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6第五章中药及西药各剂型的保管第一节中药和中成药的保管一、中药简介我国自从有了文字,所记载药物知识的书籍称为“本草”。记载的药物主要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占95%,故得名本草。中药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根据临床用药经验,用来防病、治病、保健的传统药物。它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斗争的重要武器。从远古时期的“神农尝百草”到当今中医药走向世界,数千年来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世界医药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医药工作者,为便于中药的生产、经营、应用及管理,通常将中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大类,现分别予以介绍。(一)中药材中药材一般是指未经精制加工的天然药物,其中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蕴藏了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可供药用的品种达12800多种。其中主产于四川省的中药材居全国第一,常用的地道药材有500多种;浙江省出产的常用药材有400多种;河南、安徽和湖北出产的常用药材约有300~400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对中药材资源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包括了天然植物、动物、矿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饲养的药用动植物及利用细胞组织培养繁殖的生物个体和产生的活性物质。尤其近年来国内众多的制药集团,按《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建立了企业自己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为保证中药质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步伐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常按药用的部位,将中药材分为根茎类、果实类、全草类、花叶类、树皮类、藤木树脂类、菌藻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等十大类。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材称为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既可以供调配中医处方煎服或磨成细粉直接服用或调敷外用,又可以供中药厂生产中成药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近年来中药材还被用于提取制药的原料或用于开发保健食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香浓化妆品等,为中药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二)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特殊加工技术制成的供临床调剂和生产配料使用的一定规格的炮制品。《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将中药饮片分为净制饮片、切制饮片和炮炙饮片三大类。1、净制饮片净制饮片即净选加工制成的“净药材”。净制饮片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挑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碾、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实际工作中通过净选加工,去除的杂质主要是: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或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无机杂质等。2、切制饮片切制饮片有片、段、丝等。根据厚薄、长短、大小、宽窄,饮片通常分为:极薄片厚0.5mm以下,薄片厚1~2mm,厚片厚2~4mm;短段长5~10mm,长段长10~15mm;方块(8~12)mm×(8~12)mm;细丝粗2~3mm,粗丝粗5~10mm。其他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使用。3、炮炙饮片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有炒(清炒、麸炒、土炒)、烫(河砂、蛤粉或滑石粉为辅料)、煅(明煅、煅淬)、制碳、蒸煮、炖、酒制、醋制、盐制、姜汁炙、蜜炙、油炙、制霜、水飞、煨等。采用上述方法炮炙时,加入的固体辅料、液体辅料一定要清洁卫生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三)中成药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法定的处方、工艺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中成药剂型就是指制剂的类型,它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制剂经验。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成药新药剂型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如双黄连粉针剂、脉络宁注射液、藿香正气软胶囊等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品种相继问世。目前《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记载的主要剂型多达26个,常用的有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煎膏剂(膏滋)、胶剂、糖浆剂、口服液、滴丸剂、胶囊剂、酒剂、膏药、注射剂、栓剂等。二、中药变质现象及原因(一)中药的成分及性质1、中药的成分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在同一种中药中,通常含有多种性质不同的成分,有的化学成分是各种中药普遍存在所共有的,如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油、色素、树脂、纤维素等;有些成分则是各种中药各自独有的成分,如生物碱、强心苷、黄酮、挥发油、皂苷等。在这些成分中,一部分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有显著的药理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人们把这些特殊物质称为有效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氨基酸等。另一部分不具有生物活性,没有药理作用,不能起治疗作用,称为辅助成分和无效成分。它们的成分和性质是复杂而各异的。在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区分中不是绝对的,不能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去分析,它们是相对的。中药保管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有效成分不变质失效,辅助成分和无效成分不霉变、虫蛀。中药的成分、结构、性质决定了它的稳定程度。由于各自所含的成分不同,有些是比较稳定,而有些则不够稳定。如水分、糖类、蛋白质、生物碱、苷类、挥发油、色素、淀粉等,这些不稳定成分最容易受自然因素(如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发生各种质量变异。中药本身含水量超过15%则很容易霉变,低于15%也会不断从外界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而超过安全限量,易使含淀粉、蛋白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受热后霉变而变质,含盐类较多的易吸湿而泛潮;成药丸、散、膏等也易潮解或结块霉变变质;温度低的地方还会使含水分大的新鲜中药和含醇量低于20%的液体成药冻坏。2、中药的性质和变化中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所具有的性质也不相同,其变化形式也不相同。(1)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中药的物理性质,没有涉及到物质化学组成的改变,只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外观形态变化,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中药的物理变化,只改变了它的物理性状,而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没生成新的物质,只是在数量、形状、大小、物态等方面发生了变化。(2)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中药受到外界因素和内因成分的影响,其形态、化学组成都发生了变化。