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指标系统与理论应用_第1页
交易指标系统与理论应用_第2页
交易指标系统与理论应用_第3页
交易指标系统与理论应用_第4页
交易指标系统与理论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易指标系统与理论应用3.4.1艾略特波浪理论-教你如何数浪

艾略特(Elliott)波浪理论是20、30年代由RalphNElliott的手稿中诞生的。当时美国正经历经济大萧条,道指由当时的高位381点下跌至41点。失业、破产、企业清盘等等都困扰每一个美国人的思绪。在30年代末期,却有一个人力排众议,指出未来几十年,将会出现一个超级牛市。事实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个人就是波浪理论的始创人——艾略特。

要注意的是到每个「上升」浪可拆细成更低级别的另一个5浪结构,每个「下降」浪本身可以拆分成更低级别的3浪结构。

3.4.1.1五升三降是波浪理论的基础

波浪理论认为:股票市场的发展遵循着5浪上升、3浪下降的基本形态,从而形成包含8个浪的完整周期。前面五浪所组成的波浪是股市运行的主要方向,而后面3浪所组成的波浪是股市运行的次要方向(见右图)。图中的第1浪、第3浪和第5浪称为驱动浪,第2浪和第4浪则称为调整浪。

5升3降波浪理论图

经过第1浪至第5浪推动之后,又会受到a、b、c三浪的修正。在这个完整的八浪周期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类似的周期变动……,如此不断地重复。这样,较小级别的波浪总是包含在较大的波浪中,或者说:波浪理论认为,任一序列中,任一级次的浪,均可被细分以及再细分为较小级次的浪。但5升3降乃是其基础。

为方便数浪者辨认浪的级次,一些波浪符号就应运而生。

捷径数浪法则:

1)浪2的低点必须高于浪1的起点

2)浪3不可是1、3、5三组上升浪中最短的一组

3)浪1顶部与浪4底部不可相交迭

下图说明如何数浪是正确的,如何数是不正确的。

图中浪4的低点不能低于浪1?的高点

图中浪3不能是1,3,5浪中最短的一浪

3.4.1.2推动浪的变化-延伸浪

上升周期是以1、2、3、4、5来做标记。然而1、3、5浪是向上的推动浪,可以再细分出5组小浪。在实际的市况中上升浪受外围因素影响会出现变化。

主要有:

1)延伸浪(Extensions)

2)上升楔形5浪(DiagonalTriangles)

3)失败5浪(Failure)

所谓延伸浪,是指1、3、5三组上升浪中,其中一组次一级的上子浪,出现以下寻常的放大和拉长,令整个5个浪的形态扭曲至呈现9个浪。

在现实中波浪的延伸是经常出现的,一般情况下,3个推动浪中只有一个浪会出现延伸。这个事实,使波浪的延伸现象变成了预测推动浪运行长度的一个相当有用的依据。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发觉第3浪出现延伸时,那么第5浪理应只是一个和第1浪相似的简单结构。或者,当第1浪与第3浪都是简单的升浪,则有理由相信第5浪可能是一个延伸浪,特别是当成交量急剧增加时。请注意,在成熟的股市,延伸浪经常会出现在第3浪中;而在新兴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中,第5浪往往也出现延伸的现象。

3.4.1.3上升浪的变化-上升楔形5浪

上升楔形5浪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上升形态。顾名思义,上升楔形5浪是指整个5浪是以上升楔形出现。所谓上升楔形就是指价格的走势可以用两条向上的逐渐汇聚的趋势线划成。通常是由于3浪的升势过急所引致。跌破楔形底的话会出现较大跌幅。

艾略特使用「失败形态」的字眼,藉以描述第5浪的运动未能突破第3浪终点的价格水准。

当第5浪不能创新高(低)时,很可能市场会出现大逆转。要留意的是第5浪中的次一级5个小浪清晰出现后才可确认此「失败5浪」。否则,如果它只是以三个浪行可以演变成「4浪中的b」,「失败的第5浪」的出现弱势股也较常见,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基本面出现突然的重大变化而造成的。例如,利率变动、战争、政变等。不过,单有基本面的变化而第3浪没有过分扬升的话,则也很难令第5浪失败。

3.4.1.4调整浪的变化

调整浪的变化相当复杂,型态种类比驱动浪要多得多

传统上,波浪理论将修正浪分为四种形态,现分别介绍如下:

(1)之字浪(ZigZag):之字型的修正浪是三浪运行的,以A–B–C标识。它可以细分为更小一级的5–3–5的形式。牛市中的之字形态,是三个浪下跌的调整浪,熊市中的之字形态,是三个浪上升的调整浪。之字形态的调整浪,其A浪由5个次一级的子浪组成。B浪则由3个次一级的子浪组成,而且B浪的终点明显地低于A浪的始点水准。有时,特别是当一个之字形态未能达到正常的目标时,市场会出现连续两个(甚至三个)之字形态。每一个之字形态之间由一个「三浪」所连接(X浪),即所谓的双重之字形或三重之字形。这些衍生的变化形态就好比是推动浪中的延伸形态,只是较为少见。

