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1标段(桥梁工程)两岔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PAGE·PAGE116·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目录TOC\o"1-3"\u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1.3设计概况 22.工程概况 22.1线路概况 22.2技术标准 22.3主要工程数量 3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及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32.5工程特点 32.6控制工程及重点工程 43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特点 43.1自然特征 43.1.1沿线地形地貌 43.1.2沿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3.1.3沿线地震动参数 43.1.4沿线气象条件 43.2交通运输及通信情况 53.2.1交通情况 53.2.2现场施工场地条件 53.2.3沿线通讯条件 5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 53.4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 53.4.1水泥 53.4.2粉煤灰 63.4.4碎石 63.4.5砂 63.5与其他施工有关的情况 64.施工总体方案 64.1建设总体目标 64.1.1质量目标 64.1.2安全目标 74.1.3工期目标 74.1.4环水保及节能目标 74.1.5文明施工目标 74.1.6技术创新目标 74.1.7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7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8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84.4施工准备及建设协调方案 84.4.1征地拆迁、施工便道、临时电力工程 84.4.2施工物资供应计划 94.5工程接口及配合 95大临工程及过渡工程 95.1生活、生产房屋 95.2混凝土拌合站 95.3钢筋加工场 105.4施工便道 105.5施工用电 105.6施工用水 105.7施工测试 105.7.1工程测量 105.7.2试验检测 135.8内业资料 165.8.1内业资料的收集 165.8.2内业资料的整理 175.8.3内业资料的归档 175.8.4内业资料的移交 176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186.1塌孔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 186.1.1处理办法 186.1.2预防措施 186.2漏浆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 186.2.1处理办法 186.2.2预防措施 197.施工方案 197.1施工准备 197.2钻孔灌注桩 197.2.1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 197.2.2钢筋笼制作安装 227.2.3水下混凝土灌注 257.2.4钻孔灌注桩的工艺要点 307.2.5钻孔灌注桩的工艺要求 307.3承台施工 317.3.1施工方法 317.3.2承台施工工艺 327.3.3承台施工工艺要点 347.3.4质量控制及检验 357.3.5安全及环保要求 367.4垫块施工 377.4.1施工工艺流程 387.4.2质量控制 397.5墩(台)身施工 407.5.1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407.5.2脚手架施工 427.5.3钢筋制作与安装 467.5.4浇筑混凝土及养护 467.5.5拆模 507.5.6混凝土拆模后的养护 507.5.7支承垫石 507.6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507.6.1原材料选择与混凝土配制技术措施 507.6.2混凝土搅拌 527.6.3混凝土运输 527.6.4混凝土浇筑 537.6.5混凝土振捣 547.6.6混凝土养护(现浇结构和构件混凝土的养护) 547.6.7混凝土拆模 557.7钻孔桩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567.8承台施工技术措施 567.9墩(台)施工技术措施 577.10桥梁墩台工后沉降控制技术措施 587.11主要附属工程施工措施 587.11.1锥体护坡施工 587.11.2浆砌石施工 598.资源配置方案 618.1.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采购供应方案 618.1.1主要材料使用计划 618.1.2供应方案 628.1.3质量控制办法 628.2劳动力计划 638.2.1专业技术工人的来源与岗前培训 638.2.2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 638.3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648.3.1临时用地 648.3.2复耕措施 648.3.3临时用电 659.试验机构、试验手段、检测程序及试验工作的总体安排 659.1试验机构 659.2试验手段 659.3检测程序 699.4施工期试验工作安排 709.5试验工作的总体安排 7210.管理措施 7310.1标准化管理 7310.1.1建设管理标准化 7310.1.2实施方案 7410.1.3实施要点及内容 7410.1.4过程控制标准化 7810.2文明施工措施 8010.2.1文明施工目标 8010.2.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8010.2.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010.3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8410.3.1创优规划 8410.3.2创优保证措施 8410.3.3质量保证措施 8510.3.4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 8910.4安全保证措施 9210.4.1安全目标 9210.4.2安全承诺 9210.4.3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9310.4.4安全保证措施 9310.4.5专项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9510.4.6桥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9910.4.7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0010.4.8事故处理程序 10310.5工期保证措施 10510.5.1工期目标 10510.5.2工期保证体系 10510.5.3确保工期的主要措施 10610.6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0710.7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10910.8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 11010.9节约用地措施 11210.10降低造价措施 11210.11各类资源管理措施 11210.12对可能发生的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的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建立预警机制并作出相应的预案 11311.附表 114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 1)新建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桥梁施工图D1K451+376两岔河大桥施工图(长昆段施桥参-20)及参考图(长昆施桥参01-B等)。