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土方工程第2章深基础工程施工第3章砌体工程第4章混凝土结构工程第5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第7章结构安装工程第10章防水工程第12章流水工程施工第13章网络计划技术第14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讲授内容
1/3/20231第1章土方工程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讲授内容
12/11/1.土木工程施工,杨和礼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2.土木工程施工,刘宗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3.土木工程施工,刘津明、韩明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4.建筑工程施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同济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二、教学参考书1/3/202321.土木工程施工,杨和礼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章土方工程§1.1
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一、土的工程分类
土方工程是各类土木工程项目开始施工的第一个工序,土方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劳动强度大,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
土方工程施工包括一切土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承等过程。
土的分类方法很多,若按:1/3/20233第一章土方工程§1.1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碎石类土-漂石土、块石土、卵石土、碎石、圆砾土、角砾土砂土-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粘性土-粘土、亚粘土、轻亚粘土土的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根据土的沉积年代粘性土-老粘性土、一般粘性土、新近沉积粘性土、土的工程特性特殊性土-软土、人工填土、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冻土等1/3/20234碎石类土-漂石土、块石土、卵石土、土的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根土方施工时土(石)的开挖难易程度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
一般土岩石土的工程分类1/3/20235土方施工时土(石)的开挖难易程度松软土一般土岩石土的工程土的分类土的名称土的密度开挖方法一类土(松软土)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0.5~1.5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二类土(普通土)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0.11~6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三类土(坚土)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粉质粘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粘土;压实的填土1.75~1.9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四类土(砂砾坚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1.9先用镐、撬棍,后用锹挖掘,部分用楔子及大锤五类土(软石)硬质粘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石灰及贝壳石灰石1.1~2.7用镐或撬棍、大锤挖掘,部分使用爆破方法六类土(次坚石)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2.2~2.9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用爆破方法开挖七类土(坚石)大理石;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2.5~3.1用爆破方法开挖八类土(特坚石)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玢岩、角闪岩2.7~3.3用爆破方法开挖1/3/20236土的分类土的名称土的密度开挖方法一类土砂土、粉土
二、土的工程性质(一)土的可松性1.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组织被破坏,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也不能恢复为原来状态时的体积。土的可松性程度,一般用最初可松性系数和最后可松性系数来表示:(1.1.1)1/3/20237二、土的工程性质(一)土的可松性1.土的可松性(1.1式中
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
V2—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V3—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土的可松性与土的土质有关,根据土的工程分类,其相应可松性系数见表1.1.1。(1.1.2)1/3/20238式中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土的可松性例1:挖基坑体积1000m3,ks=1.24,ks‘=1.04,求松方体积、填方体积和弃土体积?解:(1)松方体积:(2)填方体积:(3)留土方:(4)弃土方
1/3/20239例1:挖基坑体积1000m3,ks=1.24,ks‘=1.0(二)土的含水量
一般土的干湿程度用含水量表示,土的含水量(ω)是土中水的质量(mw)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ms)之比,以百分比表示。(1.1.3)土的含水量含水量小于5%的称为干土;在5%~30%间的称为潮湿土;大于30%的称为湿土。1/3/202310(二)土的含水量(1.1.3)土的含水量含水量小于5%的称为(三)土的透水性
●土的透水性是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
●土体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流动,当基坑土方开挖到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的平衡被破坏后,地下水会不断流入基坑。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在土中的渗透速度都与土的透水性有关。1/3/202311(三)土的透水性●土的透水性是指水流通
●地下水在土中渗流速度一般可按达西定律计算(见图1.1.1),其公式为:
1.1.1水力坡度示意图式中:v—水在土中的渗流速度(m/d);
K—土的渗透系数(m/d);
—水力坡度,表示两点水头差(h1-h2)与其水平距离L之比。1/3/202312●地下水在土中渗流速度一般可按达西定律计§1.2场地平整一、场地平整前的施工准备工作1.了解施工现场技术资料-地下管线、工程水文地质、气象等;2.场地清理-建筑物、构筑物、管道、坟墓、沟坑、垃圾、树根等;3.地面水排除-施工区域设置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截水沟、挡水土坝4.修建临时道路、临时设施-主要道路结合永久性道路一次修筑,临时道路整平铺上碎石面层即可;5.制定冬雨季施工措施-防洪、边坡稳定、冻土开挖、填方等。1/3/202313§1.2场地平整一、场地平整前的施工准备工作1.了解施工二、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一)小型场地平整时设计标高的确定场地平整前,应首先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一般设计文件上有规定),然后计算挖填方土方量进行土方调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拟定施工方案。小型场地平整时设计标高的确定-平整前和平整后土方量相等,挖填方平衡最佳设计平面-大型厂矿建筑、设计单位进行场平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施工1/3/202314二、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一)小型场地平整时设计标高的确定
●
当小型场地无特殊要求时,一般可根据平整前和平整后土方量相等的原则确定设计标高,但这仅意味着将场地推平,并不能保证总土方量最小。场地不同设计标高的影响见图1.2.1。
图1.2.1场地不同标高的影响设计标高为H1,填方大于挖方;设计标高为H2,挖方大于填方1/3/202315●当小型场地无特殊要求时,一般可根据平整前●计算前,将场地划分为方格网(10×10m~40×40m),利用地形图求出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一般来说理想的设计标高应使场地内土方在平整前和平整后相等。见图1.2.2。图1.2.2场地设计标高简图(a)地形图上划分方格;(b)设计标高示意图1-等高线;2-自然地坪;3-设计标高平面;4-自然地面与设计标高平面的交线(零线)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0)
1/3/202316●计算前,将场地划分为方格网(10×10m~40×40m),即:(1.2.1)式中:H0—所计算场地的设计标高(m);
a—方格边长(m);N—方格数。
H11、H12、H21、H22——某一方格的4个角点标高(m)。1/3/202317即:(1.2.1)式中:H0—所计算场地的设计标高(m);
从图1.2.2可见:H11-一个方格的单独角点标高;H12、H21-2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22-4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因此,如果将所有方格的4个角点标高相加,则类似H11这样的角点加1次,类似H12、H21的角点加2次,类似H22的角点标高加4次。因此,式(1.2.1)可改写为:1/3/202318从图1.2.2可见:12/11/202218式中:
H1—1方格所独有的角点标高(m);
H2—2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m);
H3—3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m);
H4—4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m)。(1.2.2)1/3/202319式中:H1—1方格所独有的角点标高(m);(1.2.