中药的化学变化,在质量变化过程中,有新的物质形成,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有所改变,大部分外观也发生了变化。一般说,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中药的化学变化,已经是质的变化,有的已经失去了其药用价值。(二)中药变质类型1、虫蛀中药的害虫种类很多,有蛀蚀根、茎,有蛀蚀果实、种子,有蛀蚀动物,有蛀蚀藤木,有蛀蚀花、叶的。这些害虫传播途径很多,在采集加工时也没能杀死,加工时所用工具带有虫卵也可使其被污染而生虫,仓库的门窗、地板、墙壁、运输工具、包装材料都有可能隐藏害虫,也能引起污染。易生虫的药材很多,从药材的部位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树皮;动物的骨、甲、皮、筋和昆虫的躯体等。由于这类中药的形状、质地、成分不同,适合很多不同类、不同食性和生活的害虫生活与栖息。这些中药被害虫侵入组织内就起到破坏作用,对中药的危害最严重,称为虫蛀。中药被虫蛀后有的形成蛀洞,破坏性状,严重的将中药蛀成粉末状,使中药性质发生了变化,有的被虫体及排泄物污染,使中药疗效降低,甚至失去药用价值。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治。2、霉变霉变是指在中药上寄生或污染上霉菌后,当外界温度、湿度适宜时,霉菌在中药的表面或内部滋生、繁殖的现象。在霉变的药材上,往往能见到许多毛状、线状、网状或斑点,这是各种不同霉菌孢子萌发的菌丝。霉菌通过分泌酵素,将有效成分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胶质等分解成氨基酸、葡萄糖、有机酸等,而后吸收营养成分并腐蚀中药,使其变色、变味、泛油、泛糖,以致霉烂变质,发生恶味等。有效成分发生变化,影响治疗效果。3、走油走油又称泛油,主要指某些含油质、糖类、挥发油成分的中药,在日光、氧、酶或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所含的油质产生酸败现象。油脂的熔点较低,温度升高时,融化的油脂比较轻而在中药表面析出的现象称为泛油或走油;有的也把某些含黏性糖质的药材,因受潮发热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变色的现象叫做泛油。走油包括三种不同的变异现象。(1)含油脂类中药,受热后油质外溢渗透外表,表面呈现油样光泽,具有油“哈喇”气味。(2)含黏液质、糖类、挥发油的中药受潮后变色、变质、质地变软,外表发黏,表面出现油样物质。(3)动物类中药,躯体易残,色泽加深,外表出现油样物质,“哈喇”气味强烈。4、变色变色是指中药采收、加工、储存过程中处理不当,使其固有的色泽发生了变化。变色的原因:一是有些花、叶、全草及果实种子,由于质地较薄,个体细小,其所含色素、叶绿素、挥发油易受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的影响,而失去原来的光泽;二是有些含黄酮苷类、羟基酮类及鞣质类中药,在酶的作用下,经过氧化和聚合作用,形成大分子有颜色的化合物,致使中药色泽加深;三是含蛋白质中药,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也能引起变质;四是储存较久,经常翻晒,因氧化、日光、温度而变色。5、气味散失气味散失又称散气走味,指含挥发油成分的中药,在常温下自行挥发和氧化,使应有的气味减弱或散失。中药储存时间越长,有效成分失去越多,气味越淡。挥发油是中药中起治疗作用的重要成分,由于它的氧化或分解可改变中药原有的成分、结构和性质,使特有的气味变淡或失去气味,使质量降低或失去疗效。中药气味散失的快慢,与药材本身和空气中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是温度、湿度越高,变异也越快。6、融化与升华融化主要指含糖胶、树脂、蜡质等成分的固态药物,由于软化点、熔点较低,受热后,容易黏连,发软变形,以致变成浓厚粘稠的融流状态的变异现象,甚至融化流失或使结晶散发。升华是指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中药由固体不经液体阶段直接变为气体的现象,如樟脑、冰片、薄荷脑等。7、潮解含有可溶性糖和无机盐成分的中药,在潮湿的空气中和一定的湿度影响下,都非常容易吸收水分,并常因受温度而逐渐融化,当开始融化时,一般称为返潮或潮解。潮解不仅使中药数量减少,而且影响质量。可溶性的糖产生溶解后,易感染上霉菌,造成霉烂变质。8、风化风化指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矿物中药,在干燥的空气中其结晶水往往会逐渐失去,而变成非结晶状态的粉状物,这种表面或全部形成粉状物的变异现象称为风化。在矿物类中有些是结晶固体,其晶体形状各不相同,有正方形、菱形、圆柱形以及针状形等。其中有些含有水的中药,其水的排列在结晶构造内的为结晶水;而水分子未参与矿物结晶构造的为自由水。(三)中药变质的因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就是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因是指储存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微生物、昆虫及储存时间。内因是指中药本身的成分、结构、性质等。中药的质量变化也同样是内因起作用,外因提供条件。如霉变,如果没有一定的温度、湿度这些外因条件,是不会产生霉变的。1、中药变质的内在因素中药变质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在因素,是中药的自然属性,是中药变化的决定因素。(1)中药本身含水分中药本身含水量超过15%,则易霉变;低于15%,不易霉变;低于11%,不利于害虫生长。因此,中药含水量是仓库保证中药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一般中药都含一定的水分,含水量的多少各自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是在11%~13%之间。超过或低于本身应有的水量,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多者霉变、虫蛀、潮解、软化、黏连等;少者风化、碎裂、干枯、变形。而成药则发生皱皮、脱落、干硬、返沙等质量变异现象。(2)糖类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在中药中普遍存在,是害虫、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微生物利用糖类提供的活动能量进行生长繁殖。中药中的糖类,是亲水性或水溶性成分,常能导致中药吸附水气,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异水溶性糖,在一定的温度影响下易溶化,或使外表产生黏连。(3)油脂类油脂是脂肪油和脂肪的简称,多存在于植物药的种子、果实和动物药的骨髓、脂肪组织内。在常温下,呈液态为脂肪油,呈固态为脂肪。植物药含的油脂为液态油脂,动物药中含的油脂是固态脂肪。油脂类中药经常与空气中的氧及水分接触,在日光影响下,易氧化。当氧化不完全时,产生的中间产物,有特殊气味,游离酸增多,称为“酸败”,不可供药用。(4)蜡类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所组成的酯,其物理性质较稳定,但熔点低,怕热,易软化。蜡大多数是固体,只有少数呈半固体或液体状态,如蜂蜡、虫蜡、矿蜡等储存时注意掌握温度。(5)挥发油挥发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挥发油的醇、脑制品在空气中易升华成气态。挥发油的升华、挥发、氧化使中药的成分含量减少,品质降低。(6)色素中药的色素,分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色素的性质不稳定,是引起质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当含有色素的中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其固有的色泽发生变异,影响中药的质量。2、中药变质的外在因素中药在储存中发生质量变化,除了它的自然属性外,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主要是直接与中药接触发生作用的空气、日光、温度、湿度、微生物、害虫、时间、储存环境和条件。对中药的影响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进行,有时是交叉进行,互相促进加速变质,因此,必须了解掌握中药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1)环境影响仓库的地理位置、设施设备、周围环境、库房建筑等因素对储存中药影响很大。能否人为地改善环境,减少影响,适应需要,是检验保管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精通的尺度。=1\*GB3①温度:温度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参数。对中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增高促进物质分子运动速度,加速中药变质的过程。如使含挥发油的中药加速挥发;使含结晶水的加快风化。温度不仅能直接影响中药,而且能促进其他因素对中药的影响。如18~32℃最适宜害虫繁殖,多数害虫15℃以下,40℃以上就不能适应,20~35℃最适宜霉菌生长,10℃以下霉菌发育延缓,0℃就停止发育,55~60℃霉菌就会死亡。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含水量较高的中药冻结成冰,使细胞壁及原生质损伤,蛋白质变性,解冻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状态。