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头针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1.gif)
![针灸学-头针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2.gif)
![针灸学-头针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3.gif)
![针灸学-头针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4.gif)
![针灸学-头针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17851c536710a6570228fdaa8ff9177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针
scalpacupuncture
概念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颈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文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头针疗法头针简史20世纪70年代有医者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命名了头针线,并确定了相应的主治症。中国针灸学会拟定了《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简称《方案》),并于1984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目前对头针穴位标准线的名称和定位,以198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正式通过的《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准。国际头针标准线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一)额中线【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刺法】: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三)额旁2线(胃区、肝胆区)【部位l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刺法】: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五)顶中线【部位】在头顶部,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间的连线。【主治】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刺法】: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七)顶颞后斜线(感觉区)【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督脉百会与颞部胆经曲鬓穴之间的连线。【主治】全线分为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中275治疗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刺法】: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八)顶旁1线【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刺法】:从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九)顶旁2线【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到承灵穴。【主治】肩、臂、手等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刺法】: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十)颞前线【部位】在头的颞部,胆经颔厌穴与悬厘穴的连线。【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经神麻痹和口腔疾病。【刺法】: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十二)枕上正中线【部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间的一条长1.5寸的线。【主治】: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症。【刺法】:从强间穴进针,向后沿皮刺至脑户,行快速捻针手法。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十三)枕上旁线(视区)【部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起,向上引一条长1.5寸的线。【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等【刺法】: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焦氏头针焦氏头针
焦氏头针,针灸学中头针疗法的一种。
由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是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为理论依据,以针刺为手段治疗各种疾病的头针
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病。1.运动区【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厘米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头面部运动区,也称言语一区。【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2.感觉区【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自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上l/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舞蹈震颤控制区
【部位】:在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
【刺法】:用长毫针由本线上端刺入,沿皮向目外眦方向刺至发际,或用2寸毫针分段刺入,行快速捻针手法。
4.晕听区【部位】: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4厘米。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等。
【刺法】:由此区的前端或后端刺入,沿皮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5.言语二区
【部位】:相当于顶叶的角回部。从顶骨结节后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
【主治】:命名性失语。
【刺法】:由此区的上点进针,沿皮向下刺1寸(3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6.言语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长的水平线。
【主治】:感觉性失语。
【刺法】:由此区前端刺入,沿皮向后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7.运用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
【主治】:失用症。
【刺法】:由顶结节进针,沿皮刺入1寸(3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8.足运感区【部位】: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l厘米,向后引平行于正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对侧下肢瘫痪,疼痛,麻木,急性腰扭伤,夜尿,皮质性多尿,子宫下垂等。
【刺法】:沿皮刺,行快速捻针手法。9.视区【部位】: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l厘米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10.平衡区
【部位】: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3.5厘米处,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小脑性平衡障碍。
11.胃区
【部位】: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胃痛及上腹部不适等。
12.胸腔区【部位】: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从发际向上下各引2厘米长的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
【主治】:胸痛、胸闷、心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哮喘、呃逆、胸部不适等症。
13.生殖区
【部位】: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14.血管舒缩区【部位】:在舞蹈震颤控制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皮层性水肿、高血压。
【刺法】:从此区的上端刺入,沿皮向眉尾方向刺至发际。行快速捻针手法。【操作方法】正确取定头皮针刺激部位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初学者应用卷尺精确测定,并用龙胆紫药水作好标记。然后嘱病人取正坐位,分开局部头发(男性病人如有可能应理成光头),进行彻底消毒。
进针法
在进针时要避开发囊、瘢痕及局部感染处,以免引起疼痛。初学者可用指切进针法,即以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右手持针,针尖紧靠指甲缘,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方向与头皮成15~30度角。熟练后,可用快速进针法以减轻疼痛,方法为:
用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体下端(距针尖2厘米处),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序腕背屈后,再突然手腕掌屈,借助这一力量使针尖冲进皮下或肌层。
进针后,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至帽状腱膜下层。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后,指下会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沿头皮针穴线推进0.5~1.5寸,再进行运针。注意:头皮针进针要掌握好角度,角度过小,针易进人肌层;角度过大,则容易刺人骨膜,都会引起疼痛。为了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可嘱病人憋气,深吸气一口,暂停呼吸。运针法
头皮针运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转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和食(示)指挠侧面夹持针柄,以食(示)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这一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双手同步捻转,因此要下苦功锻炼一段时间。每次持续捻转卫~2分钟,头皮针留针15~30分钟,在此期间还需间隔5~10分钟运针1次。
如手捻确实有困难,也可以电针代替,频率宜在200~300次/分以上,刺激强度以病人的反应来决定,一般以病人可耐受力度,波型可选择连续波。
出针法头皮计的出针比较简单,只需缓慢退针到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因为头皮血管比较丰富,取针后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头皮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以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适应病症】头皮计法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中风(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偏瘫,其总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对脑外伤后遗症、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发育不全、震颤麻痹、舞蹈病、耳鸣及各类急慢性疼痛等,都有一定效果。近年来还用于老年性痴呆症和小儿智力障碍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义务教育法》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技师)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年产1000吨纳米复合氧化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月亮故事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标线承包合同范本
- 精准医疗项目研发合作合同
- 麻雀的听评课记录
- 承揽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历年真题可打印
- 《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五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