趋势,探索优化成本结构和核算制度,完善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预控机制。5.4应对措施总之,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但是受深层次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的消除。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增加,特别是西亚、北非证的动荡,以及极端的天气给世界带来的新的变数。从国内看在一些积极措施下,国内的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从去年以来,央行连续5次上调利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出现了很大困难。沿海企业的发展成本面临上涨,劳动力紧张等很多问题,CPI指数连续两个月下滑。进出口、消费增速据持续回落。消费价格指数持续增高,6月份创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着严格的挑战。从煤炭需求的方面分析,受经济增长的拉动,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家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煤炭需求的增速将有所放缓。全国煤炭产量和资源量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总体是可以满足需求的。今年以来、山西、内蒙等主要产煤省份都出现了较快的增长的势头,保持在二位数的增长势头,国内的煤炭的供应量进一步增强。从国际上看,澳大利亚的水灾的影响,我国的煤炭进口下降,但是目前随着澳大利亚水灾结束,出口量回升,国际煤价回调,国际的差价缩小,给我国的进口量呈现环比回升的态势,目前仍将维持供需基本平衡。受结构性过剩和区域性偏紧的态势的影响,如果经济的发展出现大幅的波动,煤炭供大于求的压力还是明显增大的。今年以来,煤炭供应平稳增长,需求增速回落,市场价格波动,供求基本平衡、总量略显宽松。影响煤炭工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应引起高度关注。煤炭资源的生产与消费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这一结论也这与前人研究的煤炭市场供需现状相吻合。从另一个意义层面来说,煤炭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的供给和消费,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产生活所需也与煤炭有着默契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实现煤炭资源的低碳增长高碳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加速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不争的事实,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目标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根本转变。作为发展中国家,受技术水平限制,我国高能耗的经济增长一直以能源的低效利用为代价,与生产相伴生的高污染、高排放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低碳增长,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三个理论,以发展煤炭资源:5.4.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近20年随着生态资源危机的严重化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绿色GDP的核心,也是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煤炭资源,因其的特殊性,在其开采、加工、利用等一系列过程中伴随着没有被充分燃烧而残留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正因如此,很多煤炭资源产业并没有实现加工和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表现出了整体性较差的特点。5.4.2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纪成君(2008)指出,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产,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5.4.3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为研究人类工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即通过“供给链网”分析(类似食物链网)和物料平衡核算等方法分析系统结构变化,进行功能模拟和分析产业流(输入流、产出流)来研究工业生态系统的代谢机理和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不应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追求的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寻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4.4总结由此可见,上述三个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那就是以煤炭利用企业为核心,采用高效清洁的煤炭利用技术、信息技术,建立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毋庸置疑,然而由煤炭资源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暗藏汹涌:一系列环境问题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并且不断壮大,煤炭资源开采、利用对国民安全的危及屡见不鲜,对中国环境的破坏令人堪忧。中国的经济首先应该是绿色的,其次是高速的。高碳增长的方式已不再适合日益壮大的中国,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已整装待发,煤炭这种高碳能源消耗的资源将渐行渐远,实现煤炭资源的低碳增长,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达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已势在必行。然而,作为消费煤炭资源的我们,该如何作为,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我国煤炭工业的产业集中度状况6.1产业集中度概念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个特定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整个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6.2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现状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某国某产业的集中度更高,意味着该国产业可能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因为随着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的细化以及产业种类的增加,最终的企业竞争将主要发展为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几家垄断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高的产业集中度,则意味着该国企业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所以,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行业竞争来看,在保证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必要的。我国煤炭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以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煤炭产量迅速增长,结束了长达30多年的煤炭供应紧张局面,产量已连续十几年高居世界第一位。虽然煤炭一直因为其开采利用过程中的高污染性而广受诟病,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这种格局是由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再加上路径依赖等方面的因素,煤炭作为中国基础能源的重要地位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将不会出现根本性动摇。自2006年,国务院提出了以加强和规范煤炭资源整合为主要举措,“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目标以来,煤炭产业集中度开始逐年提高。为便于执行,政府同时也提出了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煤矿最低规模标准,即山西、陕西、内蒙古不得低于年产30万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不得低于年产15万吨,西南和中南地区不得低于9万吨。以此为契机,各产煤大省都大力推动辖区内煤炭企业的兼并整合。