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植物细胞1、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植物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3、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进一步可分为4个时期,包括分裂间期的G1期、S期、G2期和细胞分裂的M期。4、G1期:DNA复制前期,是DNA分子合成前的准备时期,此时DNA合成未开始,DNA以染色体状态存在,G1期极其活跃的合成RNA、蛋白质、磷脂等。5、S期:DNA复制期。DNA含量比G1期增加一倍。6、G2期:DNA复制后期,也称有丝分裂的准备时期,时间相对较短,此期内DNA相对含量稳定,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具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组成的染色质丝。7、M期:有丝分裂期。8、有丝分裂: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8.1前期:自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为止的时期。间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由染色质构成的细染色线螺旋缠绕并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①染色质变成染色体②核膜消失,核仁解体③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8.2中期: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到它们的染色单体开始分向两极之前。①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②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可见。8.3后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的时期。①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②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平均分配,形成两组均等的染色体。8.4末期: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至形成两个子细胞为止称为末期。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③纺锤体消失④细胞膜向内凹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9、无丝分裂:指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过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方式。10、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10.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10.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四联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10.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10.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10.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10.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10.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10.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10.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大小一般相同。1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1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四分体。1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8条脱氧核苷酸链1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交换的现象。卵细胞的减数分裂第二章种子和幼苗1、种子的基本结构:由种皮、胚、胚乳。1.1种皮:指被覆于种子周围的皮,1.2胚:由胚芽(叶)、胚根(根)、胚轴(茎)、和子叶组成。1.3胚乳:是种子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种子的基本结构2、种子的基本类型:根据成熟种子内胚乳的有无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2.1有胚乳种子:有胚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如双子叶植物蓖麻、烟草、番茄、柿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的种子。(种子较小)2.2无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子叶肥厚,贮藏大量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如双子叶植物菜豆、豌豆、花生、棉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慈姑的种子。(种子较大)3、种子的萌发: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4、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4.1自身条件:有完整的和生命力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4.2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充足的阳光(少数植物)如黄榕、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百合科植物和洋葱、番茄、曼陀罗的种子萌发则为光所抑制,这类种子称为嫌光种子。