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3)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贵州)CKGZTJ-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5)《铁路工程桩基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2008);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J338-2004);7)《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J263-2003);8)《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0)《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12)《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J342-2004);13)《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14)《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1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1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J460-2005;17)《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J463-2005;18)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19)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1.2编制范围两岔河大桥下部结构全部工程。1.3设计概况两岔河大桥设计范围:D1K451+321.1~DIK451+456,位于直线上,桥梁墩台内需埋设综合接地,其构造及技术参数见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本桥位于坡道上,为减少坡道对桥台梁缝影响,桥台台前飞檐长度按照相关要求适当调整。本桥地下水(地表水)环境作用等级为H1,桩基混凝土采用C35,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承台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墩台及顶帽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河岸防护采用C20片石混凝土,坡面防护采用C20混凝土挡墙。2.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两岔河大桥中心里程D1K451+376,起止里程:D1K451+321.1~DIK451+456,桥梁全长:134.9m。该桥布置为:3-32m简支箱梁和1-24m简支箱梁。本桥下部结构分别为钻孔桩基础、矩形承台、圆端形实心桥墩和空心桥台等,其中钻孔桩基直径分别为1.00m、1.25m,最深桩基为42.5m,采用C35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承台共计3个,最大高度为2.5米,采用C35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墩柱共3个,最高为2.2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主要技术标准表序号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速度目标值250km/h,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4正线线间距5.0m5最大坡度3.5‰6列车类型动车组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8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9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2.3主要工程数量两岔河大桥下部结构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桩基钻孔m1071.52钢筋Kg1269003C35混凝土m32473.14C40混凝土m395C20混凝土m3693.76挖方m354927填方m31853.7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及特殊拆迁项目情况两岔河大桥跨越村庄和丙溪河,占地约4.74亩,主要以农田和旱地为主;0#~2#墩涉及民房拆迁4户(约450m2),改移220v电力线2.5工程特点该桥紧靠丙溪河,取水较为方便,但桥梁钻机施工中泥浆排放及利用问题突出,项目建设对施工环保、水保要求高。红线和临时用地中包含林地、旱地、水田、山地、电力线、电缆、民房拆迁等。征地内小块面积多,牵涉众多村民的承包地及房屋。征地拆迁工作细碎繁琐,谈判协商难度大。施工道路采用既有便道与贯通便道结合的方式使用,且该桥临近拌合站,运输较方便。本桥为标段内首批开工工点,作为样本引路工程及标准化建设的样板工程来组织施工。2.6控制工程及重点工程两岔河大桥作用环境为H1,混凝土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应采取注浆和回填黏土等有效处理手段对断裂进行处理。3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特点3.1自然特征3.1.1沿线地形地貌桥梁线路位于云贵高原及边缘过渡地带,属云贵高原剥蚀—溶蚀低中山、低山丘陵和高原盆地地貌,总体地势两端高,中间平坦,地形起伏不大。3.1.2沿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沿线地层出露较为完全,自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皆有分布。岩性以灰岩、白云岩类可溶岩为主,相间分布板岩、泥岩、砂岩、页岩及煤系地层,局部地段有玄武岩分布。地质构造:区域范围内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线密集,断层发育,以近SN和NE向断层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两岔河大桥沿线经过的主要水流有丙溪河。Q1/100=241m3/s,H1/100=398.3.1.3沿线地震动参数沿线通过地区为六度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3.1.4沿线气象条件本桥所处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及降雨等各地虽有差异,但变幅不大。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为34~37℃,局部高达39℃,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7℃至-103.2交通运输及通信情况3.2.1交通情况本桥梁所经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区末端,沿线320国道、乡镇公路以及乡村公路形成了完善、发达的公路交通运输网,为本工程的施工运输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本桥主要利用原320国道及玉屏至丙溪村既有乡村道路,施工道路利用村既有乡村道路及新建贯通便道。3.2.2现场施工场地条件本桥所处地区,道路交通较好,农田密布,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在尽量少占土地及山林的原则下,现场的小型临时设施考虑租用当地民房。混凝土与材料主要依靠5#拌合站及7#材料厂供应,因而本桥不再单独设置大临设施。3.2.3沿线通讯条件本桥处于经济较发达地区,通讯网发达,程控电话、无线通信覆盖全境。互联网网络系统完善,接入方便。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施工用水:主要从丙溪河抽水,并沿桥梁纵向敷设水管,再通过敷设水管至各工作面。施工用电:本桥布置1台630KVA变压器供该桥施工,T接DIK451+340电源接丙溪村变电站。施工用燃料:本桥经由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煤炭、油料等燃料市场供应充足。3.4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3.4.1水泥本标段150公里范围内新型干法式水泥厂6家,入围第一批合格供应商目录的3家。其中贵州科特林水泥有限公司和贵州立东水泥有限公司地处玉屏县境内距离最近的用料点仅20公里3.4.2粉煤灰贵州大龙天成工贸有限公司至本标段用料点运距较近,从运输距离、保供能力、质量保证上有较大优势,因此选择该厂产品II级粉煤灰做为工程所用。3.4.4碎石由贵州玉屏大龙镇付家湾砂石厂做为前期供应,为了保证碎石储备充足,现已投入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地材质量与供应稳定。预计2010年11月20日正式生产,并与生产企业签订供货合同。3.4.5砂采用付家湾砂石场生产的砂用于施工,为了满足今后砂的供应质量,现已投入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为经后大批量使用做好充分准备。3.5与其他施工有关的情况1.地区卫生防疫情况沿线未发现区域性地方疾病。地方各级卫生防疫系统健全,防治措施行之有效。沿线目前无典型的地方流行病。2.民风民俗两岔河大桥位于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镇丙溪村,村民多为侗族,工程建设期间应注意熟悉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遵守乡规民约,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到平等待人、和睦共处,把握和谐、平等、团结三要素,构建民族路、和谐路。