按式(1.2.2)计算出的设计标高为一理论值,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要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对设计标高进行调整。由于土具有可松性,回填压实恢复不了原来状态,要相应提高设计标高。如图1.2.3所示。设为土的可松性引起设计标高的增加值,则设计标高增加值为:2.设计标高的调整值1)土的可松性的影响1/3/202320按式(1.2.2)计算出的设计标高为一理论值,而式中—设计标高调整后的总挖方体积;—设计标高调整前的总挖方体积;—设计标高调整前的挖方区总面积。设计标高调整后,总填方体积变为:(1.2.3)图1.2.3设计标高调整示意图(a)理论设计标高;(b)调整设计标高1/3/202321式中—设计标高调整后的总挖方体积;设计标高式中—设计标高调整后的总填方体积;—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
此时,填方区的标高也应与挖方区一样,提高,即:式中:-设计标高调整前的总填方体积;-设计标高调整前总填方区总面积。(1.2.4)1/3/202322式中—设计标高调整后的总填方体积;式中:
经移项整理简化得(当VT=Vw):故考虑土的可松性后,场地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应调整为:
(1.2.5)(1.2.6)1/3/202323经移项整理简化得(当VT=Vw):故考虑土的可松性后,场地
(2)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
●按上述计算出设计标高进行场地平整时,是假设整个场地为一个水平面,实际上由于排水的要求,场地表面要有一定的泄水坡度。
泄水坡度按设计要求确定;无设计要求,一般要求泄水坡度不小于0.2%。单向泄水-场地较小,降水量较小;双向泄水-场地较大或降水量较大时。1/3/202324(2)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按上
●按单向泄水或双向泄水要求,计算出场地各方格角点实际施工时采用的设计标高。
●双向泄水(或单向泄水)-将场地H0作为场地的中心线(或角点)标高,场地任一点设计标高为:
式中:lx、ly——计算点沿x、y方向距中心点的距离;
ix、iy——场地沿x、y方向的泄水坡度。当ix(或iy)为零时,为单向泄水;计算点比中心点高时,取“+”;计算点比中心点低时,则取“-”。(1.2.7)1/3/202325●按单向泄水或双向泄水要求,计算出场地各方格角点实(a)单向泄水;(b)双向泄水图1.2.4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例如,在图1.2.4中,角点H52、H42的设计标高为:1)对于H52点,属单向泄水,1/3/202326(a)单向泄水;(b)双向泄水例如,在图1.2.4中,角点H2)对于H42点,属双向泄水,土方量计算四角棱柱体法-近似计算,有时误差达33%;三角棱柱体法-计算较为精确,一般采用计算机计算。
●小型场地计算一般采用四角棱柱体法,四角棱柱体法将所需计算的场地划分为方格法,然后按方格网和确定的零线具体计算各方格的土方量。具体计算步骤如下:(二)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1/3/2023272)对于H42点,属双向泄水,土方量计算四角棱柱体法-近
(1.2.8)式中hn—角点的施工高度(m),“+”号表示填方,“-”表示挖方;
Hn
—角点的设计标高(m);
H—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m)。2.确定零线(填、挖方的分界线)
即确定相邻一挖一填两角点间方格边线上的零点,此点即不挖也不填,方格中各相邻边线的零点间的连线即为零线(挖、填方分界线)。1.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挖、填方高度)
1/3/202328(1.2.8)式中hn—角点零点位置可通过下式确定(见图1.2.5):图1.2.5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式中:x—零点至A点距离;h1、h2—施工高度;a—方格边长(m)。
1/3/202329零点位置可通过下式确定(见图1.2.5):图1.2.5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计算。
●计算土方量时,先求出各方格挖、填土方量和场地周围边坡挖、填土方量,把挖、填土方量分别加起来,就得到场地总土方量。式中V—填方或挖方体积(m3);
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的施工高度(m);
a—方格边长(m)。(1.2.10)3.土方量计算
(1)方格四角为全挖或全填时:1/3/202330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计算。●计算土方量时,
挖方部分的土方量为:(1.2.11)(2)方格的相邻两角点为挖方,另两角点为填方(图1.2.7),则填方部分土方量为:
图1.2.7两挖和两填的方格1/3/202331挖方部分的土方量为:(1.2.11)(2)方格的相邻两角点
式中:∑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总和,用绝对值代入;b、c—零点到一角点的边长。(1.2.12)1/3/202332式中:∑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总和,用绝对值代入(3)方格的3个角点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点为填方(或挖方),
如图1.2.8所示。填方部分的土方量为:图1.2.8三挖一填的方格填方部分土方量(1.2.13)1/3/202333(3)方格的3个角点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点为填方(或挖方挖方部分土方量(1.2.14)1/3/202334挖方部分土方量(1.2.14)12/11/202234-挖方(或填方)的体积;-方格角点中挖方(或填方)施工高度总和(均用绝对值相加);-方格四个角点施工高度总和(均用绝对值相加);-方格边长。●简化公式,挖方和填方的土方量均可按下式计算:1/3/202335-挖方(或填方)的体积;-方格角点中挖方(或填方)施工高度总(4)边坡土方量计算
●为了保持边坡的稳定和施工安全,挖方或填方的边沿都应做成一定的边坡,边坡表示方法:土方边坡坡度=a、直线边坡b、折线边坡c、踏步式边坡1/3/202336(4)边坡土方量计算●为了保持边坡的稳定和
●边坡的画法可根据控制网四点和零线,填方和挖方的坡度画出。
