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调研_第1页
寒假社会调研_第2页
寒假社会调研_第3页
寒假社会调研_第4页
寒假社会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寒假社会调研研究课题:《南北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为例》院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1级成员:许家烨11131071(组长)陈茜11131033焦娜11131043李岩11131054廖红英11131057王克强11131045陶泽玙11131079王丹丹11131080南北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为例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然成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强省,为实现其“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山东省近年来也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重要战略部署,顺应潮流发展,推出创新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通过走访江阴市和蒙阴县两地,了解了其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本文旨在比较两地文化建设情况,取其所长,为推进全国各地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取其所短,分析、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来弥补不足。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江阴市蒙阴县对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响应中央号召,全国各地纷纷进行新农村建设。之后十六届七中全会又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可见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除了要使人民的“口袋”富起来,“脑袋”也要富起来才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小组决定前往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完成了此篇报告。一、调研情况1、研究目标通过对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两地的实地调研,汇总和分析资料数据,总结并比较出两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研究内容本篇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江阴市和蒙阴县两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共同点,主要从政府领导、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特色农村文化、传承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二是江阴市和蒙阴县两地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同点,主要从文化教育、文化表现形式和建设模式、典型树立等方面进行阐述。三是通过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并把握了两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3、研究设计本次调研采取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整理总结出相关数据,以反映调研主题在两地体现出的问题。4、研究地点选择本次调研选择江阴市和蒙阴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团队成员大多来自江苏省和山东省,家住在两地附近,从各个方面看都较有利于调研活动的进行。第二,选择江苏省江阴市,主要是希望通过典型效应找出适合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较不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和方法。第三,选择山东省蒙阴县,是由于该县文化底蕴较厚,且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值得深入研究探讨。5、研究创新国内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调研的报告不少,但体现两地对比研究的不多,甚至很难在类似期刊、互联网上找到相关文章。6、相关概念界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江阴市和蒙阴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共同点江苏和山东都把文化大省、文化强省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因此江阴和蒙阴两地也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地区发展的重点,两地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新措施,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方面两地有许多共同之处,研究两地成功的共同点对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一)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任何方案、措施的推行,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都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两地的领导及相关部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是显而易见的。1、江阴市江阴重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探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建设新农村,一方面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需要选派一批有技术、年富力强的人才到农村去,以华西村为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全面提高华西村人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吴仁宝六十年代举办文化夜校,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七十年代起大力培养大学生,引进各种文化人才,举办各种农业科技培训等等。2、蒙阴县蒙阴县、乡党组织通过“自荐”或村推荐、乡镇审核、组织人事部门评定的办法,着力把这些合作组织中的农村能人培养成为农村实用人才,充实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颁发《农村实用人才证书》。同时,县、乡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间科研机构、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把实用人才培养成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带头人”。目前,全县已拥有农村科技人员、经营能人、种养加能手和合作组织带头人等各类实用人才约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两地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和发展。1、江阴市江阴市注重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据了解,江阴为保障公民平等享受基本文化服务,将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涵盖了江阴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或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以及符合开放要求的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和相关专题文化场馆。中心场地设施将全年免费向辖区群众开放,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以上,免费开放活动项目不少于6项。