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学习动机1/6/20231第六章学习动机1/6/20231目录: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意义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6/20232目录: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意义1/6/20232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意义
主要内容: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二、学习动机的种类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四、学习动机的作用1/6/20233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意义
主要内容:1/6/20233仅从求知方面看,一个学生在行为上的理想表现应该是:会读书(能不能学,智能问题);b.用功读书(愿不愿学,学习动机);c.热爱读书(爱不爱学,求知兴趣)。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应视为教学的目的之一1/6/20234仅从求知方面看,一个学生在行为上的理想表现应该是:学习动机的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今天我们将学习火山爆发的原因,以便在明天的考试中得高分。”“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今天发愤读书,明日光宗耀祖。”“你前一段在学习中表现不错,今后继续努力。”“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1/6/20235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今天我们将学习火山爆发的原因,以便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进行某种活动心理上的原因,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包含两个基本要素:需要、诱因动机的产生依赖两类因素:因素1: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素2:诱因。能够激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都可成为诱因。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诱因可能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个体的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只有需要和诱因结合,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机。1/6/20236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一)什么是动机?1/6/20236(二)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原因,是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同一异同可以互相转化1/6/20237(二)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二、学习动机的种类(P71)(一)按学习活动的目标分1、内在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即学习活动自身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表现出乐趣。例如:儿童从事游戏、体育爱好者从事体育活动等。2、外来动机: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分数、或避免责骂思考: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内在动机与外来动机的关系:两个独立的连续体,可以同时存在,但也可能会发生排斥1/6/20238二、学习动机的种类(P71)(一)按学习活动的目标分内在动机孩子们为什么不吵了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金。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金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金,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趣闻轶事]1/6/20239孩子们为什么不吵了[趣闻轶事]1/6/20239[实验]心理学家德西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实验者在这一阶段是否继续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效应1/6/202310[实验]心理学家德西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分析]内在动机是一种要求自己在困难的挑战面前感到有能力、能作出决定的先天性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本来会在内在动机的激励下进行某种活动,但是当他们在有了为此而得到外部强化的经验之后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没有外部奖赏就不再进行那一活动了。学习动机1/6/202311[分析]内在动机是一种要求自己在困难的挑战面前感到有能力、能[启示]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去,但你不能使他一定要喝水”。学习动机1/6/202312[启示]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你思考练习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好名次
1/6/202313思考练习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1/6/2023(二)按学习动机的意义1、合理动机:与社会利益相一致、有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高尚、正确、积极)2、不合理动机: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低下、错误、消极)1/6/202314(二)按学习动机的意义1/6/202314(三)按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1、远景性动机: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2、近景性动机:动机行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1/6/202315(三)按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1/6/202315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Yerkes&Dodson,1908)
效高容易率水平一般程度
困难低低动机水平高三、维持什么水平的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6/202316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Yerkes&Dodson,1908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一)一致性:学习动机越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
(二)不一致性:动机好,效果差;动机差,效果好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学习动机水平要适当: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1/6/202317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一)一致性:思考练习: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1/6/202318思考练习: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1/6/2四、学习动机的作用1、激发作用2、定向作用3、维持作用4、调节作用5、评价作用1/6/202319四、学习动机的作用1、激发作用1/6/202319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1/6/202320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1/6/202320一、强化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动机就是一种强化。