例:假定填方坡度1:1.5,挖方坡度1:1.25,四个角点挖、填方施工高度已知,计算角点挖、填方边坡坡度(方格用1:1000,边坡用1:100)边坡计算示意图L10.390.930.380.970.930.380.390.970.930.93挖方区填方区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413L41/3/202337●边坡的画法可根据控制网四点和零线,填方和挖方的坡度●边坡土方量近似划分为二种近似几何图形计算:三角棱锥体(1):例如①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4):例如④式中:F1-边坡断面积;L1-边坡1的长度;
h5
-角点施工高度;m-边坡坡度系数。mh5h5F11/3/202338●边坡土方量近似划分为二种近似几何图形计算:例如①三角棱柱体
●
计算挖、填方区四角控制点边坡宽度:挖方区:角点5边坡宽度0.93×1.25=1.16m角点15边坡宽度0.38×1.25=0.48m填方区:角点1边坡坡度0.39×1.5=0.59m角点11边坡宽度0.97×1.5=1.46m
1/3/202339●计算挖、填方区四角控制点边坡宽度:挖方区:角点(5)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做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即:(1.2.13)式中:F1、F2-基坑顶、底面积;
F0-基坑中截面积;
H-基坑深度(m)
a、b-基坑上口宽度和长度(m);
a1、b1-基坑底面宽度和长度。1/3/202340(5)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有时为了计算方便,也可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方量,即:基槽和路堤的土方量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用同样方法计算:●V1-第一段土方量(m3);v-总土方量(m3)L1-第一段长度(m);F1、F2、F0-两端和中截面面积。1/3/202341●有时为了计算方便,也可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方量,即:试计算如图所示独立基础的挖方量,回填土量和弃土量(边坡1:0.3,KS=1.3,ks‘=1.05)。解:上口:2500+150×2+2000×0.3×2=4000mm=4m下口:2500+150×2=2800mm=2.8m中口:(4000+2800)/2=3400mm=3.4m
例题1:1/3/202342试计算如图所示独立基础的挖方量,回填土量25001501505005002000500500500单位:mm1/3/20234325001501505005002000500500500单(1)挖方量(实方)(2)基础方量(3)回填土量(松方)1/3/202344(1)挖方量(实方)(2)基础方量(3)回填土量(松方)12(4)弃土量例题2:某建筑场地地形图方格网(a=20m)布置如图,地面泄水坡度ix=3‰,iy=2‰,试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并计算挖填方土方量。1/3/202345(4)弃土量例题2:某建筑场地地形图方格网42.543.043.544.044.545.01-11-21-31-42-12-22-32-420202020图1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单位:m)1/3/20234642.543.043.544.044.545.01-11-2
●按地形图所标等高线,用插入法求出各方格角点地面标高,采用插入法时假定两根等高线之间地面坡度直线变化。如角点4的地面标高,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1.计算角点地面标高
图2插入法计算简图H444.0hxxL0.544.5基面41/3/202347●按地形图所标等高线,用插入法求出各方格角点地面标
●在图上只要量出x和L的长度,便可算出H4的数值,算出各点地面高度标在方格网上。12345678910111214151343.2443.6743.9444.3444.8042.9443.3543.7644.1744.6742.5842.9043.2343.6744.1743.6343.6943.7543.8143.8743.5943.6543.7143.7743.8443.5543.6143.6743.7343.79+0.39+0.02-0.19-0.53-0.93+0.65+0.30-0.05-0.40-0.84+0.97+0.71+0.440.66-0.381-11-21-31-42-12-22-32-412345678910111214151343.2443.6743.9444.3444.8042.9443.3543.7644.1744.6742.5842.9043.2343.6744.1743.6343.6943.7543.8143.8743.5943.6543.7143.7743.8443.5543.6143.6743.7343.79+0.39+0.02-0.19-0.53-0.93+0.65+0.30-0.05-0.40-0.84+0.97+0.71+0.440.66-0.381-11-21-31-42-12-22-32-4施工高度角点编号地面标高设计标高3‰2‰填方区挖方区1/3/202348●在图上只要量出x和L的长度,便可算出H4的数值,2.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按公式(1.2.2)1/3/2023492.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按公式(1.2.2)12/11/202
按设计要求的泄水坡度计算方格各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线角点8为H0,其余角点设计标高为:
4.计算每一角点施工高度
3.计算各角点设计标高1/3/202350按设计要求的泄水坡度计算方格各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
5.计算零点位置
零点:2-3,7-8,8-13,9-14,14-15零点距角2的距离零点距角7的距离1/3/2023515.计算零点位置
零点:2-3,7-8,8-13,9-方格1-2挖、填土方量6.计算土方量
1/3/202352方格1-2挖、填土方量6.计算土方量
12/11/20225方格2-2土方量7.边坡土方量8.总土方量场地总土方量1/3/202353方格2-2土方量7.边坡土方量8.总土方量场地总土方量12/§1.3土方调配一、划分调配区
●土方调配,就是对挖土的利用、堆弃和填土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处理。土方调配的目的,挖、填方平衡,土方施工的费用最少。