5、幼苗的类型:一种是子叶出土的幼苗,另一种是子叶留土的幼苗;由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之间的一段胚轴,称为上胚轴;由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称为下胚轴。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的最大区别,在于这二部分胚轴在种子萌发时的生长速度不相一致。5.1子叶出土的幼苗:植物的种子在萌发时,胚根先突出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加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所以幼苗的子叶是出土的。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中如大豆、棉、油菜和各种瓜类的幼苗,以及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中如蓖麻的幼苗,都属于这一类型。5.1.1出土萌发:大豆等种子的肥厚子叶,继续把贮存的养料运往根、茎、叶等部分。直到营养消耗完毕,子叶干瘪脱落;棉等种子的子叶较薄,出土后立即展开并变绿,进行光合作用,待真叶伸出,子叶才枯萎脱落。种子的这一萌发方式,称出土萌发。5.1.2出土萌发类型:单子叶植物洋葱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形态与大豆、蓖麻等不同。当种子开始萌发时,子叶下部和中部伸长,使根尖和胚轴推出种皮之外。以后子叶很快伸长,露出在种皮之外,呈弯曲的弓形。这时,子叶先端仍被包在胚乳内吸收养料。以后的进一步生长,使弯曲的子叶逐渐伸直,并将子叶先端推出种皮外面,待胚乳的养料被吸收用尽,干瘪的胚乳也就从子叶先端脱落下来,同时,子叶在出土以后,逐渐转变为绿色,进行光合作用。此后,第一片真叶从子叶鞘的裂缝中伸出,并在主根周围长出不定根。所以洋葱的幼苗仍属出土萌发类型。5.2子叶留土的幼苗:特点是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或胚乳并不随胚芽伸出土面,而是留在土中,直到养料耗尽死去。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中如蚕豆、豌豆、荔枝、柑橘和有胚乳种子中如橡胶树,及单子叶植物种子中如小麦、玉米、水稻等的幼苗,都属于这一类型。第三章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由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结构单位。2、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成熟组织2.1分生组织定义:在植物体内某些特定部位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2.1.1顶端分生组织位置:位于根、茎及其分枝的顶端作用功能:使根、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和叶。茎顶端分生组织最后还将产生生殖器官细胞特征:小而等径,薄壁,核位于中央并占较大体积,液泡小而分散,原生质浓厚,无后含物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2.1.2侧生分生组织是属于次生分生组织,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位置:根茎侧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作用功能:使根茎不断增粗。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或受伤的器官表面形成新的保护组织细胞特征:细胞大部分呈长梭形,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细胞质不浓厚。分裂活动具明显周期性注意:在没有加粗生长的单子叶植物中,没有侧生分生组织。草本双子叶中活动微弱或根本不存在,2.1.3居间分生组织:属于初生分生组织位置:位于茎、叶柄、子房柄、花柄、花序轴等器官的成熟组织之间;是顶端分生组织在上述器官中局部区域的保留作用功能:能使上述器官伸长活动特点:细胞持续分裂活动的时间短,分裂一定时间后,所有细胞都转变为成熟组织2.2成熟组织类型:按功能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分生组织分裂而来的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发生分化,所形成的其他各种组织,有时也称为永久组织。2.2.1保护组织概念: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功能:减少体内水分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类型:根据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类:表皮:来源:由初生分生组织细胞分化而成位置:覆盖在幼嫩器官的表面结构特征:一般只有一层细胞,彼此紧密嵌合,无胞间隙,外壁加厚并覆盖一层角质膜;有些在角质膜外还覆盖有蜡质(蜡被,呈白霜状)2周皮:来源:由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形成位置:位于有加粗生长的根茎表面组成:木栓形成层平周分裂,向外细胞分化形成木栓层,向内分化成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合称周皮木栓层:具多层细胞,细胞扁长方形,按半径线整齐排列,无胞间隙,壁厚且强烈栓质化,成熟后原生质体解体,细胞腔内充满空气不透水、不透气、不导热、质地轻、具弹性,抗腐蚀木栓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栓内层:1~2层生活的薄壁细胞,壁没有栓质化,细胞按半径线整齐排列(依此与皮层细胞区别开来)皮孔:为突出周皮的裂缝(通气结构)2.2.2薄壁组织是构成各器官最基本的组织,也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重要组织,在植物体内占有最大体积,故也叫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壁薄,仅有初生壁;胞间隙发达;常为等径的多面体细胞;具生活的原生质体,液泡较大分化程度较低,在创伤愈合、形成不定根、不定芽及嫁接愈合时,薄壁组织可脱分化转变为分生组织;也参与侧生分生组织——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类型:同化组织贮藏组织贮水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①同化组织含有大量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分布于植物体容易接受光的部位,如叶片中的叶肉、幼嫩的茎和幼小的果实,以及茎中近表皮的皮层部分。