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研究(论文9600字)】_第1页
【刑法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研究(论文9600字)】_第2页
【刑法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研究(论文9600字)】_第3页
【刑法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研究(论文9600字)】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研究TOC\o"1-3"\h\u21359绪论 4384一、“网络暴力”概述 430282(一)“网络暴力”概念界定 42151(二)“网络暴力”的特征 530801(三)“网络暴力”的分类 537761.人肉搜索 5200012.网络谣言 610341二、“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612049(一)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与存在问题 6324051.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 6147552.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 820250(二)语言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与存在问题 8124151.语言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 815052语言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 915420三、域外对“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及启示 919475(一)域外对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 1016520(二)域外对我国的刑法立法的启示 10299四、“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完善 111897(一)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完善 11301211.寻求与言论自由的平衡 11234702.明确“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11154273.填补“情节严重”在内容上的漏洞 1213259(二)语言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完善 12199151.统一网络谣言涉众犯罪的犯罪后果 12227092.优化网络谣言涉众犯罪刑罚设置 13238453.网络谣言单位犯罪规则设置 134218参考文献 15

绪论在今年的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了中国第42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近802亿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新高,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超过50%中国有一半的人可以访问网络并能够使用网络。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在不断深化:一开始,我们与互联网的接触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娱乐需求,加强人际关系和获取信息,并逐步将互联网服务领域扩展到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各行各业。生活,把我们带到我们的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很方便。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和互联网已经变得不可分割,是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舆论,缓解情感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暴力”问题也随之出现并变得越来越严重。作为一种疏远的社会暴力,其危害不容小觑甚至令人震惊,不仅伤害了各方。法律权利也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目前。中国已进入“十三五”时期,要求全面改革开放,依法全面治国。但是,中国对这一“网络暴力”问题的监管仍然不够完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不利于中国的法制建设。在这方面,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概念,形式,特征,危害和规制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对“网络暴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网络暴力“在中国的监管中。为了促进中国互联网文化的良性发展。一、“网络暴力”概述(一)“网络暴力”概念界定暴力是一个政治科学术语。古代意义指的是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强制力量。语出自宋朝叶适《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环白山数,暴力销售,负面销售直,但很少有人适用于君主。”现在指的是通过武力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和精神的行为。“网络暴力”是互联网上社会暴力形式的延伸。顾名思义,它指的是网民通过互联网侵犯他人的个人,财产和精神行为的行为。虽然而,互联网的发展相对成熟,我们不再陌生。但是,“网络暴力”现象确实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社会问题。相关研究还不是很成熟。那么,什么是“网络暴力”?统一的定义。