1.调配区的划分应与房屋或构筑物的位置相协调,并满足主导土方施工机械的要求;
2.当土方运距较大,可根据地形就近弃土或借土,每一个借土区或弃土区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调配区;
3.调配区的范围和方格网相协调,若干个方格组成一个调配区。1/3/202354§1.3土方调配一、划分调配区●土方调配,就是对挖土二、计算平均运距
●计算平均运距即挖土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因此,确定平均运距需先求出各个调配区土方重心,其方法如下:取场地方格网中的纵横两边为坐标轴,分别求出各区土方重心的位置。(1.3.1)(1.3.2)1/3/202355二、计算平均运距●计算平均运距即挖土区土方重心式中:X、Y—调配区的重心坐标(m);
Vi
—每个方格的土方工程量(m3);
xi、yi
—每个方格的重心坐标(m)。
●重心求出后,标在相应的调配区图上,用比例尺量出每对调配区平均运距,或用公式进行计算:
●每对调配区的平均运距l0为:1/3/202356式中:X、Y—调配区的重心坐标(m);●重心求出例:计算平均运距,假定各方格土方量已算出(以Ⅰ到Ⅱ为例)Ⅰ区①方格x=10;y=30②方格x=26.66;y=26.66yx挖方区填方区●●零线土方重心+136.00①②⑥+25.90-17.90③⑤⑤⑤⑤④⑦⑧⑨⑩-117.00-270.00ⅠⅢⅡⅣXⅠXⅡYⅠYⅡ2020方格20×20例3.土方平均运距计算01/3/202357例:计算平均运距,假定各方格土方量已算出(以Ⅰ到Ⅱ为例)Ⅰ区Ⅱ区⑥方格x=33.3y=33.3⑦方格x=50y=30⑧方格x=70y=30Ⅰ区Ⅱ区1/3/202358Ⅱ区⑥方格x=33.3y=33.3Ⅰ区表1.3.1挖填方量及平均运距表T1T2…TjTn挖方量W1X11C11X12C12…X1jC1jX1nC1na1W2X21C21X22C22…X2jC2jX2nC2na2┅…WiXi1Ci1Xi2Ci2…XijCijXinCinai…………………WmXm1Cm1Xm2Cm2XmjCmjXmnCmnam填方量b1b2┅bjbn挖方区填方区三、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方调配1/3/202359表1.3.11.数学模型的建立整个场地划分为m个挖方区:W1,W2,……Wm
挖方量:a1,a2,……am
n个填方区:T1,T2,……Tn填方量:b1,
b2,……bn假定挖填方平衡:从W1到T1的平均运距为C11,调配的土方量为X11;从Wi到Tj的平均运距为Cij,调配土方量为Xij。1/3/2023601.数学模型的建立整个场地划分为m个挖方区:W1,W2,……
●土方调配问题求一组Xij的值,使目标函数为最小值,并满足下列条件:1/3/202361●土方调配问题求一组Xij的值,使目标函数为最小值,并
●从这个目标函数可以看出这是线性规划中的运输问题,可以用表上作业法和单纯形法求解,运输问题用表上作业法较方便。
图1.3.1所示是一矩形场地,现已知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和各填、挖区相互之间的平均运距,试求最优土方调配方案。
●用表上作业法是以线性理论为基础的,其方法和步骤如下:2.用表上作业法进行土方调配
(1)首先将图中的数值填入土方平衡及运距表1.3.2。1/3/202362●从这个目标函数可以看出这是线性规划中的运输问题,图1.3.1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和平均运距1/3/202363图1.3.1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和平均运距12/11/20T1T2T3挖方量(m3)W1X1150X1270X13100500W2X2170X2240X2390500W3X3160X32110X3370500W4X4180X42100X4340400填方量(m3)8006005001900挖方区填方区表1.3.2挖填方量及平均运距表1/3/202364T1T2T3挖方量(m3)W1X1150X1270X1310
●用最小元素法,所谓最小元素法,即对运距最小的一对挖填方区,优先地,最大限度地供应土方量
●首先在表1.3.2中找一运距最小值(本例中,可在C22、C43任取其中一个,如C43)。首先确定X43的值,使其尽可能的大,即X43=min(400,500)=400(再大也不可能大于W4挖方区所能够提供的土方量)。
●由于W4挖方区的土方全部调到T3填方区,所以X41=X42=0,将400填入表1.3.3中的X43格内,同时在X41,X42格内画上一个“×”号。(2)作初始方案
1/3/202365●用最小元素法,所谓最小元素法,即对运距最小的一对表1.3.3初始调配方案表T1T2T3挖方量W150050×70×100500W2×7050040×90500W33006010011010070500W4×80×10040040400填方量8006005001900填方量挖方量1/3/202366表1.3.3初
●然后在其余的没有调配土方量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C22=40,让X22值尽可能的大,即X22=min(500,600)=500。同时使X21=X23=0。
●同样将500填入表1.3.3中X22格内,并且在X21、X23格内画上“×”。闭回路法位势法求检验数所有为最优方案
●位势法较闭回路法简便,只介绍用位势法求检验数(3)最优方案判别1/3/202367●然后在其余的没有调配土方量和“×”号的方格内
1)检验时首先将有调配数字的平均运距列出来,然后根据这些数字方格,按下式求出两组位势数:(1.3.8)(1.3.9)
●位势求出后,可根据式(1.3.9)求出检验数λij-平均运距;-位势数。所有检验数为正数,说明该方案为最优方案,否则需调整。1/3/2023681)检验时首先将有调配数字的平均运距列出来,然后2)求位势表1.3.4位势数、运距和检验数表位势T1T2T3
v1=50v2=100v3=60W1u1=0050-307040100W2u2=-6080700409090W3u3=100600110070W4u4=-20508020100040填方区挖方区uivj注:白的数字为有调配数字方格的平均运距。1/3/2023692)求位势表1.3.4●位势求出后,按公式(1.3.9)求检验数(求各空格检验数)(出现负检验数,不是最优方案)
1)在所有负检验数中选一个(一般即选最小的一个),本例中便是λ12,把它对应的变量x12作为调整的对象。
(4)方案调整1/3/202370(出现负检验数,不是最优方案)(4)方案调整12/12)找出x12的闭回路。从x12格出发,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前进,遇到有数字的方格作90°转弯(或不转弯),然后继续前进。如果路线恰当经有限步就回到出发点,形成一条以有数字的方格为转角点、用水平和竖直线联起来的闭回路(表1.3.5)。