②贮藏组织细胞较大而近于等径,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类等)以及某些特殊物质(单宁、橡胶、草酸钙晶体等),一般分布于根茎的皮层、髓,果实的果肉以及种子的子叶、胚乳等。另外:一些旱生植物多汁,是因为其贮藏组织特化为贮水组织,如仙人掌、芦荟等植物的光合器官中存在一些缺乏叶绿体而充满水分的薄壁细胞、使其能适应干旱的环境。③吸收组织根毛区的表皮细胞能形成根毛,与其他器官的表皮不同,特称为根被皮,担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质元素的功能。另外:根被皮与皮层中柱鞘之间的皮层细胞也具有吸收组织的性能。④通气组织细胞间隙特别发达,或部分细胞死亡、消失形成较宽阔的通气腔或曲折贯连的通气道,含蓄大量空气以满足湿生、水生植物对气体的需要;同时也能有效地抵抗水生环境中所受到的机械压力。⑤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内突生长的细胞壁和发达的胞间连丝、适应于短途物质运输。一般存在于溶质大量集中、短途转运强烈的有关部位,如小叶脉、茎节、子叶节、花序轴节部和雌蕊内某些部位。2.2.3机械组织:是细胞壁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厚,在各种器官中起支持作用的组织。分为厚角组织和厚璧组织两类。①厚角组织细胞壁一般在角隅部分增厚、是初生璧性质的、不含木质素,是活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有时能担负光合作用。②厚璧组织细胞壁均匀增厚而且木质化,是没有原生质体的死细胞。包括石细胞和纤维两种类型的细胞。A、石细胞近于等径或呈不规则形状,细胞壁具有极度增厚的次生璧,强烈木质化。B、长纺锤形,细胞壁次生增厚、木质化而坚硬。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2.2.4输导组织:植物体中专门担负长途运输的长管状结构。分为两类:①导管或管胞输导水分和无机盐,位于木质部。导管是由许多导管分子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管胞就是一个单独的输水机构。它们的侧璧均不同程度的木质化增厚,分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5种类型。导管分子和管胞都是死细胞,其中导管分子具有明显端璧,端璧具有穿孔,分为单穿孔和复穿孔。②筛管和伴胞或筛胞位于韧皮部。筛管由长管状的生活薄壁细胞纵向连接而成,每个细胞称为筛管分子、没有细胞核,其端璧特化为筛板、筛板上具有筛域、筛域上分布数量较多的筛孔,每个筛管分子旁边有1至数个小型的薄壁细胞称为伴胞,两者之间也有筛孔、但是比端璧上的筛孔小。筛胞是一种细长的、两端尖斜的薄壁细胞,端璧不特化为筛板,是单独的输导输导有机养料的机构。2.2.5分泌组织:是植物体中产生、输导或贮存分泌物质的细胞群。根据分泌物是否排出体外划分为两种类型。①外分泌组织腺毛、腺鳞、蜜腺、盐腺、排水器等。②内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等。3、复合组织:植物个体发育中,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如表皮、周皮、树皮、木质部、韧皮部、维管束等。而分生组织一般是由同类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为简单组织。4、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并为三种组织系统·皮组织系统(皮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维管组织系统(维管系统):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基本组织系统(基本系统):包括各类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植物整体的结构表现为维管系统包埋于基本系统之中,而外面又覆盖着皮系统,它们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相互协作,相互依存,共同完成植物的生命过程。第四章营养器官1、根的生理功能:固定植株并吸收土壤中的水喝溶解在水的无机营养物。1.1吸收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类。植物体内所需要的无机营养,除极少部分由叶和细嫩的茎自空气中吸收外,绝大部分都是由根自土壤中取得。1.2固着、支持作用:植物体有反复分枝、深入土壤的庞大根系,以及根内牢固的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的共同作用,足以固着和支持地上的枝叶系统。1.3输导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其维管组织输送到地上部分,叶制造的有机养料由茎到根,再经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其各部分,以维持根的生长和生活的需要。1.4合成功能:根能合成各种激素、植物碱、氨基酸,氨基酸。1.5贮藏功能:根内有较发达的薄壁组织,主要行使贮藏功能。1.6繁殖功能:主要以形成不定芽的方式进行。2、根的定义:根是维管植物体轴的地下部分,主要起固着、吸收作用,同时还有合成和贮藏有机物质,以及进行营养繁殖的功能。根上不生长叶和花,它虽然和芽一样有分枝,但分枝(侧根)来源不同。只有维管植物才有根,也就是说,所谓真根,必需有相当的组织分化,最关键的是有维管组织分化。无维管组织的“根”只能是“假根”。3、根的类型:3.1定根:由植物体固定位置发育而来,分主根和侧根。3.1.1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直接产生的根。3.1.2侧根:根产生的各级分枝。可分一级至多级侧根。3.2不定根:由茎、叶、老根或胚轴等不固定位置上发生的根,不定根上也可发育出侧根。4、初生根:凡属胚根直接产生(主根)或间接产生(侧根)的根均称初生根,所有不定根均属次生根。5、根尖的结构及分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5.1根冠:根特有的结构。范围:位于分生区外方,从根尖最顶端到分裂相出现的位置(根尖最先端无分裂相的区域)。特征:多呈圆锥形,由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像一顶帽子套在分生区外方,故称根冠。