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反之,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处罚,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1/6/202321一、强化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1/6/202321基本观点: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强化: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强化物:能起强化作用的所有刺激物。正强化与负强化(P74)连续强化与断续强化1/6/202322基本观点: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1/6/类型例子消费品糖果、饮料等娱乐看电视、玩游戏机、唱歌等自主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成人的赞赏教师的表扬、书面通报表扬同伴的赞赏为同伴提供帮助竞争考试高分等权力和责任担任班长等返回1/6/202323类型例子消费品糖果、饮料等娱乐看电视、玩游戏机、唱歌等自主给断续强化的分类固定间隔不固定间隔时间固定时间间隔强化(每学习一个小时奖励看电视10分钟)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不定期抽查学生的作业)频率固定频率间隔强化(每做完20个题目奖励看电视10分钟)不固定频率间隔强化1/6/202324断续强化的分类固定间隔不固定间隔时间固定时间间隔强化不固定时基本观点: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源于我们的需要。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6/202325基本观点: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成长需求Growthneeds缺失需求Deficiencyneeds马斯洛需要层次图(Maslow,1970)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成长需求Growthneeds缺失需求Deficiencyneeds马斯洛需要层次图(Maslow,1970)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成长需求Growthneeds缺失需求Deficiencyneeds马斯洛需要层次图(Maslow,1970)1/6/202326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P77)行为的结果因素:人在认知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随关系之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结果期待: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效能期待: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1/6/202327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基本观点:
认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项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活动.1/6/202328基本观点:1/6/202328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五方面作用:一、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二、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三、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四、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五、影响活动时的情绪。1/6/202329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五方面作用:1/6/20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个人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1/6/202330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1/6/202330材料:
刘翔在上海一中学笑谈成功:
对自己要有信心
据上海文汇报消息,10多名来自大同中学和立达中学的学生紧追不舍,在题为“和刘翔一起飞翔”的座谈会上纷纷向奥运冠军提出“挑战”。“正如你所说‘亚洲有我,中国有我’。你的自信、勇敢、朝气来源何处?”一名高中生话音刚落,刘翔自信地回答说:“一个人,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论成功与失败。”“外界的压力总是存在的,但我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我能行。”1/6/202331材料:
刘翔在上海一中学笑谈成功:
对自己要有信心据上海四、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P77)
基本观点: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下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另外一个是避免失败的动机。1/6/202332四、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材料:阿特金森的经典试验
80名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20人。给予一项同样的任务。对第一组学生说,只有成绩最好的一名同学才能得到奖励;对第二组同学说,成绩前五名将得到奖励;对第三组同学说,成绩前十名的学生将得到奖励;对第四组同学说,成绩前十五名都能得到奖励。
结果:成功可能性适中的两个组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时成绩下降。第一组学生认为即使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极少有可能成为第一名;而第四组学生一般都认为自己肯定在前15名了,于是这两组学生的努力程度都不高。
1/6/202333材料:阿特金森的经典试验
80名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2成就动机的特征a.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b.对达到的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c.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d.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1/6/202334成就动机的特征1/6/202334五、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基本观点:持有不同成就目标的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着重大差异。成就目标分类(P77)掌握目标(学习目标、任务目标)成绩目标(能力目标)
1/6/202335五、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所持有的评价成就的标准不同。掌握目标——任务达到程度的标准
(绝对标准)成绩目标——与他人相比较的标准
(相对标准)1/6/202336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所持有的评价成就的标准不同。1/6/2六、成败归因理论——韦纳(B.Weiner,1982)
归因: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稳定不稳定外部内部能力努力运气控制性稳定性任务难度请注意: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对成功或失败的预期;控制性维度影响个体付出努力的程度。1/6/202337六、成败归因理论——韦纳(B.Weiner,1982)
归归因模式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B.Weiner,1982二内部的外部的维度稳定的不稳定的稳定的不稳定的
四能力努力任务运气因高低程度难易好坏素学习动机1/6/202338归因模式韦纳的成败基本观点: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大多数解释都有三个特征:第一,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第二,原因是的稳定还是不稳定的;第三,原因是可控的还是和不可控的。