4.施工总体方案4.1建设总体目标4.1.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零缺陷。4.1.2安全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施工过程中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安全生产一般事故;杜绝因施工引起的特别重大和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遏制因施工引起的较大铁路交通事故。4.1.3工期目标两岔河大桥计划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施工(不含施工准备工作),于两岔河大桥0#桥台与屯坡隧道出口距离较近,且共用一条施工便道,为了降低施工成本,避免施工相互干扰,两岔河大桥0#桥台计划在屯隧道出口进洞后再进行施工;两岔河大桥4#桥台位于盘坡隧道进口的山坡上,为了施工方便,待盘坡进口与两岔河大桥桥尾之间的路堑开挖完成后,再组织进行施工。4.1.4环水保及节能目标环境、水体得到有效保护,与社会和谐相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干线铁路,达到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4.1.5文明施工目标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4.1.6技术创新目标紧密围绕生态脆弱、土地及地材资源匮乏等工程及环境特点,以建设“优质、平安、绿色、和谐”铁路为目标,积极吸收消化客专建设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组织参建各方开展岩溶地区桥梁施工、工后沉降控制、轨枕(板)铺设、绿色低碳环保等的施工、检验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努力打造社会和谐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优质型的百年不朽沪昆客运专线。4.1.7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严格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标准建立本项目职业健康体系,制订实施职业健康等各项制度和措施。保证职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职业病、地方病发生。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为前提,协调配合、突出重点、确保工期”为施工组织部署的总原则,投入足够施工资源,积极准备,尽早开工,针对本桥梁线路长、工期紧的特点,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合理组织,力求均衡生产,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为加强管理,更好地按业主要求优质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施工,根据工程项目内容,项目部下设钻孔灌注桩、承台、墩身专业施工班组。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两岔河大桥拟投入钻机7台,从2号墩向两端施工。两岔河大桥计划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施工(不含施工准备工作),于具体施工时间安排如下:施工准备:2010年11月22钻孔桩基础施工:2010年12月1承台施工:2011年01月10日~墩台施工:2011年02月0工期进度计划见附表。4.4施工准备及建设协调方案4.4.1征地拆迁、施工便道、临时电力工程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对重点先期开工点在12利用既有的乡村公路进行改扩建,尽量减少接入线长度,并积极推进全线贯通便道的修建速度,为各工作面施工准备创造条件。加快与地方电力部门的沟通,对全线所需接线点进行规划,做好电力“T”接各项准备工作。4.4.2施工物资供应计划本工程物资供应分甲供物资、甲控物资、自购物资三类,根据物资供应分类采用不同的供应方式。1)甲供、甲控物资甲供、甲控物资计划由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及现场材料储存情况,在每月下旬提交下月物资需求计划,由物资物资人员统计上报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进行统一供应。2)自购物资自购材料由指挥部统一管理,各施工队伍根据现场材料使用及储存情况编制自购材料需求计划,由指挥部与物资生产商联系,按需求数量及时供应。4.5工程接口及配合本桥工序接口主要有钻基础、承台、墩台及上部结构等工序,在施工时需要各工序通力合作,强调施工计划的严谨性,保证各工序按施组有序推进。站前站后接口项目主要有:征地拆迁、综合接地、接触网支柱、预留锚栓及槽道、声屏障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与站后专业沟通,确定各种预留管线的布设位置、标准要求,并按照要求组织各专业合理施工。5大临工程及过渡工程本桥不单独设置大临设施,混凝土与钢筋等材料分别由5#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及7#材料厂供应。场地布置时,发电机房尽量远离村庄或采取防噪措施,避免噪声、扬尘扰民。施工便道尽量避开居民区,不能避开时,改善路况减少扬尘。5.1生活、生产房屋施工处及专业施工班组生产房屋和生活办公用房可在丙溪村租用当地民房,不单独另建。5.2混凝土拌合站本桥混凝土由5#拌合站供应,采用HZS90混凝土拌合机拌制,该拌合站位于新建沪昆客专D1K450+100右侧800m处。5.3钢筋加工场本桥钢筋加工场设在7#材料场内加工,位于新建沪昆铁路D1K450+050线路右侧,靠近320国道。5.4施工便道根据现场实地调查,结合具体施工情况,该桥施工便道利用既有村道引入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共新建三条,总长度约350米,施工便道修建位置详见《两岔河大桥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5施工用电全桥施工用电采用施工专线为主、自发电为辅的方案。本桥配置1台630KVA变压器,沿线布设贯通电路,就近T接。5.6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直接在丙溪河中抽水至蓄水池,再通过敷设水管至各个工作面。5.7施工测试5.7.1工程测量各目测量工作严格遵循建设、监理、设计文件及规范和标准作业,完善各项报批手续。测量工作采用二级测量分工负责制和复核制,通过自检和互检机制协同完成本桥施工全过程的测量任务,杜绝各类测量事故的发生。1.控制测量1).主要任务(1)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控制网(CPⅡ)高程控制网的复测;(2)独立控制网建立;(3)独立高程控制网建立;(4)控制测量方案设计和审批,加密控制点测量。(5)建立桥墩台沉降观测网及梁体变形观测网。(6)测量成果整理。2).本桥控制测量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GPS测量作业技术指标等级a(mm)b(ppm)相邻点间最小距离(km)相邻点间最大距离(km)平均距(km)D≤10≤1021510~15E≤10≤101102~5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水准≤1.0≤2.0644——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仪器配表设备名称制造厂家仪器型号测距精度测角精度GPS南方测绘S825+0.5ppm(静态)GPS徕卡T5+1ppm(静态)全站仪瑞士LEICATC12021+1ppm±1.0"全站仪瑞士LEICATC7022+2ppm±2.0"数字水准仪瑞士LEICANA3003配铟瓦钢尺:±0.4mm数字水准仪瑞士LEICADNA10配铟瓦钢尺±0.9mm,水准尺:±1.5mm3).加密控制网设计和测量(1)CPⅠ、CPⅡ控制网复测a.对设计单位移交的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控制网(CPⅡ)、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复测按照设计单位所交测量成果资料,在同精度的情况下进行。b.复测过程中并报驻地监理进行现场测量记录的确认,c.将复测成果编制测量复测报告上报监理单位审批。(2)控制网的布设和计算。a.测量作业程序及点位的设置和布设原则严格按照规范和有关文件要求进行。b.各测量项目进行换手测量,独立平差计算。c.根据本桥特点,在两岔河大桥桥台和桥尾各布置2个测量控制点,作为施工时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报批资料见附件)。d.