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1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2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3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4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目语文年级七班级时间二次备课记录课题《论语》十二章主备人黄鑫教学目标借助课文注释、字典等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并积累重点词语、成语与相关文言知识并背诵全文,消除经典隔阂。在诵读中体味《论语》基本内容,体会孔子之“乐”。结合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介绍,感受古代思想家和古代典籍的魅力,体味经典之乐。教学重难点:1.学会积累重要文言知识2.在诵读中体味《论语》基本内容,体会孔子之“乐”。教材分析本文作为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承接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阐述了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还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也涉及个人品行和修养,表现了对高尚生命的追求。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但本文也是中学生学习《论语》的入门课,主要是要激起学生对《论语》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的过程中间,会避开中间深奥的部分,而就将文章作为一个引导。因此会更注重学生自己在诵读中去重新发现《论语》,去体会《论语》的话与朴素的道理。实施教学过程设计整体思路:你所知道的孔老夫子↓其实爱你很容易(字、意)【消除与经典的隔阂】↓品经典之“乐”【在朴素的大义之乐中感受孔子的魅力】↓与经典同乐【能借经典为己所用】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利用字典和工具书,自行翻译论语。【在上课之前进行一个摸底的前测,如果学生整体对论语很熟悉,那么就只要挑重点字词讲解,如果很模糊,则需要先逐章讲解。】要求:逐字翻译,不确定的字词用红笔圈记。二、导入:说说你印象中的孔夫子似乎孔夫子是神龛上的人,可望而不可即,事实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一千多年前,成为他杏坛下的一员吧。其实爱你很容易:消解经典之隔阂(一)分组自由朗读课文,闯音关要求:请单数组的同学诵读课文,双数组的同学仔细听,看同桌哪些字词犹豫或者读错了,并标记。【完成正确诵读课文这一目标,同时也引进通假字这一概念。】提示:通假字:不亦说乎:“说”同“悦”吾十有五:“有”通“又”多音字: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逝者如斯夫难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注:逐个纠正完后,再进行诵读。默读课文,闯字关1.重点字词积累(不常见的、有独特意思的;与现在意思不一样的(古今异义)、多义的(一词多义))学而时习之:按时人不知而不愠:生气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不逾矩:越过法度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在今天是危险的意思)一箪食: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吃粗粮(今:疏散)水:冷水肱:胳膊2.虚词积累变化多端的“而”:表递进:学而时习之、三十而立、温故而知新、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思则罔、表并列:博学而笃志一成不变的矣:句末语气词,一种感叹语气一分为二的乎:表反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设问:为人谋而不忠乎?3.成语积累:四、思读课文,品孔子之“乐”【问】: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请你们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实词。提示:学(7),乐(4+1(说))(一)何乐?【讨论】孔子因何而乐呢?提示:学习、心态【在展现成果的过程中用变诵读边解释的过程来展示。】(二)孔子的快乐学习法提示:按时温习:自己静心思考并通过自己或者向别人学习,获得新发现的温习才是“不亦说乎”的可以因而“有朋”和“为师”的温习。勤于思考、有兴趣、善于学习(三)孔子的君子之乐【问】: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呢?提示:人不知而不愠。【这里要理解这个“不知”】补充: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己学有成举用之也。《论语正义》学而优则仕【君子之乐】当君子不被人所知时,又该如何面对呢?找出相关的语句。提示:能不断地反省自己,坚守志向,淡泊名利和安贫乐道。总结:《论语》中孔子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当我们的生命邂逅很现实的生活时,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无论是一个人的学习,还是与人交往,或者说自己学有成就但不被举荐,孔子都认为应该以“乐”面对,乐在其中。最终才能成为有义有仁的君子。(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介绍孔子和论语的一些基本情况五、与经典同乐今天你读了这十二章,会把哪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次要求你背出这句话。【这里我的设想是作一个调查,看看同学们对孔子的了解有多少。】设计这一部分,并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扣,只要让同学们了解重点,大致了解意思即可。这一部分可以和第四部分整合起来。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课文从《论语》中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有感触的一章制成小书签送给自己或同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附《论语》的讲解:《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重点字词:子、而、时、习、之、乎通假字:“说”通“悦”重点句式:反问句式,“不也……吗?”2.小组合作翻译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Q:孔子在这一章中的三句话能不能调换顺序?首先第一句,它强调的是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会知识并且要不断的复习,这样做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从知识中获得快乐。但是知识不是闭门造车,人们通过学习而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又能够促进各自的提高。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人要达到君子的境界,不仅要智,同时也要德,所以孔子接着又说了,成为君子的第一步就是要保证自身的修养。这就是第三句所要传达的意思。三者是不能调换顺序。4.朗读、背诵。过渡:其实孔子第一句就提出了成为一个君子所要具备的素养:德和智,那么具体的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往下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重点字词:三、省、忠、信、传2.小组合作翻译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Q:曾子所反省的内容与前面孔子所说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要做到礼、智、 信,成为一个君子的途径。在这章中,曾子强调了治学的人也要注重道德修养。4.朗读、背诵。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重点字词:立、而、天命、耳顺、逾、矩通假字:“有”通“又”2.小组合作翻译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能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否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这里告诉我们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培养,通过不断的修养才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拓展:“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4.朗读、背诵。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温、故、而、为2.小组合作翻译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4.朗读、背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重点字词:罔、殆、而2.小组合作翻译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这一章讲的也是学习的方法,上一章讲的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而这一章则是告诉我们如何思考,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从而使我们领悟到:“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而不是空想,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4.朗读、背诵。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重点字词:箪、堪2.小组合作翻译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在众多弟子中,孔子最赞赏颜回。这一章,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住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这里可以插入“颜回不仕”的故事),这一则几句话就表现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形象。这里主要所要传达的一个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4.朗读、背诵。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重点字词:知:懂得、了解;好:喜欢;乐:以……为乐2、小组合作翻译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无论是学习还是讲德修业,都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乐在其中”是“乐之者”的境界。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达到物我两忘、合二为一的境界。4.朗读、背诵。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饭、疏食、水、肱、不义2、小组合作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讲人的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这则语录是孔子的自我表白,讲他在“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是如果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论语》中多处讲在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孔子所倡导的“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4.朗读、背诵。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三人、行、焉、其、善者、从2、小组合作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这则讲的是学习的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一个“择”字说明不是有人处就有能够做自己老师的人,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主见,善于择其善,去其不善,这样,就能从每个人身上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4.朗读、背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川、逝、斯、夫、舍2、小组合作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这里的“逝者”可以是消逝的时光,也可理解为世间万物的变迁如流水一样昼夜不停,孔子的感喟,自然也包括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万物变迁,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4.朗读、背诵。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三军、夺、匹夫、志2、小组合作翻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这一章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却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4.朗读、背诵。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笃、思、仁2、小组合作翻译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思考当前的情况,仁就在其中了。”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这里讲的是求仁的门路。子夏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修养的重要方法。人们知道,要进步就要博学、笃志,而对切问、近思很多人却忽视了。切问就是恳切地提出问题,如此解疑释惑,才能有真正的收益。近思就是联系现实思考自我,才能循序渐进有所获得。4.朗读、背诵。分类整理归纳1.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蔬饮水2.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学习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