作为江阴市的典型村,华西村在建农民公园时,不仅注重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也修建了二十四孝亭等弘扬传统文化的项目……华西村每年要办“三个节”:立夏“诚信节”、立秋“旅游节”、立冬“孔孟节”。3个节的核心是“诚信”,据采访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华西村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景象,与“诚信”二字密不可分,失去诚信的村是可怕的,因为它无法使所有人齐聚一心,共同奋进。2、蒙阴县蒙阴县委、县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这个县已有280多个村建成了高标准文化大院,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0%。为了普及科普知识,推进文化建设,蒙阴县己建起各类科普活动站200开外,在400多个行政村和社区建起科普宣传栏,在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建科普宣传栏,建立科普示范基地37处,为全县科普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蒙阴县把文艺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了任务目标,各村结合实际,都成立了自己的秧歌队、龙灯队等文艺演出队或文艺演出小组。目前,已有秧歌队、庄户剧团、书画社、锣鼓队、农民读书会、体育运动队等各类文化团体1000多个,文艺活动骨干5000多人。农村文化大院活动也由最初的唱歌、跳舞发展到文艺表演、读书看报、书法绘画、运动健身等多种形式。在文化网络建设方面,全县所有行政村实行统一挂牌,各村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和卫星接收等设备,并全部连接互联网,农民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三)开放保护文化遗产在利用本地历史文化遗产上相同,两地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江阴市走进华西村,明显地就能感觉到那种“内外相融、中西结合”的文化风格。民族宫、长廊、长城、孔庙、天安门、山海关等仿造的民族风格建筑错落有致,但同时又仿造了欧式别墅、美国白宫、德国天文台、法国凯旋门等外国著名建筑,几乎能够让你在一天时间内实现环球梦。华西村建村以来,不断地吸收、收集、积累、珍藏文化艺术品的传统,大到铜钟、石狮、九龙壁等,小到书法、字画、瓷器、雕刻、绣品等琳琅满目,一些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在国内外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另外,华西村还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民间民族美食节”,来宾和游客累计超10万人次。目前,华西已有30多道菜点被评为“江苏名菜”、“中华名小吃”,并曾获多项国际金奖。华西村称之为“中华美食园”,汇聚全国八大菜系,30余种烹饪技巧,不得不让人夸口称赞。想必到华西去旅游的人都会被这浓浓的文化氛围所感染。2、蒙阴县蒙阴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被誉为天然氧吧、绵延百里的蒙山,10万亩水面的全省第二大水库云蒙湖,沂蒙七十二崮中三十六崮在蒙阴,岱崮地貌被命名为“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县内拥有百万亩林果,林木覆盖面积达到70%,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蒙阴县充分挖掘和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和生态资源,努力打造以红色为品牌形象,以绿色为产品支撑的红色旅游基地,并以红色文化为纽带,完善配套产业,带动农产品加工、手工制造以及农业观光等产业的综合发育,红色文化正在转化为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这种特色旅游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把蒙阴县的好山好水介绍给广大游客,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伟大实践。三、江阴市和蒙阴县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同点江阴市和蒙阴县都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两地在政府重视、公共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有着相类似的地方,然而两地在地理位置、文化底蕴不尽相同的背景下,各自在文化建设中所侧重的方面也有所区别。通过对比研究两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同点,能更好地体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一)文化表现形式不同新农村文化建设旨在开展多种形式、具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两地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不同文化形式,更是增添了浓浓的地域风情。1、江阴市江阴人喜欢看文艺演出,以华西村为例。当问及文艺演出的由来时,负责人表示,1974年初,正当华西人大干苦干,战天斗地的时候,社会上有人嘲讽“华西大队是做煞大队”,一度给社员带来消极作用。为了激励斗志,鼓舞人心,吴仁宝想到了毛泽东主席说过的一句话,“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于是请来了江阴县文化馆的几位编剧,后来还成立了“华西大队文艺宣传队”,就这样,一部部深受群众喜爱的锡剧小戏,包括《拆天姑娘》、《向阳路上》、《工地探亲》等诞生了。这些作品表现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和努力方向,有力地批判了社会上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等倾向,极大地鼓舞了全村干部社员的斗志。因而,文艺演出成了思想教育的当家阵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课堂。2、蒙阴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该县把文艺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了任务目标,各村结合实际,都成立了自己的秧歌队、龙灯队等文艺演出队或文艺演出小组。与江阴相比,其形式还要更多样一些,包括庄户剧团、书画社、锣鼓队、农民读书会、体育运动队等各类文化团体。出队或文艺演出小组。据了解,该县的秧歌队、庄户剧团、书画社、锣鼓队、农民读书会、体育运动队等各类文化团体已有1000多个,文艺活动骨干5000多人。农村文化大院活动也由最初的唱歌、跳舞发展到文艺表演、读书看报、书法绘画、运动健身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蒙阴县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优惠政策,文化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方式。(二)文化建设模式不同每个地区都会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和制定出适合本地文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江阴市和蒙阴县也不外如此。1、江阴市江阴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他们认为,物质可以推动精神,精神同样可以促进物质。在当今时代,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开放,以至于出现“西方热”的现象,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年后很可能会出现“文化空洞”现象。因此,江阴市特地与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合作及时开办讲座,讲“赌博的危害”、“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区别;有的村民夫妻不和,婆媳不睦,就举办学习班,讲《婚姻法》、《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讲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还配合、服务全村经济发展,开办《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项目论证与工厂筹建》、《乡镇企业经营之道》、《市场经济知识》等讲座。