为确保该桥测量精度,平面坐标系统建立为桥轴线(曲线桥为起端切线)应为X轴方向,里程增加方向为其正向;由X轴顺时针旋转90。的方向为Y轴。平面坐标系统与CPⅠ或CPⅡ控制点联测,计算出坐标换算关系。e.高程控制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其测量结果进行两组平行严密平差计算。f.二等水准测量往返观测顺序如下: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3)控制测量成果包含以下资料:a.控制测量方案与技术设计书;b.测量计划书;c.控制点平面布置图;d.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e.观测记录手簿;f.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测量成果表。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1).施工过程测量控制主要有以下工作。(1)在开工前对各墩台桥梁工作线交点放出,用线路测量方法对其方向和距离进行复核。(2)测设各类桩基础的桩位和明挖基础的基坑开挖线;(3)桩及墩台中线定位放样和复核。(4)桩混凝土浇筑前对桩位置护筒标高及完工后桩顶面标高进行一次全面复核。墩台基础和墩身每次立模前,校核一次工作线交点的十字线并检查结构物尺寸线;(5)桥完工后对桥梁工作线方向、交点距、高程进行一次全面复测,提供架梁各项资料。2).施工过程中测量的测量资料严格按照沪昆客专贵州段内业资料要求整理完善。3.沉降及变形观测沉降及变形观测网的测量设计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以及有关文件要求进行。1).桥墩台沉降观测的设置和测量精度(1)沉降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2)本桥观测标的设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具体设置情况如下:a.隔墩埋设进行变形沉降观测。b.在承台上布置2个临时观测标,观测标-1位于底层承台左侧长沙方向角上,观测标-2位于底层承台右侧昆明方向角上;墩高大于14m(承台顶到墩台垫石顶)的墩柱埋设2个桥墩观测标,墩高小于14m的墩柱埋设1个桥墩观测标。c.桥墩标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当墩身净空不足4m时,桥墩观测标设置在对应墩身顶帽上。(3)墩台沉降观测频次见下表墩台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进行首次观测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测点移至墩身或墩顶桥位施工桥梁架梁前全程1次/周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注:观测墩台沉降时,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2).观测标的材料构造及点之记的标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5.7.2试验检测1.混凝土常规检测:1)原材料检验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按混凝土原材料及性能检验要求表对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外加剂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向水泥供应商索要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矿物掺和料种类和数量等资料,并对水泥供应商提供的上述资料进行确认,按规定取样复验。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指标必须满足如下的相应要求。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厂(场)。混凝土原材料及性能检验要求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批量抽检项目频次项目频次项目频次水泥烧失量√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出厂日期达3个月。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检验一次,当不足500t或200t时,也需检验一次。氧化镁√√三氧化硫√√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碱含量√√助磨剂名称及掺量√石膏名称及掺量√混合材名称及掺量√氯离子含量√√游离氧化钙√√熟料C3A含量√细骨料细度模数√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料源;②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细骨料400m3(或600t)检验一次,不足400m3(或600t)时也需检验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检验一次。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Cl-含量√√碱活性√√粗骨料颗粒级配√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料源;②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粗骨料400m3(或600t)产品检验一次,不足400m3(或600t)也需检验一次。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卵石)√√碱活性(√)√外加剂匀质性√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6个月者。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检验一次,不足50t也需检验一次。水泥净浆流动度,mm√√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含量,%√√总碱量,%√√减水率√√√坍落度保留值√√常压泌水率比√√√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对钢筋的锈蚀作用√√耐久性指数√√收缩率比√√粉煤灰细度√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3个月者。√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检验一次,不足120t也需检验一次。烧失量√√√含水量√√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Cl-含量√√水pH值√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①任何新水源;②同一水源的水使用达一年者。√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检验一次;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氯化物含量√√硫酸盐含量√√碱含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比√注:√表示检项目2)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检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按下表的要求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抽检,检验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要求检验项目检验频次普通混凝土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脱模抗压强度每班、每一结构部位至少各一组每100m3混凝土至少各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28d或56d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5.8内业资料5.8.1内业资料的收集1)文件的收集文件分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地方政府等的外部往来文件,指挥部与项目部及项目部各科室等内部文件。无论内部文件还是外部文件均应及时处理、认真的收集,归口管理、并作好详细的收发文登记确保不缺失。2)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的收集施工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是反应整个施工过程进度与质量最重要原始基础资料。因此,对于质量检测及施工记录方面的资料必须做到真实、准确、齐全并与工程进展同步。