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3分)1.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4分)(1)《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的诗句是“,(3)长风破浪会有时,。(4),千里共婵娟。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2)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3)到亭上,有两人(pū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xiāoxiāng),迁客骚人,多会于此。3.下列加粗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薄暮冥冥(迫近)春和C.峰回路转(曲折,回环)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前人之述备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其真无马邪D.至于负者歌于途泻出于两峰之间者5.专题性学习。(9分)班级要举行“古老汉字,美丽书法”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探汉字之源。汉字,是文字也是图画。请参照示例,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句话。(3分)雨田井牧采竹森集示例:旦,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2)悟笔画之蕴。结合上下文,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教他书法时,用了三个非常有名的比喻: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有辽阔、扩张之感;竖,如万岁枯藤,充满韧劲和弹性。(3)品书法之美。汉字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选出依次对下面三幅作品的点评恰当的一项()(3分)A.烟云缭绕,龙蛇飞动金刚怒目,壮士挥拳娟秀飘逸,点画遒美B.金刚怒目,壮士挥拳娟秀飘逸,点画遒美烟云缭绕,龙蛇飞动C.娟秀飘逸,点画遒美烟云缭绕,龙蛇飞动金刚怒目,壮士挥拳二、阅读诗词,完成6~10题。(12分)(一)古诗词阅读。(6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练习。(6分)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释】①词作于南宋亡后词人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8.上阀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2分)9.“洗客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10.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35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4题。(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①,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②.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③,饰④名姝⑤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⑥,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⑦,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续资治通鉴》)【注释】①求访:寻找。②药饵(ěr)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③交欢:结友。④饰:打扮。⑤名姝:美女。⑥宵旰à:即宵衣吁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国事。⑦营第:建造住宅。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1)或异二者之为或:(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3)吴玠素服飞素:(4)玠益敬服益:(5)不以物喜以:12.翻译下列语句。(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13.[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岳飞的看法有哪些异同点?(3分)14.[甲]文中提到了“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包含高尚的政治抱负。下面诗词中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用作品原句回答。(3分)《爱莲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15~18题。(10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雾凇沆砀(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6.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B.何陋之有?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D.属予作文以记之。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8.《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9~21题。(10分)丰乐亭记(节选)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19.“记”是一种文体,以叙事写景为主。试概括第一段段意。(3分)2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看看左右,四面一瞧,我便爱上了这地方。B.乐其地僻而事简:喜欢它地方偏静而政事简单。C.掇幽芳而荫乔木:(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D.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21.欧阳修在几篇文章中都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思想。请你从文中找出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