2、蒙阴县山东省蒙阴县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创新思路,总结实践了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广场文化三种文化建设模式。生态文化:山东蒙阴立足农村名胜古迹和奇特自然景观众多的优势,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统一规划建设,使游客体验到生态文化的无穷魅力,给该村文明生态建设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红色文化:是山东蒙阴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之一,利用这一优势,蒙阴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提升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品位。对革命战争遗址周围的村庄,重点建设红色文化示范村,并且对烈士陵园等革命战争遗址和纪念地进行了提升改造,周边村庄都建设了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宣传一条街。广场文化:是农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该县有48个文明生态村建起了文化广场,配备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了卫生室、农家书屋,设置了篮球、乒乓球场地,还建起了超市、洗浴、理发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村民经常在这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这样,既方便了村民生产和日常生活,也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文化建设典型侧重点不同1、江阴市说到江阴市,就会想到华西村,华西村作为江阴市的典型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了不少贡献。村里建农民公园时,不仅注重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也修建了二十四孝亭等弘扬传统文化的项目;被称作“信仰园”的幸福园内,5个大钟恰如五星红旗布局,毛泽东、周恩来等5位革命伟人的塑像分外醒目……华西村每年还坚持在立夏时办“诚信节”,吴仁宝说,华西村正是因为始终弘扬诚信文化,人人讲诚信,全村才一直保持着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家拧成一股绳把华西村建设成今天的景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华西村通过多年实践深谙其中的道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明确提出“塑人”的理念。华西村有自己的村歌,开头两句即是“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前年的《六个为什么》、今年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华西村都是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村民职工系统学习。2、蒙阴县蒙阴县的典型村也许并没有像华西村一样在全国很有名,但它不同的村特色各不同。有循环农业型生态文明村一八达峪村,特色有:经济发展庭院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活方式现代化。有红色文化传承型生态文明村--烟庄村,是全国著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的家乡。烟庄村拥有典型的红色经典文化,“沂蒙六姐妹”是沂蒙精神的典型代表,借力红色经典文化发展村庄建设,即传承了红色文化,亦为村庄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基础。有风景名胜带动型生态文明村一百泉峪,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成立了农家乐旅游合作社,组织开展联户联片经营,实现了客源信息、餐饮和住宿服务等资源共享,打响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旅游品牌。四、数据分析通过对江阴市和蒙阴县两地的实地走访,并发放问卷,我们对于两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下是数据分析:表1被调查者年龄统计年龄百分比20-44岁59%45-59岁29%60岁以上12%合计100%表2被调查者教育程度统计教育程度百分比小学及以下23%初中11%高中(含中专)27%大专及以上39%合计100% 通过表2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被调查的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均匀,且高学历者占比较大的比例。说明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在逐渐提高。表3被调查者家里月收入统计月收入百分比500元以下10%501-1500元10%1501-2500元32%2501元以上48%表3的统计数据反映了被调查者的月收入情况,大多数人的月收入在1501元以上,说明了被调查者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且往优质生活发展。表4蒙阴县和江阴市人民对于文化活动的支出蒙阴县文化活动支出百分比50元以下35%51-150元25%151-300元30%301-500元5%500元以上5%江阴市文化活动支出百分比50元以下30%51-150元10%151-300元40%301-500元5%500元以上15%从表4的统计数据来看,蒙阴县和江阴市人民对于文化活动的支出不高,大多集中在50-300元的阶段,500元以上的支出较少,说明人们的文化消费意识还有待提高,政府需要加强领导。从两者对比来看,江阴市500元以上消费略高于蒙阴县,蒙阴县中间段消费高于江阴市。这次总共统计了50份调查问卷,分别来自于江阴市和蒙阴县的被调查者。得出的调查结果反映了江阴市人民和蒙阴市人们的文化生活状况及其他们对文化生活的看法。接受调查的人大多是20-60岁之间成年人。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得出一些结论。通过近年的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受教育的程度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认识也在逐渐加强。根据调查,大多数人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都比较了解且有一定的认识。且平时大多都有文化体育娱乐生活。大多数年轻人喜欢看电视、电影以及上网,而中年人则喜欢看报、打牌。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当前的文化工作并不完善。例如,很多人不了解一些娱乐室以及文化室的所在地,且很少参加乡镇组织的一些文化活动,一些活动年龄断层比较大,缺乏年轻的活力。所以导致两地人民对于文化活动支出并不大,都集中在50-300元阶段。对于两地的文化建设,两地人民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江阴市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2、文化娱乐设施免费向大众开放。3、建立更多村级文化室,增添文化活动器材。蒙阴县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政府要多重视、多管理、多指导。2、发展农村特色文化。3、开展更多文化活动。综上所述,蒙阴县和江阴市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且各有所长,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政府以及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发展。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牵系着农村经济跃动的脉搏。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一)政治建设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政治建设有着巨大的意义。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主流、经济的杠杆、文化的中枢,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政治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加快政治文化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二)经济社会建设方面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是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通过提高农民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提供高雅健康的文化产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三)乡风文明的改善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过去,村民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少、意识差。