当天的资料做到当天填写、当天签署完毕,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备性,为竣工资料的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5.8.2内业资料的整理1)施工文件的整理施工文件主要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变更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现场调查纪要、业主及上级部门来文、与施工涉及的相关方合同或纪要等。文件应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不同单位之间的文件分类进行整理。为日后查阅及保存的需要,文件应做好编号、登记工作。2)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的整理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明确专人进行整理,每个架子队均设置1名专职技术人员进行如实填写、整理,当天的资料当天清理完成,发现有漏填漏报时及时进行补充完善。5.8.3内业资料的归档1)施工文件的归档工程结束后,所有往来文件均需分门别类进行归档。对于业主有要求要作为竣工资料进行归档的文件要单独进行存放,其余文件参照公司程序文件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归档。2)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的归档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是竣工资料的主体,因此对所有质量检测资料及施工记录均要进行归档。归档的资料采用国家标准档案盒并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分类、分级进行保存,同时作好标识。归档资料均采用铁制档案柜,并做好防潮、防霉措施。归档文件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向业主及有关单位档案部门移交。5.8.4内业资料的移交工程结束后,对所有内业资料,根据国家及建设单位对竣工资料的编制要求及时地进行全面清理、编制,编制完毕后及时向建设单位及相关档案部门进行移交。具体职责分工为:架子队负责基础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填写,单位工程结束后及时向项目部进行移交;项目部负责将架子队上报的基础资料进行归档并保存完好;指挥部工程技术部负责落实竣工资料的编制标准及相关要求,牵头完成竣工资料的移交。6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本桥2#墩和3#墩桩基有断层发育,断层发育给桥梁桩基施工带来了较大隐患。对在断层发育地质条件下进行钻孔施工,主要应控制钻机平稳。在钻孔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塌孔和漏浆现象。6.1塌孔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6.1.1处理办法若出现坍塌,则增大孔内泥浆密度的同时继续钻进;若孔内坍塌严重,则可向孔内填入塑性混凝土至不塌处以上1m,待混凝土凝固3天后再进行钻孔。6.1.2预防措施使用比重和黏度较大、护壁效果好的泥浆,并及时向孔内补泥浆,保持较高的浆面高度;同时注意控制起下钻具的速度,避免对孔壁产生过大的冲击、抽吸作用;储备足够的泥浆和堵漏材料,发现有塌孔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6.2漏浆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6.2.1处理办法在钻孔时,若发现有漏浆现象,可先投放泥球、小石块等堵漏材料,同时及时补浆,并用钻头反复冲击,在孔内搅拌泥浆,使稠泥浆迅速充填在孔内漏浆的间隙,阻挡渗漏而保护孔壁稳定,当漏失停止后,恢复正常钻进;对于漏浆严重的孔桩,则可向孔内投入黏土、小石块、低标号混凝土等将其封堵,然后在用冲击钻头慢速钻进。6.2.2预防措施在钻进过程中,经常观察孔内浆液面的变化,一旦有浆面降低现象,即可向孔内一边投入黏土、小石块,慢速冲击挤密,同回填的造孔方法一致;储备足够的泥浆和堵漏材料,发现大量漏浆时及时堵漏和补浆,避免孔内浆面下降过多。7.施工方案7.1施工准备设计图纸下发,测量放样出线路中线及逐墩(台)位置,结合设计图纸及现场地形地貌及地理条件,对线路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施工方案及提出变更意见。及时进行施工图纸会审,确保施工图准确度。各工序施工中采用先进可行施工方法和工艺,提高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确保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充分论证施工方案,紧密围绕基础沉降、保证结构耐久性、提高整体刚度选择施工方案。按照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用于现场施工指导,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完善临建布置,相关的材料厂、拌合站、施工便道、施工用电、施工用水、现场小临规划建设及设备进场等应提前完成,确保正常施工。7.2钻孔灌注桩7.2.1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图1.桩位放样钻孔施工前,对场地平台加固,再进行桩位放线定位,并插钎标识。2.钻孔方法开钻前要对钻头直径、钻头磨损等情况进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对钻头磨损超过15mm的及时进行更换修补,并设专职记录员记录成孔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主要有泥浆性能指标、钻进深度、地质特征、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1)开孔时先在孔中灌入泥浆或直接注入少量水,投入粘土和小碎石,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2.0m,并防止溢出,掏渣后及时补水。护筒底部以下2~4m范围内一般比较松散,采用浓泥浆(或按1: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以确保护筒底口形成“硬壳”2)冲程控制:①在松散层中,合适冲程为1~1.5②在粉或中、粗砂层中冲程为1~2米,并加入制备泥浆或抛粘土块,勤冲勤排渣,孔内泥浆比重不宜大于1.3③在夹砂卵石或大漂石层中,冲程为1~3米,加入泥浆或抛粘土块,勤冲勤排渣,孔内泥浆比重不宜大于1.4④在岩石层中钻孔时,泥浆比重不宜大于1.2.3.地质验证钻进作业要连续进行,钻孔记录及时填写(正常钻进时时间间隔最多不超过4小时),还要随时控制泥浆稠度。要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要捞取渣样(捞取渣样要求:地质变化处必须取样;正常钻进每2m取一次;对于嵌岩桩,接近微风化层时每0.5m取一次。嵌岩桩进入中风化层必须报检确认方可继续钻进。渣样提取后存放在小塑料袋中,并标明取渣时间、标高和渣样名称,以便查看),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绘制地质柱状图。因本桥2#、3#墩桩基地质钻孔深度未达到对应桩基底以下8米,为进一步查明桩底下岩溶发育情况,在2#和3#墩桩基施工至设计底标高后进行超前钻探,并确保桩底有6米安全底板厚度,方可进行桩身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浇筑。4.检孔及清孔钻进至设计高程后,经对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立即进行清孔,清孔方法采用换浆法。浇注水下混凝土前的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大于50mm)。清孔时,及时向孔内加注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或泥浆面标高。钻孔桩质量标注应满足相关要求。钻孔桩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2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并进入设计岩层3孔位中心偏差50mm4倾斜度≦1%孔深5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渣厚度≦50mm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同时与设计地质工程师进行地质核实,经监理工程师检查与设计地质情况相吻合后,方可进行浇筑。7.2.2钢筋笼制作安装1.钢筋制作1)钢筋加工前应清除油污、浮皮、铁锈。除锈可采用机械除锈、喷砂方法除锈和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除锈等方法进行。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对弯曲的钢筋应调直后使用。调直采用调直机调直。主筋端部弯折无法调直,可采用无齿锯切割。3)钢筋加工前,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每根桩钢筋进行配料,下达配料单。