=2\*GB3②湿度: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它是空气中最易变动的部分,也是引起中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可改变中药本身的含水率,引起中药霉变、潮解、风化、升华、酸败、挥发、干枯、皱缩、变色、泛油、氧化等。湿度对霉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关系。霉菌体含有85%~90%的水分,最适宜它生长的相对湿度为80%~95%,低于70%霉菌不易生长。(2)自然影响=1\*GB3①空气:它是许多气态物质的混合物,其中氧和臭氧对中药变质影响最大。氧对中药氧化反应的速度一般比较缓慢,但由于光照、温度、湿度的升高,酶的作用,都可能加速中药氧化。中药的霉变、腐烂、气味散失、燃烧都是氧的作用。臭氧可加速中药的有机物质特别是脂肪的变质。空气干燥易使中药失水、风化、碎裂、干燥等质量变化。=2\*GB3②日光:日光中的紫外光,波长短,能量大,是引起中药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使含有色素的中药失去色泽,使含脂肪油的中药酸败,使药酒浑浊,苷类、生物碱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3)生物影响微生物是引起中药质量变化的主要外在因素,它种类繁多,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广泛存在于空气中,很容易混入露置空气的中药内。中药大部分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水分等。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中药易受微生物的侵袭、腐烂。这些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极少数的酵母菌和细菌。(4)时间影响中药储存时间长短是保证质量完好,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中药来源复杂,品种繁多,化学成分各异,有的在一定条件下还不稳定,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储存环境适宜,但时间过久,易出现品质下降,成分减少,出现失去疗效,这种现象叫做“陈化变异”。如含挥发油散发,使中药久储,其挥发油散失,使中药失去油润而干枯。中药储存过久还会出现组织硬化,失去柔韧性,脆性增加,或质体变软等现象。三、中药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中药入库验收的目的是保证入库中药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中药入库。由于中药品种多、来源复杂,给中药入库验收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入库验收需要验收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需要一定的中药知识并熟悉验收的相关程序,这些都是保证中药储存养护的关键环节。验收条件、验收依据、取样原则、验收职责、验收内容等参见第三章的有关内容。四、中药的养护技术中药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保管和养护防患规律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前人储存养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不断发展提高中药的科学养护技术。目前,中药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传统保质养护技术、化学药剂熏仓技术及现代养护技术等几大类。(一)传统保质养护技术1、除湿养护法(1)日晒法也是曝晒晾干,利用太阳的热能及紫外线效能,使中药干燥,将害虫及霉菌杀死。由于夏季直射阳光的温度可达45~50℃,完全可以杀死霉菌和害虫。但日晒适用于不怕变色、不怕融化和破碎的中药,适合于根、茎类。而全草、花、叶类只能采用晾晒。(2)阴干法阴干法又称摊晾法,是将中药置于阴凉处借温热空气流动,吹散药材水分而干燥的方法,适合于芳香叶类、花类、果皮类等药材等。(3)通风法通风法是利用空气流动规律,使库内外空气发生对流的一种调节库房温湿度的措施,以起到降温防潮作用。工作实践中要做到通风合理,一般在晴天无雾及室外相对湿度低于库内时,方可开窗、开门通风。反之,则应关好门窗防止室外潮气进入库内。有条件的也可在仓库安装通风换气设备,科学正确地搞好通风降潮工作。(4)吸潮法吸潮一般采用吸潮剂如生石灰、木炭、硅胶或机械去湿机,使空气中的水分或中药的水分减少,创造不利于虫、霉生长的干燥环境。(5)烘干法烘干有很多方法如高温烘干、烤箱烘干、火炕烘干等。烘干不受自然条件限制,适合于易泛油、晒不透或动物类。具体方法高温可控制在50~60℃经过半小时至1小时,其他方法在50℃左右,烘干5~6小时即可。要根据药材性质并不断翻动和控制时间,以防焦化。2、密封养护法密封养护法也叫隔离法,使其与外界自然因素隔离,减少或不受其影响,保持其原有的品质,避免发生虫害、霉变等损失。(1)整体密封整体密封是将库房密封起来。密封后如库内湿度和中药的水分大于安全储存要求的,应在库内放置吸潮剂,也可适时使用低药量杀虫剂,以防止在密封时霉变和生虫。(2)小件密封一般有按件、架、隔离间、小池子密封。密封用的容器有箱、桶、缸、坛、罐等。怕热中药,可用砂、稻糠等埋藏密封。将体积小、数量少的种子、动物类干燥放入容器,将盖密封,达到不透气的目的。贵重品可用玻璃盛装,塞好蜡封。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材密封或埋藏前一定要使其自身水分处于安全范围内,否则会出现发热腐烂、霉变、虫蛀等现象。一般适用于易走油、溢糖、发霉、虫蛀、回潮后不宜曝晒、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鹿茸等。此外,近年将全蝎、地龙、蜈蚣、金钱白花蛇等动物中药,采用喷洒一定比例的白酒密封养护,在防蛀、防毒方面也取得了确切效果。3、对抗同储养护法该法是利用两种可以互相制约或同储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通过互相制约作用起到防虫害、不泛油、不变色的一种养护方法。对抗同储一般适合数量不太多的中药保存,如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储,可防泽泻、山药生虫,防牡丹皮变色;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储可防冬虫夏草生虫;大蒜与薏苡仁、土鳖虫分别同储,可防薏苡仁、土鳖虫发生虫蛀、霉变;鹿茸埋藏于花椒中可防生虫、褪色等。4、低温冷藏养护法温度保持在5℃左右即可,既能防治虫害,又不影响中药质量。特别对贵重、性质脆弱、高温发生走油、变色、生虫又不宜曝晒和烘干,防虫不宜熏蒸的中药,用此法可保持药材质量。但由于冷藏湿度大,对药材本身含水量有一定影响,所以必须采用不透湿气的包装材料密封,以免药材出冷库温差变化大,容易吸潮,应有缓冲时间,使药材不会因温度升高而吸潮影响质量。(二)化学药剂养护技术化学药剂养护法又称化学熏蒸法,是指利用化学物质以气态杀死害虫的一种方法。由于熏蒸剂的渗透力强,杀虫效力高,曾一度成为中药保管的主要养护方法。采用此法的原则是高效低毒、环保无污染,易推广使用。常用的药物有硫黄、三氯硝基甲烷(氯化苦)、磷化铝等。(1)硫黄熏蒸法熏蒸方法,在硫黄燃烧时,能变成液体,如不注意,极易流出,并将接触物引燃。在熏蒸时,将一定量的硫黄置于瓦盆或用完整的铁盒来盛装,在盆底还需要垫细灰,盆上用铁丝或带有孔的铁皮盖好,并与易燃物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安全。点燃后封闭门窗3~4天;也可根据害虫情况、库房大小、密闭程度、存量、松紧程度而定,然后选择晴天开启门窗通风。排除二氧化硫气体需要24~48小时。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硫黄熏中药,虽有漂白、增艳、防虫的效果,但现代研究证明此法会使中药材残留大量的二氧化硅、砷和汞等重金属。《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将用硫黄熏蒸的方法删除,说明中药材不建议再使用硫黄熏。(2)氯化苦熏蒸法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纯品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化学性质稳定,不着火,不爆炸,用药危险性小,使用时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工具。此法简便易行,杀虫效力高,但持久性差,易再度感染、生虫。熏蒸方法:药材堆好后,整库密封,小室密封或容器密封,一般根据库存量多少,结合库房条件而定。工作人员戴上防毒面具,由里向外将氯化苦均匀洒开,然后密封,使其在室内自然挥发。(3)磷化铝熏蒸法磷化铝是一种灰绿色晶体或粉末。不熔化,不升华,遇潮湿或酸放出有毒的磷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碳。将磷化铝和氨基碳酸铵以1:2的比列压成药片,重量为3g,将此片露置空气中,会慢慢吸收空气中的水而分解,释放出磷化氢。分解后的残渣是氢氧化铝,对药材没有多大影响。(4)磷化铝增效熏蒸法用磷化铝增效熏蒸法养护中药,应用广泛,其增效原理:低剂量的磷化铝与适量的醋酸作用,首先加速磷化铝分解速度,在短期内形成一个磷化氢的有效浓度;其次使残渣中磷化铝的含量显著降低,提高磷化铝的利用率,同时碳酸氢铵与醋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既能防止磷化氢气体的自燃,又能刺激害虫呼吸,提高杀虫效果。(5)化学熏蒸存在的问题=1\*GB3①残毒中药对其有很强的吸附力,如氯化苦在潮湿的中药上吸附力更强,化学防治后,在中药上残留化学物质,其毒性往往超过国家规定标准。=2\*GB3②环境污染用后除少量残留在中药上,其余都散发到空气中,污染周围环境,给人类的生活与环境带来危险。