1/6/202339基本观点: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例如:数学考试成败的原因分析成就状态原因例子能力我擅长数学成功努力我复习得很充分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容易了运气这次考得好,太运气了能力我不擅长数学失败努力我准备得不充分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难了运气这次我很不走运1/6/202340例如:数学考试成败的原因分析成就状态原因例子能力我擅长数学成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高和努力自尊、自豪,增强成功期望趋向成就任务失败缺少努力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期望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1/6/202341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高和努力消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倾向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1/6/202342消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运气思考:如果你在街上见到一张10元的人民币,你会在这条街上来回走几遍,试图找到比10元更多的钞票吗?你参加了英语口语班的学习,在最初的摸底测试中,老师说你的口语棒极了,至此之后,你会增加在班上说英语的次数吗?学习动机1/6/202343思考:如果你在街上见到一张10元的人民币,你会在这条街上来回习得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Seligman,1975):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和失败,便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获得体验:努力却没有结果导致失败与挫折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形成期待:“将来结果也不可控。”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降低学习动机、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1/6/202344习得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Seli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结果,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最后根本不再挣扎。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
而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塞里格曼的小狗实验]1/6/202345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给狗施加电击,电击一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放一只跳蚤在桌子上,然后在其上方扣一玻璃罩,玻璃罩的高度恰恰比跳蚤实际能达到的高度矮一点,跳蚤在连续几次碰壁后,就调整了自己的高度低于玻璃罩的高度,并形成习惯,使得自己免受碰壁之苦。这时,科学家取走玻璃罩,换上一另一个比跳蚤降低后的高度又矮一些的玻璃罩,跳罩在又受挫之后,又开始降低自己跳跃的高度。此时,科学家继续换掉玻璃罩,连续反复,直到玻璃罩的高度几乎与桌面相平,此时桌子上的跳蚤,已经经过几次的调整自己的跳跃的高度后,不敢再跳了,只能在桌子上爬来爬去了。即使是科学家取走了罩在它上方的玻璃罩,跳蚤也没有再试着跳高的勇气了,最后,一只跳跃能力本来很强的“跳蚤”变成了一只只会在桌面上爬来爬去的“爬蚤”。跳蚤变成了爬蚤1/6/202346一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放一只跳蚤在桌子上,然后在其上方扣一玻人在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与动物十分相似。就像那只小狗——隔板其实不是挡在笼子中间,而是挡在它的心里。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就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件事。同样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倾向于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就是破罐破摔”,“我没有希望了”……这些就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启示1/6/202347人在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与动物十分相似。就像那只小狗——隔板其严师真的出高徒么
我不喜欢给学生的作文打高分,多数是60~70分,“不错的”才70分多一点,能得80分的则是凤毛麟角了。我这样做固然有许多理由,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如果要求不严,他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得个高分,可能会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忘乎所以,不思进步,对他们成长不利。于是乎,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得个及格分,即使对那些我心里认为写得不错的作文,也“鸡蛋里挑骨头”,千方百计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找不打高分的理由:内容不错的,就指出表达上的问题;文字不错的,就指出立意上的偏颇。渐渐地,我练就了一双“毒眼”,稍微翻阅一下,便能发现学生习作里的毛病;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给学生打高分。自以为这两点是“严师”的必备条件,“严师出高徒”,既然我对学生要求如此严格,那么就坐等收获,坐等高徒出现吧。学习动机1/6/202348严师真的出高徒么学习动机1/6/202348但事与愿违,等来的不是令人拍案的佳作,而多是此语言刻板、内容空洞的习作。更要命的是,不少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了对写作的厌倦:字迹潦草,错别字、病句连篇,还有些抄袭之作。我满腔热情,严格要求学生,希望他们有长足的进步,换来的却是这样一种结果。这是为什么呢?究竟那里错了呢?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学生在议论作文。有的说最头痛作文,没材料可写。有的干脆说,你头痛它干什么?随便找一篇“参考”一下,不就完事了吗?我还没写就知道只能得几分,认真不认真一个样。后来,还有位几同学在随笔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学习动机1/6/202349但事与愿违,等来的不是令人拍案的佳作,而多是此语言刻板、内容慎打低分学习动机1/6/202350慎打低分学习动机1/6/202350案例分析
小浩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一二年级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级后成绩开始下滑,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也无所谓。小浩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和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1/6/202351案例分析小浩是思考题小浩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小浩的内部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小浩的外部学习动机?1/6/202352思考题小浩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成功机会训练积极归因促进动机迁移实现角色转换订立学习合约1/6/202353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创设问题情境1/6/202353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及时进行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正确进行表扬与批评营造适度的竞争气氛1/6/202354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及时进行反馈1/6/202354钱伟长,江苏无锡人。1912年10月9日出生,2010年7月30日病逝,享年98岁。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1/6/202355钱伟长,江苏无锡人。1912年10月9日出生,2010年7月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一个诗书家庭。起先,他就学于家乡的七房桥小学,后来由于家乡失火,他又陆续进过荡口镇的三所小学,但学习时断时续,时间都不长。13岁时,他来到了无锡,先后在荣巷公益学校、县立初中、国学专修学校读书。16岁那年,父亲病逝,他随在苏州中学任教的叔父钱穆读书,学习到了数理化和西洋史,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叔父生活。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钱伟长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1/6/202356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极度用功。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1935年,钱伟长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院,在导师吴有训的指导下做光谱分析。