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气象事业发展的理念: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和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国气象局进一步确立的两大发展主题是: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3.60年的实践,我国气象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优良传统,为继续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哪些重要启示?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发展;二是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三是坚持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四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改善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五是坚持弘扬优良传统和发展先进气象文化不动摇,不断凝聚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4.胡锦涛总书记对中国气象事业提出的提升“四个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5.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重点:发展以提高气象服务覆盖面和满意率为目标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以面向预报服务业务和发展需求且能连续、稳定、可靠运行为重点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使其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业务体系。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宗旨是提高整水平,发挥总体效益,切实增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福祉安康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6.气象现代化体系:建立一体化气象观测体系,构建气候系统观测平台,使之成为地球观测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使之成为气候系统的信息中心;
完善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使之成为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基础;
完善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构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使之成为全国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柱。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总体结构及相互关系是:主要由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构成,各业务间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由国家需求引领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并通过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需要引领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科技、人才、装备保障和信息为其提供支撑。7.抓好基层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任务有(1)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2)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目标的党性锻炼(3)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4)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5)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6)建立健全“三人民主决策”机制(7)坚持实行“局务公开”制度(8)切实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和财务管理(9)自觉接受监督
1.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气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确保气象观测质量,提升基层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改善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条件,优先解决艰苦气象台站突出问题,努力构建和谐部门,促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2.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气象工作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按照《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的要求,建成探测环境较好、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稳定、观测质量高的基层气象观测平台,初步建成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当地天气气候特点的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决策、公众气象服务用户满意率达到90%以上。基层气象台站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比例整体提高10%。台站基础设施、学习文化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学习型单位初步形成,市级以上精神文明单位基本建成。基层党建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气象台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3.新时期针对基层气象业务和服务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现代化水平和观测质量仍然需要稳步提升;订正预报工作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需要充分加强;队伍结构和人才素质需要优化提高;职工工作生活条件需要不断改善;东西部对口交流支援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三讲公共气象服务1.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义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2.从服务对象上讲,公共气象服务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
3.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会议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是: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基础性公共服务范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是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4.公共气象服务的属性是:公益性
5.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会议提出的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是:公共气象服务要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以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服务能力为核心,以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与公共气象服务协调发展,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这是各级气象部门进一步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原则与指针。6.《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气发〔2009〕30号)中提出的公共气象服务的八大主要任务: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等八大主要任务