其细胞具淀粉,分化程度小,靠近分生区的细胞较小,外方细胞较大。细胞排列紧密,无间隙。作用:对分生区起保护作用;具重力反应,以保持根尖向下生长。5.2分生区范围:根冠后方具有分裂相的区域(根冠与伸长区之间)。特征:即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的特征。作用:与顶端分生组织相同。5.3伸长区范围:位于分生区之后,根毛区之前。从细胞停止分裂的位置开始,到开始出现根毛的位置。特征:伸长区从前到后,细胞明显长于分生区,且越来越长。作用:一是水分的吸收;二是产生推动力,使根尖向前生长。5.4成熟区(根毛区)范围:具有根毛的区域。特征:各种细胞止伸长,多已分化成熟,故称成熟区。因该区表皮产生根毛,又称根毛区。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具根毛: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凸出延伸形成根毛,根毛是根的特有结构,一般呈不分枝管状,细胞核转移其中,角质层极薄或无,长约0.08-1.5mm,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初生结构形成:根毛区内部分化为初生结构。作用:吸收作用:因根毛外壁具粘液和果胶质而与土壤颗粒密切结合,有利于根毛的吸收作用。输导作用:根毛区输导组织已经分化成熟,可以行使正常的输导功能。其中的木质部将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同时,韧皮部将地上绿色组织合成的有机物质运向根部,供其生长发育需要。6、根的初生结构6.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初生结构:由初生分生组织产生经初生生长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即为初生成熟组织(亦称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成熟结构(简称初生结构)。由外至内明显地分为表皮、皮层、中柱。6.1.1表皮位置、来源:来自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表皮,位于根的外表。结构特征:多由一层细胞构成。表皮细胞近似长方形,其长轴和根的纵轴平行,排列整齐紧密,和茎、叶等地上部分表皮相似。根表皮的独特性:细胞壁薄,角质层极薄,不具气孔,部分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凸起,延伸形成根毛(四大特征)。功能:主要为吸收作用,其次为保护作用。6.1.2皮层位置、来源:位于表皮以内、中柱的中柱鞘以外。来源于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基本分生组织。结构特征:在大部分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占据最大的空间,由多层细胞组成。皮层一般由三个结构层次。外皮层:位于皮层的最外方,紧贴表皮,由一层或几层细胞组成。其特点为细胞体积较小,壁较厚(但非厚壁细胞),排列紧密,无间隙,成为连续的一层或几层。这就是外皮层。当根毛枯死,表皮破坏后,外皮层的细胞增厚并栓化,能代替表皮保护作用。内皮层:皮层最内、紧贴中柱鞘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隙。此即为内皮层。内皮层特征:一层排列整齐的薄壁细胞,其细胞的两个横向壁和两个径向壁上,有栓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在横切面上,只能在两个径向壁上看到其横切的形象,称为凯氏点。凯氏带在根内对水分和溶质进入中柱内有限制作用。凯氏带形成后,内皮层的质膜与凯氏带间紧密连接,水分和离子必须经过质膜的选择,才能进入中柱。皮层薄壁组织:外皮层和内皮层之间的多层薄壁细胞。是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的典型的薄壁组织,行使贮藏功能。功能:保护作用、贮藏作用和横向运输功能。6.1.3中柱:内皮层以内的结构。来源于初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束间薄壁组织组成。中柱鞘:中柱鞘是中柱的外层组织,一层细胞构成,少为二层或多层细胞,其外紧贴着内皮层,内接初生维管组织。它是由原形成层的细胞发育而成,分化程度低,保持着潜在的分生能力,维管形成层(部分)、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侧根和不定根,都可能由中柱鞘的细胞产生。初生木质部:结构特征:由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构成,两者连为一体,成为辐射角形(星芒状)。位于辐射角外方,最早形成的导管构成原生木质部。位于内方,后来形成的导管构成后生木质部。这种木质部由外向内发育的方式称为外始式发育。细胞组成:木质部为复合组织,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构成。束间薄壁组织:次生生长开始时,参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是由原形成层留下的具有较强分裂潜能的一层细胞。中柱的功能:输导作用:中柱中的初生木质部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其他需要的器官或组织中,初生韧皮部将地上部分供应的有机营养输送到根的各部位。支持作用:木质部的导管、管胞和纤维及韧皮部纤维是维持植物体起立的主要支撑结构。棉花(左)小麦(右)根的结构6.2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由表皮、皮层、中柱构成。6.2.1表皮:为最外一层细胞。寿命较短,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脱落。表皮脱落后,由皮层外围的一些细胞(外皮层)经细胞壁加厚后行使保护功能。6.2.2皮层外皮层:皮层靠近表皮的1—数层细胞为外皮层,在根发育的后期,外皮层细胞往往转变为厚壁的机械组织,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内皮层: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层细胞壁常呈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是薄壁性质的,横切面上,增厚部分为马蹄铁型。与原生导管相对应位置的内皮层细胞的壁不加厚,称通道细胞。(与双子叶植物的一大区别)。6.2.3中柱中柱鞘:中柱的最外一层薄壁细胞。是侧根发生之处。木质部:一般为多原型(不同于双子叶植物),每一束的原生木质部由小导管组成,内侧为后生的大导管。