1942年,钱伟长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此后的4年里,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与钱学森一起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领域成果卓著。然而,正当钱伟长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回国,在母校清华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授。1/6/202357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讨论>1、内部条件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2、外部条件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1/6/202358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讨论>1、内部条件2、外部条件1/6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学习任务教师兴趣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归因智力观1/6/202359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学习任务教师兴趣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归因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6/202360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6/202360一、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目标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以改善他们的学业表现。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动机。对学习目标到达与否的反馈或评价有助于激发动机。(1)告诉学生离目标有多远,超过目标多少。(2)强调进步的反馈比强调差距的反馈更有效。(3)不要将分数进行横向比较、按分数高低发试卷等。目标的可接受性也影响学习动机。(1)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2)学生与家长和同伴一起制定目标。1/6/202361一、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目标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动如何帮助学生设置目标一、尽可能让学生制定目标。因为学生自己制定目标有助于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并看到任务的用处。二、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设置目标,那么要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目标。可给出若干个目标让学生选择,或选择先达到哪一个目标。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教师选择的目标是适宜的。三、使学生确信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为此,可以告诉学生其他人已达到此目标,并确保学生拥有达到该目标的资源,让学生知道别人相信他能成功。四、一定要给予学生向目标迈进的反馈,最好是教会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表达来监控自己的进步情况,比如可以问“你觉得自己做了多少”,而不是“你做得太毛糙了”,或者问“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而不是说“很好,你已经大功告成”。1/6/202362如何帮助学生设置目标一、尽可能让学生制定目标。因为学生自己制二、激活认知内驱力,培养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往往注意那些引起他们情绪反应或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形象和读物。缺乏兴趣往往会缺乏动机,是学业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兴趣与能力、唤醒水平、年龄因素有关。(1)兴趣与能力。(2)兴趣与唤醒水平。(3)兴趣与年龄。1/6/202363二、激活认知内驱力,培养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往往注意那些引三、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产生期望效应教师的表扬或积极评价,可促进学生动机的激发。教师的期望也可影响学生的动机。(1)“罗森塔尔效应”或“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2)“固定期望效应”教师期望对学生动机的作用是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的。教师期望也会影响对学生的反馈,从而影响学生的动机。1/6/202364三、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产生期望效应教师的表扬或积极评价奖惩的原则:奖惩应明确、具体、公正、适度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以精神奖惩为主,物质奖惩为辅合理运用物质奖励奖惩方式灵活多样奖励宜当众进行,惩罚最好私下进行切忌将学习任务作为惩罚手段奖惩因人而异1/6/202365奖惩的原则:1/6/202365对开朗直率的学生——直来直去的公开式批评对倔强刚毅的学生——甜言蜜语的柔软式批评对自尊心强的学生——点到为止的点化式批评对温和顺从的学生——和风细雨的温和式批评对毛手毛脚的学生——警钟长鸣的提醒式批评对粗暴急躁的学生——避开锋芒的疏导式批评对沉默寡言的学生——避开指责的说理式批评对傲慢自负的学生——示败揭短的严肃式批评1/6/2023661/6/202366四、利用动机和兴趣的迁移五、恰当组织学生中的合作和竞赛六、科学评价学生、积极反馈结果1/6/202367四、利用动机和兴趣的迁移1/6/202367案例:一次,一个语文老师上公开课,讲一词多义,一共讲了五、六个例句,学生有点不专心了。老师故意停下来,用目光扫射教室四周,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老师问“你们知道我在看什么吗?教师里有黑板报、名言,你们谁能从中找出一个字或词,说出它的两个意思?”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都踊跃发言。“我找了一个,服装的装,有衣服的意思,还有装东西的装。”“我也知道怎么说了,黑有天黑的意思,还有黑心,指心很狠毒。”……就连平时语文成绩差的学生也都有了兴趣。结果这节课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1/6/202368案例:1/6/202368学术动态
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十分可观。动机的研究有形成一门独立分支的趋势,像人格理论一样。动机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这阵既发展了理论,又体现了实用价值。近年来,对动机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动机。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关中小学科研课题的选择有越来越多的人热心于动机研究,如培养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问题,后进生的学习动力问题等。1/6/202369学术动态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某位刚入学的高一新生缺乏学习动机,班主任老师试图了解该生低学习动机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激发该生的学生动机。1,两两合作,分别扮演教师与学生。2,设定缺乏动机的某种原因,有针对性。请准备一个3分钟的小品。实践内容1/6/202370某位刚入学的高一新生缺乏学习动机,班主任老师试图了解该生低学第六章学习动机1/6/202371第六章学习动机1/6/20231目录: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意义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6/202372目录: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意义1/6/20232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意义
主要内容: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二、学习动机的种类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四、学习动机的作用1/6/202373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意义