中国政法大学李孝东教授曾经说过,“网络暴力”一词最初是由新闻发明的,后来被其他学科引用。华东政法大学陈戴波总结了“网络暴力概念辨析”中各界“网络暴力”概念的界定。主要包括三个观点:一是网络舆论暴力,二是网络侵权行为,三是网络。失范行为。我更喜欢第二种观点,即在线侵权。我认为目前的“网络暴力”问题不再局限于舆论和言语攻击。实施的主体也从未指定的网民扩展到某些知名人士或某些群体,但也扩展到网民。为了维护正义,通过互联网上的出版,复制,传播等行为寻求某些利益(名称,利益等),损害合法权利和他人的利益或公共利益,是一种侵权行为。(二)“网络暴力”的特征网络暴力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行为的标志所在。我们在这里讨论网络暴力的特征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网络暴力的深层含义。以便在运用刑法对网络暴力进行规制的时候。更加方便。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网络暴力具有以下特点:(1)实施主体复杂隐蔽。首先,在正常情况下,网络暴力事件由恶意主体(发起人)发起,策划,组织和实施,并通过一些手段煽动和使用不了解真相的网民(参与者)来扩大影响。(2)网络暴力是以群体压力暴力形式对受害者进行惩罚和审判。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暴力网民集体咒骂和侮辱受害者,私下将自己置于法官的良心和道德境地。进行审判和惩罚。(3)盲目的淫秽和行为的不合理性。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通常始于网站的披露,这可能会引起网民的愤怒。(4)网络暴力是真正的危险。当网络暴力发起者的目的未实现或网络暴力失控时,网络暴力的侵权或有害后果会影响党的真实社会生活。(三)“网络暴力”的分类网络暴力的实施方式、表现形态方式可谓变化无穷,不胜枚举,但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能够更清晰的展示网络暴力的普遍形态,并对其危害性建立理性的认知。目前学界对网络暴力的分类大部分都停留在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描述,概括程度不高,说服力不强,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网络暴力分类体系,本文主要从表现方式这个角度对网络暴力做如下两类。1.人肉搜索人肉搜索“通常是指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和在线社区,收集大量网民一起搜索,跟踪某个网络上人们的真实身份和隐私,或者调查曝光事件的详细信息。然而,随着人肉搜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肉搜索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涉及网络暴力的“人肉搜索”是恶意的或滥用的。一群不合理的网民在网上社区或论坛上发起“人肉搜索”,宣传各方的隐私,质疑问题,众多网民参与其中,通过传闻或个人经历回答问题,通过以“人们找人,人问人”的方式搜寻各方,几乎所有关于当事人的信息都将被挖掘并上传到互联网上。经双方同意发布个人详细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例如,“丁金羽参加了此次活动派对”,丁锦熙是一名初中生,刻在文物上的行为显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批评,但网民通过“人肉搜索”在互联网上发布。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使他们因害怕而害怕上学。这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条件。2.网络谣言互联网谣言是指网民提出的评论,这些评论提出了未经证实或完全没有根据的证据,并通过某些在线媒体进行恶意传播。网络谣言经常出现在互联网用户聚集的许多网络平台上,如在线社区,论坛,微博,微信和其他社交平台。“互联网谣言的传播是突然而无处不在的,因此很容易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在线谣言的传言不断增加,不仅包括社交公共事件的恶性。谣言还包括网民的个人侵略。互联网传言是由原始出版商发布的,不知道真相的网络推动者和网民迅速形成旁观者,导致网络谣言的迅速传播蔡新一.蔡新一.:《网络暴力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南昌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二、“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及存在问题(一)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与存在问题1.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2008年提交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增加了两条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款。因当时人肉搜索行为严重泛滥且已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审议草案时,要求人肉搜索行为入罪的意见越来越多。但由于对其入罪意见分歧较大,人肉搜索行为最终未能入罪。人肉搜索行为的刑法规制就过度到了对现有罪行的扩充与改善,使用现有罪名加以规制。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中列举式的举出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但是,修正案规定,犯罪主体是一个特殊主体,在人肉搜索行为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其主体的规定过于狭窄。仅从主体上就未能起到有效规制人肉搜索行为的效果。再加上该罪行为方式的局限性。即行为方式为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时将公民个信息泄露出去。导致定罪量刑标准较高。后来日益猖獗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规制。对规制人肉搜索行为并未起到较大的作用。