3)再从空格x12出发,沿着闭回路的一个方向一直前进,在各奇数次转角点的数字中挑一个最小的(本例中便是在“100,500”中选出“100”),将它由x32,调到方格x12中。1/3/2023712)找出x12的闭回路。从x12格出发,沿水平或竖直
T1T2T3W1500←↓X12↑W2↓500↑W3300→100100W4400表1.3.5xij的闭合回路填方区挖方区奇奇1/3/202372T1T2T3W1500←X12W2↓500W330
4)将“100”填入方格x12中,被挑出数字的x32为0(该格变为空格);同时将闭回路上其他的奇数次转角上的数字都减去“100”,偶数次转角上的数字都增加“100”,使得填挖的土方量仍然保持平衡。这样调整后,便可得到新调配方案如表1.3.6。1/3/2023734)将“100”填入方格x12中,被挑出数字的x32表1.3.6新方案的位势数、运距和检验数表位势T1T2T3挖方量v1=50v2=70v3=60W1u1=04005010070+500W2u2=-30+7050040+500W3u3=1040060+11010070500W4u4=-20+80+40040400填方量8006005001900vjui填方区挖方区1/3/202374表1.3.6新方案的位势数
●
对新调配方案,仍用位势法检验,判断是否为最优方案,经检验该方案所有检验数为正值。其目标函数为:土方调配图为:图1.3.2土方调配图1/3/202375●对新调配方案,仍用位势法检验,判断是否为最优方§1.4施工排水一、排除地下水
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土壤中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的涌入坑内,如不及时进行排除,不仅影响正常施工,还会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或边坡坍塌事故。
施工排水排除地面水降低地下水地下水的排除设置排水沟截水沟修筑土堤等1/3/202376§1.4施工排水一、排除地下水开挖基坑或沟槽
●排水沟的设置利用地形,以便将水直接排除场外,或流至低洼处再用水泵抽走。排水沟横断面不小于0.5×0.5m2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小于3%平坦地区不小于2%沼泽地区可减至1%
●截水沟-在山坡地区施工,在较高一面山坡处设置截水沟,阻止山坡处水流入施工现场。
●
修筑土堤-在场地平坦处,除设置排水沟外,还要修筑土堤,以防止场外水流入施工现场。1/3/202377●排水沟的设置利用地形,以便将水直接排除场外,或流至低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主要有:集水井降水法、井点降水法等。●集水井降水也称基坑排水,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并在基坑底四周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走的一种施工方法。(图1.4.1)。
●特点为设备简单,管理维护方便,主要适应于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不很旺的情况。二、降低地下水位(一)集水井降水1/3/202378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主要有:集水井降水法、井点降水法等。二、降图1.4.1集水井降水1-排水沟;2-集水井;3-反滤层;4-进水口;5-撑杠;6-竖撑板;7-撑板1/3/202379图1.4.1集水井降水12/11/2022791-水泵;2-排水沟;3-集水井;4-排水管;5-降落曲线;6-水流曲线1/3/2023801-水泵;2-排水沟;3-集水井;4-排水管;12/11/2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40m设置一个。直径和宽度0.6~0.8m;深度低于挖土面0.7~1m;集水井底低于基坑底1~2m;井底铺碎石滤水层,坑壁加固以免泥砂流失。1.集水井设置1/3/202381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静水中有静水压力,动水中有动水压力。在地下水流同样也有压力,它在地下水动力学中称为“渗透压力”。
●当坑底和地下水面存在水头差,水在渗流过程中受到土粒的阻力(T),而水则对土粒产生一种反力(GD),这种反力叫做动水压力。动水压力GD的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如图1.4.2所示。2.流砂及其防治(1)流砂产生的原因1/3/202382●静水中有静水压力,动水中有动水压力。在地下水流同样也
图1.4.2动水压力原理图(a)水在土中渗流的力学现象;(b)动水压力对地基土的影响1、2-土颗粒
T-单位土体阻力
,GD=-T1/3/202383图1.4.2动水压力原理图式中GD
—动水压力(kN/m3);
γw
—水的重力密度;
I—水力坡度(等于水位差除以渗流路线长度)。●由上式可以看出,动水压力GD与水力坡度I成正比,水位差越大,动水压力越大,而渗透路程越长,动水压力越小。1/3/202384式中GD—动水压力(kN/m3);●由上
●产生流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因此,土不仅受到水的浮力,而且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如上图所示。
●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即:
●流砂宜发生在细砂、粉砂、亚砂土中。在粗大砂砾中,因孔隙大,水在其间流过时阻力小,动水压力也小,不易出现流砂。(1.4.2)1/3/202385●产生流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
●
此外当基坑坑底位于不透水层内,而其下面为承压水的透水层,基坑不透水层的覆盖厚度的重量小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时,基坑底部便可能发生管涌现象(图1.4.3),即:式中H——压力水头(m);
h——坑底不透水层厚度(m);
rw——水的重力密度(1000kg/m3);
r——土的重力密度(kg/m3)。(1.4.3)1/3/202386●此外当基坑坑底位于不透水层内,而其下面为承压图1.4.3管涌冒砂1-不透水层;2-透水层;3-压力水位线;4-承压水的顶托力
●发生流砂现象的重要条件是动水压力的大小与方向。防止流砂的途径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的方向向下;增加渗流路线和截断地下水流。(2)流砂的防治