主要内容:1/6/20233仅从求知方面看,一个学生在行为上的理想表现应该是:会读书(能不能学,智能问题);b.用功读书(愿不愿学,学习动机);c.热爱读书(爱不爱学,求知兴趣)。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应视为教学的目的之一1/6/202374仅从求知方面看,一个学生在行为上的理想表现应该是:学习动机的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今天我们将学习火山爆发的原因,以便在明天的考试中得高分。”“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今天发愤读书,明日光宗耀祖。”“你前一段在学习中表现不错,今后继续努力。”“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1/6/202375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今天我们将学习火山爆发的原因,以便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进行某种活动心理上的原因,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包含两个基本要素:需要、诱因动机的产生依赖两类因素:因素1: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素2:诱因。能够激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都可成为诱因。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诱因可能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个体的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只有需要和诱因结合,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机。1/6/202376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一)什么是动机?1/6/20236(二)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原因,是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同一异同可以互相转化1/6/202377(二)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二、学习动机的种类(P71)(一)按学习活动的目标分1、内在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即学习活动自身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表现出乐趣。例如:儿童从事游戏、体育爱好者从事体育活动等。2、外来动机: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分数、或避免责骂思考: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内在动机与外来动机的关系:两个独立的连续体,可以同时存在,但也可能会发生排斥1/6/202378二、学习动机的种类(P71)(一)按学习活动的目标分内在动机孩子们为什么不吵了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金。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金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金,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趣闻轶事]1/6/202379孩子们为什么不吵了[趣闻轶事]1/6/20239[实验]心理学家德西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实验者在这一阶段是否继续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效应1/6/202380[实验]心理学家德西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分析]内在动机是一种要求自己在困难的挑战面前感到有能力、能作出决定的先天性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本来会在内在动机的激励下进行某种活动,但是当他们在有了为此而得到外部强化的经验之后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没有外部奖赏就不再进行那一活动了。学习动机1/6/202381[分析]内在动机是一种要求自己在困难的挑战面前感到有能力、能[启示]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去,但你不能使他一定要喝水”。学习动机1/6/202382[启示]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你思考练习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好名次
1/6/202383思考练习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1/6/2023(二)按学习动机的意义1、合理动机:与社会利益相一致、有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高尚、正确、积极)2、不合理动机: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低下、错误、消极)1/6/202384(二)按学习动机的意义1/6/202314(三)按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1、远景性动机: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2、近景性动机:动机行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1/6/202385(三)按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1/6/202315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Yerkes&Dodson,1908)
效高容易率水平一般程度
困难低低动机水平高三、维持什么水平的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6/202386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Yerkes&Dodson,1908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一)一致性:学习动机越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
(二)不一致性:动机好,效果差;动机差,效果好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学习动机水平要适当: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1/6/202387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一)一致性:思考练习: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1/6/202388思考练习: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1/6/2四、学习动机的作用1、激发作用2、定向作用3、维持作用4、调节作用5、评价作用1/6/202389四、学习动机的作用1、激发作用1/6/202319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1/6/202390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1/6/202320一、强化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动机就是一种强化。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反之,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处罚,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1/6/202391一、强化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1/6/202321基本观点: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强化: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强化物:能起强化作用的所有刺激物。正强化与负强化(P74)连续强化与断续强化1/6/202392基本观点: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1/6/类型例子消费品糖果、饮料等娱乐看电视、玩游戏机、唱歌等自主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成人的赞赏教师的表扬、书面通报表扬同伴的赞赏为同伴提供帮助竞争考试高分等权力和责任担任班长等返回1/6/202393类型例子消费品糖果、饮料等娱乐看电视、玩游戏机、唱歌等自主给断续强化的分类固定间隔不固定间隔时间固定时间间隔强化(每学习一个小时奖励看电视10分钟)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不定期抽查学生的作业)频率固定频率间隔强化(每做完20个题目奖励看电视10分钟)不固定频率间隔强化1/6/202394断续强化的分类固定间隔不固定间隔时间固定时间间隔强化不固定时基本观点: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源于我们的需要。