加工人员在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下料时,采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切割,严禁使用电、气焊切割。在钢筋切断前,先在钢筋上用石笔按配料单标注下料长度将切断位置做明显标记,将标记对准刀刃切断。4)钢筋的弯制成型多用弯曲机进行,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均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不作具体规定时,符合下列规定:a.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成180°,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b.受拉热轧带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型弯钩,弯钩的直线段长度不得小于3d,弯钩的直径不得小于5d。c.用光圆钢筋做箍筋时,其末端做成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d;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d.钢筋弯曲时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尺寸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扣除钢筋弯曲调整值。划线时,使用长度适当的木尺,不宜用短尺接量,以防发生误差。第一根钢筋弯曲成型后,与配料表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再成批加工。2.钢筋连接1)主筋采用冷挤压钢套筒连接,其连接的技术要求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的有关规定。2)桩身主筋与加劲箍筋务必焊牢。主筋与箍筋联结处采用点焊,若主筋较多时,可交错电焊及绑扎。3)冬季施工期间,采用电弧焊接有保温措施,焊好的接头严禁立即与冰雪接触。3.钢筋笼绑扎1)钢筋笼骨架在加工场内采用胎具成型法一次性整体制作,用槽钢和钢板焊成组合胎具。将加强箍筋就位于每道胎具的同侧,按胎模的凹槽摆焊主筋,钢筋笼主筋接头要错开,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50%,全部焊完后,拆下上横梁、立梁,滚出钢筋骨架,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箍筋,按设计要求的钢筋位置布置好箍筋,箍筋与主筋连接缠绕紧密,先将箍筋点焊在主筋上,然后用绑丝绑扎。绑丝采用18~22号铁丝,绑丝采用一正一反交叉绑扎的方式,每一扎均要勒紧。2)加劲箍筋设于主筋外侧,在整个桩长范围内自承台底板面向下每隔2m设置一道直径20mm的加劲箍筋,零数可在最下二段平均分配,但不得大于2.5m。加劲箍筋与主筋的连接要采用电弧焊,必须焊牢,要求严格控制电流大小,严禁烧伤主筋。3)对于较短的桩基,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对于孔深较大的桩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笼的每节长度,在加工场地分节制作,其分段长度不宜小于4m,以减少现场连接工作量。4)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混凝土垫块定位,混凝土垫块强度不小于桩身混凝土强度。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对称布置4个。5)成型后的钢筋笼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挂牌置于专用场地处采用下垫上盖存放,妥善保护。6)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方木,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每个钢筋笼制作好后要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桩号装车运出。钢筋笼吊装图4.钢筋笼安装钢筋笼吊装图1)钢筋笼安装采用汽车起重机三点起吊和安装,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起吊见钢筋笼吊装图。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第三吊点在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处,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三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一定高度后,第一、二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三吊点。随着第三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钢筋十字支撑和第二吊点。当骨架下降到第三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圆钢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连接,全部接头接好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在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在护筒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护筒5cm左右),并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2)上下两节钢筋笼采用挤压连接时,先将钢套筒固定在第一节笼上,根据套筒的长度,在第二节笼接头量出插入套筒内所需的长度,并在所需长度外1cm处标识,当第二节笼主筋完全到位后,进行挤压连接。3)两节钢筋笼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需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35d,并不小于500mm。连接时,上下两节的钢筋笼主筋轴心必须对齐。连接完成后,按要求补焊箍筋使其形成整体。上下节对接完成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拔掉承托用的钢管或型钢,继续沉放钢筋笼。钢筋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钢筋笼骨架偏差和检验方法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尺量检查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2钢筋骨架直径±203主钢筋间距0.5d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加强箍间距±205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6钢筋骨架垂直度骨架长度1%吊线尺量检查5.声测管制造和安装1)声测管采用钢管,声测管直径为50mm、壁厚为3mm。其数量及布置2)声测管一般在钢筋笼制造场预先安装在已成型的钢筋笼上,声测管应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采用绑扎方式与钢筋笼连接牢固(不得焊接);声测管连接采用外加套筒焊接方式进行,预防连接处断裂或堵管现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不漏水;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密封好,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和杂物堵塞管道,声测管下端距桩底50cm,上端露出桩头50mm。。当桩径大于2m或桩深大于40m或复杂地质条件下需安设声测管。本桥除4#墩需进行设计补勘后重新设计外,2#墩桩基为本桥最长桩为42.5米,每根桩需要设置3根声测管。3)成桩后的声测管应垂直、相互平行,严禁堵塞现象。7.2.3水下混凝土灌注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完成钢筋笼、声测管的安装和清孔验收工作。2)配管。根据孔深编排各根导管的管节组合,并填写“桩导管安装、开浇情况记录表”,记录好导管安装顺序、每根导管根数、各管节的长度、导管实际安装情况、开浇情况等。3)绘制“钻孔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指示图”。其主要内容有:桩孔纵剖面图、导管布置、每根导管的分节长度及分节位置、理论与实际浇筑混凝土方量、不同时间的混凝土面深度和理论与实浇方量、时间~浇筑方量过程曲线等。在混凝土浇筑指示图中,各节导管的上下位置应倒过来画,以便在浇筑过程中直观了解管底已提升到了什么位置。4)备足水泥、砂、石、粉煤灰、矿渣粉、外加剂等原材料和各种专用器具、零配件,并留有备用。