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诊治_第1页
手足口病的诊治_第2页
手足口病的诊治_第3页
手足口病的诊治_第4页
手足口病的诊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足口病的诊治治未病中心陈小云1病例1:男,1岁4个月,发热一天,自测体温38.5度,伴有咳嗽、流涕,手、足、口见数个红色皮疹。

2病例2:男,2岁6个月,发热、头痛1天,伴有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查:体温39度,精神差,,心率160次/分就诊,手足散在见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3怎么办?若您为首诊医生,您怎么处理?若您为护理人员,您怎么处理?若您为该患者的至亲,您该怎么处理?若您为该患者的朋友,您的孩子和您接触了该患者,您怎么处理?4国际疫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法国、荷兰、西班牙、埃可病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则由EV71引起,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71、CoxA16病毒均有分离。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岁。1998年中国台湾省发生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暴发流行,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死亡病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等。5Pandemic(H1N1)2009

流行及救治概况

全国手足口病疫情报告2008年发病数488955,死亡数126。

2009年发病数1155525,死亡数353。截止到4月11日,2010年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19234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8.26%。其中重症2119例,死亡94例。

6Pandemic(H1N1)2009

流行及救治概况

手足口病--仍有临床医师对其缺乏必要的认识!

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增多的原因

EV71在某些地区手足口病爆发流行中为主要流行株。较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表现有相对特殊性和不典型性,医师缺乏认识。对其发生机制不清,影响了救治。7

定义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特征。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无并发症患儿预后良好,一周左右自愈。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8

流行病学病原菌:柯萨奇A5、9、10、16、B5型,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A16和EV71型最常见,属细小核糖核酸病毒。9传染源:患者和肠道携带病毒者。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接触、血。易感人群:可在多年龄组一起感染,主要是幼儿感染,5岁以下占绝大多数。流行季节:全年散发,5-8月高峰10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2—7天多数患儿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可伴有头痛、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11口腔疱疹性质:小疱疹或溃疡部位:舌、颊粘膜、硬腭多见,偶可见于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症状: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为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12手足及其他部位出疹时间:口腔疱疹后1-2天部位:呈离心性分布,手足多见,掌背均有,可见于手臂、腿及臀部,偶见于躯干性质:初见斑丘疹很快变为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米粒或豌豆大小,质地较硬,多不破溃,内有混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13手足及其他部位数量:少则数个,多则百余个。疱疹一般在5-7天消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14临床表现四部位: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不象:疹子不象蚊虫叮咬、不象药物过敏、不象口唇牙龈疱疹、不象水痘。四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15表现临床1一、普通病例起病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及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绕有炎症红晕,疱内液体少。可有轻咳、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儿可以不发热。普通病例预后良好1617181920重症病例表现:神经系统症状:脑干脑炎、脑膜炎等呼吸系统症状:肺水肿循环系统症状:心衰、休克3岁以下,在病程1~3天发生21重症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或烦躁、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或震颤、无力、眼震、共济失调、肢体麻痹、惊厥、脑膜刺激征、昏迷等,重者可出现脑疝。22重症临床表现

2.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

23神经源性肺水肿

概念:在无心、肺、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水肿。机制:1、颅内压增高→交感神经兴奋→体循环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肺循环容量负荷增加→肺间质水肿。

2、炎性介质损伤肺毛细血管床,使其通透性增加。

3、神经肽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肺内α受体兴奋,β受体相对受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肺组织液清除障碍。24重症临床表现

3.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端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或下降。

4.其它系统也可受累而出现相应症状。25死亡原因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脑疝循环功能衰竭26Pandemic(H1N1)2009

流行及救治概况

EV71特点EV71较强的传染性:爆发流行。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病情加重突然。较难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27Pandemic(H1N1)2009

流行及救治概况

EV71感染

手足口病/咽峡炎病毒侵袭

脑脊髓炎神经源性反应

肺、心损害死亡或后遗症康复EV71发病机制28EV71感染特点神经系统并发症比例较高29诊断依据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疱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共振、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30临床不典型病例散发病例出疹一个部位斑疹、疱疹稀疏不典型与其他出疹性疾病难鉴别病原学或血清学鉴定31诊断依据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疱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共振、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32确诊依据确诊时必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确诊EV71病毒感染,必须在临床诊断的基础,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33鉴别诊断水痘34留观指征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内。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3、发热、精神差35住院指征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构: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36危重患儿的早期发现具有以下特征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371、年龄小于3岁;2、持续高热不退;3、末梢循环不良;4、呼吸、心率明显增快;5、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6、外周血细胞计数明显增高;7、高血糖;8、高血压或低血压38儿童的呼吸正常范围新生儿的呼吸:40-50次/分1岁以下呼吸:30-40次/分2-3岁呼吸:25-30次/分4-7岁呼吸:20-25次/分8-12岁呼吸:18-20次/分39儿童的正常心率范围新生儿:120-140次/分

1岁以下: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2岁:70-90次/分40儿童正常血压范围小儿血压计算公式:收缩(高压)压=年龄×2+8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收缩压的1/3~1/2。

收缩压舒张压新生儿70~8230~381~6月70~10030~456~12月90~10535~451~2岁85~10540~502~7岁85~10555~657~12岁90~11060~7541处置流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重型病例应住院治疗。危重型病例及时收入ICU救治。收治医院应具备相应的处置能力!42治疗原则本病如无合并症,预后良好,多在一周痊愈清淡易消化营养的饮食、对症处理:

——口腔和皮肤护理

——可服VitB、VitC及清热解毒中药43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本病属中医“湿温”、“时疫”等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多因内蕴湿热,外受时邪,留于肺、脾、心三经而成。外邪自口鼻而入,侵袭肺、脾二经,肺主皮毛,故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脾主四肢,开窍于口,手足口受邪而为水疱,口舌生疱疹、溃疡。44

中医辨证论治邪犯肺脾(轻证)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或银翘散加味。湿热蒸盛(重证)

治法:清热凉营,解毒祛湿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45中成药的选择中药针剂:痰热清针、清开灵针。中成药:黄虎解热袋泡茶、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等。46

其他疗法外治法

口腔溃疡:①双料喉风散或西瓜霜喷雾剂喷涂患处;②珍珠末外搽溃疡面;③口腔炎喷剂喷于患处。皮肤损害:①炉甘石洗剂外洗及1%龙胆紫外搽;②三黄洗剂外搽。

47重症病例神经系统受累:控制颅内高压、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抗惊厥等心肺衰竭: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机械通气等4849

预防与调护

隔离7-10天。

进食流质,防燥热之品,防过于温热。

皮肤破溃后防感染。50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勤洗手

喝开水

吃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