(2)平台浪(Flat):调整浪细分为3–3–5,同样以A–B–C辨识。由于市场在推动浪之后缺乏足够的调整力度,使得A浪无法像之字浪形浪那样形成完整的五浪。

因此,B浪的反弹(下调)也得以接近A浪的起步点才结束。当然,接下来的C浪一般也在较A浪终点不远的地方即告终结。不像之字浪中的C浪,结束的位置往往明显低于A浪的终点。熊市中的平台浪,与牛市相同,只是倒转过来而已。整体而言,平台浪的调整浪,对于先前推动浪的调整力度,经常小于之字浪。

艾略特波浪理论认为,平台形修正浪经常出现在强劲的市场趋势中,许多时候是在延伸浪后出现。而且,市场走势愈强,平台整理的时间就愈短。与双重(三重)之字浪形态一样,平台浪也有双重平台、三重平台。

在三角形态中,大部份的次一级细浪都是之字浪。某些时候三角形态将会延伸为9浪,是因为其中一个次级浪本身以三角形态出现,E浪的可能性最大。E浪的终点更后多时略为穿过支持或阻力线。艾略特认为,三角形态通常只会出现在第4浪、B浪或X浪中。第2浪形成三角形态的机会甚少。股票市场中,当三角形态结束之后运行的推动浪经常会出现「飙升」的情形。其上升目标大概就是三角形态最宽部份的距离。我想,读者在平常的分析中也会有类似的经验,因为这和一般价格型态分析的目标是相同的。

(3)双重三或三重三形态:前面所提及的三种形态,都是简单形态的调整浪。双重三或三重三则是复杂形态的调整浪。艾略特认为,当一个简单形态的调整浪运行结束之后,如果市场不允许出现新一组推动浪,那么它还要继续在过渡浪(标记为X浪)之后再运行一个调整浪。有时候,这种情况还要重复两次。

3.4.1.5艾略特波浪和市场心态的对比

艾略特波浪的每一种波浪都具体地反映了市场大众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现象刺激,再加上个人不同的理解而出现的不同判断。市场心理从悲观到乐观,然后又乐极生悲,每一次都沿着类似的轨迹前进,但又不尽相同。无论是超大循环浪或是细浪,其波段都相当清晰。

大部份的第1浪只是整个市场底部的一部份,随后的第2浪将会令市场认为熊市又再重现。大级别的第1浪总是在价格指数经历痛苦的调整之后出现的,市场资金充裕,但经济仍处于不景气,不过未来前景乐观。

第2浪:人心依然恐惧,它经常把第1浪的升幅吃去大半,以致于在第2浪的终点出现时,市场无利可言。因此,第2浪出现之字浪或双重之字浪的概率比第4浪要大。

第3浪:各种资金纷纷介入,令供求关系失衡,基本面彻底改善,投资者的信心明显恢复了。通常,会出现最大的成交量及价格变动。中等级别的第3浪通常是所有推动浪中最长的,经常出现延伸。

第4浪:第4浪通常比较规范。其深度及运行时间也比较容易预测。一般情况下,如果第2浪是简单进行,第4浪就会复杂,相反,如果第2浪是复杂进行,4浪就会简单进行。由于第5浪高价股很少有精彩的表演,故小幅上落较为正常,而低价股大幅回吐也只是为强劲的第5浪去制造泡沫而打底。

第5浪:通常是产生泡沫的地方。市场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人们开始透支未来。但是,市场上原来的聪明资金(SmartMoney)已获利回吐。在较大级别的第5浪,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某些分析师的豪言壮语。也可以听到从来不涉足市场的人都加入买卖。大级别的第5浪可能在经济末开始变坏之前,升市可能就结束了。

A浪:市场大众一般都会相信,「A浪」只是正常的调整或反弹而已。有时,个别股票会提前出现大跌,技术上极具杀伤力。但散户仍然无视风险,坚决买入。

B浪:B浪是骗人的,是叫人上当的把戏,是长仓的陷阱,是投机者的天堂,也是散户心态的放纵。通常,市场大众会认为A浪只是正常的回调,B浪出现时大部份人会认为新一轮升浪已展开。传统的波浪理论认为,B浪在技术上很少是强劲的。当人们发觉B浪反弹,不能穿越A浪起步点时,大众开始紧张。

C浪:下跌C浪通常极具破坏性。投资者在这个跌势中,除了抛售套现,别无他法。这个特性,在之字浪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这个周线图中看到730美元/盎司是阶段性的高点。

