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南京大学重点整理版_第1页
思修南京大学重点整理版_第2页
思修南京大学重点整理版_第3页
思修南京大学重点整理版_第4页
思修南京大学重点整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国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的分类:性质:科学、非科学时序:长远、近期主体:个人、社会内容:社会政治、道德、职业、生活信念: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树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仰的类型:=1\*GB3①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2\*GB3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理论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GB3①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GB3②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改革发展新任务)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性质: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GB3①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GB3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GB3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GB3④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1\*GB3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2\*GB3②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3\*GB3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怎么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GB3①大力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2\*GB3②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做忠诚的爱国者:=1\*GB3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义务、大局、自豪感)=2\*GB3②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关系、认识和实际、作斗争)=3\*GB3③维护祖国统一(一个中国、两岸交流、促团结、反台独)=4\*GB3④增强国防观念(精神体现、义务要求、全面发展需要)=5\*GB3⑤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经科文生社)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两个方面:人生自我价值、人生社会价值。两者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有机统一体区别:=1\*GB3①自我价值: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2\*GB3②社会价值:社会存在发展的必然要求联系:=1\*GB3①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2\*GB3②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其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进步尺度具体化:劳动和贡献(劳动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人生价值评价方法:四个坚持统一=1\*GB3①能力有大小&贡献须尽力=2\*GB3②物质贡献&精神贡献=3\*GB3③完善自身&贡献社会=4\*GB3④动机&效果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社会:=1\*GB3①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GB3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个人:=1\*GB3①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2\*GB3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3\*GB3③立足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4\*GB3④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科学对待人生环境:=1\*GB2⑴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1\*GB3①树立正确的三观=2\*GB3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如何处理心理健康问题)=3\*GB3③合理调控情绪=4\*GB3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2\*GB2⑵促进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竞争、合作=3\*GB2⑶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认识统一关系:=1\*GB3①个体性&社会性=2\*GB3②个人需要&社会需要=3\*GB3③个人利益&社会利益=4\*GB3④个人权利&社会责任=4\*GB2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认识人对自然依存关系、科学改造、保护生态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道德:属上层建筑,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道德的功能:主要:认识、调节(基础)另外:导向、激励、辩护、沟通等(具体体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1\*GB3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2\*GB3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3\*GB3③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GB3①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GB3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GB3③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GB3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GB3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GB3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标准:四个“是否有利于”=1\*GB3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2\*GB3②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3\*GB3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GB3④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反对虚无论、复古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真实无欺守信: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对于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单位:宝贵的无形财产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国家:良好的的国际形象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市场经济活动、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诚信与大学生: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全面发展的前提、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反映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发展、保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为目的,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理)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or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则只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人民主权,人权保障、法治、民主集中制我国的国家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基本经济制度、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同等保护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身体&人格、住宅、通信等私生活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受教育权、科研文创等文化活动的自由特定主体权利:老、弱、病、残、少、妇、华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统帅:宪法主干:法律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遵循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诚实信用等商法:调整商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遵循基本原则:民法的&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刑法:规定犯罪与刑罚。刑罚种类5+3,运用,十类犯罪行为及刑事责任(理)确立基本原则: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法律至上: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不可违抗性权力制约: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人权保障:宪法保障(前提基础)、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司法救济(最后防线)正当程序: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效性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1\*GB2⑴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区别:民主:指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联系:=1\*GB3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同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GB3②发展社义民主、健全社义法制、建设社义法治国家,是中特社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GB3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决定其性质、内容(只有人民掌握国家政权,才能将保障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作为制定社义法律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4\*GB3④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是其重要实现途径(社会主义民主只有法律化、制度化,才能持续稳定有序地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才有切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2\*GB2⑵权利与权力的关系:=1\*GB3①权力来源于权利:国家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机构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国家权力配置、机构设置、国家重要官员的产生,都是公民行使权利的结果=2\*GB3②权力服务于权利:防止对权利的侵犯,为权利的行使实现创造条件=3\*GB3③权力以权利为界限:权利为权力的行使设定不可逾越的界限=4\*GB3④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公民的权利即国家的义务,公民权利监督控制以防国家权力滥用异化=3\*GB2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GB3①结构上相关:对立:分离相反,互相排斥(权利:利益,主动义务:负担,被动)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一方存在发展必须以另一方存在发展为条件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GB3②总量上等值:社会上: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相等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义务互相包含(互为范围界限)=3\*GB3③功能上互补:法律义务--约束机制--秩序&法律权利--导向激励机制--自由=4\*GB2⑷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相容一致:树立正确的自由平等观念,协调二者关系,是法治思维的内在要求,对立冲突:法律上的自由: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善于行使、充分表达、严格依照、不得超越)法律上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律、享有行使权利、承担履行义务)=5\*GB2⑸实体与程序的关系:=1\*GB3①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相互包容=2\*GB3②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法律公正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