2013年9月,由两位高层共同发布的“关于在应用信息网络犯罪的刑事案件中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应制造虚假信息,并将信息网络用于责备他人。或者知道捏造的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并指示他人传播,情节不好,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按寻衅滋事罪处理。但此《解释》只适用于具有侮辱诽谤色彩的人肉搜索行为。对在刑法上规制人肉搜索行为来说。也只是一小步。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修正案(七)》的补充规定。取消了原来列举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改为一般主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门槛降低到较低水平。除此之外。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方式上也进行了适当的扩大。同时,它还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商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方面的义务,并明确了网络的定义。络服务提供者在人肉搜索行为中的刑事责任。针对信息被传播,客户信息被泄露。刑事案件的证据被毁灭等情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不断完善。使得人肉搜索行为中出现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得到了较好的规制。但是现有的法律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只是针对性的解决了人肉搜索行为中出现的某一具体行为。针对人肉搜索行为中结合多个行为而引发的。行为手段是全面的,即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还利用信息网络侮辱,恐吓他人,利用个人隐私威胁他人,对他人造成精神攻击。情节恶劣者严重影响正常网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现有刑法规制力度还是较为薄弱。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忽视各类信息相竞合的情况。人肉搜索行为中出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时。在人肉搜索过程中被散布的个人信息是由该主体各类信息相竞合而成。这些信息经常竞争。《解释》中指定的个人信息范围包括识别信息和活动信息以及活动信息。《解释》基于有关个人财产的信息,人身安全的影响程度。将个人信息特别敏感信息、相对敏感信息和其他公民个人信息。作此分类可以准确的适用定罪量刑标准。但是。此种分类忽视了各类信息相竞合的情况“严重情况”缺乏明确的标准。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严重情况”标准的模糊性加剧了人肉搜索行为。在该类犯罪领域中规制困难的原因之一。根据“刑法”第253条,《解释》具体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严重情节”。列举仅仅是适用于具体案件中的具体情形。对"情节严重"认定标准仍存在理论分歧。如何认定情节严重。将哪些指标作为判断"情节严重"的参考标准。仍然存在如何界定的问题。若对"情节严重"的判断要素考虑的不周全或者单方面进行考虑。在对"情节严重"进行认定时会出现定罪量刑上的偏差。"情节严重"的认定存在内容上的漏洞。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中。"情节严重"的另一指标是行为方式的恶劣程度。现有司法《解释》仅从"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两种行为方式对"情节严重"作出了解释。导致对行为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其他行为手段并没有"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尤其对于人肉搜索行为中频繁出现的一些新型行为。对其是否作出"情节严重"的认定。没有具体的司法《解释》。(二)语言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与存在问题1.语言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现状《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是国家立法机关针对互联网不法行为通过的第一份立法文件,它意味着肃清互联网不法行为的全国性法律的开端,是互联网刑法治理的重要一步。2013年9月6日,《网络诽谤解释》颁布,用于指导司法实践中如何运用现有罪名处理涉网络谣言犯罪。在立法背景中,最高人民法院回应到,该《解释》的出台是为了理清部分罪名中法律适用不明确的问题。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第32条新确立了伪造,故意散布虚假信息罪。这一罪名而直接将几类列举到的虚假网络信息违法行为纳入到刑法之中。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目的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散播不实信息的行为专门设置罪名。《刑法修正案(九)》的实施。完善网络谣言和惩罚制度。2语言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网络谣言涉众犯罪法律后果不明不同的互联网谣言可能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有的针对的是特定的主体,有的则涉及范围广泛,并不以某一个主体为目标。前者如2009年“艾滋女”事件,2014年“双汇”事件,后者如2007年的海南香蕉事件。针对特定对象的互联网谣言因其损害的是特定主体的合法权益,或是个人名誉或是商品信誉等,因此,其构成犯罪的标准应以特定罪名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危害结果要件进行评价。网络谣言涉众犯罪刑罚不合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在刑法设置上与其他可以作为惩治网络谣言的犯罪相比是不协调的。