3.4.2K-wave计算投资“黄金期”

「康德拉捷夫长周期(KondratieffWave)」为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NikolaiDmitrijewitschKondratieff,1892-1938),史太林时代的俄国经济学家,利用1789年至1926年的数据于1925年提出的理论,认为世界经济的消长,存在着50到60年的长周期波动。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理论缺乏足够的统计资料验证,所以长期以来乏人问津。直到19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福里斯特(JayW.Forrester)在他多年来所做的世界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中,验证了长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这个理论才被经济学者所接受。

3.4.2.1K-wave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春——通胀增长期(Spring)

在这个阶段,政府的角色是被动的。经济从之前衰退的谷底复苏过来,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频密的经济活动为参与者带来财富,资本性开资亦随即增加,希望为将来带来更多的盈利。市场气氛使货币流动的速度增加和生产力的扩张,促使货品价格上升。根据以往的经验所得,这个阶段需时25年。在这个时期,失业率下跌,工资和生产力上升,商品价格相对较平稳。

夏——滞胀期(Summer)

最后,爆炸性持续的经济增长到了尽头,因为人力资源和其他天然资源是有限度的,经济增长于是受到限制。不平衡的时期终于到了极点,很多经济活动都受到生产的樽颈问题而减少生产量。这个阶段后期的特征是高失业率和严重经济衰退。虽然这个衰退期是短暂(通常是3至5年),但是这已扭转了经济的结构和人们对经济的预期和看法。这个「受制的经济增长」的高峰期限制了经济再度增长的能力,大家对经济持保守的态度引致未来20-25年的经济巩固期的出现。高峰期很多时会有战争出现来加速引发衰退出现,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战。

秋——通缩成长期(高原期)(Autumn)

经济不平衡和真正的限制引致根本性的经济衰退。但在人们过去30年经济增长期所累积的财富和惯性的消费模式,加上价格迅速的增长,暂时性地扭转经济下滑的情况,经济进入低增长期和十分温和的繁荣期。因为经济经过结构性转变后,经济变成更加依赖消费开支来支持。经过战火的洗礼,人们对政治趋向稳定和对前景自由回复正常的憧憬,令之前对经济悲观的情绪一扫而空。这个时期工业增长的特征是十分行业选择性的,新的科技和社会理念充斥市场,强烈的复苏概念深入民心。底子里的经济衰退加上惯性消费的模式,令社会及个人的欠债问题严重加剧,最后财富的消耗远高过经济所能支撑,经济就跌入严重和漫长的衰退。

冬——衰退期(Winter)

冗长的高原期令货品价格结构崩溃。之前累积的财富消耗得七七八八,引发经济突然转向收缩。通常第二期的经济衰退是三年的崩溃,跟随着是15年的通货紧缩。通缩期的特征是利率和薪金都是在周期性的高位或低位。Kondratieff认为衰退期是之前经济过度增长的一次大扫除,和建立下一次经济上升的底部。特点是有许多的公司评级被调低,经济增长预测下降。之前的科技创新技术在这个时期得到细致的调整和改进,使得这些创新的技术能得以普及和廉价生产。工业逐步把创新科技的技术巩固。这些逐步的创新技术限制了边际利润和盈利增长。

3.4.2.2当前经济周期

以下是美国自1784年历来的四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我们会发现战争会发生在夏天阶段和冬天阶段。我们亦发现投机泡沫和债务高速增长多发生在秋季阶段。

K-Wave研究的主力集中于整体经济债项的膨胀和无力偿还,而不是个别股票市场的上落。K-Wave最后阶段的通缩期是因为债务泡沫的崩溃,引发经济急速衰退。

很多分析员都认为这个新的周期在1949年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低息和价格低廉的情况下、百废待兴,31年的大箫条的债务泡沫也因时间而慢慢得以改善。在50年代世界经济从长达20年的战争中复苏过来。50及60年代经济在低通胀的环境下结实地成长,到了70年代,商品价格开始大幅飙升。商品价格更在1980年见顶。

80年代之后K-Wave的第三阶段的秋也在运行中,股市和楼市的泡沫开始形成和成长,商品期货的价格从高位崩塌。利息和通胀随即回落,在低息和低通胀的环境,及平息的诱惑下,人们借钱高度透支来作投资和消费。债项泡沫迅速膨胀,接着,人们用新债来支付旧债。美国的国债就此不断上升。现在美国债台高筑,如果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美国要再度大幅放松银根、降低息率来刺激人们再度消费和投资,变成几近不可能。因此,信贷危机一触即发。

在科网股热潮和纳斯达克高潮过后,Enron(安隆)、Aldelphia、KMart、GlobalCrossing、WorldCom(高通)、ArthurAnderson安达逊会计师事务所等等机构,都因为财务丑闻相继出事,Gener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