=3\*GB3③抗药性害虫对化学药剂的耐药程度,在熏蒸时用常用量已不能杀灭害虫,必须加大用量,但又会造成残毒和公害。=4\*GB3④对人健康有危害磷化氢在空气中允许的浓度为0.3mg/m3,超过这个浓度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三)现代养护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中医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养护方法被应用。1、气调养护法气调养护法也是密封储存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密封条件下,通过降低氧含量,提高二氧化碳(CO2)含量。在缺氧和CO2高浓度的条件下,害虫窒息死亡,虫卵孵化缓慢,中药自身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受到限制。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的害虫不能产生和侵入,而原有害虫、微生物因缺氧造成窒息死亡或不能繁殖;同时阻隔了潮湿空气对中药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材质量,达到杀虫、防虫、防霉、抑菌的目的,而又可防止走油、泛糖、变色,保证了质量。气调养护法意为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国外称“CA”储存,我国称“气调养护”。其基本手段是在密闭的储存客体(如塑料薄膜罩帐)内,以充氮气或二氧化碳(CO2)降氧。实践证明,库内温度在25~28℃时,一般氧气浓度在8%以下能防虫,2%以下能使害虫窒息死亡,0.5%以下可以杀螨和抑菌。总之,气调养护不仅能杀虫、防霉,还能保持药材原有色泽气味不受损害,不需要特殊设备,简单易行,是一种无公害、科学、经济的养护方法,现已广泛应用。2、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养护法该法干燥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变为远红外线,辐射的远红外线被需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现象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远红外线干燥通常在密闭箱内进行,受大气中的细菌污染机会少,具有较高的杀虫、灭卵及杀菌效率。具有干燥快、脱水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但应注意,厚度超过10mm的药材,该法干燥的效果一般较差。3、微波干燥养护法微波干燥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方法。中药材中的水和脂肪均可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量。中药微波加热干燥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技术,目前我国生产的微波加热成套设备主要有915MHz和2450MHz频率的型号。其优点是无污染、杀微生物及杀霉菌效力强。此外,目前还有“气体无菌养护技术”、“蒸气加热养护技术”等多种方法。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及多学科的协作发展,中药养护设备及技术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五、中药的保管与养护中药储存保管是中药离开生产过程处于流通领域所形成的一种暂时停留。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工作实践中,仓储人员必须根据仓库结构和货位不同选择适合的场所,根据不同中药的特性,选择合适储存仓(货)位和条件,采用针对性较强的保管措施,以达到保证药品质量的目的。为此,常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根据性质和不同药用部位进行分类存放。(一)中药材的分类储存1、重点中药品种的储存重点中药品种是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发生变异的品种,应当重点加强储存养护,如易虫蛀的中药材山药、薏苡仁、白芷等富含淀粉,应集中存放以便于有效防治虫害发生;含糖、黏液质较多的黄精、天冬、党参、牛膝等易霉变的中药材,应集中存放,便于通风去潮、防霉;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如川芎、木香、肉桂、丁香等,易发生散气变味,宜集中储存,便于采取密封措施;富含脂肪、蛋白质的果实种仁类、动物类药材如杏仁、柏子仁、蛤蚧、刺猬皮等,易走油酸败,应集中存放于易调控温湿度的阴凉库,置通风干燥的小库货架上;易变色的花类药材如红花、玫瑰花等,宜集中存放于避光、阴凉、干燥处,防止花类药材褪色质变。2、按不同药用部位和性质分类储存按中药材不同部位和性质分类储存,其优点在于仓储人员可根据自身特性,针对性地采用保管措施。(1)果实种仁类药材果实种仁类药材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能各异,尤其浆果、核果含丰富糖分,易黏结、泛油、霉变、虫蛀;含挥发油的果皮(如橘皮)易散失香气、变色;其他含淀粉、油脂类的杏仁、柏子仁等极易泛油、生虫。本类药材应根据不同性质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对枸杞子、瓜蒌、大枣、桂圆肉等质地软润、不耐重压的中药,宜使用硬质材料包装盛放。富含油脂的种仁类,泛油时种皮色泽变深且有油哈气味,储存保管应选干燥通风的库房,以防潮为主,避免高温火烤、曝晒,库温应在25℃以下,货垛不宜过高。(2)花类药材不同花类药材都含有花色素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有吸潮霉变及曝晒、久置空气中易变色的缺点。此外,久储含挥发油的花类药材会易散气走味;质地疏松的花易类药材会有“散瓣”等“娇气”的特性。鉴于上述情况,花类药材宜选用干燥凉爽的库房,设专库和容器按品种保管,注意洁净、防止污染。重点做好防潮工作,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不超过25℃。货垛不宜过高,避免重压。常采用阴干或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曝晒及硫黄熏仓。(3)全草类药材绿色草、叶类及含有芳香油、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藿香、紫苏等,储存期间受温湿度、日光、空气作用会使药材褪色,久储香气变谈。故不宜曝晒、高温干燥或长久通风储存。堆垛注重垫底防潮,保持清洁,避免重压破碎,定期检查,注意“倒垛”散潮,以减少质变和损耗。(4)根及根茎类药材本类药材多肥厚、质重,含水分较大,富含淀粉、糖等成分,易返潮、霉变、虫蛀或变色、糖化黏结。对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储存,应根据储存性能实行分类储存,严格温湿度管理。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温度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60%~75%。常检查货垛,注意通风散潮。高温梅雨季节来临之前要进行熏仓防霉、杀虫。(5)树脂、干膏类药材此类药材如松香、乳香、没药、苏合香、芦荟、猪牛胆膏等,受热易融化、变软、黏结的特点,常黏附包装或发生流失、污染、发酵、生虫、变色等。储存这类药材,应选防潮容器密封或储存于干燥、阴凉、避光的库房。避免与其他药材混储串味。定期检查,防止包装破损、受热膨胀外溢。(6)动物类药材此类药材主要为皮、肉、甲、角和虫体等,如蛤蚧、刺猬皮、鳖甲、金钱白花蛇等,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由于营养高,极易滋生霉菌或出现虫蛀、泛油酸败、异臭、脱足断体现象,从而造成药材品质降低。该类药材较名贵,应注重加强责任心和设施投入。宜采用带空调的专库存放,并具防潮、通风和熏仓防虫的条件。库内温度一般不超过20℃,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存放于小型密闭库房的专用容器中或分层存放于货架之上。3、特殊中药储存(1)名贵细料药材这类药材如人参、西洋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价格较高,又易虫蛀霉变,应在放于专用库房和容器内,严格实行名贵细料药品储存保管制度,注重防变质、防盗以保证安全储存。(2)易燃中药材易燃中药材多为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如樟脑、硫黄、干漆、海金砂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储存在阴凉、安全专库,配备专职消防安全员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3)毒、麻类中药根据国家《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生半夏、生南星、马钱子、生川乌、草乌、雄黄等27种毒性中药及麻醉植物药罂粟壳严格进行管理。为防止事故发生、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在储存保管中必须做到专仓、专柜、专帐、双人、双锁保管制度,严格记帐、出入库、复核损耗各项手续。对内服及外用的中药分开存放,防止混放、互串发生差错。(二)中药饮片分类储存1、净选类饮片指在加工时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的饮片。这类饮片其自然属性与药材基本相同,储存保管时仍易受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质量变异。