村民科学文化素质差。村民普遍科学素质不高,赌博之风盛行。在农村,不管白天晚上,农闲农忙,都看到四人一堆,五人一群地分别用麻将、扑克进行赌博。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少,在广大农村,一年看不到一场电影,农村没有开展一次乡土气息的文娱活动,没有举行大型的文艺演出,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单调。而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且长期不断、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熏陶,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积极倡导团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四)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可增加农民家庭对于文化方面支出,重视教育,提高农民子女和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培育新型农民。拥有文化,提高素质是对农民达到一个更高的生活水平的最基本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让农民意识到文化的影响力和作用。文化建设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一步步朝着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方向奋斗。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以农民为主体、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建设。这样一来,有利于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创造作用,培育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忽视了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如果在文化创造上,农民成为了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劳动者,这种身份不仅造成农民对文化建设的冷漠,而且使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了源头活水。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让农民发挥自我的作用,做农村文化的主角。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农村文化体制改革。(五)传承与发展的深入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起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流机制。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交流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深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民间乡土文化只有与现代的都市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碰撞中,才能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另一方面,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致力于保护开发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是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构建农村和谐文化。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有利于弘扬与人们联系密切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所以说,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其重要意义。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利用传媒教育渠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是在现实农村,电视是最重要的新闻渠道,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让农村电视节目加大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让人们更深一步的了解、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二是可以趁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培养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者为农村教育服务。特别是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如村级图书室、娱乐室、电脑室来培育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村文化的建设非但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宣扬,还使得农村文化生活得到了活跃。六、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纲领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成为其中最为凸显的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作为其软动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对新农村文化加强建设,可以极大的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必要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的继续推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出现明显的不均衡的现象,尤其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更是严重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尤其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与文化建设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高,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必然会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我们更要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必要的分析,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谋划,从而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为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对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促进新农村更好、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积极的措施,加大力度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久、深远的问题,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加大心力投入到这方面。每年应该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例如,开办一些文化活动室、文化站,积极宣传引导人们有序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更要对一些老的民间艺术进行“专款专治,”优化其文化活动设施,让民间艺术走出来,为民间艺人及其艺术赢得更好地传承条件。