7.县级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包括: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包括编制县级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加强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上报,开展气象灾害普查、调查;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建立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县级气象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公众气象服务:为公众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向公众普及气象科普知识等农业农村气象服务:包括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气象服务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在上级气象局指导下,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服务;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气象预报服务等。专业气象服务:
第四讲气象预测预报1.目前我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能力明显不足,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数值预报的变分同化技术、模式物理过程的优化改进以及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3)一些新型气象观测资料(如卫星、雷达、风廓线等多种资料)的有效应用不足。(4)对气候系统主要成员的异常和作用的认识不明晰,其可预报性和预测信号的识别和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2.县级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主要内容有:(1)数值预报,根据本局能力,承担相应数值模式预报效果的检验分析和解释应用工作。(2)天气预报,县级主要负责对上级所做的预报结果(包括中短期常规天气要素预报、灾害性天气及相关灾害中短期预报、雷电预报预警)进行补充订正,对上级开发的延伸期天气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和检验。
(3)气候预测,县级负责对上级所做的月、季(汛期)、年度和年际气候预测的解释应用。
(4)应用气象,县级主要负责农业气象监测评价和解释应用;若本县市负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则负责当地人影作业条件预报的解释应用;负责补充订正上级专业气象预报。
3.什么是气象预报预测系统:?4.什么是天气预报:是指对天气未来发展状况的预估,诸如降水、云、风(风速、风向)以及气温等的未来可能状况。5.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临近预报的预报时效是:0~6小时6.中国气象局在《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中规定的临近预报的预报时效是0~2小时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工作重点是:监测和预警台风、暴雨、飑线、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下击暴流、雪暴等灾害性天气。
7.短期天气预报1~3天和中期天气预报的预报时效分别是72小时以上240小时以内的天气预报。
8.什么是集合预报:大气本身的混沌特性使得数值模式对于初始场的微小误差十分敏感,而初始资料的误差和模式的误差带来了大气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和大气模式的不确定性,利用数值预报模式在确定性预报的初始场上施加一些能反映初值不确定性的扰动,然后用带有这种扰动的初值制作一系列预报,并将这些预报的集合称之为集合预报目前针对中期预报的集合预报对形势场的可用预报时效是7~8天9.简述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进一步解释和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统计、动力、人工智能等方法,并综合预报经验,对数值预报的结果进行分析、订正,最终给出更为精确的客观要素预报结果或者特殊服务需求的预报产品。
10.什么是气象灾害:指由气象原因造成的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现象。其主要特征有: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十分严重;旱涝等灾害持续特征明显;群发性突出,即常常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多种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发生频率高、季节性强;种类多,易引发次生灾害。第五讲综合气象观测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定义:是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五大圈层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开展长期、连续、系统的观测。作用是:——在防灾减灾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所造成的损失,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气象保障能力,迫切需要实现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立体、连续观测,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气候和气候变化导致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这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外交问题。为了深化对气候变化事实和规律的科学认识,推进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工作,减少或消除有关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能力,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定量描述和预估水平,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及措施,需要开展代表性好、精度高、长期稳定运行的基准气候监测,并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连续观测。
——在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方面。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核心。为了建立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各类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供均一性更好、时间序列更长的观测资料,需要建立时空布局精细、合理的观测站网,以获取陆地气象服务区、天气气候敏感区和关键区及海洋地区的高精度、高准确度、及时、稳定、可靠的观测数据,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能力。
——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建设方面。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越发展,气象条件对各行业特别是天气气候敏感行业的影响越大,气象服务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交通、航空、航天、水利、环境、电信、电力和能源等行业对各类专业气象观测的需求日益增强。
——在履行国际义务方面。多年来,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参与观测数据的国际交换,为全球气象预报服务业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全球观测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包括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实施了许多地球观测计划,旨在将现有及新建的各类观测系统集成一体,相互协调,共享观测数据和信息,以提高观测系统的效益。中国作为参与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也对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在大气科学方面。气象观测是大气科学发展的基础。由于大气现象及其物理过程的变化较快,影响因子复杂,除了大气本身各种尺度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太阳、海洋和地表状况等,都影响着大气的运动。虽然在一定简化条件下,对大气运动作了不少模拟研究、大气运动模型实验,但组织局地或全球的气象观测网,获取完整准确的观测资料,仍是大气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途径。历史上的锋面、气旋、气团和大气长波等重大理论的建立,都是在气象观测提供新资料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不断引进其他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成果,增强气象观测能力,是发展大气科学的重要措施。