1/3/202387图1.4.3管涌冒砂●发生流砂现象的重要条件是●防治流砂的主要措施如下:①在枯水期施工,减少动水压力;②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③打板桩,增加水流途径,减少动水压力;④水下挖土,平衡或减少动水压力;⑤井点降低地下水位,使动水压力向下;⑥搅拌桩或地下连续墙,截水,支承土水压力。
(3)防治流砂的主要措施1/3/202388●防治流砂的主要措施如下:①在枯水期施工,减少动水压力;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不断地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各类井点适应土层的渗透系数,降低水位深度参照表1.4.1选用。井点降水的方法有: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等选用土层的渗透系数降低水位的深度设备条件经济性比较(二)井点降水法1/3/202389●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井的类别土层渗透系数K(m/d)降低水位深度(m)单层轻型井点0.1~503~6多层轻型井点0.1~506~12喷射井点(基坑较深)0.1~28~20电渗井点(淤泥排水)<0.1根据井点确定管井井点(单独一个水泵)20~2003~5深井井点(设置潜水泵)10~250>15表1.4.1各类井点的适用范围1/3/202390井的类别土层渗透系数K降低水位深度单层轻型井点0.1~503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距离埋入井点管(下端为滤管)至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如图1.4.4所示)。
1.轻型井点
1/3/202391●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距离埋入井点管(下图1.4.4轻型井点全貌图1-井点管;2-滤管;3-集水总管;4-弯联管;5-水泵房;6-原地下水线;7-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轻型井点降水.exe点1/3/202392图1.4.4轻型井点全貌图轻型井点降水.exe点12/1
●轻型井点设备主要是由井点管、滤管、集水总管及抽水机组等组成。井点管
井点管直径为38~50mm、长为5~7m(一般为6m);下端配有外径38~51mm,长1.0~1.2m滤管;滤管上的滤孔面积占表面积20%~25%;下端为铸铁头。其构造如图1.4.4b所示。集水总管集水总管为内径127mm的无缝钢管;每段长4m,上面装有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接头间距0.8m、1.2m、1.6m、2.0m。(1)轻型井点设备1/3/202393●轻型井点设备主要是由井点管、滤管、集水图1.4.4井点管的构造a)井点管;b)滤管构造;c)井点管壁眼孔布置1-井点滤管;2-滤孔;3-塑料绳骨架;4-纤维网眼布;5-筛绢1/3/202394图1.4.4井点管的构造12/11/2022941)平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不大于5m,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基础面积较大,环形井点,并在四角加密;井点管距井壁边缘保持在0.7~1m,间距一般为0.8~1.6m。
●单排井点和环形井点的布置方式见图1.4.5和图1.4.6.(2)轻型井点布置
1/3/2023951)平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不大于5m,单排井点布图1.4.5单排井点1-集水总管;2-井点管;3-抽水设备图1.4.6环形井点1-集水总管;2-井点管;3-抽水设备H21/3/202396图1.4.5单排井点图1.4.6环形井点H212/12)高程布置
●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井点管底部(不包括滤管)处,一般不超过6m。对井点系统进行高程布置时,应考虑井点管的标准长度,井点管露出地面的长度(约0.2~0.3m),以及滤管必须在透水层内。
●井点管的埋设深度H1,可按下式计算(图1.4.6):式中—井点管埋置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一般取0.5~1m;—水力坡度,单排井点取1/4,环形井点取1/10;—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1/3/2023972)高程布置●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井点管底
●单层轻型井点系统所能降低的水位,一般为3~6m。当用一层轻型井点达不到降水深度要求时,可采用二层轻型井点(图1.4.7),即先挖去第一层井点降水后所排干的土,然后再在其底部装设第二层井点。1-第一层井点管;2-第二层井点管;3-原地下水位线;4-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图1.4.7二层轻型井点1/3/202398●单层轻型井点系统所能降低的水位,一般为3~6m
●井点计算由于受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点设备等许多不易确定的因素影响,目前计算出的数值只是近似值。
●井点系统的涌水量按水井理论进行计算。轻型井点的计算内容涌水量计算;井点管数量与间距确定;抽水设备选择等。(3)轻型井点计算
1/3/202399●井点计算由于受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点设备等许多
●水井根据其井底是否到达不透水层,分为完整井与非完整井。井底到达不透水层的称为完整井;否则为非完整井。(a)无压完整井-井底到达不透水层,且地下水无压力(图1.4.8a);
(b)无压非完整井-井底未到达不透水层,且地下水无压力(图1.4.8b);
1)水井的类型
1/3/2023100●水井根据其井底是否到达不透水层,分为完整井与非(c)承压完整井-井底到达不透水层,两不透水层间为有压地下水(图1.4.8c);
(d)承压非完整井-井底未到达不透水层,两不透水层间为有压地下水(图1.4.8d)1/3/2023101(c)承压完整井-井底到达不透水层,两不透水层间为有压地下水图1.4.8水井类型a)无压完整井;b)无压非完整井;c)承压完整井;d)承压非完整井1/3/2023102图1.4.8水井类型12/11/2022102
●目前计算轻型井点所用公式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