5)由试验人员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室内混凝土配合比、骨料含水量及搅拌机的容量,计算出搅拌一盘混凝土所需砂、石、粉煤灰、矿渣粉、水、水泥、外加剂的重量,并填写“混凝土(砂浆)施工配料单”,报送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6)对混凝土拌合设备、运输车辆以及与各种浇筑机具(包括起重机、隔水球、漏斗等)进行仔细地检查和保养。7)维修现场道路,清除障碍,保证全天候畅通。8)组织准备。对混凝土搅拌、运输、桩孔孔口灌注等各岗位进行分工,并明确各岗位任务和职责。2.导管结构及安装1)导管结构:水下混凝土灌注宜选用圆形螺旋快速接头的钢导管。钢导管的内径应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用,不宜小于最大骨料粒径的6倍。导管内径采用300mm,材质为无缝钢管制作,管壁厚度一般为5mm,采用丝扣连接,其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尾管长度宜为3.0~4.0m,中间每节长度宜1.5m或2.0m,上部配1~2节长0.5m、0.7m、1.0m的短管,混凝土灌注时,根据孔深进行调整。2)水密试验:导管应能承受1.5MPa的压力。使用前需要检查导管是否漏气、漏水、变形,接头连接要牢固可靠,并且要定期(一般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水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桩孔底静水(浆)压力的1.5倍,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即导管总重加管内堵满混凝土重量之和),可下式计算:PW=1.5(rc*hc-rw*hw)式中:PW——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kg/m2);rc——混凝土容重,可采用2350(kg/m3);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r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kg/m3),一般取1.0~1.25;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水密试验方法: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输风管接头,输入计算的风压力。导管须滚动数次,经过15min不漏水即为合格。3)导管配置:配置导管时要根据各桩孔的孔深、护筒至管架的距离来计算单根导管的长度,其计算式如下(式中符号见混凝土浇筑导管安装图):混凝土浇筑导管的安装图LL混凝土浇筑导管的安装图LL3L2L1H支承托架钢护筒方木方木钢筋笼导管漏斗L1——孔外管长(m),即导管上端管口至护筒顶的距离。L2――孔内管长(m);H――孔深(m);L3――导管下端管口距孔底的距离(m),即导管悬空,一般30~40cm。单根导管的实际长度等于各管节的累计长度。短导管放置在单根导管的上部。4)导管安装导管要按照“桩导管安装、开浇情况记录表”的编排顺序依次下放。安装导管时要防止碰撞钢筋笼,导管对正钢筋笼中心慢慢安装,各管节间连接要安放“O”形密封圈,并检查每管节间连接紧扣。导管支撑架用型钢制作,支撑架支垫在护筒两侧的方木上,方木放置要平稳。严禁将支撑架放在护筒上。导管全部下入孔内后,应放到孔底,以便核对导管长度及孔深,然后提起30~40cm,开始浇注水下混凝土。导管的顶端配有混凝土漏斗,其高度要便于混凝土的卸料。漏斗的容积要足以保证卸料时混凝土不会溢出。3.混泥土拌制及运输1)混凝土拌制投料:投料按照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混凝土(砂浆)施工配料单”进行。为了减少水泥粉尘飞扬及粘罐现象,拌制混凝土的投料顺序是:先投入细骨料和少量的拌合用水→再加入水泥、粉煤灰和矿粉→搅拌→加入外加剂和拌合用水→加入粗骨料。搅拌: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强制式拌和机搅拌混凝土。搅拌时间为2min。计量:采用电子称自动计量。水和液体外加剂也可采用流量计计量。检查和调整: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根据混凝土坍落度、扩散度和砂石骨料含水量的检测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每根钻孔桩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由搅拌操作人员填写“混凝土搅拌生产记录表”。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输,混凝土运输罐车应在较短时间内到达建筑现场,保证单桩在首盘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毕。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尽量减少倒运环节,尽可能采用混凝土运输罐车直接卸料进入料斗。不具备对口浇的条件时,可用吊车、储料斗、卧罐等作为垂直提升转运工具。4.混凝土灌注HdDh1h2HdDh1h2HaHb泥浆混凝土导管初浇混凝土量计算示图意图式中:V——初浇混凝土体积(m3);d、D——导管内径和桩孔设计直径(m);α——扩孔(充盈)系数;Ha——初浇混凝土高度(m),Ha=h1+h2;H——孔内混凝土面深度(m)Hb——孔内混凝土高度达到埋管深度时,导管内混凝土柱与导管外液柱的平衡高度(m),Hb=(r1/r2)×H;r1、r2——孔内泥浆和混凝土重度(kN/m3);h1——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m),一般取0.4m;h2———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m),一般取1.0m。当储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已满足初灌要求时,拔出储料斗内出口上的盖板,同时打开储料斗上的放料闸门,使混凝土连续进入导管,迅速地把隔水栓及管内泥浆压出导管,同时将桩孔旁边的混凝土搅拌车内剩余的混凝土不断灌入储料斗内而使混凝土连续地灌入桩孔内。当孔内浆液迅猛地溢出孔口时,证明混凝土已通过导管进入孔内;若导管内无泥浆返回,则开浇成功。此时应测量混凝土面的深度,确认导管埋深是否满足1m以上的要求。2)灌注阶段:灌注混凝土一旦开浇后,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并始终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足够深度,保证导管拆卸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以防止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同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大于3m,以免出现堵管或铸管事故。混凝土灌注期间使用25t汽车起重机吊放、拆卸导管。灌注过程中,密切注意孔口情况,若发现钢筋笼上浮,稍作停浇,同时在钢筋笼上加压重物,在不超过规定的中断时间内继续浇注;若发现孔口不返浆,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提升导管时应保持轴线竖直、位置居中。如果导管卡挂钢筋笼,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笼,然后再提升。每隔30min测量一次桩孔内混凝土面深度(灌注后期和浅孔应缩短间隔时间至15min),并及时填写“导管拆卸记录表”和“钻孔桩内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表”,绘制“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指示图”,指导导管的拆卸工作。当灌注方量与混凝土顶面位置不相符时,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混凝土连续灌注,混凝土面上升速度控制在2m/h以上,遇特殊情况须间歇时,间歇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大于30min。每根桩的灌注时间在8h内灌注完成。灌注时,孔口应设置盖板,避免混凝土散落到孔内。混凝土置换出的泥浆通过泥浆排污沟排到其它正在施工的桩孔中或沉淀池,以防止泥浆溢出而污染环境。3)终浇阶段:在终浇阶段由于导管内外的压力差减少,浇注速度也会下降,如出现下料困难时,混凝土坍落度宜为22cm,并可适当提升导管和稀释孔内泥浆。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桩顶标高时,工地值班人员应对剩余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的数量估计在内)进行测算,并通知搅拌站按需供料。