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原生韧皮部通常只有一个筛管和两个伴胞,其内方有一、二个大型的后生筛管。整个发育过程不丧失输导能力(与双子叶植物区别不大)。束间薄壁组织:无。或不产生形成层(与双子叶植物的一大区别)7、侧根的发生过程:时间:侧根发生于根的初生生长阶段,亦即发生于幼根部分。老根不产生侧根,由老根产生的根为不定根。侧根的发生,在根毛区就已经开始,待突破表皮,露出母根时,已在根毛区以后的部分。位置: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内皮层以不同程度地参与侧根的形成。这种从内部发生的方式称内起源。而茎上的叶和芽为外起源。8、根的变态: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根。如贮藏根:(1)肉质直根:由主根和下胚轴膨大发育而成,外形呈圆锥状或纺锤状、球状等。萝卜、芙菁、胡萝卜的肉质直根很发达,为日常蔬菜。(2)块根: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而来。菊芋、大丽花的块根中含有菊糖,甘薯、木薯块根的薄壁组织中含有大量淀粉。寄生根:高等寄生植物所形成的一种从寄主体内吸收养料的变态根,常又称为吸器。第五章营养器官--茎1、枝条的形态:长枝(主要起营养作用,故也叫营养枝)和短枝(也叫生殖枝或花枝、果枝。其主要特点是节间极短,而使节高度浓缩)2、茎的基本形态:节(茎(枝)上着生叶的部位)和节间(节与节之间的结构部分)、长枝和短枝、皮孔、叶痕、叶迹、枝痕、芽鳞痕。3、芽的类型3.1按芽在枝条的着生位置分:定芽:生长在枝的一定位置。(顶芽、腋芽、副芽)不定芽:是由老茎、根、叶上或从创伤部位产生的芽。3.2按芽发育后形成的器官分叶芽:叶芽将来发育为营养枝;花芽:花芽发育为花或花序;混合芽:混合芽同时发育为花(或花序)、枝、叶。3.3按芽鳞有无来分鳞芽:芽的外面由鳞片包被,如毛白杨。裸芽:不具芽鳞的芽,如枫杨。3.4按生理活动状态分活动芽:在当年生长季中萌发的芽。休眠芽:距顶芽较远的腋芽往往成休眠状态。4、茎的分枝方式:常见的分枝方式有三种: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4.1单轴分枝,主茎上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因而形成具有明显、笔直的主干的分枝方式。在这种分枝型式中,主干即主轴,由顶芽不断地向上伸展而成。多数裸子植物和部分被子植物——如杨树、山毛榉和许多草本植物具这种分枝方式。4.2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生长一个时期后,生长迟缓、死亡或分化为花芽,而由近顶芽的腋芽代替原有顶芽继续生长,发育成新枝。以后再过一段时间(或每年)仍以这种方式形成一段新枝,因而形成了由多个轴联合成的具曲折主干的分枝方式。番茄、枣树、核桃和苹果等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茎,都属于这种类型。4.3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时,由其下方两侧的腋芽同时发育形成二叉状分枝的分枝方式。这和低等植物那种由顶端分生组织分为2个,因而形成的真正的二叉分枝不同,故称假二叉分枝。如石竹、丁香、接骨木和茉莉等。4.4二叉分枝(种子植物不常见)5茎尖分区根茎根冠有无分生区根、茎原分生组织有所不同,茎上叶原基和芽原基外起源于分生区。伸长区茎内伸长区无根中明显成熟区具根毛,无其他附属物。无根毛,具附属物。6茎的初生结构: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长大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组成茎的初生结构。6.1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以及髓、髓射线。6.2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最外一层为表皮,表皮以内充满基本组织,维管束星散排列于基本组织中。无皮层、髓及髓射线之分。不产生形成层,不进行次生生长,不产生次生结构。初生根初生茎根毛有无内皮层有无(淀粉鞘)维管柱鞘有无维管柱辐射状外韧型韧皮部木质部相间排列内外排列木质部发育外始式内始式髓无有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比较(下表)根茎表皮细胞外壁薄、角质膜极薄,无气孔,具根毛,行使吸收功能。细胞外壁和角质膜厚,具气孔和各种表皮附属物。保护作用。皮层在横切面中占较大比例。具典型的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在茎中所占比例小。外围具同化组织和机械组织,无内皮层。维管柱具中柱鞘无初生维管组织:为一整体结构,木质部呈星芒状,外始式,韧皮部位于原生木质部束之间。居间薄壁组织可发育为形成层。维管束在茎中呈环状排列,木质部在内(内始式),韧皮部在外(外始式),两者间具束中形成层。多无髓和髓射线。具髓和髓射线。7、年轮: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8、年轮的形成: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春季和夏季),植物生长较快,形成的木质部比较稀疏,颜色较浅;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的时候(秋季和冬季),形成的木质部较密,颜色较深。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秋材。年轮既反映了植物的生长状况,也反映出当时的环境条件是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第六章营养组织-叶1、叶的形态: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三者俱全的叶称完全叶。不完全叶:叶的组成中,缺少其中一个或二个组成部分者称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中较常见的是无托叶,部分无叶柄,无叶片者少见。1.1叶片:叶的绿色扁平体,增加了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大多较薄,形状多样。为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场所。1.2叶柄:叶片之下细长的柄状部分,连接叶片和茎枝。是茎与叶片之间物质交流的通道,并支持叶片展于空中。并可延长或扭转后使叶片处于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角度和位置。1.3托叶:叶柄基部两侧着生的小形叶状物,形状多样,有些植物无托叶。2、禾本科叶片:由叶鞘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多为带状、扁平。