此类宜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霉、防蛀,注意垫底堆垛及通风散潮。具体工作中要根据饮片的自身性质特点科学储存。2、切制类饮片此类饮片以片、丝、段、块为常见。由于切制饮片表面积增加,吸湿及污染机会增多,储存时宜将饮片水分控制在“安全水分”范围。根据切制饮片的种类和性质特点,可储存保管在木箱或带盖的缸、桶等适合的容器,置通风、阴凉处,室温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75%以下。3、炮炙类饮片对含淀粉较多的山药、泽泻、葛根等炒制类饮片,应储于通风阴凉干燥处防蛀;对含挥发性成分的炮炙饮片,如当归、川芎、木香等,储存时室温不宜太高;对含糖、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熟地、党参,宜置通风干燥处储存。炒后爆花类药材具焦香气味,如王不留行应储存在洁净带盖的缸、罐、桶中防鼠、防虫;对加入液体辅料(如黄酒、蜂蜜、醋、药汁)及固体辅料(大米、麸皮等)炮炙的药材,由于营养成分及香甜味增加,易遭污染发霉、生虫,储存时应放置在凉爽干燥库房和密闭容器内。(三)中成药的养护保管中成药剂型种类多,制造工艺不同,存在着同名异方、同方异名、处方不合理、疗效不确切等问题。有的还是传统工艺,靠师父口传心授,有的处方地区性或企业性保密,制造分散,同名成药处方不一定相同。同样处方制法不一定相同,其质量疗效也有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生产由小作坊转变为工厂化、机械化生产。产量大大增加,流通面积扩大,流通环节增多。在物流过程中,由于部分中成药容易霉变、沉淀、虫蛀等,很容易造成损失。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为此,国家卫生部卫药发(1995)第69号《关于中成药国家药品标准问题的通知》颁布了2000个品种的部颁标准,使之中成药质量更加稳定、规范。中成药的变质因素是多方面的,与其原料性质和质量、制造工艺方法、剂型、干燥程度、包装好坏等有密切关系。即使是同样的原料,因为其制作方法和剂型不同,变质情况也有显著差异。如银翘片、银翘散、银翘膏其原料一样,但剂型不同,质量也就不同。银翘片易吸潮发霉;银翘散易吸潮成团变硬;银翘膏易发酵变味和表面发霉。胶剂工艺很重要,熬制老嫩须适宜,过老易脆裂,过嫩易融化。包装材料也很有影响,水丸蜡纸包装不易发霉,普通纸较易发霉。除剂型、工艺、包装等方面的因素外,储存环境和条件及养护不当也是引起中成药变质的因素,使中成药失去疗效,贻误治疗。为确保用药安全,必须切实加强中成药的储存养护工作。1、中成药的变异现象及原因(1)裂片、松片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裂片、松片、体积膨胀、疏松易碎落粉、糖衣片开裂等现象,除工艺存在问题外,还有储存养护不当,中成药吸潮所致的原因。(2)结块散剂、冲剂表面积增大,吸湿性相应增加。有些中成药本身含水量过高或药物含有树脂、油脂、糖类等黏性物质易结块外,主要因素是在储存时密封不严,吸潮受热使药物由原来的疏散粉末或颗粒凝结成块。(3)色斑和变色在储存过程中有些中成药受空气中的氧气、光线、温度的影响,发生变异现象,针剂颜色变深,糖衣片褪色、褪光,出现花斑、色斑。(4)黏连、潮解温度过高、湿度不大,封口不严受热,吸潮后引起糖衣片、水蜜丸、胶囊、胶丸等中成药发生黏连、潮解。(5)霉变空气中的霉菌孢子落到药物表面后,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或药物本身含水量高,引起霉菌生长,长出菌丝,形成菌落。蜜丸发霉后常出现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菌落点;片剂霉变后常出现黑色霉斑;糖浆发霉后,则出现白色絮状物。(6)皱皮、干裂、硬结储存温度过高或过分干燥,原料的性质和蜂蜜的油质及含杂质的多少,都容易引起大蜜丸表面皱皮。有时皱皮表面带有一层白色蜡质,严重者出现干裂、硬结。(7)返砂、融化温度过高、工艺操作时糖的转化不完全,制剂中水分蒸发,造成糖的结晶析出,俗称“返砂”。有些膏剂常出现返砂。水蜜丸出现分布均匀的圆点状糖结晶。胶剂、膏药温度过高发生融化、变软现象。(8)虫蛀、染螨储存过程中受潮会引起大蜜丸、水蜜丸、水泛丸的虫蛀、染螨。虫蛀后,形成虫洞并有虫的排泄物产生。染螨后,丸剂表面出现白色点状物或在瓶中出现一层白色粉尘物。(9)储存变味因包装或储存过程中受热,使含挥发油或挥发物质的中成药发生气味散失、异臭、异味。(10)挥发沉淀因储存时间久,受温度影响,包装不严,使含乙醇的药酒挥发,溶剂减少,溶液浓缩出现沉淀。2、防止中成药变异的四要点中成药质量变异是多方面的,但外界自然因素如空气、光、温度、湿度以及空气中的霉菌是起了重要的作用,为确保质量、用药安全有效,要保持库房卫生,要坚持规章制度,要控制温度、湿度,要分类分区储存。(1)要保持库房卫生库房周围环境、库内墙壁、地板、缝隙、衬垫物都是害虫滋生的场所。因此经常保持仓库卫生,做到清洁无尘,定期消毒灭菌,可以大大降低微生物对中成药的污染机会。(2)要坚持规章制度把好入库验收关,堵住劣品、污染品和其他问题产品的来源,是保证库存进货质量的重要原因和途径。(3)要控制温度、湿度温度、湿度是直接影响中成药质量的因素之一。采取必要的措施控温控湿是防止中成药变异的重要手段。库内温度、湿度要按仓库制度和仓库技术管理有关温度、湿度的要求去做。(4)要分类分区储存中成药储存时间长短是影响质量的外界自然因素之一,要坚持先进先发的原则,保证轮换正常,防止混放久存变质,要根据入库时间按顺序排列。另外,品名相同但不同厂家生产的中成药,其工艺也不同,要分别储存。剂型不同也要分开储存。(四)中成药的分类储存目前中成药应用广泛,剂型不断增加、仓储工作者如何根据中成药剂型的特性和储存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地储存保管,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效、质量合格的中成药。1、按剂的性质、特点分类按剂型结合药物自身特性要求,根据内服、外用的原则,尽可能将性质相同的药物储存在一起,然后根据具体储存条件,选择每一类中成药量适合的储存地点。(1)液体及半固体中成药如药酒、糖浆剂、露剂、口服液、煎膏剂等,其性质怕热、怕光、易酸败、发酵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避免阳光直晒的地方。此外,这类成药包装体积大、分量重,宜储存于低层库房以便于进出仓库。(2)一般固体中成药如丸剂、片剂、散剂、颗粒剂等易受潮、散气、结块、发霉、虫蛀等,其中丸剂、片剂久储易失润、干枯、开裂。宜储存于密封库房,防吸潮霉变,库房温度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75%以下为宜。(3)中成药注射液如常用的黄芪注射液、脉络宁、复方丹参注射液、生脉饮等大小容量的注射剂,怕热、怕光、易产生沉淀、变色、澄明度不合格。宜储存于20℃以下的阴凉库,置通风避光处。货件堆垛不宜过高,避免重压。(4)胶剂、膏剂类中成药如阿胶、龟板胶受热易变软、黏结;麝香壮骨膏易流失,挥发散气。储存时宜将内服外用及不同性质的中成药分别储存于凉爽密封较好的小室库房或容器内存放。2、中成药的储存区位划定为进出及管理中成药方便,可把储存地点划分若干区,每个区又划分若干货位,依次编号。(1)分区分区是指按中成药类型、储存的数量,结合仓库建筑和设备将仓库划分若干个货区,并规定某些货区存放某类药品。(2)分类分类是根据中成药所需要的储存条件,按类型堆码,如酒剂一般包装比较笨重,多存放于便于进出货处。(3)货位编号货位编号是将仓库划分为若干货区,每货区又划分为若干排,每排又划若干货位号并标明号数,设立货位卡。卡、货、账对应,便于科学管理,防止差错发生,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第二节西药各剂型的保管一、概述(一)西药常用剂型西药常用药物制剂的不同形式,目的在于方便治疗使用和携带。现介绍常用的西药剂型如下:1、微型胶囊是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利用高分子物质或共聚物包裹于药物表面,使成半透明、封闭的微型胶囊,直径在5~400μm之间。2、乳剂是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非匀相的分散体系,借乳化剂或者机械力作用,使其中一种液体分散混悬在另一种液体中而形成的乳状液体制剂。3、膜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4、气雾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闭容器中制成澄明液、混悬液或乳浊液,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的制剂。5、芳香水剂是指挥发油等挥发芳香性物质的饱和或近饱和澄明水溶液。6、溶液剂是指非挥发性药物或少数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7、合剂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性或不溶性药物制成的液体制剂。8、胶浆剂是指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在水中分散而成的制剂。分散相的粒子半径在1~100μm之间。9、酊剂是指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制药材或溶解化学药物而成的澄明液体,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备的制剂。10、醑剂是指挥发性药物的醇溶液。11、擦剂是指含油、醇等为溶剂的用于涂擦皮肤或涂于敷料后贴于患处的液体制剂。12、洗剂是指含水、醇等为溶剂的外用液体制剂。13、涂剂是指以醇或(及)其他有机溶剂作赋形剂的外用限于局部患处的制剂。14、栓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制剂,栓剂在体温作用下,软化、融化或崩解逐步发挥药物作用的固体制剂。15、软膏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中溶解或混匀制成适当稠度易于涂布的半固体膏状制剂。