如果散播网络谣言的行为人的行为满足了该罪的构成要件方面的要求,但是就条文来说,也仅能自由刑作出处罚,并无罚金刑或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罚金刑和剥夺政治权利都属于附加刑的范畴,可以单独作为刑罚措施施加于犯罪行为人也可以与其他刑种组合,实现罪刑相适应,除个别罪名没有规定外都有相应的规定。不同期限自由刑的适用可以对犯罪人可以不同的刑事处罚力度,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轻缓化刑事处罚能够使得刑事处罚更加完整系统。未将单位纳入网络谣言犯罪主体范围。网络谣言犯罪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正如上面案例中提到的,公司经营信息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于其上有偿有组织的实施传播网络谣言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众秩序。虽然单位犯罪都是落实在单位的自然人成员的具体行为上,但是不能不注意到,任何行为的实施都是以单位的意志为指导,也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出发,那么单位就应当对成员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三、域外对“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及启示(一)域外对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美国为解决网络暴力问题。1996年出台了《通信内容端正法案》(CommunicationDecencyAct)。简称(CDA)规定。规定通过互联网散布毁谤他人的言论等行为将受刑法制裁。1997年因CDA部分条款有失偏颇。CDA被美国最高法院认定为违宪。美国国会通过了儿童在线保护大会(COPA),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明显的有害信息。但是COPA也因过度限制言论自由而被判定违宪。2008年,美国通过了“网络欺凌预防法”,该法规定,任何使用电子手段进行恶意胁迫,恐吓,骚扰或大量精神折磨行为的人都将面临罚款,最长可达两年。监狱。目前,美国52个州中有22个州有涉及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定,范围从三个月到十几年不等。王静波:《高校网络暴力问题规制研究》,《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5期。王静波:《高校网络暴力问题规制研究》,《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5期。韩国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信息化促进基本法”和“信息通信保护基本法”,并推行了网络实名制,旨在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互联网,恶意信息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暴力。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实名制,可以通过IP(网络地址)跟踪,刑事处罚,损害赔偿等方式实现控制非法信息上传和了解损失的立法目的。因此,韩国宪法法院于2012年提出,“网络实名制”违宪,韩国刑法规定,“暴力恐吓或损害个人声誉”可以在互联网上“被判7年有期徒刑”。张晓岩:《浅析网络暴力之法律应对》,《法制博览》2018年第34期。张晓岩:《浅析网络暴力之法律应对》,《法制博览》2018年第34期。(二)域外对我国的刑法立法的启示外国相关网络对我国的刑法立法的借鉴意义,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外网络立法的基本原则可以用来参考国外互联网立法的基本原则,如自由进入原则,内容分类责任原则,保护公民个人数据的原则,和R3原则。能更快、更好达到规制网络暴力行为的目的。其次,善加利用现有规定来完善法律体系可以模仿他国做法。结合我国国情。依托已有的相关法律条款。制定新的法律规定,确保相关法律制度逐步完善。这将有助于保持法律法规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从而建立更加成熟的网络法律体系。保障我国网络的健康发展。第三,立法中注重效率发达国家较之其他国家。法律本身更加完善,立法手段更加先进。这些国家加强了互联网管理的立法工作,努力从根本上实施最有效的管理。面对中国对网络立法的迫切需要,我们也应该注意立法效率,实现效率和公平。并建立更成熟的网络法律体系,保障我国网络的健康发展。第四,立法与自律相结合很多国家都将完善立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双管齐下治理网络空间。美国出现了各种网络隐私认证组织,专门规范相关网站。英国也有一些民间组织负责实施有关互联网内容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如英国互联网监督基金会等。李方芹李方芹、刘菲菲、赵敏秀:《微时代背景下对网络暴力现象的反思》,《普洱学院学报》2018年第34期。四、“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完善 (一)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完善1.寻求与言论自由的平衡平衡言论自由与刑法规制人肉搜索行为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在言论自由中将公权在武力意义上的言论自由与私人权利意义上的言论自由不同。公共权力意义上的言论自由是一种应加强的声明。而私权利意义上的言论则应该是需要严格管制的言论自由。在刑法规制人肉搜索行为时。不能将公权力意义上的言论自由的界限应用在私权利意义上的言论自由中。即不能用前者去抵抗认为刑法规制人肉搜索行为是对言论自由的干涉。同时,应当在对言论自由的界限加以细致。应当在相关原则性条文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行使言论自由不应当以损害他人的哪些具体的合法权益。对言论自由中的"言论"进行明确的界定。即哪些范畴属于言论自由中"言论"的范畴。