2.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由地基、空基、天基气象观测系统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构成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集成系统。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从以天气尺度为主到对多尺度系统的综合观测,从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到对天气、气候系统发展过程的综合观测,从对单一大气圈的观测到对气候系统各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观测;从对同一观测要素或对象的单一观测到多技术、多手段的综合观测;从单部门观测到多部门集成的综合观测;从提供初级观测产品到提供多种数据融合的综合高级观测产品等方向发展。
观测系统向“观测-预报预测-应用”一体化协调发展。观测与预报预测和服务需求之间逐步建立互动机制,对观测系统的动态需求评估日益重视;对观测数据质量、观测系统成本效益的评估日益重视;对各类观测系统的科学组合与合理配置,以获得最具代表性的大气信息的评估工作日益重视。
地面观测的发展趋势。气象预报预测的精细化要求地面观测向提高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方向发展,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和影响评估要求由传统的大气状态观测向气候系统观测领域拓展。遥测遥感技术在地面观测中将得到更广泛应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向自动化观测方向发展。移动观测技术将作为有效的应急补充手段得到发展。地面观测技术总体上朝着遥感遥测、自动化、高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方向发展。
高空探测的发展趋势。提高观测质量仍是今后高空探测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传感器方面采用硅压阻压力传感器、提高温度传感器防辐射能力和湿度传感器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缩短传感器的响应时间。采用数字化测量仪器,减少地面基值测定以及瞬时观测的误差。推行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风的探空系统。进一步优化AMDAR系统,在商用飞机已有的温、压、风向和风速观测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增加湿度传感器。由于无人驾驶飞机成本不断降低,对天气条件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在大气探测技术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专用气象探测飞机也成为大气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基遥感系统发展趋势。气象雷达探测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地基雷达探测到空基、天基雷达探测;从单基探测到多基探测;从单一参数探测到多参数探测;从低时空分辨率探测到高时空分辨率探测;从单站探测到全网的综合探测。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将是未来20年天气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风廓线雷达技术已发展成熟,组网资料己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广泛应用。GPS/MET向高密度、高时空分辨率水汽和电离层廓线的综合探测发展。
气象卫星的发展趋势。气象卫星向“一星多用”、组网观测方向发展,对地球系统进行连续、稳定的综合观测;探测技术向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辐射精度以及全球、全天候、多波段观测的“四高两全一多”方向发展;探测方式向主、被动相结合发展,可更好地获取全球降水、土壤湿度、风场、大气气溶胶垂直廓线等定量信息;遥感应用向定量化方向发展,遥感应用的定量化水平和精度不断提高,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在数值预报预测中将得到充分应用。及主要任务有(1)气候系统观测能力建设。地面基准气候观测要加快地面基准气候站的调整,推进地面基准气候观测网建设;提高地面基准气候观测的准确性和稳定运行能力。高空气候观测要提高高空气候观测精度,开展高空基准观测业务和臭氧探空试验。辐射观测要完善辐射观测网建设,提升辐射观测能力;提高辐射观测的准确性。卫星气候观测要提升卫星气候观测能力,推进卫星气候观测及资料处理。
(2)天气观测能力建设。地面天气观测要加快国家级地面天气观测站网的优化调整,增强自动化观测能力。雷电监测要规范雷电监测业务,提升雷电监测能力。海洋气象观测要建立近海海洋气象观测网,推动海洋船舶气象观测。区域气象观测要优化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完善运行管理。高空气象观测要完善常规探空系统,稳步提高观测质量;推进火箭探空观测;推进飞机气象观测。地基遥感气象观测中要完善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布局建设,稳步提高观测质量;开展风廓线雷达业务网建设;增强地基GPS/MET观测系统能力;推进微波辐射计观测;城市气象观测要加快城市气象观测系统布局规划,推进城市气象观测能力建设。
(3)专业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农业气象观测要优化农业气象观测站网,调整观测任务;改进农业气象观测手段,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能力;实现观测资料的信息化,完善观测规范和业务流程。交通气象观测要推进交通气象观测网建设,强化行业管理。人工影响天气观测要依托基本气象观测系统,开展满足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需求的观测。环境气象观测要完善环境气象观测。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要推进和完善风能资源观测网建设,强化行业管理。建设太阳能资源观测网。电力气象观测要加强电力气象观测网建设,强化行业管理。空间天气观测要初步建立空间天气地基观测系统。
(4)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和资料融合。要完善数据标准;建立健全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加强观测资料监测评估和资料均一性分析;加强观测资料融合;增强观测资料的共享能力。
(5)技术保障能力建设。要加强和完善各级保障机构建设,优化整合技术保障业务。建立监控业务体系,提升观测运行监控能力。完善计量检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保证气象观测准确可靠。完善维护维修体系,提高装备维修时效。完善现代供应保障和应急储备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化水平。开展气象观测场室标准化建设等。
(6)科研开发及能力建设。科研开发要在观测系统业务布局的科学研究、观测设备研制、新设备新技术预研究、观测方法研究、观测数据处理与产品开发技术、装备保障技术和方法研究等方面开展重点任务,重点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气象仪器研发中心、综合气象探测试验基地、综合气象探测实验室等,开展若干综合观测试验计划。
(7)培训能力建设。要建设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相衔接的教育培训平台及相应的培训基地。
4.“十二五”期间,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形成地基、空基、天基观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保障有力、基本满足需求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科学完善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区域气象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为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奠定基础。
5.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台站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重点工作主要包括气象观测数据的获取、观测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等。