16、糊剂是指含有大量粉末状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在体温下能软化而不融化。17、火棉胶剂又称火棉胶,是指将火棉(硝化纤维素)分散于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液或再添加药物而制得的一种浆胶制剂。18、滴耳剂是指滴入耳道的液体药物制剂。19、滴鼻剂是用于鼻腔内的药剂(液剂),有滴剂、喷雾剂、注入剂及洗净剂等。以液体石蜡为溶剂的油溶液,应用于鼻腔内,有进入毛细支气管而引起肺炎的危险,使用水溶液则较安全。20、滴眼剂是指药物制成供滴眼用的澄明溶液或混悬液,用于防治或诊断眼部疾病。21、眼膏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无菌软膏,用于结膜囊或眼缘。22、注射剂是指用药物灌装于熔封或严封容器中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习惯上分为大输液和针剂(在针剂项下介绍)。23、透析液是一类含有多种离子和非离子物质的溶液,具有一定的渗透压,供直肠、腹腔或体外透析用:①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②排除体内的毒物或过量的药物;③调节体液的水-电解质平衡等作用,一般用于肾功能衰竭或中毒患者。24、口腔用制剂是指口腔科医生在治疗或手术时为了在牙体、牙周或黏膜等特定部位,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使用的一些制剂。25、片剂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片状的制剂。按制备、用法和作用的不同主要分为:(1)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应用最广。片重一般为0.1~0.5g。(2)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作片心)外面包有衣膜的片剂。按照包衣的物料或作用不同,可分为糖衣片、肠溶片、薄膜衣片等。(3)含片指置于口腔内缓缓溶解的压制片,能对口腔及咽喉等部位产生较久的药效,如消炎、消毒等。(4)舌下片指置于舌下或颊腔使用的压制片,能在舌下唾液中溶解而被吸收,呈现速效作用,如硝酸甘油片。(5)嚼用片指在口内嚼碎后咽下的压制片,多用于治疗胃部疾患,如氢氧化铝凝胶片。(6)长效片指含有延缓崩解物料的片,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按其制法特点,目前有混合颗粒片、包心片、骨架片等。(7)多层片指片剂各层含有不同赋形剂组成的颗粒或不同的药物,可以避免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使药片在体内呈现不同的疗效或兼有速效与长效的作用。如用速效、长效两种颗粒压成的双层复方氨茶碱片。(8)泡腾片指含有泡腾崩解物料的片剂,可供口服或外用,如盐汽水片或治疗阴道炎的氯霉素片。(9)微囊片指固体或者液体药物利用微囊化工艺制成的干燥粉粒,经压制而成的片剂,如牡蛎油微囊片等。26、甘油剂是指药物的甘油溶液、胶状溶液或混悬液。27、海绵剂是指亲水性胶体溶液经发泡、硬片、冰冻、干燥、灭菌或其他方法制成的海绵状的一种吸水性能很强的固体灭菌制剂,多用于外科手术辅助止血剂。(二)剂型保管的意义药品剂型的保管,是药品入库验收以后在储存过程中所进行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其中有正确选择垛位,合理利用库房面积;了解和把握药品质量,经常进行质量检查、清仓查库;根据药品各种剂型的特点,采取必要的保管方式和相应的措施,熟悉各种剂型的理化性质,了解影响药品质量的各种因素,掌握药品变化的规律,研究药品各剂型的稳定性。此外,对效期药品、报废药品,建议和催促有关业务部门及时调换、销毁。其目的就是要确保药品安全储存,减少各种不应有的损失,使我们的工作即使是在超常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证药品质量标准不降低,保证药品发出及时、准确、安全、有效。二、原料药和散剂的保管原料药主要用来配制各种不同制剂或根据治疗上的需要,供病人直接使用。原料药经过加工可制成便于使用的各种制剂。散剂是一种或数种药物经过粉碎均匀混合的粉末制剂,根据其医疗用途,可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两类。原料药种类繁多,其性质各异,因此要管理好原料药,首先须了解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下面主要介绍固体原料药。(一)原料药和散剂的特点1、原料药的特点原料药品种不同,变异情况也比较复杂。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均能发生某些变化。如有的易吸湿潮解、风化、升华、变色、凝固、结块、融化;有的水解、氧化、碳酸化、分解发霉等。药品变化原因是药品内部的矛盾性和不断运动引起的,这是药品固有的性质,是决定药品变化的内因。药品的变化有些只是物理变化,对这些仅外观性状发生变化而没有变质的原料药为较少经济损失,做到物尽其用,可考虑重新加工精制,如含结晶水的药物由于受外因条件的影响风化而成粉末状,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复原。某些吸湿性很强的药品潮解后,加热又不会分解,可加热浓缩或直接蒸干,如醋酸钾、溴化钙。有的药物还可考虑改变用药方法,如注射变为内服,内服变为外用,也可将医用变为兽用。总之,发生变化的药物不要轻易报废丢弃。但如药品已变质,不可滥用或以劣充好,以假乱真,只能作报废处理。2、散剂的特点散剂是由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成的干燥粉末状固体。有一定的细度,一般应通过六号筛,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七号筛。分散度增加,在医疗上有利于药品的扩散和疗效的发挥,作用较快,附着力增强,对黏膜或创面有覆盖、保护及收敛作用等特点。由于粉碎后的药物疏松,表面积增大,其气味、吸湿性及化学活性等都相应增加,部分药物容易变质,有的药物储存时间稍长就吸潮硬结,所以容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一般不宜配成散剂,如溴化钠、溴化钾等。在储存中,吸附性强的不宜与挥发性强的存放在一起,也不宜与具有强烈臭气的药品存放在一起,以免药物污染影响质量和出现不应有的气味。(二)原料药和散剂的质量要求1、原料药的质量要求(1)色泽均匀一致,无变色。(2)不得有黏连、溶化、霉变现象。(3)不得有异臭、异味。(4)不得有杂物、灰斑、色点。(5)无风化、挥发现象。(6)包装完整无损,标签符合要求。2、散剂的质量要求(1)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具有一定的细度。(2)水分:袋装散剂用手摸,瓶装散剂上下摇晃,无块为好品;结块黏瓶说明已吸潮。干燥疏松碎细,没有溶化为合格;散剂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含水量不得超过9%。(3)散剂装量差异限度见表散剂装量差异限度装量装量差异限度0.1g或0.1g以下0.1g以上至0.5g0.5g以上至1.5g1.5g以上至6g6g以上±15%±10%±7%±5%±3%(三)原料药和散剂的质量变异分析1、吸湿结块是指原料药和散剂由原来疏松的粉末聚结成块或团的现象。结块粉末如经压即松散、且无其他异状者,可视为正常;如结成硬块,压而不散不碎则不宜再供药用,也可送药检部门检验后,看是否可再供药用。原料药和散剂结块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含水量过高,或因包装不严,储存环境温度、湿度较高,药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受热所致。药物结块与药物所含的成分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含糖、树胶、黏液质、蛋白质等药物易结块。采用塑料薄膜包装的药物,因薄膜透湿性较大,易使药物吸湿而结块。2、变色原料药和散剂的变色是药品本身性质和外界因素所致,在空气(氧气)、光线、温度和微量重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发生变色。如水杨酸毒扁豆碱受潮水解后,遇光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生成红色的苯醌。特别是光或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变质,生成红色的苯酚。3、霉变含有蛋白质类的药物,如乳霉生、胃蛋白酶、胰酶等及含有这些成分的散剂极易受潮霉变,并产生异味。故应密闭储存于干燥处,以防霉变。4、风化某些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如硫酸镁中含7个分子结晶水,因包装不严,或空气过于干燥而失去5个分子的结晶水,由无色透明结晶变成粉末,需重新结晶。5、碳酸化有的原料药,如氧化镁、氧化锌、漂白粉等,露置于空气中会缓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盐,而改变了原有的性质,不能再供药用。(四)原料药和散剂的储存保管1、避光有些原料药和散剂遇光易氧化变色。如磺胺类遇光后,磺胺苯核上的氨基被氧化生成偶氮苯化合物而变色。四环素类、肾上腺素、维生素C、硝酸银等遇光均易变色,应装入棕色玻璃瓶中,储存于暗处,避免阳光照射。2、防潮有些原料药和散剂易吸湿,发生潮解结块。散剂因分散度大,故吸湿性也较显著。如纸质包装常使药物结块,特别是加糖的制剂更易吸湿。原料药中如溴化钠易吸湿潮解,水解蛋白、胃酶、胰酶易吸湿结块。有的药物还会分解变质,如碳酸氢钠易吸湿水解,干酵母吸湿发霉,这类药必须装在密闭的容器内,置于干燥处保存。贵重药可放入密闭的坛内或铁听内,并加入吸潮剂。