叶鞘:鞘状,包于茎的节间之外,有保护茎上的幼芽和居间分生组织的作用,并有增强茎的支持力的功能。叶舌:在叶片和叶鞘交界处的内侧常生有很小的膜状突起物,称叶舌。能防止雨水和异物进入叶鞘的筒内。叶耳:叶舌两侧,由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两片耳状小突起。3、叶枕:指植物叶柄或叶片基部(无柄叶)显著突出或较扁的膨大部分。很多植物的叶都有叶枕,如刺槐、含羞草等。4、叶脉及脉序:叶脉:是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组织及其外围的机械组织,为叶内的输导组织与支持结构。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形式。可分为叉状脉序、平行脉序和网状脉序三种主要类型,在叶片上呈现出上述的各种脉纹分布。5、分叉脉序:每条叶脉均呈多级二叉分枝,如银杏。6、平行脉序:各条叶脉近似于平行分布,是单子叶植物的脉序类型。直出平行脉:主脉和侧脉从叶片基部平行伸出直到尖端。如小麦。侧出平行脉:主脉明显,平行排列的侧脉与主脉垂直。香蕉。射出平行脉:各条叶脉均自基部以辐射状伸出。如棕榈等。弧形脉:叶脉从叶片基部直达叶尖,中部弯曲形成弧形。如车前。7、网状脉序:具有明显主脉,经多级分枝后,最小细脉互相连接形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的脉序类型。羽状网脉:主脉明显,多个侧脉,侧脉又多次分出细脉。桃。掌状网脉:由叶基分出多条较粗大的叶脉,呈辐射状伸向叶缘并由多级分枝形成网状。如南瓜、蓖麻和葡萄等。8、单叶和复叶:单叶:一个叶柄一只生一个叶片,称为单叶。如悬铃木、杨树、柳树、女贞、棉花、小麦、茄子、辣椒等等。复叶:一个叶柄一有两个以上的叶片,称为复叶。复叶的组成: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或叶轴,叶轴上的多个叶片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复叶类型:据叶轴上小叶排列、叶柄分枝或不分枝及小叶数分。三出复叶:每个叶轴上具三片小叶。三个小叶柄等长的称掌状三出复叶;顶端小叶柄长于两侧小叶柄的称羽状三出复叶。掌状复叶:多于3片的小叶生于叶柄顶端排成掌状。如七叶树。羽状复叶:小叶片都生于叶轴两侧,呈羽毛状排列。如刺槐。小叶片总数为单数者称奇数羽状复叶,如刺槐、月季;小叶片总数为偶数者称偶数羽状复叶,如皂荚和花生等。叶轴不分枝者称一回羽状复叶;一次分枝称二回羽状复叶。单身复叶:只有一个叶片,与叶轴连接处有一明显的关节。柑桔类植物均为此种复叶。单身复叶可能由三出复叶演化而来,其两侧小叶退化后只剩下顶生小叶。9、复叶具单叶小枝顶芽叶轴顶端无顶芽小枝具顶芽腋芽叶轴腋内有腋芽,小叶腋内无腋芽。小枝生于叶腋内,其腋内无腋芽,其上小叶脉内有腋芽落叶方式小叶脱落后叶轴脱落。落叶时小枝不脱落。排列叶轴上的小叶与叶轴排成一个平面。叶与小枝呈一定角度排10、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叶序。互生叶序:每节只生一叶,上下相邻节上的叶交互而生的叶序。禾本科植物全为互生叶序。对生叶序:每节着生两叶,相对排列。如石竹科。交互对生:对生叶序相邻两节的2叶多交叉成十字形排列。轮生叶序:每节着生2个以上呈辐射状排列的叶序。如百合。簇生叶序:无论哪种叶序,只要是节间短缩,节密集,使叶在形成的短枝上成簇着生,均为簇生叶序。11、叶镶嵌: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排列而不重叠的现象,称叶镶嵌。12、叶的功能:光合作用、换气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13、叶的解剖结构13.1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表皮:表皮是由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发育而来、位于叶片的上、下表层的初生保护组织。构成表皮的细胞有表皮细胞、气孔器和表皮附属物等组成。13.2叶肉细胞:叶肉由含大量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根据细胞形态的不同,叶肉可分为栅栏组织、海绵组织。1)栅栏组织:栅栏组织是紧贴上表皮的一至数层长圆柱状薄壁细胞,长轴垂直于表皮,排列紧密如栅栏状,细胞内富含叶绿体,光合作用强。细胞内叶绿体可随光照条件而移动,使自身既免遭强光破坏又可充分接受光能。光强时,叶绿体贴近细胞侧壁,减少受光面积,以免过度发热;光弱时,叶绿体分散在细胞质内,以充分利用散射光。虽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但实际上它的胞间隙仍然很大。2)海绵组织: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排列疏松,胞间隙大,光合作用弱,但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较强。有些植物上表皮内侧为栅栏组织,下表皮内侧为海绵组织,这种上、下表皮内侧的叶肉组织形态不同的叶称为异面叶(背腹型叶、两面叶,dorsi-ventralleaf)。海绵组织所含叶绿体较栅栏组织少,所以异面叶的背面一般绿色较淡。上、下表皮内侧的叶肉组织形态相同,或叶肉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称为等面叶(isobilateralleaf),如禾本科植物的叶等。13.3叶脉:叶脉是叶片中贯穿于叶肉组织间的脉纹结构。叶脉分布如茎枝系统,有粗细和主侧脉之分。位于叶片中央最粗大的叶脉称为主脉(中脉);主脉的分支为侧脉,侧脉的分枝称为细脉或小脉,细脉仍可再分枝;细脉的末端称为脉梢。叶脉的分布方式叫做脉序。叶柄的解剖结构:叶柄一般细长,横切面为半月形,其结构与茎大致相同,也是由表皮、基本组织(类似于茎的皮层)和维管(组织)束三部分组成的。表皮为一层细胞,表皮下方、基本组织外围有较多的厚角组织,厚角组织的机械作用和一定的弹性,使得在对叶片支持的同时,又不影响叶柄的伸延、扭曲和摆动,使叶成镶嵌状分布。维管(组织)束多呈半圆形排列在皮层基本组织中(图7-7)。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一)禾本科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1.叶片
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结构也分为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1)表皮
上表皮由表皮细胞(长细胞)、短细胞(硅细胞和栓细胞)、泡状细胞(bulliformcell)和气孔器组成;下表皮组成稍有不同,没有泡状细胞(图7-8,图7-9)。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上表皮,可见细胞排列规律,沿叶长轴方向成整齐纵列。表皮细胞近长方形,长轴与叶的长轴平行;端壁较平;侧壁具细密锯齿,相邻两列细胞侧壁嵌合紧密;外壁角化且含硅质,可形成乳突。
