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要素和可持续发展人口要素和可持续发展1世界人口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口在2012年3月12日突破70亿;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则显示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2014年达到77亿。世界人口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根2世界人口世界人口3世界人口随着人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接连而至。但是数量问题的背后,又伴随着其他诸多人口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过快增长使有限的地球资源消耗加快,这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人口随着人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接连而至。但是数量4人口数量在1000年前,中国的人口只有1600万,西欧加上南欧的人口也才约2700万,据估计全球人口约6000万。1804年世界人口首次达到10亿。到1900年,世界人口达16.5亿。进入20世纪,人类也进入有史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到1927年,世界人口增长到20亿,此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现在,世界人口仍然在继续增长,每年新增人口7800万,其中95%的新增人口出生在发展中国家。据预测,2013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2028年将达到80亿,2054年将达到90亿。人口1亿以上者有12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尼日利亚、孟加拉、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这12国人口总数共有42.4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人口数量在1000年前,中国的人口只有1600万,西欧加上南5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量增长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贡献率居高不下,发达国家不仅没有贡献,反而呈现“负”增长的现象。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人口的“负增长”却成为一个忧愁。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量增长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贡献率居高不下6世界人口人多:发展中国家的困惑1、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自然资源尤其是粮食的供给以及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人口素质不高3、人民生活的改善缓慢,影响人民的自信和引起人民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政治上的不信任,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4增加的国民收入大部分被用作新增人口消耗,影响了生产的积累,世界人口人多:发展中国家的困惑7世界人口世界人口8世界人口人少:发达国家忧愁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较缓,故会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2、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世界人口人少:发达国家忧愁9世界人口趋势:局势令人担忧全球人口发展轨迹正接近重大转折点,并且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可能比主流预测显示的要来得更早和更猛烈。在我们看来,在未来不到15年里,全球生育率(fertilityrate)将降至人口置换率(replacementrate)以下。由于人类寿命延长,未来几十年里,全球人口数量可能还将继续上升。但从繁衍后代方面来说,人类将不会再扩张。我们预计,世界人口将在2055年达到约87亿的峰值水平,到2100年将下降到80亿。因此,全球人口峰值可能提前半个世纪到来,并且到2100年,将比联合国当前预测的数值低28亿。世界人口趋势:局势令人担忧10中国人口数量问题2013年年底,在中国大陆上居住137062万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是中国历史上占世界比例最低的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9万人。到1969年已达80761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的126,58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90万人,增长5.83%。平均每年增加73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已属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67万人。中国人口数量问题2013年年底,在中国大陆上居住13706211中国人口数量问题总人口1,339,724,852(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1,321,290,000(2007年年末)1,306,313,812(2005年7月估计)年龄结构0-15岁:16.46%(22,288万人)(2012年度)15-65岁:74.15%(100,404万人)(2012年度)其中65岁或以上:9.39%(12,715万人)(2012年度)中国人口数量问题总人口12中国人口数量问题1978年1757万602万1155万1979年1738万606万1132万1980年1797万626万1171万1981年2092万636万1456万1982年2265万671万1594万1983年2080万711万1369万1984年2077万712万1365万1985年2227万718万1509万1986年2411万737万1674万1987年2550万734万1816万1988年2307万731万1576万1989年2432万737万1695万1990年2407万762万1645万1991年2279万776万1503万1992年2137万778万1359万1993年2143万786万1357万1994年2121万777万1346万1995年2073万796万1277万1996年2078万803万1275万1997年2038万801万1237万1998年1991万807万1184万1999年1909万810万1099万2000年1778万817万961万2001年1702万818万884万2002年1647万821万826万2003年1599万825万774万2004年1593万832万761万2005年1617万849万768万2006年1584万892万692万2007年1594万913万681万2008年1608万935万673万2009年1615万943万672万中国人口数量问题1978年1757万602万1155万13中国人口数量问题1、流动人口规模庞大2、人口总体素质不高3、出生性别比例持续攀升4、艾滋病呈蔓延之势5、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6、老龄化趋势加快7、新生儿数量正在持续降低中国人口数量问题1、流动人口规模庞大14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现实依据1、人口过多时阻碍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2、较低的人口素质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重视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4、人口数量经济问题的提出,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现实依据15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相关研究1、对于人口数量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的研究2、对于生育问题的研究3、对于人口数量产生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相关研究16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对于生育的研究1、莱宾斯坦的孩子的成本和效用问题研究2、贝克尔的孩子需求理论3、伊斯特林的生育率供给与需求理论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对于生育的研究17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1、人口规模与有限资源结合产生的问题2、人口快速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3、年龄、性别比结构与社会问题4、人口流动与城市问题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1、人口规模与有限资源结合产生的问题18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序号人口特征+其他变量特征=产生问题1
人口规模大土地资源有限
食物短缺、饥饿、营养不良2人口规模大基础资源有限改善生活质量受阻3人口快速增长低水平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束缚4年轻人口剧增有限的公共服务
