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原子模型1课件_第1页
卢瑟福原子模型1课件_第2页
卢瑟福原子模型1课件_第3页
卢瑟福原子模型1课件_第4页
卢瑟福原子模型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提问: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将原子再分);那么原子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再分呢?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实心球的模型能否代表原子的真实结构?为了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的实验。他们用原子模型来表示原子,并通过实验来不断的修正模型。复习提问:为了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的1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2实心球模型西瓜模型(枣糕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2.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5.现代原子模型(1927年)实心球模型西瓜模型(枣糕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分层模型电子3道尔顿原子模型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Dalton,1766~1844)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道尔顿原子模型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一切物质都是4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中除了带负电的电子外,还有带正电的物质。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被否定了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5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6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1)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2)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3)有极个别的α粒子被弹回。思考:针对这三个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卢瑟福认为:α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的核碰撞回来,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现象一:说明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现象二:说明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径金原子附近时,受到斥力而发生较大角度偏转。现象三: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α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7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很小,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带负电,绕核做高速运动原子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8卢瑟福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91913年,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分层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玻尔原子模型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1885~1962)1913年,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10电子云模型电子云模型1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有待同学们将来去发展充实汤姆生的西瓜模型

中学阶段用这二种模型的结合体更便于学习,也已达到多数符合事实的要求了。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有12原子结构几种模型原子结构几种模型13二、原子的结构带正电带负电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1、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作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的注意:1个原子只有1个原子核,不同的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不一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你知道原子与原子核的体积比吗?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原子核一粒米原子万人体育场原子核乒乓球原子地球二、原子的结构带正电带负电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1、原子是由居于14思考:原子呈电中性(不显电性),你能根据上面的原子结构说一下原因吗?原子电中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想一想:氧原子中有8个电子,那么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

个。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原子结构:8思考:原子呈电中性(不显电性),你能根据上面的原子结构说一下15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揭开原子核内部结构的一种科学方法: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进行研究。2、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如: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就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的经测定:质子带正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揭开原子核内部结构的一种科学方法:162、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思考: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呢?8个单位的正电荷(+8)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2、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17几个重要概念: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2.质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3.中子数: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4.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几个重要概念:18在一个原子中哪些项目的数目总是相等的?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思考: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原子1101氦原子2222碳原子6686氮原子7777铝原子13131413硫原子16161716氯原子17172017铁原子262630262.原子中,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3.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但不一定都有中子。4.原子的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除上面这个结论外,你还能归纳出其它的结论吗?在一个原子中哪些项目的数目总是相等的?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19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比较:原子中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大小结论:一个质子的质量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比较:原子中电子、质子20二、原子结构问题: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二、原子结构问题: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21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有关夸克的结22二、原子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质子中子夸克二、原子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质子中子夸克23观察下图,说一说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观察下图,说一说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24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你能建立一个氦原子的模型吗?(用图表示)思考: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你能建立一个思考:25小结: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小结: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在原子中,核电荷数=26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打碎核的方法进行研究。揭开原子核内部结构的一种科学方法: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打碎核的方法进行研究。揭开原子核内部结构27复习提问: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将原子再分);那么原子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再分呢?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实心球的模型能否代表原子的真实结构?为了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的实验。他们用原子模型来表示原子,并通过实验来不断的修正模型。复习提问:为了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的28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29实心球模型西瓜模型(枣糕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2.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5.现代原子模型(1927年)实心球模型西瓜模型(枣糕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分层模型电子30道尔顿原子模型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Dalton,1766~1844)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道尔顿原子模型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一切物质都是31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中除了带负电的电子外,还有带正电的物质。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被否定了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32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33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1)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2)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3)有极个别的α粒子被弹回。思考:针对这三个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卢瑟福认为:α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的核碰撞回来,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现象一:说明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现象二:说明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径金原子附近时,受到斥力而发生较大角度偏转。现象三: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α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34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很小,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带负电,绕核做高速运动原子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35卢瑟福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361913年,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分层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玻尔原子模型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1885~1962)1913年,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37电子云模型电子云模型38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有待同学们将来去发展充实汤姆生的西瓜模型

中学阶段用这二种模型的结合体更便于学习,也已达到多数符合事实的要求了。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有39原子结构几种模型原子结构几种模型40二、原子的结构带正电带负电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1、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作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的注意:1个原子只有1个原子核,不同的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不一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你知道原子与原子核的体积比吗?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原子核一粒米原子万人体育场原子核乒乓球原子地球二、原子的结构带正电带负电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1、原子是由居于41思考:原子呈电中性(不显电性),你能根据上面的原子结构说一下原因吗?原子电中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想一想:氧原子中有8个电子,那么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

个。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原子结构:8思考:原子呈电中性(不显电性),你能根据上面的原子结构说一下42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揭开原子核内部结构的一种科学方法: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进行研究。2、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如: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就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的经测定:质子带正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揭开原子核内部结构的一种科学方法:432、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思考: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呢?8个单位的正电荷(+8)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2、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44几个重要概念: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2.质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3.中子数: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4.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几个重要概念:45在一个原子中哪些项目的数目总是相等的?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思考: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原子1101氦原子2222碳原子6686氮原子7777铝原子13131413硫原子16161716氯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