短细胞包括硅细胞和栓细胞,二者常成对分布;硅细胞内充满硅质,外切向壁外突成齿状或刚毛状。表皮细胞硅化及硅细胞的存在,增强了叶片的硬度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气孔器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和一对菱形或半球形的副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壁厚薄不均匀,与气孔相邻的细胞壁较厚,其它部分较薄、有弹性。保卫细胞吸水后,哑铃形的头部膨大明显,相互撑开,使气孔开放;保卫细胞失水后,细胞萎蔫,气孔关闭。上、下表皮的气孔器数目相差不大,这与叶片近直立、背腹面受光基本相等有关。
表皮上常生有表皮毛,有些表皮毛基部较大、先端尖锐,且有木质化的厚壁,称为刺毛。
横切叶片可见长、短细胞均近长方形;位于上表皮的泡状细胞(运动细胞)呈扇形排列,是仅外壁厚的薄壁细胞,其径向壁远大于表皮细胞。叶片失水时,泡状细胞较其它细胞萎蔫明显,因仅上表皮具泡状细胞,上表皮比下表皮收缩程度大,所以叶片内卷,这样可有效减少蒸腾;待植物吸水后,叶片又平展如初。
2)叶肉
禾本科植物的叶为等面叶,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形状随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在有些植物中细胞壁具发达的内褶,如小麦、水稻等的叶肉细胞形成“峰、谷、腰、环”的结构。其峰垂直于表皮,各环沿叶片长轴排列。细胞壁的内褶增大了质膜表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图7-9B)。
3)叶脉
禾本科植物的叶具直出平行脉。叶脉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维管束鞘组成,无束中形成层,为有限外韧维管束。较大的叶脉,其维管束上、下方常有厚壁组织与表皮相连。在有些植物,如小麦,叶尖端维管束鞘延伸成芒状。
大部分禾本科植物,最初的光合产物是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这类植物被称为C3植物,如水稻、小麦等植物。C3植物维管束鞘由二层细胞组成,内层为厚壁细胞,细胞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外层维管束鞘为薄壁细胞,较大,所含叶绿体明显少于周围叶肉细胞(图7-9)。
有些禾本科植物,最初的光合产物是四碳化合物(如草酰乙酸、苹果酸和天冬氨酸等),这些植物被称为C4植物,如玉米、甘蔗等植物。C4植物利用CO2的能力强于C3植物,且光合效率高,在高温、干旱等不利条件下尤为明显,因此,C4又被称作为高光效植物。C4植物维管束鞘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较大,所含叶绿体比周围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大、且分布密集于叶肉一侧。常呈明显的“花环”状结构,而不同于C3植物(图7-10)。2.叶鞘
叶鞘由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组成,维管束较多且彼此平行,维管束结构与茎中维管束结构相似(图7-11)。第八章生殖器官-花1、花的概念: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通过传粉、受精作用,产生果实和种子,繁衍后代。2、花的形态:一朵典型的花包括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由外到内依次着生于花柄顶端的花托上。3、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4部分齐为完全花,缺一为不完全花。4、花的类型:根据花瓣分离或联合的情况、花冠下部并合而成花冠筒的长短,以及花冠裂片的形状与深浅等特征,可将花冠的类型分为:筒状(向日葵的管状花)、漏斗状(甘薯)、钟状(桔梗)、轮状(番茄)、唇形(芝麻)、舌状(向日葵的舌状花)、蝶形(花生)和十字形(油菜)。其中由于筒状、漏斗状、钟状、轮状和十字形花冠,其花瓣的形状与大小较一致,故这类花为辐射对称。而唇形、舌状与蝶形花冠,其花瓣形状、大小不一致,则呈两侧对称。也有些花,如美人蕉的花是不对称的。5、花的雌雄蕊的结构:雄蕊一般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花药是花丝顶端膨大成囊状的部分,一般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内产生大量的花粉粒;花丝常细长,支持花药伸展到花被外,使之伸展于一定的空间,以利散发花粉,基部着生在花托或贴生在花冠上。雄蕊:一般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3部分。柱头位于雌蕊的顶端,为识别和接受花粉的地方,连接柱头和子房的颈状结构叫花柱,子房位于雌蕊的基部,比较膨大,内生胚珠,子房的基部着生一些蜜腺,以吸引昆虫或其他动物为其传粉。6、开花:指生物定义当雄蕊中的花粉粒和雌蕊子房中的胚囊(或其中之一)已经成熟时,花萼和花冠即行开放,露出雌蕊和雄蕊的现象。7、传粉:成熟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现象。8、传粉的方式:自花传粉:植物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并能正常地受精结实的过程称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如果一株植物的花传送到另一株植物的花的胚珠或柱头上,称为异花传粉。9、传粉媒介:风和虫媒10、花程式:花各部符号:花被——P、花萼——K、花冠——C、雌蕊群——G、雄蕊群——A花各部数目表示法:用数字记在相关字母的右下角,不止一轮的,在各轮数字间用“+”号分开。花各部联合与否表示法:字母右下角数字外有括号,表示联合,否则为不联合。子房位置表示法:G字下划一横,示子房上位;G字上划一横,示子房下位;上下个各划一横,示子房中位雌蕊特征表示法:G字右下角的第一个数示心皮数目,第二个数为子房室数,两数间用:号相连。花被整齐与否表示法:公式前加﹡号示整齐花;加↑号示两侧对称花。单性花表示法:♂表示单性雄花;♀表示单性雌花。百合花花程式*P3+3A3+3G(3:3)第9张植物类群及分类1、藻类植物: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光能自养型生活的无根茎叶分化、无维管束、无胚的叶状体植物,又称原植体植物,一般生长在水体中。