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6/202395基本观点: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成长需求Growthneeds缺失需求Deficiencyneeds马斯洛需要层次图(Maslow,1970)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成长需求Growthneeds缺失需求Deficiencyneeds马斯洛需要层次图(Maslow,1970)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成长需求Growthneeds缺失需求Deficiencyneeds马斯洛需要层次图(Maslow,1970)1/6/202396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P77)行为的结果因素:人在认知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随关系之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结果期待: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效能期待: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1/6/202397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基本观点:
认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项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活动.1/6/202398基本观点:1/6/202328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五方面作用:一、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二、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三、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四、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五、影响活动时的情绪。1/6/202399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五方面作用:1/6/20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个人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1/6/2023100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1/6/202330材料:
刘翔在上海一中学笑谈成功:
对自己要有信心
据上海文汇报消息,10多名来自大同中学和立达中学的学生紧追不舍,在题为“和刘翔一起飞翔”的座谈会上纷纷向奥运冠军提出“挑战”。“正如你所说‘亚洲有我,中国有我’。你的自信、勇敢、朝气来源何处?”一名高中生话音刚落,刘翔自信地回答说:“一个人,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论成功与失败。”“外界的压力总是存在的,但我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我能行。”1/6/2023101材料:
刘翔在上海一中学笑谈成功:
对自己要有信心据上海四、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P77)
基本观点: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下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另外一个是避免失败的动机。1/6/2023102四、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材料:阿特金森的经典试验
80名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20人。给予一项同样的任务。对第一组学生说,只有成绩最好的一名同学才能得到奖励;对第二组同学说,成绩前五名将得到奖励;对第三组同学说,成绩前十名的学生将得到奖励;对第四组同学说,成绩前十五名都能得到奖励。
结果:成功可能性适中的两个组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时成绩下降。第一组学生认为即使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极少有可能成为第一名;而第四组学生一般都认为自己肯定在前15名了,于是这两组学生的努力程度都不高。
1/6/2023103材料:阿特金森的经典试验
80名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2成就动机的特征a.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b.对达到的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c.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d.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1/6/2023104成就动机的特征1/6/202334五、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基本观点:持有不同成就目标的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着重大差异。成就目标分类(P77)掌握目标(学习目标、任务目标)成绩目标(能力目标)
1/6/2023105五、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所持有的评价成就的标准不同。掌握目标——任务达到程度的标准
(绝对标准)成绩目标——与他人相比较的标准
(相对标准)1/6/2023106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所持有的评价成就的标准不同。1/6/2六、成败归因理论——韦纳(B.Weiner,1982)
归因: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稳定不稳定外部内部能力努力运气控制性稳定性任务难度请注意: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对成功或失败的预期;控制性维度影响个体付出努力的程度。1/6/2023107六、成败归因理论——韦纳(B.Weiner,1982)
归归因模式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B.Weiner,1982二内部的外部的维度稳定的不稳定的稳定的不稳定的
四能力努力任务运气因高低程度难易好坏素学习动机1/6/2023108归因模式韦纳的成败基本观点: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大多数解释都有三个特征:第一,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第二,原因是的稳定还是不稳定的;第三,原因是可控的还是和不可控的。
1/6/2023109基本观点: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例如:数学考试成败的原因分析成就状态原因例子能力我擅长数学成功努力我复习得很充分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容易了运气这次考得好,太运气了能力我不擅长数学失败努力我准备得不充分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难了运气这次我很不走运1/6/2023110例如:数学考试成败的原因分析成就状态原因例子能力我擅长数学成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高和努力自尊、自豪,增强成功期望趋向成就任务失败缺少努力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期望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1/6/2023111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高和努力消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倾向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1/6/2023112消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运气思考:如果你在街上见到一张10元的人民币,你会在这条街上来回走几遍,试图找到比10元更多的钞票吗?你参加了英语口语班的学习,在最初的摸底测试中,老师说你的口语棒极了,至此之后,你会增加在班上说英语的次数吗?学习动机1/6/2023113思考:如果你在街上见到一张10元的人民币,你会在这条街上来回习得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Seligman,1975):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和失败,便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获得体验:努力却没有结果导致失败与挫折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形成期待:“将来结果也不可控。”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降低学习动机、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1/6/2023114习得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Seli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结果,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最后根本不再挣扎。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