以传统产煤大省山西省为例,2008年下半年以来,山西省煤炭产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需求萎缩、价格下行,煤炭产业形势严峻。山西省利用这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倒逼机制”,大力推动煤炭产业兼并重组步伐,借用一定的行政权力,强力推行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年底,全省矿井总数减少了一半,平均单井规模提高了1倍多,煤炭产量基本集中到大同煤业、山西焦煤等几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河北、河南、陕西、宁夏等省区也利用这次机会,大力推动辖区内煤炭企业的兼并整合,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催生了一大批诸如冀中能源、河南煤化工集团、陕西煤化工集团、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等区内煤炭产业巨头。但是,总体来说,在我国,除了大型国有煤炭生产企业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进行煤炭开采和销售,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最大的10家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量总和为5.95亿吨,约占当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的25.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1家大型私营煤炭公司煤炭年产量在2亿吨以上,约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8%左右;俄罗斯1家大公司产煤2.50亿吨,占全国95%;印度1家大公司产煤2.40亿吨,占全国77%。6.3国际主要产煤国煤炭工业集中度情况美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其煤炭储量位居世界之首。根据2000年底联合国世界能源署统计,美国探明煤炭储量237295百万吨,占全球煤炭资源探明总储量的比重为27.6%,即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分布在美国。相比之下,2000年底我国探明煤炭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重仅为13.3%,不足美国的一半。美国煤炭产业的主要指标如表2-6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美国煤炭产量高于其自身消费量,国内市场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美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的特点。同时美国大型煤炭企业的市场支配力明显强于我国。美国市场地位最为重要的四大煤炭企业分别为皮博迪集团,阿齐煤炭公司,固本能源集团和切维朗集团。美国四大煤炭企业的排序相对比较稳定,而在我国煤炭产业中,过去10年的企业排名出现了较大波动,除了神华和中煤能源集团的排名比较稳固之外,其他煤炭企业每年的排名均出现较大变化,说明我国大型煤炭企业的市场地位不够稳固。澳大利亚是继美国之后的又一个重要产煤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0年底,澳大利亚探明煤炭储量为76400百万吨,占全球探明煤炭储量的8.9%,位居全球第四。澳大利亚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煤炭并非主要能源,因此煤炭产量和消费量无论相对我国还是相对美国,规模都较小。尽管如此,仍可以看到,澳大利亚煤炭产业的集中度远远高于我国,并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俄罗斯煤炭产业集中度极高,四大煤炭企业已经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这样一来,其他中小型煤炭企业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俄罗斯煤炭产业已经形成了集中度非常高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这是与我国明显不同的地方。不仅相对于我国这种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即使相对于一前文分析过的美国和澳大利亚,俄罗斯的煤炭产业集中度也远远更高。这就使得俄罗斯煤炭产业可能面临与我国相反的问题,例如垄断程度过高、竞争过小所带来的效率损失、社会福利损失等问题。6.4对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的思考从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比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炭产业集中度均较高,呈现明显的寡占型市场结构,与我国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根本不同。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炭产业都经过了较为长期的发展,特别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煤炭产业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因此他们较高的煤炭产业集中度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产业集中度提升是推动煤炭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也为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提升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表明我国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在市场结构演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应当着力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逐步缩小差距,发挥煤炭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更好地为我国能源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第二、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实践表明,应当将煤炭产业集中度控制在合理水平。在上文所分析的美、俄、澳、印四国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煤炭产业集中度为55%-65%之间,在这一水平上,两国煤炭产业既发挥了规模经济的作用,引导优势资源向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大型煤炭企业流动,又适当保留了产业应有的竞争,避免了过高的产业集中度所可能带来的弊端。而俄罗斯和印度两国则呈现了过高的煤炭产业集中度。在这样的集中度水平下,煤炭产业的发展反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出现因为市场竞争不足而导致大型煤炭企业效率较低、社会福利损失等弊端,并不一定是最为理想的市场结构。近年来,俄罗斯加大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适当引入竞争,降低产业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煤炭产业集中度过犹不及,不能一味追求产业集中度的提升,而应当将其控制在合理水平。第三、借鉴各主要产煤国情况,我国可以考虑将煤炭产业集中度的目标定在50%-60%左右。俄罗斯和印度的现状表明,过高的产业集中度并非理想的选择,而美国和澳大利亚50%-60%左右的集中度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水平。考虑到我国煤炭产业目前的状况,逐步达到50%-60%的市场集中度是具有可操作性且比较理想的状况。第四、我国应当学习借鉴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在煤炭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兼顾煤炭产业素质和集中度的提升。在美、俄、澳、印四国中,美国和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该两国在煤炭开采冶炼技术、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在煤炭产业政策方面,这两个国家既保证了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又为市场竞争保留了一定的空间,提升了煤炭产业的效率,也值得我国研究和学习。而俄罗斯与我国同为转型国家,在煤炭产业发展和煤炭企业所面临的困难等方面与我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俄罗斯近年来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于我国尤为具有借鉴价值。6.5总结市场集中度过低不仅导致行业竞争力不高,市场无序竞争严重,而且不利于企业安全生产,导致矿难事故不断。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紧缺的问题愈加凸现,安全、环保和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鉴于上述原因,我国政府加快煤炭工业整合的调控力度,促进加快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和大企业集团,坚持整顿关闭小煤矿。