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1.0m左右,以保证桩头混凝土的强度,多余部分在承台混凝土施工前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在拔除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钢护筒,在灌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7.2.4钻孔灌注桩的工艺要点1.钢筋笼安装的工艺要点在孔口设置可靠的支撑及固定措施,确保钢筋笼不上浮或下沉。2.混凝土浇注的工艺要点1)控制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必须进行第二次清孔;2)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保持导管埋深1~3m,杜绝断桩事故的发生。3)该桥桩基底部沉渣厚度按照桩基总数量3%-5%钻芯取样,检测桩底沉渣厚度。7.2.5钻孔灌注桩的工艺要求1.桩位放样和护筒埋设首节护筒埋设深度为1~2m,且高出施工地面0.5m,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为确保桩位准确,对护筒埋设完后,再次进行测量复测,确保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2.护壁泥浆和清孔要求在钻孔过程中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检测结果记录表。护壁泥浆性能控制标准试验项目比重黏度(s)含砂率(%)胶体率PH值指标1.10~1.3016~22≤4≥95%>6.5清孔泥浆性能控制标准试验项目比重黏度(s)含砂率(%)柱桩孔底沉渣厚度(cm)指标≤1.117~20<2<53.钢筋笼制作及安装要求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在吊装时严防孔壁坍塌。钢筋笼入孔后要求准确并牢固定位,其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4.导管安装及混凝土灌注钢导管内壁要求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在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并在混凝土灌注前进行升降试验。混凝土灌注时首批混凝土的初存量必须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m,且不大于3m。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中途不得停顿,在浇筑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桩孔内混凝土面深度,并及时填绘混凝土浇筑指示图及混凝土浇筑量随深度的理论曲线和实际变化曲线,指导导管的拆卸工作,保持导管埋深在1~3m范围,且最终灌注高程保证在桩顶设计高程以上1m。7.3承台施工7.3.1施工方法1)承台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人工清底、凿除桩头。基坑较浅时,放坡开挖,坡度为1:0.75;开挖需破坏既有运营线路基边坡处,若既有路基较高,均采用防护桩施工;承台基坑开挖较深,且地质松软时,采用薄壁沉井防护;在水田或有水地段施工时,采用钢板桩围堰等防护手段组织施工。在基坑开挖后,基坑顶面四周采用防护栏杆进行安全防护。2)承台采用组合钢模板,钢管、方木支撑加固体系,混凝土泵送入模。为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纹,承台表面用无纺布包裹养护,洒水养护。3)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平板车运到现场,基底检查合格后,精确放样定位,现场绑扎。7.3.2承台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凿除桩头桩基检测承台基底处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模板尺寸、高程检查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凿除桩头桩基检测承台基底处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模板尺寸、高程检查搭设灌注平台钢筋制作灌注混凝土、连接筋或护面筋humianjin桩基处理涂刷脱模剂模板准备混凝土拌制运输覆盖养生不合格制作试件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1)测量放线根据导线控制点测设出承台中心及四周边线,用白灰作标记,同时测出承台底与原地面的高差,确定开挖深度及放坡后开挖线。2)基坑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施工,基坑开挖前做好临时防、排水措施,在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左右时,停止机械开挖,改为人工进行,以保证基底不被扰动。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冲刷坑壁,造成坍方或浸泡基底,降低基底承载力。对于深基坑开挖的同时按1:0.75的坡度扩挖,偏压基坑在偏压部位也采用扩挖斜面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地下水丰富的基坑在扩挖的同时用水泵把水引至就近沟渠,始终保持不能大量积水。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顶面四周50cm外要拉好警戒线,防止行人不慎跌落。坑缘边留护道,静荷载距坑缘不少于0.5m,动荷载距坑缘不少于1.0m。3)凿除桩头混凝土混凝土桩头采用全断面凿除法,用风镐(空压机)进行全断面凿除,在凿除过程中尽量使钢筋顺直,避免钢筋弯折,凿除到设计标高后按照设计角度进行折弯;对于桩身松散的混凝土应全部凿除,处于设计标高以下时采取承台混凝土一次浇筑,避免因接桩产生过多的施工缝。4)基底处理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根据具体情况及设计、规范的要求,分别采取人工清除松土整平基底、砂浆抹面或浇筑低标号素混凝土薄层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5)承台绑扎钢筋(1)平面位置放样,在基坑底标出每根底层主筋的平面位置,准确安放钢筋。并按设计要求与桩头钢筋的连接。(2)在绑扎承台顶网钢筋时,同时安装墩身的竖向护面钢筋,预埋件,并注意综合接地钢筋的设置,经复核无误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3)钢筋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接头均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钢筋主筋与模板间,用与承台混凝土同标号混凝土垫块支垫,垫块尺寸与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致,垫块互相交错,分散布置。钢筋绑扎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进入下道工序。(4)垫块钢筋绑扎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垫块钢筋深入承台的的长度及焊接质量。根据《长昆施桥参20-4》图纸,垫块钢筋中N1、N3和N4伸入承台内,且与承台顶面钢筋焊接成整体。在承台钢筋绑扎完成后,先确定伸入承台钢筋的位置,并在承台顶面钢筋上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铜棒工业应用技术培训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维修后旧件买卖合同3篇
- 2025年度海上船舶船员劳务派遣服务劳动合同3篇
- 邛崃专业保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端建筑材料采购合同质量保障与验收3篇
- 2024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 2025年度智能草花种苗购销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咖啡馆餐厅承包管理合同3篇
- 2024物业清洁与绿化服务合同详细
- 2024版行政岗位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版权授权协议:游戏角色形象设计与授权使用3篇
- 2024年08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秋季校园招考75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防诈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2024年股东股权继承转让协议3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册期末数学检测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考研有机化学重点
- 全国身份证前六位、区号、邮编-编码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