6.如何做好探测环境保护工作:(1)高度重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
(2)加大对全社会的宣传力度(3)建立健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4)强化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监管(5)切实作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工作(6)进一步加强对台站迁建以及新建、扩建、改建的探测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7.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工作要求有:(1)区域气象观测站的日常维护(2)区域气象观测站业务管理第六讲坚持气象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内涵:一是依法行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是对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规章委托的组织的要求,而不是对各级党委、审判和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各类企业的要求,更不是针对普通群众的要求。二是依法行政所依“法”,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省和省会市、较大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制定的部委规章、省和省会市及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以及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三是依法行政中的“行政”,主要是指外部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有外部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之分。外部行政行为是对社会实施的公共管理,体现国家意志,其管理行为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联系紧密。内部行政行为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部门的工作要求、部署,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协调,公务员和机关财务的管理等。这两类行政行为都应坚持依法行政,但两者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依法行政,重点是外部行政行为要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以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或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严格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
3.县级气象主管机构气象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在防雷管理工作中要做到:1、依法管理。掌握必要的立法知识,维护法制统一,下位法不能增设超越上位法的条件、程序。2、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履行行政许可职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布规定,公开实施和结果,公示有关材料,公告委托、听证事项;坚持便民、高效及信赖保护原则: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坚持救济原则:合法权益因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坚持监督原则:对行政机关监督、实施单位人员监督。3、履行义务,遵守要求。气象主管机构实施气象行政许可,不得在法定条件之外附加其他条件;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产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气象主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办理气象行政许可或者实施监督检查,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4、敢于执法,更要善于执法。防雷检测人员和执法人员分离;优先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选择执法时机和对象,避免激化矛盾;严格遵守程序和原则,罚过适当;谨慎面对媒体,正确地引导舆论;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5.气象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1)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气象立法和制度建设
(2)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3)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气象行政管理水平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行使权力,要依法有据、程序正当。(4)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气象行政执法能力(5)推进政务公开,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主要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健全机制和职责。三是加大投入保障。
四是加强法制队伍建设。6.社会管理的内涵: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气象社会管理内容:指对气象相关公共事务、从事气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管理。7.气象部门有哪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气象部门履行相关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少量的市场监管职能。气象探测管理职能;气象预报管理职能;气象灾害防御职能;应急响应机制;应对气候变化职能;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职能;行政许可职能;立法和监督检查法律法规实施职能;部分市场监管职能;指导和监督社团实施部分气象行政许可项目职能;内部审批管理
8.谈谈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措施、经验与教训。第七讲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1.两个体系的具体内容是: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2.《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规划年限:(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书模板-《护士节系列活动方案》
- 低温仓储系统的运行与调试考核试卷
- 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战略与新产品开发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与工业化应用考核试卷
- 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 与数列相结合的概率综合问题-2022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之大题专练(解析版)
- 淮阴工学院《建筑功能与造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工程项目管理2》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焦炭及其副产品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范本
- 无烟文化艺术活动方案
- GB/T 42455.2-2024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第2部分:智慧社区评价
- 地 理期中测试卷(一)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山东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限公司招聘9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常用钢制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管帽理论重量体积表
- 柴油购销合同
- 高炉矿渣粉的生产、成本及其应用
- MD380总体技术方案重点讲义
- 天车道轨施工方案
- 城建档案馆资料归档目录
- 酒店流水单模版
- 开盘八法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