文盲、健康及经济发展难以改善5人口快速增长与流动低工业化水平失业率递增、过度的城市化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序号人口特征+其他变量特征=产生问题119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1、人口数量变化对就业的影响2、人口数量变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3、人口数量变化对消费的影响4、人口数量变化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5、人口数量变化对资源环境使用的影响6、人口数量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20人口质量人口质量(populationquality)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水平。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包括社会成员的体质、智能和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因素。社会越发展,社会人口质量的总体水平也就越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populationquality)是人21人口波动—人口迁移人口波动的定义:所谓“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波动—人口迁移人口波动的定义:22人口波动—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人口波动—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23人口波动—人口迁移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政治因素人口波动—人口迁移影响因素:24人口波动—人口迁移迁移规律:1、迁移和距离2、分阶段的迁移3、迁移流和逆迁移流4、在迁移偏好方面的城乡差别5、迁移的性别差异6、技术发展和人口迁移7、迁移动机人口波动—人口迁移迁移规律:25人口迁移的研究综述1、人口迁移的数量研究2、模式与空间变化研究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子分析4、其他研究人口迁移的研究综述1、人口迁移的数量研究26人口迁移的效应1、人口迁移的社会效应2、人口迁移的区域效应3、人口迁移的经济效应4、人口迁移的环境效应人口迁移的效应1、人口迁移的社会效应27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28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人口政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一定的社会条件是制定人口政策的前提与基础,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依赖于合理的人口政策的推行。社会条件的变化要求人口政策适时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考察中国人口政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对人口政策适时进行调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人口政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29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1、人口计划生育酝酿时期。这个时期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2、人口理论研究与人口计划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得到国务院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规范的时期。这一时期从20世纪的70年代到20世纪末。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30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3、第三个时期:人口政策的成熟立法、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这个时期是指2000年至2006年12月。4、人口政策进一步完善到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时期。5、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3、第三个时期:人口政策的成熟立法、稳定低31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1、概念2、内容3、理论支撑4、特殊规定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32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人口素质逐步提高,并缓解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计划生育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33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的适时调整首先,新时期的人口政策应当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以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其次,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优化人口结构。最后,政策调整及人口计划生育部门的职能转变是一个过程。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的适时调整34积极推广医学技术应用1、对人口数量的影响2、对优生优育的影响积极推广医学技术应用1、对人口数量的影响35全面加强宣传教育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全面加强宣传教育人口对教育的影响36教育对人口的影响1、教育控制人口数量2、教育提高人口质量3、教育优化人口结构教育对人口的影响37发展教育的途径1、扎实抓好义务教育2、努力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包括特殊教育3、合理发展高等教育4、构建健全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教育的途径38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39人口要素和可持续发展人口要素和可持续发展40世界人口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口在2012年3月12日突破70亿;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则显示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2014年达到77亿。世界人口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根41世界人口世界人口42世界人口随着人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接连而至。但是数量问题的背后,又伴随着其他诸多人口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过快增长使有限的地球资源消耗加快,这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人口随着人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接连而至。但是数量43人口数量在1000年前,中国的人口只有1600万,西欧加上南欧的人口也才约2700万,据估计全球人口约6000万。1804年世界人口首次达到10亿。到1900年,世界人口达16.5亿。进入20世纪,人类也进入有史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到1927年,世界人口增长到20亿,此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现在,世界人口仍然在继续增长,每年新增人口7800万,其中95%的新增人口出生在发展中国家。据预测,2013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2028年将达到80亿,2054年将达到90亿。人口1亿以上者有12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尼日利亚、孟加拉、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这12国人口总数共有42.4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人口数量在1000年前,中国的人口只有1600万,西欧加上南44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量增长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贡献率居高不下,发达国家不仅没有贡献,反而呈现“负”增长的现象。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人口的“负增长”却成为一个忧愁。