●一般适应于基坑的长宽比小于或等于5;宽度小于或等于2倍抽水影响半径(B≤2R)。●若矩形基坑长宽比大于5,或基坑宽度大于2倍抽水影响半径时;应将基坑分成几小块,使其符合计算公式使用条件,分别计算涌水量再相加。
2)确定基坑的计算图形面积
1/3/2023103●目前计算轻型井点所用公式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3)涌水量计算①无压完整井单井涌水量计算●井点系统理论计算,是以法国水力学家裘布依的水井理论为基础。
●根据该理论,当均匀在井内抽水时,井内水位开始下降,而周围含水层中的潜水流向水位降低处。
●经过一段时间,井周围的水面由水平变成弯曲水面,最后趋于稳定,成为向井倾斜的水位降落漏斗。1/3/20231043)涌水量计算①无压完整井单井涌水量计算12/11/2022
●根据达西直线渗透公式,无压完整井单井的涌水量Q为:(1.4.5)式中:Q―单井涌水量(m3/d);
H—含水层厚度(m);
R―抽水影响半径(m);
r―水井半径(m);
h―井内水深(m);
K―渗透系数(m/d)。1/3/2023105●根据达西直线渗透公式,无压完整井单井
●设水井水位降低值S=H-h,得h=H-S;代入式(1.4.5)后则得无压完整井单井涌水量计算公式:(1.4.6)②无压完整井环状井点系统(群井)涌水量计算
●井点系统是由许多井点同时抽水,各个单井水位降落漏斗相互影响,每个井的涌水量比单独抽水时小,所以总涌水量并不等于各个单井涌水量之和。1/3/2023106●设水井水位降低值S=H-h,得h=H-S;代入
当基坑的长宽比小于或等于5;宽度小于或等于2倍抽水影响半径(B≤2R),可将矩形井点系统换算成一个假想半径为圆形井点系统计算,其涌水量计算公式为:(1.4.7)
式中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
k—土的渗透系数(m/d),可由实验室或现场抽水试验确定;
H—含水层厚度(m),S—水位降低值(m);R—环状井点系统的抽水影响半径(m);可近似按下述经验公式计算:1/3/2023107当基坑的长宽比小于或等于5;宽度小于或等于2倍(1.4.8)x0—环形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m),可按下式计算:(1.4.9)上式中,F为环状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m)。1/3/2023108(1.4.8)x0—环形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m),可按下式计③无压非完整井环状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遇到无压非完整井的井点系统,如图1.4.8b所示。这时地下水不仅从井的侧面流入,还从井底渗入。因此涌水量要比完整井大。
●精确计算比较复杂,为了简化计算仍可采用公式(1.4.6)。此时式中含水层厚度H换成有效深度H0,H0值系经验数值,可查表1.4.2。
●但是要注意,如果算得的H0值大于实际含水层厚度H时,则仍取H值。无压非完整井环状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为:1/3/2023109③无压非完整井环状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1.4.10)式中H0—含水层有效深度(m)
K、S、R、x0同上。表1.4.2有效深度H0值S’/(s’+l)0.20.30.50.8H01.3(s’+l)1.5(s’+l)1.7(s’+l)1.85(s’+l)注:s‘-井管处水位降低值;l-滤管长度1/3/2023110(1.4.10)式中H0—含水层有效深度(m)表1.4.3)井点管数量与井距的确定
●井点管的数量n,根据井点系统涌水量Q和单根井点管最大出水量q,按下式计算:(1.4.1)式中:—滤管直径(m);—滤管长度(m)。1/3/20231113)井点管数量与井距的确定●井点管的数量n,根据井
●井点管间距D,按下式计算:式中L—总管长度(m)
●轻型井点系统的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井点系统安装与使用。
●井点系统的安装顺序是:挖井点沟槽、铺设集水总管→冲孔、沉设井点管、灌填砂滤料→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
(4)轻型井点施工
1/3/2023112●井点管间距D,按下式计算:式中L—总管长度(m)●
井点管的沉设方法,常用的有下列两种:
a)用冲水管冲孔后,沉设井点管;b)直接利用井点管水冲下沉。图1.4.9冲水管冲孔法沉设井点管(a)冲孔;(b)埋管1-冲管;2-冲嘴;3-胶皮管;4-高压水泵;5-压力表;6-起重机吊钩7-井点管;8-滤管;9-填砂;10-粘土封口冲管直径50~70mm;长度比井点管长1.5m;水压0.6~1.2MPa;孔径不小于300mm;冲孔深度比滤管底部低0.5m。H:\3(轻型井点).swf轻型井点).swf1/3/2023113●井点管的沉设方法,常用的有下列两种:a)用冲水管冲孔
●井孔冲成后,应立即拔出冲水管,插入井点管,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干净粗砂做砂滤层,砂滤层厚度一般为60~100mm,填灌高度至少达到滤管顶以上1~1.5m,以保证水流畅通。上端地面处0.5~1间用粘土填实封口。
●井点管使用时应连续抽水,否则井管易堵塞或使边坡塌方。
1/3/2023114●井孔冲成后,应立即拔出冲水管,插入井点管,并
[例1.4.1]某工程基坑开挖(图1.4.10),坑底平面尺寸为20×15m2,天然地面标高为±0.00,基坑底标高为-4.2m,基坑边坡坡度为1:0.5。土质为:地面至-1.5m为杂填土,-1.5m至-6.8m为细砂层,细砂层以下为不透水层。地下水位标高为-0.70m,经扬水试验,细砂层渗透系数K=18m/d,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5)轻型井点降水设计计算例题
1/3/2023115[例1.4.1]某工程基坑开挖(图1.4图1.4.10轻型井点系统布置图
试求:1)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
2)轻型井点的计算及抽水设备选用。
1/3/2023116图1.4.10轻型井点系统布置图试求:1)轻型井点系总管的直径选用127mm,布置在±0.00标高上,基坑底平面尺寸为20×15m2,上口平面尺寸为:
井点管布置距离基坑壁为1.0m,采用环形井点布置,则总管长度:
1)轻型井点系统布置1/3/20231171)轻型井点系统布置12/11/2022117
●井点管长度选用6m,直径为50mm,滤管长为1.0m,井点管露出地面为0.2m,基坑中心要求降水深度:●采用单层轻型井点,井点管所需埋设深度:符合埋深要求。1/3/2023118●井点管长度选用6m,直径为50mm,滤管长为1.