3、隔热有些药物如樟脑、薄荷脑、碘、碘仿、冰片等有挥发性和升华性,其升华和挥发过程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有风化性的药物随温度升高风化加快,保管应注意密闭置阴凉处保存。4、八分开原料药和散剂(非危险品和特殊药品)的储存应注意与危险品分开,与特殊药品分开,与性质有抵触的药品分开;吸附力强的药品与挥发药品分开;内服与外用分开;有特殊气味与其他药分开;人用药与兽用药、杀虫灭鼠药分开。以免互相影响和发生差错事故。三、片剂和胶囊剂的保管片剂俗称药片,是指一种或多种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片型的制剂。按制备工艺、使用方法和药物作用的不同分为压制片、多层片、含片、舌下片、薄型片、包衣片等,为掩盖苦味、恶臭、刺激或其他需要,包衣片可包糖衣、薄膜衣、肠溶衣。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利用纸张的吸附能力将药液吸附在纸上,经干燥挥发去除溶媒,主药留在纸上而制成的纸片剂型叫纸型片。利用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在成膜材料中,经加工成薄片的药物剂型叫药膜片。胶囊剂分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三种胶囊剂,硬胶囊由明胶(或加少量甘油)制成。软胶囊(胶丸)由明胶、甘油等制成。肠溶胶囊是采用胃液不溶物而在肠液中能溶的物质制成。(一)片剂和胶囊剂的特点1、片剂的特点片剂是一种干燥固体剂型,具有压制后体积小、服用方便、质量较稳定、便于储存运输、适于机械化生产、有利于野战情况下携带等优点。片剂是目前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剂型之一,由于片剂体积小,与空气、光线、水分、尘埃的接触面小,故片剂受外界变质因素的影响较少,较其他剂型稳定,储存时间较长,运输、储存不易破损和变形,但储存时间过长,片剂崩解时限会超过药典规定,服用后不易在胃中崩解。片剂除含有主药外,还有淀粉等赋形剂,在湿度较高时,淀粉及其他辅料易吸收水分,而使片剂发生质量变异。因此,湿度对片剂影响较大。温度、光线亦可促使某些片剂变质失效,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含量也会下降,所以片剂的储存既要考虑到所含主药的性质,又要掌握辅料的性质等优缺点,结合实际,综合考虑。2、胶囊剂的特点胶囊剂制造的主要原料是明胶,空气潮湿容易使胶囊吸潮受热后变软发黏,并且膨胀,甚至长霉变质,囊壁表面混浊失去光泽,严重时甚至软化变形,有时还会霉变。胶丸由于制造时加有甘油,吸湿性较强,如储藏时湿度过大或制造时干燥不适当,更易霉变。但空气过分干燥胶囊易失去水分而脆裂。因此,对胶囊的保管应温湿度适宜。(二)片剂和胶囊剂的质量要求片剂所用原料药、辅料(粘合剂、稀释剂、吸附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质量有关规定,含量、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色泽均匀,光亮美观,无花斑、变色;硬度适宜,不得有松片、裂片、毛边、麻面、缺片、碎片、黏片及其他。胶囊剂应整洁、不得黏结、变形、爆裂、异味等。片剂、胶囊剂均应有产品说明书和检验报告。1、片剂的质量要求(1)光洁,薄厚均匀,形状一致,带字片剂字迹清晰,端正。(2)色泽均匀一致,无变色现象。(3)黑点、色点、异物最大直径不得有超过500μm及以上,直径200μm以下的不计。直径在200~500μm之内的黑点不超过5%,色点不超过3%。(4)不得有明显的暗斑(中药除外)。(5)麻面不得超过5%,中药片剂不得超过10%。(6)片子边缘不整,有毛边、飞边、缺边总数不得超过5%。(7)碎片、松片不超过3%,瓶内不得有堆积粉末。(8)不得有黏连、溶化、发霉、污垢现象,含生药、脏器及蛋白质类片剂,不得有虫蛀及异臭。(9)片剂面上不得有结晶析出或附着在瓶壁上。(10)片剂重量差异限度如表。片剂重量差异限度平均重量重量差异限度0.3g以下0.3g或0.3g以上±7.5%±5%2、包衣片的质量要求(1)糖衣片在检验时(尤其是在夏天)不得直接用手挑捡、擦摸。(2)同批号包衣颜色、色泽应均匀一致,同厂家、品种、批号不应有明显区别,不得有局部褪色现象。(3)黑点、斑点、异物最大直径在200μm以下,直径在200~500μm之内的,总数不超过5%,不得有直径超过500μm的黑点、斑点、异物(4)内药外渗污染包衣成花斑不得超过5%。(5)小珠头(直径为2~3mm)总数不超过2%。(6)包衣不均凹凸不平、瘪片、异型片总数不超过2%。(7)龟裂、爆裂均不超过3%;脱壳、掉皮均不得超过2%(肠溶片不得有掉皮),龟裂、爆裂、脱壳、掉皮总数不得超过5%。(8)不得有膨胀、吸湿、溶化、黏连现象。(9)片面光洁发亮,不得发乌或有擦痕。(10)对性质不稳定的主药及中药浸膏片,须看片芯时,应切开观察片芯切面,不应有变色及变软现象。3、胶囊剂质量要求(1)外观整洁,大小、长短均匀,两色胶囊同色不得有长有短,大小不等现象。(2)带色胶囊颜色均匀一致,不得有褪色、变色、斑点现象。(3)胶囊应无砂眼、虫眼、破裂、漏粉现象。(4)胶囊应无黏连、发霉、变形、异臭现象。(5)内装药物不得有结块、霉变等异常现象。(6)软胶囊和胶丸大小应均匀一致、整齐、光亮。(7)软胶囊和胶丸不得有黏连、黏瓶(轻微振动即散除外)、异臭、变形、破裂、漏油等现象。(8)胶丸中气泡、畸形丸均不得超过3%。(9)胶丸污物(干净纱布难擦掉),偏心代尾不得超过3%。(10)胶囊剂装量差异不得超过规定范围如表。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平均重量重量差异限度0.3g以下0.3g或0.3g以上±10%±7.5%(三)片剂和胶囊剂的质量变异分析1、常用术语色泽:片子的颜色和光泽。麻面:片面粗糙不光滑。裂片:片子受到震动或放置时受外界影响裂开。毛片:片子边缘高于片面而突起,形成不规则的薄边。花斑:片面呈现较明显的斑点。暗斑:片子表面有隐约感觉不很明显的斑点。松片:将药片放在中指与食指中间,用拇指轻轻加压即碎裂成颗粒,如仅裂成两瓣为软硬适宜。龟裂与爆裂:片面或边缘发生裂纹或包衣裂开。2、片型变异片剂在储存过程中,有的体积膨胀增大,挤压失去片型,轻轻一压即碎成粉末。包衣片沿片剂的侧面开裂一圈,甚至脱壳,失去片型;有的松散,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用力,片剂即成粉末。主要原因是:(1)生产中辅料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造成颗粒质松,细粉过多,压制时成型不好。(2)在干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致使某些含结晶水的药物失水过多。(3)程序不妥。包衣片包衣时程序很多,但没有做层层干燥;(4)设备调试不匀。模具冲头长短不齐、活络冲头部分松动压片时压力不。(5)包装不严。在储存过程中,受温度、湿度影响所致。3、黏连、潮解浸膏片、糖衣片、胶囊(胶丸)黏连一起,有时还不易分开;有些药物出水、溶化,其主要原因是吸湿所致。如包装不严或储存不当,因引湿、受热而发生黏连、软化、变形。4、色斑和变色色斑和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在储存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引起色泽变化。如维生素C片是强还原剂,易被空气中的氧和其他氧化性质物质所氧化,形成双酮。双酮进一步分解、氧化由白色变成黄色,有的成黄棕色斑点而无效。盐酸吗啡片遇光氧化由白色变成浅灰或棕色斑点。5、霉变片剂、胶囊剂霉变后出现黑色霉斑,严重的可出现黑色菌丝体或白色菌丝体。主要原因是药品本身含水量高,或在储存中受温度、湿度影响引起霉菌生长繁殖的结果。6、异臭异臭是与药物固有的气味不同的特殊气味,主要原因是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有的是微生物作用而腐败;胶囊内装的生药或脏器制剂因吸潮受热后变质。7、破裂、爆裂、漏粉其原因是硬胶囊在制造及储存中过于干燥引起脆裂;空心胶囊挑选不严,装填充物过多,套盖时压力过大或填充物过少,经震动发生破裂漏粉。(四)片剂和胶囊剂的储存保管1、片剂片剂是由主药和淀粉等赋形剂压制而成。因此在保管过程中,既要考虑主药性质,又要考虑辅料特点,根据实际妥善保管。(1)防潮=1\*GB3①压制片(未包衣也称素片)根据主药的性质和辅料的特点,有些吸湿后易发生松片、碎片、发霉变质的片剂,要密封存放在干燥处。温度、湿度应适当,夏季相对湿度超过70%时,应采取降湿措施。=2\*GB3②包衣片(糖衣、肠溶衣)受热吸潮包衣褪色、失去光泽,片面产生花斑、溶化、粘连、膨胀、脱壳、霉变,因此需储存于密封避光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保存。=3\*GB3③含生药、脏器制剂和蛋白质类片剂,吸潮后易松散、霉变、生虫、产生异臭,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处。(2)避光凡主药对光敏感,遇光后能氧化、变色、光解的片剂,应用棕色玻璃瓶或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置暗处避光保存。如升汞见光分解还原,析出金属汞而变色,自灰白色至灰黄色。维生素C遇光由白色变黄色或黄棕色。磺胺类片剂遇光颜色逐渐变深,由白色或微黄色变成黄色或棕黄色。(3)隔热含挥发性药物的片剂,受热后能使药物挥发,含量下降,影响疗效。如薄荷喉症片、清凉润喉片、人丹等,在保管中应置凉处,库房温度超过30℃应注意通风降温,有条件的地方(不便于自然降温)可采取机械降温。(4)摸索规律片剂在保管期间,由于受空气、光线、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性质不稳定的片剂,随时都会出现各种质量变异现象。因此除采取适当措施外,还必须对库存物质经常性或定期按比例抽查库存的药品质量,发现问题扩大范围,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中摸索外界环境,气候特征,季节、温度、湿度限度等对质量变化的规律,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胶囊剂胶囊的主要原料是明胶,胶丸加有甘油,易受温湿度影响,既怕热、怕湿,又不宜过于干燥,同时考虑主药的特性,结合包装材料、储存条件,采取具体的保管养护方法。