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量增长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贡献率居高不下45世界人口人多:发展中国家的困惑1、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自然资源尤其是粮食的供给以及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人口素质不高3、人民生活的改善缓慢,影响人民的自信和引起人民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政治上的不信任,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4增加的国民收入大部分被用作新增人口消耗,影响了生产的积累,世界人口人多:发展中国家的困惑46世界人口世界人口47世界人口人少:发达国家忧愁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较缓,故会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2、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世界人口人少:发达国家忧愁48世界人口趋势:局势令人担忧全球人口发展轨迹正接近重大转折点,并且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可能比主流预测显示的要来得更早和更猛烈。在我们看来,在未来不到15年里,全球生育率(fertilityrate)将降至人口置换率(replacementrate)以下。由于人类寿命延长,未来几十年里,全球人口数量可能还将继续上升。但从繁衍后代方面来说,人类将不会再扩张。我们预计,世界人口将在2055年达到约87亿的峰值水平,到2100年将下降到80亿。因此,全球人口峰值可能提前半个世纪到来,并且到2100年,将比联合国当前预测的数值低28亿。世界人口趋势:局势令人担忧49中国人口数量问题2013年年底,在中国大陆上居住137062万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是中国历史上占世界比例最低的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9万人。到1969年已达80761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的126,58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90万人,增长5.83%。平均每年增加73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已属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67万人。中国人口数量问题2013年年底,在中国大陆上居住13706250中国人口数量问题总人口1,339,724,852(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1,321,290,000(2007年年末)1,306,313,812(2005年7月估计)年龄结构0-15岁:16.46%(22,288万人)(2012年度)15-65岁:74.15%(100,404万人)(2012年度)其中65岁或以上:9.39%(12,715万人)(2012年度)中国人口数量问题总人口51中国人口数量问题1978年1757万602万1155万1979年1738万606万1132万1980年1797万626万1171万1981年2092万636万1456万1982年2265万671万1594万1983年2080万711万1369万1984年2077万712万1365万1985年2227万718万1509万1986年2411万737万1674万1987年2550万734万1816万1988年2307万731万1576万1989年2432万737万1695万1990年2407万762万1645万1991年2279万776万1503万1992年2137万778万1359万1993年2143万786万1357万1994年2121万777万1346万1995年2073万796万1277万1996年2078万803万1275万1997年2038万801万1237万1998年1991万807万1184万1999年1909万810万1099万2000年1778万817万961万2001年1702万818万884万2002年1647万821万826万2003年1599万825万774万2004年1593万832万761万2005年1617万849万768万2006年1584万892万692万2007年1594万913万681万2008年1608万935万673万2009年1615万943万672万中国人口数量问题1978年1757万602万1155万52中国人口数量问题1、流动人口规模庞大2、人口总体素质不高3、出生性别比例持续攀升4、艾滋病呈蔓延之势5、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6、老龄化趋势加快7、新生儿数量正在持续降低中国人口数量问题1、流动人口规模庞大53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现实依据1、人口过多时阻碍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2、较低的人口素质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重视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4、人口数量经济问题的提出,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现实依据54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相关研究1、对于人口数量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的研究2、对于生育问题的研究3、对于人口数量产生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相关研究55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对于生育的研究1、莱宾斯坦的孩子的成本和效用问题研究2、贝克尔的孩子需求理论3、伊斯特林的生育率供给与需求理论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对于生育的研究56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1、人口规模与有限资源结合产生的问题2、人口快速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3、年龄、性别比结构与社会问题4、人口流动与城市问题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1、人口规模与有限资源结合产生的问题57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序号人口特征+其他变量特征=产生问题1
人口规模大土地资源有限
食物短缺、饥饿、营养不良2人口规模大基础资源有限改善生活质量受阻3人口快速增长低水平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束缚4年轻人口剧增有限的公共服务
文盲、健康及经济发展难以改善5人口快速增长与流动低工业化水平失业率递增、过度的城市化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序号人口特征+其他变量特征=产生问题158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1、人口数量变化对就业的影响2、人口数量变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3、人口数量变化对消费的影响4、人口数量变化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5、人口数量变化对资源环境使用的影响6、人口数量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人口数量的经济学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59人口质量人口质量(populationquality)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水平。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包括社会成员的体质、智能和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因素。社会越发展,社会人口质量的总体水平也就越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populationquality)是人60人口波动—人口迁移人口波动的定义:所谓“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波动—人口迁移人口波动的定义:61人口波动—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人口波动—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62人口波动—人口迁移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政治因素人口波动—人口迁移影响因素:63人口波动—人口迁移迁移规律:1、迁移和距离2、分阶段的迁移3、迁移流和逆迁移流4、在迁移偏好方面的城乡差别5、迁移的性别差异6、技术发展和人口迁移7、迁移动机人口波动—人口迁移迁移规律:64人口迁移的研究综述1、人口迁移的数量研究2、模式与空间变化研究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子分析4、其他研究人口迁移的研究综述1、人口迁移的数量研究65人口迁移的效应1、人口迁移的社会效应2、人口迁移的区域效应3、人口迁移的经济效应4、人口迁移的环境效应人口迁移的效应1、人口迁移的社会效应66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67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人口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内容
- 威伯科WABCO ABS系统培训报告
- 学前课程内容学时安排
-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方案
- 演讲比赛活动设计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高温防中暑全攻略
- 2025汽车买卖合同版范本
- 2025个人借款合同范本参考
- 小班国庆假期安全
- 2025钢筋供应合同(版)
- 幼儿园成语故事《朝三暮四》课件
- 病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梳理(最新最全)
- 安全施工作业票(模版)
- 项目部施工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