●井点管加滤管总长为7m,井管外露地面0.2m,则滤管底部埋深在-6.8m标高处,正好埋设至不透水层上。基坑长宽比小于5,因此。可按无压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轻型井点系统布置见图1.4.10。按无压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
2)基坑涌水量计算
1/3/20231192)基坑涌水量计算
12/11/202其中:含水层厚度:H=6.8-0.7=6.1m基坑中心降水深度:S=4m抽水影响半径:环形井点假想半径:1/3/2023120其中:含水层厚度:H=6.8故:
单根井点出水量:井点管数量:3)井点管数量与间距计算1/3/2023121故:井点管数量:3)井点管数量与间距计算12/11/井点管间距:则实际井点管数量:根据总管长度为94.8m,井点管数量60根。水泵所需流量:4)抽水设备的选用1/3/2023122井点管间距:则实际井点管数量:根据总管长度为94.8m,井点
●水泵的吸水扬程:
●根据以上参数,查相关离心泵选用手册,选用3B33型离心泵可满足抽水要求1/3/2023123●水泵的吸水扬程:●根据以上参数,查相关离心泵选
为了保证填方工程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土壤的种类和填筑方法,以确保工程质量。
(一)填土要求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
●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1.土料选择§1.5土方的机械化施工
三、土方的填筑和压实
1/3/2023124为了保证填方工程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2.填筑方法●分层压实-人工打夯0.2m,动力打夯不大于0.4m●同类土填筑-土质不同,将透水性较大的置于较小的土层之下。●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使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后,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填料中不得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1/3/20231252.填筑方法●分层压实-人工打夯0.2m,动力打夯不大于0.(二)填土压实方法
1.碾压法
大面积填土,如平碾,羊足碾、气胎碾、分别适应于碾压粘性土和砂性土;粘性土;粘性土和非粘性土。气胎碾土壤压力较为均匀,填土质好,碾压时从填土两边向中心进行,碾压时宜先用轻型碾,再用重型碾。1/3/2023126(二)填土压实方法
1.碾压法12羊足碾压路机平碾压路机
气胎碾压路机1/3/2023127羊足碾压路机平碾压路机气胎碾压路机12/112.夯实法木夯石硪蛙式打夯机适应于小面积填土石硪蛙式打夯机1/3/20231282.夯实法木夯适应于小面积填土石硪蛙式打夯机12/11木夯1/3/2023129木夯12/11/20221293.振动法
主要适应于压实非粘性土,如爆破石渣,碎石类土,杂填土;
用振动碾可使石块重新排列,达到密实要求。1/3/20231303.振动法主要适应于压实非粘性土,如爆破石渣,碎石类土压实后的密度和压实功并不成正比关系。图1.5.12土的密度压实功的关系图
●开始压实,土的密度急剧增加,接近最大密度时,压实功增加,土的密度无变化。(三)填土压实的影响因素
1.压实功的影响1/3/2023131土压实后的密度和压实功并不成正比关系。图1.5.12土的密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填土含水量对压实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土干燥,摩阻力大,不易被压实;土有适当含水量,水起润滑作用,容易被压实;使用同样压实功,得到密度最大,称作最佳含水量。图1.5.13土的含水量与密度关系2.含水量的影响
1/3/2023132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填土含水量对压实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土干燥,
●土在压实功的作用下,其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影响深度与压实机械,土的性质和含水量有关,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作用深度。用动力打夯机0.4m左右;用平碾0.3m左右用羊足碾0.5m左右
3.土的厚度的影响
1/3/2023133●土在压实功的作用下,其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四)填土质量的检查
填土压实后要达到一定的密实度要求。●填土密实度以压实系数(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表示。即:一般场地平整压实系数为0.9左右;地基填土为0.91~0.97;具体取值视结构类型和填土部位确定。1/3/2023134(四)填土质量的检查
填土压实后要达到一定的密实度要求。
●土的最大干密度可由实验室击实试验确定,当无击实试验时,可按下式计算:(1.5.7)式中—经验系数,对于粘土取0.95,粉质粘土取0.96,粉土取0.97;—水的密度(g/cm3);—土粒相对密度(比重)—最优含水量,可按当地经验或取,粉土取14~18。-塑限,即由塑性状态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1/3/2023135●土的最大干密度可由实验室击实试验确定
●土的最大干密度求出后,乘以压实系数,即可求得时土的控制干密度ρd,作为检查施工质量的依据。●压实后土的实际干密度ρ0应大于或等于土控制干密度ρd。即:1/3/2023136●土的最大干密度求出后,乘以压实系数,即可求得
●若计算结果,则符合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提高土的密实度。
●实际干密度ρ0,可按下式计算:(1.5.8)式中ρ—土的湿容重(g/cm3)ω—土的含水量(%)1/3/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市出租车司机劳动合同变更与续签规定
- 研发团队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分析
- 社交网络的功能扩展与商业价值挖掘
- 云南2025年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现代企业部门间沟通机制的组织设计研究
- 科技公司如何提升员工英语沟通能力
- 二年级教师年终总结
- 医疗设备维修工作计划
- 科技产品的大数据开发与应用趋势
- 小学体育教师师德总结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环境影响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 XX小学法治副校长(派出所民警)法制教育课讲稿
- (2024年)肺栓塞的护理课件
- 2021年春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班级管理(课件).ppt
- 秋装校服供货售后保障方案
- 铜杆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62p
- 恶性肿瘤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护理论文
- cmu200_中文使用详细说明
- 廿四山年月日时定局吉凶(择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