(1)防潮、隔热胶囊剂的保管应以防潮、防热为主。①胶囊剂应密封,置干燥、阴凉处保存,但也不宜过于干燥,以免胶囊干燥而发生脆裂。②带色胶囊吸潮受热后,出现外观变异,颜色不匀、褪色、变色等现象。因此要特别注意防热防潮,一般应置于干燥阴凉处。③装有生药或脏器制剂的胶囊,如复方胚宝胶囊、蜂王浆胶囊吸潮受热后易发霉、生虫、发臭,应储存于凉爽处、温度不超过30℃。④抗生素类胶囊,如苯唑青霉素纳胶囊主药微有吸湿性,受潮后易分解失效,对热不稳定;乙氧萘青霉素钠胶囊主药有吸湿性,对热不稳定。胶囊吸潮、受热后发生黏软变形,甚至霉变变质。主药吸潮后易使效价降低,分解失效。注意密封于干燥处保存。(2)避光有的胶囊剂其主药对光的敏感性较强,遇光易被氧化,颜色变深,如维生素E胶丸,故应避光,密封于干燥阴凉处。在湿热地区易霉变,如发现霉变、黏连、内容物有酸败时,则不可供药用。四、水剂、针剂和糖浆剂的保管水剂、针剂、糖浆剂都是将药物在液体分散媒介中制成的药剂。水剂是指以水为溶媒的水性液体制剂,它主要包括芳香水剂、乳剂、混悬液、合剂、溶液剂,还有滴眼剂、滴鼻剂、凝胶剂,某些洗剂也是以水作分散媒的剂型。注射剂是指灌装于溶封或严封容器中的灭菌药物溶液,混悬液、乳浊液或粉末,亦称针剂。习惯上一般把瓶装静脉滴注的大剂量注射液体称为(大)输液(250~500ml)。如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甘露醇注射液(250~500ml)。把注射量小的(安瓿1~20ml)注射液通称为针剂(水剂和油针)。药品配成水溶液不稳定极易分解,只能以灭菌粉末装入安瓿或玻璃瓶内,临用前以适当溶媒解或混悬后注射的,通常称为粉针剂。糖浆剂,分为单糖浆、药用糖浆和芳香糖浆。单糖浆是指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不含任何药物,供娇味、助悬之用,也可作药用糖浆的原料;药用糖浆是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有相应的治疗作用;芳香糖浆指含芳香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作娇味剂用。(一)水剂、针剂和糖浆剂的特点1、水剂的特点药物在水溶液中具有最大的分散度,与固体药剂如常用的散剂、片剂相比较具有吸收快、作用快的优点,但液体制剂也有其明显的缺点。(1)水剂的稳定性受溶质的理化性质和外在条件的影响,在制剂中添加适当的抗氧剂和金属配位化合物等可使制剂相对稳定。(2)药物在水中由于高度分散,化学活泼性增高,制剂不稳定,易发生氧化、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导致药品变质失效。吸湿易水解、氧化的药物,在固体原料药中,干燥时较稳定。但在水溶液中更易氧化、水解。(3)易被微生物污染、霉变而不可供药用。尤其是含有蛋白质、糖类的水剂、微生物更易滋长繁殖。即便是缺乏营养性物质的制剂,如生物碱类、无机盐类、含氯物质和无机离子仍可被微生物利用来维持生命;即使是含抗生素与消毒防腐药的制剂、蒸馏水也可染菌。2、针剂的特点针剂是目前品种较多,数量较大的剂型之一。针剂起效快、剂量准,其主要特点:(1)针剂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急救危重病人,因不能口服,其他途径给药困难,可采用注射给药。注射直接注入体内的组织、血液等,可以避免药物在消化道不吸收或被破坏,减少消化道刺激等弊病。(2)针剂是直接注入体内的,与其他剂型相比有它一定的优点,但质量要求也比其他剂型高,针剂奏效快,如注入不合格的产品,其危害也比其他剂型严重,轻者增加患者痛苦,重者危及到生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保管时要特别注意药品的质量。针剂多数以水为溶剂,因而具有与水剂相类似的特点:①易发生化学反应,遇光、热遇易水解、氧化、分子异构化、变旋、聚合等;②易被微生物所污染,熔封不严或容器有裂痕导致污染。3、糖浆剂的特点糖浆剂是含有较高浓度蔗糖的药物液体,香甜可口,专供内服。其特点是:(1)微生物易繁殖,蔗糖本身就是一种微生物营养物质。如果糖浆剂含糖接近饱和,含糖量高,本身就有防腐能力。其原因是高浓度(85%g/ml)的糖浆渗透压力大,能慢慢吸收细菌体内的水分,微生物不易在其中生长,并使菌体萎缩瘪死。但如果含糖浓度较低,不足以达到防腐能力,微生物则易生长繁殖,染霉酸败。因此,糖浆剂中均酌加防腐剂,通常选用对羟基苯甲酸酯(0.03%~0.05%)、苯甲酸(0.05~0.15%)或苯甲酸钠(0.2%~0.5%)。(2)双糖的稳定性:蔗糖为双糖,本身无还原性,比较稳定,也可作为药物防腐剂。但水溶液长期加热到160~186℃时或有酸的存在时,能逐渐转化为等分子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称之为转化糖。转化糖具有还原性。含转化糖的糖浆剂,可防止某些药物氧化变质,但也能加速糖浆本身的发酵变质,同时转化糖受热还可以生成焦糖而使成品颜色变深。(二)水剂、针剂和糖浆剂的质量要求1、水剂作为水剂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1)芳香水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色泽应一致,无明显变色现象。(2)除乳剂、混悬剂外,其他水剂应澄清、无浑浊、无沉淀。(3)不得有酸败、异臭、异味、霉变现象。(4)乳剂不得有异臭、异味、霉变及分层现象。(5)混悬剂颗粒应细微均匀、下沉缓慢、沉淀经摇晃能均匀分散,无结块现象。(6)混悬剂不得有酸味、异臭、异味、霉变现象。(7)取样品一箱(20ml以下取一盒),将箱(盒)倒置15分钟(玻璃倒置)后,启封观察,有渗漏的瓶数不得超过5%。(8)合剂、溶液型合剂应澄明、不浑浊、不含沉淀、无颗粒和异物,一般应过滤;胶体型和乳剂型合剂应外观均匀一致、不分层、不结块;混悬型合剂必须颗粒细腻,分布均匀,振摇后一般在数分钟内不分层,放置后下沉的颗粒不结块,瓶签应注明“服前摇匀”。(9)水剂装量差异应符合规定。水剂装量差异限度平均重量装量差异限度50ml以下(含50ml)±5%50~100ml(含100ml)±3%100~250ml(含250ml)±2%250ml以上±1%2、针剂针剂应澄明,不得含有可见异物,如白点、白块、混浊、玻璃屑、纤维、色点或其他异物。经过中间环节或库存期间澄明度不合格率不应超过7.5%。但这7.5%并不意味可以供药用,只是作为保管合格范围。油针以及个别水针,低温时会分析出结晶,应在70~80℃热水中加温3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至20~30℃时观察,此时仍不能溶解者,作不合格处理。粉针应为干燥的粉末,结晶或颗粒,色泽一致,无变色和严重黏瓶或结块现象;转动安瓿或玻瓶,粉末不应附着于瓶壁,或轻振即可落下。(1)水针剂外观=1\*GB3①溶液色泽按质量标准不得有变色现象,与对照品比较颜色不得更深。=2\*GB3②不得有结晶析出(特殊品种经加温即溶除外)、浑浊、沉淀和长霉现象。=3\*GB3③安瓿应洁净,熔封要严、封头圆整,弯头、缩头现象总和不得超过5%。=4\*GB3④焦头和冷爆现象总和不得超过2%。=5\*GB3⑤安瓿印字应清晰,品名、规格、批号不得缺项。=6\*GB3⑥不得有裂瓶(裂纹)、封口漏气及瓶盖松动现象。塑料安瓿封口严密,不得有漏液现象。=7\*GB3⑦澄明度检查应按药典规定进行检查,正确判断各种异物。如有闪光闪烁,而下降较快的东西是玻璃屑;有带色不溶的点和块是色点或色块;细而长的毛毛是纤维;有明显的平面和棱角的白色物质是白块;不能辨清的平面或棱角是白点;向上升的透明的细小圆泡则是气泡。=8\*GB3⑧不得发现有肉眼能见得到的各种异物,如混有异物做不合格处理,未发现异物,仅有微量白点的做合格处理。药厂直接入库不合格率不得超过5%。=9\*GB3⑨装量差异。将内容物用干燥的注射器抽尽,在室温下检视,每支针剂不得少于标示量。水针剂装量差异限度标示装量取检品数量(支)装量差异限度20ml或2ml以下5不得少于标示量2~10ml3不得少于标示量10ml以上2不得少于标示量(2)粉针剂外观粉针剂应为干燥的粉末,结晶或颗粒,色泽一致,无变色和严重黏瓶或结块现象,转动安瓿或玻璃瓶,粉末不应附着于瓶壁,或轻振即可落下。=1\*GB3①色泽应一致,不得有变色现象。=2\*GB3②不得有黏瓶(微振即散除外)、结块、溶化现象。=3\*GB3③不得有异物。=4\*GB3④焦头及黑点总和不得超过5%。=5\*GB3⑤冷爆不得超过2%。=6\*GB3⑥冻干型粉针剂应质地疏松、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萎缩和溶化现象。=7\*GB3⑦不得有裂瓶、封口漏气及瓶盖松动现象(瓶盖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71-2024土壤硒含量等级
- 工作总结之大学生销售实习总结
- 银行业务流程管理制度
- 银行合规监督制度
- 科技有限公司转让合同(32篇)
- 《连锁企业员工培训》课件
- 武汉凯德1818广场购物中心案例研究分析报告(上)
- 新产品开发(toshiba案例分析组)
- 【培训课件】青浦区科技管理相关政策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高考考前提分数学仿真卷含解析
- FOCUS-PDCA改善案例-提高术前手术部位皮肤准备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专题07:回忆性散文阅读(考点串讲)
- 2024年云南省昆明滇中新区公开招聘20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创新创业创造:职场竞争力密钥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学问海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教你成为歌唱达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供应商调查评价表(简易版)
- 写字楼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MRPERP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