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这一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至2010年末,我国最大的5家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量总和提高到8.13亿吨,约占当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的25.1%。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炭工业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煤炭工业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7对于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综合各方面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7.1加大煤炭工业科技投入,促进煤炭工业科技发展首先,国家应从财政拨给煤炭工业更多的资金,用于科研创新。对于重点创新项目和技术,国家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其次,煤炭管理部门职能要逐步改变旧有的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鼓励煤炭企业自主自发的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逐步确立煤炭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重点扶持一些地方煤矿,鼓励其进行科技项目立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具体的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加大对煤炭产业的科技投入,为煤炭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促进地方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第四,要充分利用金融渠道为科技项目融资。各级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银行提高对煤炭企业商业性科技贷款额度,鼓励煤炭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关键技术引进、技贸结合、合作制造、市场换技术等多种方式,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院校的联合,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体操作层面有如:①开发利用煤层气研究表明,煤层气是一种非常好的清洁能源,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到技术限制,这种资源没有被利用,反而成为了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因此,未来煤矿企业要重点研究煤层气抽采技术,在开采矿产的过程中,对煤层气进行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在煤层气抽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山西沁水蓝焰煤层气有限公司开发的潘庄井田,是我国最有利的煤层气开发区段之一。煤层气的利用让煤炭企业看到了变废为宝的可能性,如果未来能够妥善充分的利用这部分资源,不仅对于提高生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显著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②利用上覆岩层运移控制技术在实践中煤炭开采之后通常上覆岩层就会发生运移,进而引起地表沉陷,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业界主要通过留设煤柱减沉技术和充填法控制岩层移动及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岩层移动技术。目前较为常用留设煤柱的方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资源的回收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充填开采成为了目前业界比较乐于采用的方法。如许家林等针对全部充填成本偏高的问题,提出了控制煤矿开采沉陷的条带填充开采方法,建立了条带填充开采设计原则,并推广应用。高延法等提出了多层位注浆减沉技术,并在唐山煤矿进行了工程实验,取得了突出效果。未来,如果能够加大对这一技术科技投入,相信会开发出更为廉价高效的填充材料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大大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7.2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资源利用率的问题上,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严格控制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对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不达标的煤炭资源立项坚决不予批准,从源头上控制资源利用率低下这一重要问题。其次,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鼓励煤炭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对于资源利用率较高的企业可以予以适当的税率优惠,对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企业则给予严厉的处罚。此外,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据煤炭资源储存情况,重点开发那些已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较多煤矿,如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的矿区,以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一些小型煤矿则应严格规定,杜绝民间开采。在环境保护问题上,首先,要推进煤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减少原煤直接销售,从而减少因为燃烧原煤而带来的硫化物的排放量,从根本上治理环境,减少酸雨等灾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其次,要依靠技术进步,引入新型工艺和材料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地下水渗漏、地表沉陷等问题的发生。在具体开采过程中,凡是牵涉到供水的含水层在开采之前要充分考虑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论证内容包括井田位置、面积、煤炭储存量、开采年限、开采层位、开采和加工取用水量、矿坑排水量、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等。此外,要逐步实现无废开采。要充分借助先进的开采工艺和先进的智能化开拓系统降低开采造成的废物污染。如:可推行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及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7.3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7.3.1必须遵循“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从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能不在竞争中立足,盈利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先进的科学管理是煤矿安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媒体艺术手绘课程设计
- 教资活动课程设计
- 教育课程钓鱼课程设计
- 教育概论课程设计
- 教练员课程设计
- 超高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会议、接待管理制度
- 浅谈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
- 学校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 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薪酬绩效管理制度
- 广东省珠海市子期中学、梅华中学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招聘市直事业单位人员183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
- (新版)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员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土建专业)-2024年版
- 2024年中国电动鼻毛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复习策略讲座
- 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行业研究:知行合一拥抱AI新范式-19正式版
-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