藻类植物有两个特点:①藻体各式各样,氧气,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因而实际上藻体就是一个简单的叶,也因此,藻类植物的藻体统称为叶状体;②它们的有性生殖器官一般都为单细胞,有的可以是多细胞的,但缺少一层包围的营养细胞,所有细胞都直接参与生殖作用。1.1蓝藻门:代表植物--颤藻属-生于湿地和浅水中念珠藻属-生于淡水、潮湿的土壤或石头上鱼腥藻属1.2绿藻门:代表植物--衣藻属团藻属刚毛藻属石莼属水绵属轮藻属1.3金藻门:代表植物--无隔藻属-硅藻1.4红藻门:代表植物--紫菜属1.5褐藻门:代表植物-海带2、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2.1细菌门:代表植物--放线菌2.2粘菌门:代表植物--发网菌属2.3真菌门:代表植物--2.3.1藻菌纲--匍枝根霉2.3.2子囊菌纲--酵母菌属、青霉属、麦角属、盘菌属,2.3.3担子菌纲--蘑菇2.3.4半知菌--稻瘟病菌3、地衣植物: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共生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并包被藻体;共生的藻类主要是蓝藻和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1地衣的形态结构3.1.1地衣的形态1)壳状地衣:植物体扁平成壳状,紧附岩石或树皮上,叶状体不易与基质分离2)叶状地衣:植物体成薄片状的偏平体,型似叶片,植物体的一部分黏附于物体上,可以剥离。3)枝状地衣:地衣体直立或下垂,呈树枝状或柱状,多数具分枝,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3.1.2地衣的结构将地衣体横切,可看到其内部构造:内部一般可分为上皮层、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均由致密交织的菌丝构成。根据藻类细胞在地衣体内部的分布情况,通常在结构上,将地衣分为2种类型:1)
异层地衣:藻类细胞聚集在上皮层之下,形成1层明显的藻胞层。髓层介于藻胞层和下皮层之间,由一些疏松的菌丝构成。髓层中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藻细胞。这样的构造称为“异层地衣。梅衣属(Parmelia)和蜈蚣衣属(Physcia)。2)同层地衣:在横切面上,上皮层之下没有明显的单独的藻胞层结构,藻细胞在髓层菌丝中均匀地分布。这样的构造称为“同层地衣”。如猫耳衣属(Leptogium)。叶状地衣一般为异层地衣。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壳状地衣无下皮层,髓层与基质直接相连。枝状地衣为异层地衣。而内部构造呈辐射式,外皮层致密,很薄的藻胞层包围中轴型的髓层,或髓层为中空的。代表:石耳、冰岛衣4、苔藓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环境里,体形细小。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根非常简单。没有维管束构造,输水能力不强。有世代交替现象。孢子体具有孢蒴(孢子囊),内生有孢子。苔藓植物门包括苔纲、藓纲和角苔纲。代表植物:地钱(苔纲)、葫芦藓5、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必须依靠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适应在(潮湿环境)生活.但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只能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之中.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有的植物具有(茎)和(叶),有的只有(叶),但都只有适于生活中在(潮湿)的环境中,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3.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代表植物:通常可分为水韭、松叶蕨、石松、木贼和真蕨五纲或
松叶蕨纲、木贼纲、合囊蕨纲、真蕨纲,最后一个类群包含着大多数主要被视为蕨类的植物。6、裸子植物:主要特征1、孢子体发达2、具有胚珠,产生种子3配子体进一步退化,不能独立生活4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在受水的限制5、具有多胚现象(苏铁纲、银杏纲银杏、拜拉、松柏纲勒巴杉、红豆杉纲罗汉松科、三尖杉科(粗榧科)和红豆杉科(紫杉科)和买麻藤纲麻黄属、买麻藤属和百岁兰属)7、被子植物:主要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2具有雌蕊3具有双受精现象4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语学习多媒体录播系统实施方案
- 幼儿园可拍照培训
- 公交地铁内保消防培训
- 2024年山西客运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网络安全技术外包服务合同
- 科技公司高管在CEO离任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
- 原油储罐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 商务礼仪仪容仪表培训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集锦
- 进程管理票务课程设计
-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的解读与启示-对等
- 绩溪县现代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34-二氯二苯醚项目(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 TMF自智网络白皮书4.0
- 所水力除焦设备介绍
- 鼻腔冲洗护理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版UCP600的中英文版下载
- 《企业员工薪酬激励问题研究10000字(论文)》
- 2023年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GB 1903.33-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5′-单磷酸胞苷(5′-CMP)
- YC/T 207-2014烟用纸张中溶剂残留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GB/T 7909-2017造纸木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