明确言论自由的"言论"不应当包含揭发他人隐私、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的内容均应当在相关法律中加以作出明确的列举。从而对言论自由具体化与细致化的基础上锁定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界限。避免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对"言论"的误解。从而对刑法规制人肉搜索行为产生质疑。2.明确“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针对人肉搜索行为中出现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准确把握"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决定了最终的定罪量刑是否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人肉搜索行为延伸出来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更需要对"情节严重"有明确的参考指标。对缺乏"情节严重"认定标准的问题。首先应当明确"情节严重"的认定使用单层次还是多层次认定标准。从对“严重情节”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司法《解释》来看,司法《解释》采用单层次,多层次的结合。但对于人肉搜索行为所涉及到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中因信息具有竞合性。侵犯的法益具有多样性。在考虑多级判定“严重情况”的标准时,由于判断因素众多,认定"情节严重"较为困难。所以应当明确多层次参考标准该遵循的原则。笔者认为。"情节严重"的多层次判断标准。应当遵循综合性原则。即对"情节严重"加以认定时。不能将各个情节简单相加就得出"情节严重"的判断。因为每个情节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不同。因此需要在对每个情节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进行单独判断之后。再合并。综合计算其"情节严重"的最终结果。3.填补“情节严重”在内容上的漏洞人肉搜索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其行为不仅包括销售,提供、窃取。还包括其他恶劣的手段获取个人信息行为方式。例如。在各类案件中频繁出现的。为获取个人信息组织非法销售、购买个人信息的网络活动、通过互联网上的虚拟财产加以悬赏等方式换取个人信息行为、"使用"个人信息对他人造成严重损失。上述三种方式也是在人肉搜索行为中常见的获取个人信息的方式。这些行为方式简单不易察觉,对社会有害。因此,笔者认为收集个人信息。组织互联网非法销售、购买活动、利用互联网上的虚拟财产加以悬赏的方式换取公民个人信息、使用个人信息对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也应被视为“严重情况”。弥补司法《解释》中的漏洞。(二)语言类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完善 1.统一网络谣言涉众犯罪的犯罪后果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秩序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视为犯罪,即达到“严重中断”的标准。严重破坏公共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合理限定在致使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严重受损的行为范围内。既包含政治上严重损失。也可能是经济方面的。判断是否达到"严重"这一程度。不能仅从某一个方面。而应该综合分析。另外。通常情况下某一个严重危害到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带来的都不仅仅是哪一个方面的损害。应该注意到其复杂性。综合判断标准衡量。经济损失往往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一项数据。且也比较直观。在很多罪名中都作为犯罪后果是否严重的判断依据。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中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很难以一个具体的数字去衡量所有的犯罪情形。尤其是各个罪名的客观表现方式不一。再加上可能侵犯其他法益。因此具体罪名应当具体认定。落实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某一罪名并未在法条中规定具体的数额。不妨将地区的发展水平作为参考因素来确定具体的数字。作为法官审判时的参考。2.优化网络谣言涉众犯罪刑罚设置减轻处罚类型的分配是保护罪犯人权的刑事立法的最大化。在现代文明惩罚观念的倡导下,缓和正义和严格的政策不仅需要平衡犯罪平衡的原则,还需要考虑不同的行为者风险和不同行为风险的差异,为了全面配置渐渐渐渐的量刑,而不是显着扩大。虽然有学者指出制作,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范围过于窄了。使得不满足此罪构成条件的网络谣言违法行为被归于寻衅滋事罪之下。除此之外。由于适用寻衅滋事罪可以对行为人施加更加严重的刑罚。也不排除以寻衅滋事罪对犯罪嫌疑人课以刑事处罚是出于追求更高法定刑的目的。在信息技术构造的网络环境中传播虚假的消息进而引发涉及范围广的社会效果的行为被认定为寻衅滋事。实际上是试图恢复寻衅滋事罪这一口袋罪在网络谣言犯罪领域的适用。有扰乱刑事司法适用之嫌。3.网络谣言单位犯罪规则设置在制造和故意散布虚假信息罪的条款中加入条款,即"单位犯前款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此外。单位实施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时。应当采用双罚制。也就是说,不仅要求主要负责人承担刑事责任,还要对该单位的刑事责任进行调查。在单位犯罪中,根据单位是否只能是犯罪主体,可以分为纯单位犯罪和不纯单位犯罪。在非纯单位犯罪中,对单位的处罚直接由单位负责。监督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个人和个人的处罚相同。该单位应承担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