政府、企业也要发挥功效,为农村地区的文化艺术团积极拉赞助、融资金,为他们活动的开展赢得必要的经费来源,使文化艺术团能更好的服务于民,真正的在农村、在基层发展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鼓励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等开展多元化,多方面的文化活动,培养不同形式的文化人才,支持和鼓励业余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开展“全民读书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是文化建设的新风气传播到每一家。(二)宣传积极科学的文化内容,拒绝三俗新农村文化建设正处于进程中,容易被不断涌入的外来文化所影响,其中不乏一些阻碍其建设步伐的不利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监管,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不健康文化的渗入,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加快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建设起健康科学有利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优良文化。面对如何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各政府要积极推动科学文化下乡,各基层干部要有序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中去,切实加强对村里文化活动的监管和引导,一旦发现有不良文化潜入,要立即采取严厉的手段给予打击,警惕不良文化对村民精神文化的腐蚀,更要坚持“走基层、听事实”的工作作风,将文化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对于科学文化,不仅要引进,更重要的是要落到具体,不能乱搞形象工程,要坚持从全面出发,科学分析,全盘谋略,抓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这样,现实与长远相结合,领导干部与群众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使其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作为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更要积极出刊一些有关农村的刊物,积极宣传“三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三)扶持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性建设,推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新农村尚属建设阶段,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未完善,这样一来就对广大人民群众吸收文化知识形成了阻碍。所以,政府和企业应积极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扶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更要积极吸引外资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为农村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让其可以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创造出属于农村的独特文化。对于一些有独特创造力的文化团体,更要给予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的硬件和软件的扶持。农村在进行文化引进时,要保证引进文化的先进性、多元性和科学性,提高文化活力。而政府也应在文化建设方面给予农村一些政策性的优惠,有利于吸引企业的投资,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基础建设的问题上,政府、企业、农村要三者一心,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网,有利于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四)长期坚持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目标,建立长效机制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目标,所以,我们要了解到建设新农村的困难性和长远性,而且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新农村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典型性,我们也要将其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打造一个长期的、效率高的机制。在这样一个长效机制中,党和政府的作用最为重要,所以,为保持机制的高效性,党和政府要把握全局,利用主导地位,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完善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有效的将文化建设的成果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鼓励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其真正建立起属于农村自己的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五)大力兴办农村教育,完善农村教学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就是完善其教育机制。“科教兴国”一直以来都是大力倡导的,而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落后,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落后,也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之一。所以,对于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级政府、企业应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区,加强农村地区教学设备的建设,提供农村地区完备的师资力量,为农村下一代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将他们以培养为“四有公民”为目标。只有将教育搞好,才能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长久地保持并发展下去。参考文献:张飞龙王红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农村、农业、农民2009年07期史炳军江苏和浙江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附:调查问卷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尊敬的朋友:您好!为了深入了解和把握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及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看法,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寒假社会调研小组特组织了这次调查。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保护您的隐私权,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将了解到的情况与意见如实反映,以便为您的文化生活提供帮助,为繁荣农村文化提供帮助。对您的合作与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基本情况(请在符合您情况的项目□内划“√”)1、性别:(1)□男(2)□女2、年龄:(1)□20—44岁(2)□45—59岁(3)□60岁以上3、您的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含中专)(4)□大专及以上4、您的政治面貌:(1)□共产党员(2)□共青团员(3)□民主党派(4)□群众5、您的职业:(1)□农民(2)□村两委干部(3)□乡镇干部(含乡镇事业单位)(4)□农村文体骨干(5)□乡镇文化员(6)□其他(请注明)6、您的所在地:(1)□蒙阴县(2)□江阴市(3)□其他二、调查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