而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塞里格曼的小狗实验]1/6/2023115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给狗施加电击,电击一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放一只跳蚤在桌子上,然后在其上方扣一玻璃罩,玻璃罩的高度恰恰比跳蚤实际能达到的高度矮一点,跳蚤在连续几次碰壁后,就调整了自己的高度低于玻璃罩的高度,并形成习惯,使得自己免受碰壁之苦。这时,科学家取走玻璃罩,换上一另一个比跳蚤降低后的高度又矮一些的玻璃罩,跳罩在又受挫之后,又开始降低自己跳跃的高度。此时,科学家继续换掉玻璃罩,连续反复,直到玻璃罩的高度几乎与桌面相平,此时桌子上的跳蚤,已经经过几次的调整自己的跳跃的高度后,不敢再跳了,只能在桌子上爬来爬去了。即使是科学家取走了罩在它上方的玻璃罩,跳蚤也没有再试着跳高的勇气了,最后,一只跳跃能力本来很强的“跳蚤”变成了一只只会在桌面上爬来爬去的“爬蚤”。跳蚤变成了爬蚤1/6/2023116一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放一只跳蚤在桌子上,然后在其上方扣一玻人在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与动物十分相似。就像那只小狗——隔板其实不是挡在笼子中间,而是挡在它的心里。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就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件事。同样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倾向于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就是破罐破摔”,“我没有希望了”……这些就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启示1/6/2023117人在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与动物十分相似。就像那只小狗——隔板其严师真的出高徒么
我不喜欢给学生的作文打高分,多数是60~70分,“不错的”才70分多一点,能得80分的则是凤毛麟角了。我这样做固然有许多理由,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如果要求不严,他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得个高分,可能会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忘乎所以,不思进步,对他们成长不利。于是乎,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得个及格分,即使对那些我心里认为写得不错的作文,也“鸡蛋里挑骨头”,千方百计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找不打高分的理由:内容不错的,就指出表达上的问题;文字不错的,就指出立意上的偏颇。渐渐地,我练就了一双“毒眼”,稍微翻阅一下,便能发现学生习作里的毛病;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给学生打高分。自以为这两点是“严师”的必备条件,“严师出高徒”,既然我对学生要求如此严格,那么就坐等收获,坐等高徒出现吧。学习动机1/6/2023118严师真的出高徒么学习动机1/6/202348但事与愿违,等来的不是令人拍案的佳作,而多是此语言刻板、内容空洞的习作。更要命的是,不少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了对写作的厌倦:字迹潦草,错别字、病句连篇,还有些抄袭之作。我满腔热情,严格要求学生,希望他们有长足的进步,换来的却是这样一种结果。这是为什么呢?究竟那里错了呢?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学生在议论作文。有的说最头痛作文,没材料可写。有的干脆说,你头痛它干什么?随便找一篇“参考”一下,不就完事了吗?我还没写就知道只能得几分,认真不认真一个样。后来,还有位几同学在随笔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学习动机1/6/2023119但事与愿违,等来的不是令人拍案的佳作,而多是此语言刻板、内容慎打低分学习动机1/6/2023120慎打低分学习动机1/6/202350案例分析
小浩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一二年级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级后成绩开始下滑,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也无所谓。小浩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和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1/6/2023121案例分析小浩是思考题小浩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小浩的内部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小浩的外部学习动机?1/6/2023122思考题小浩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成功机会训练积极归因促进动机迁移实现角色转换订立学习合约1/6/2023123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创设问题情境1/6/202353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及时进行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正确进行表扬与批评营造适度的竞争气氛1/6/2023124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及时进行反馈1/6/202354钱伟长,江苏无锡人。1912年10月9日出生,2010年7月30日病逝,享年98岁。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1/6/2023125钱伟长,江苏无锡人。1912年10月9日出生,2010年7月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一个诗书家庭。起先,他就学于家乡的七房桥小学,后来由于家乡失火,他又陆续进过荡口镇的三所小学,但学习时断时续,时间都不长。13岁时,他来到了无锡,先后在荣巷公益学校、县立初中、国学专修学校读书。16岁那年,父亲病逝,他随在苏州中学任教的叔父钱穆读书,学习到了数理化和西洋史,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叔父生活。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钱伟长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从收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箱柜出售合同样本
- 租房担保抵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公共服务异地签署合同标准文本
- 办公楼的租赁协议书
- 代理管道品牌合同样本
- 公司围墙维修合同样本
- 交易转让合同样本
- 保安派驻服务合同样本
- 工程项目部财务管理制度
- 防火门施工方案
- 水利工程(水电站)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学生宿舍宿管人员查寝记录表
- 配电间巡检记录表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双人法成生命支持评分表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毕业设计三交河煤矿2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预应力锚索施工全套表格模板
- 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
- 风电场工作安全培训
- 压缩机课程设计(共2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